還不知道:如果呂布不殺董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呂布雖然名聲不太好,但他的實力確是毋容置疑的,不管三國英豪什么排行,二趙也好,二典也罷,“一呂”是不會被改變的。人中呂布,實至名歸。只是呂布之勇天下皆知,而他的無謀也是名氣不小,縱觀他的一生,不管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里,他都是被人驅(qū)使的棋子,被有心人利用,疲于奔命,最后身死于白門樓上。而且他臨死前的貪生丑態(tài),也讓后人聞之痛心。而呂布之所以會最終落到這般田地,主要還是他擊殺自己的第二個義父董卓導(dǎo)致的。
因此就有人說了。如果他當年不小肚雞腸,董卓也是大肚能容的話,他們父子兩也不會,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那么這句話是否有道理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來了解清楚,呂布和董卓到底是因為什么而鬧翻的。事實上,呂布和董卓之間的矛盾并不大,呂布和董卓婢妾私通,被董卓知道后拿個武器投了呂布。呂布驚恐之余和司徒王允商談,結(jié)果被王允利用并親手結(jié)果了董卓。而事實上董卓對于武器扔呂布的事并不上心,對呂布睡自己小妾的事也不在乎,還是很信任呂布。這就好比我們玩一品官老爺或者麻雀飛青天這類朝代游戲一樣,女人和大將比,還是大將重要。
而董卓之所以會這樣,一來呂布代表著董卓軍中的并州兵團利益,二來呂布確實也很強,是一個好保鏢。如果呂布稍微有點腦子,知道無論如何董卓也不會對他輕易下手的話,他把司徒王允給殺了跟董卓邀功,那封侯拜相也不是啥大問題,這點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如果歷史真的如此走向的話,呂布的封侯拜相又能干多久呢。這點上,其實也很好回答。如果呂布走了這一步,如今我們看呂布,那就是等于看尉遲恭,看常遇春這類開國武將是一樣的。因為呂布董卓一心,后來的三國英豪們壓根就打不過董卓。
一來董卓很聰明,懂權(quán)謀。二來當時的社會沒有任何人能站出來和董卓爭奪天下。不信的話看小編的分析,首先董卓不死,傳國玉璽不會流出,袁術(shù)這個迷信之徒就不會有稱帝的野心。而袁紹叛出京城之后,董卓一紙詔令安撫就讓他“乖乖聽命”了。哪怕就是不聽命吧,還是群起反了董卓,但這幫人壓根就是心不齊,一群烏合之眾,還沒打成什么樣就開始內(nèi)訌了,這種情況之下,以董卓的決心和謀士的謀略,一紙任命狀就能內(nèi)部瓦解他們,都犯不上動武,到時候再各個擊破,天下遲早平定下來。
對此可能會有人說不是還有曹操嗎?這里大家要搞清楚的一點是,曹操之所以能夠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董卓的死來達成的,他是一個站在董卓遺體留下的養(yǎng)分才崛起的勢力,如果董卓不死,不說曹操崛起了,就是一個縣令就能把他知罪了。畢竟不是所有的縣令都是陳宮這樣的野心家,大多還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世家。所以如果董卓不死,首先曹操很難出頭,其次袁紹袁術(shù)之流被滅是遲早的事,小編覺得20年之內(nèi)董卓就能掃清四海,建立新的王朝了。而呂布,那自然也就是“凌煙閣”上的功臣之一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5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