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硭抉R炎繼承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一直都是個令當朝皇帝最頭疼的問題,選擇一個好的繼承人,就能保證自己的基業(yè)千秋萬世,而不至于像秦朝那樣,歷經(jīng)多代秦國君主的努力,好不容易在秦始皇這一代統(tǒng)一天下,沒想到繼任者是秦二世這樣的無所事事的富二代,大秦落得一個二世而亡的悲慘命運。
晉武帝司馬炎雖說不是什么賢明的君主,但他好歹也結(jié)束了三國時代,開創(chuàng)了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然后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卻選擇一個“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這樣一個傻子作為繼承人,從而引發(fā)了賈南風專權(quán)以及八王之亂,將中華大地帶進了一個長達近300年的大亂世。
司馬炎一共有26個兒子,但是長子司馬軌卻不幸夭折,所以司馬衷就成了事實上的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司馬衷就應(yīng)該是皇位的法定繼承人,但是司馬衷腦子不那么靈光,司馬炎也是知道的,但是為什么司馬炎最后還是選擇司馬衷當太子呢?筆者覺得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嫡長子繼承制的宗法不能亂
司馬炎的皇后是曹魏通事郎楊炳之女楊艷,楊艷為司馬炎生下三兒三女,長子司馬軌早逝,所以次子司馬衷就是司馬炎的嫡長子。司馬炎擔心司馬衷能力不夠,將來不能做一個好皇帝,多次想換繼承人。楊皇后每次都反對,兒子雖然不聰明,但是忠厚純良,日后教導晉武帝數(shù)次擔心地說太子不長進,天性愚鈍,難以勝任大事。楊皇后每次都和顏反駁,兒子雖不聰明,但卻忠厚純良,好生教導,會有長進的。況且司馬衷又是嫡子又是長子,無論立嫡立長,都必須是司馬衷,祖宗的規(guī)矩不能亂了??傊畻罨屎髨詻Q反對司馬炎更換太子。
司馬衷通過司馬炎的考核
為了檢測司馬衷是否有能力勝任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司馬炎特意出了幾道問題考考他,并限他三天交卷。司馬衷哪里知道怎么回答,不過好在他有個相當皇后的妻子賈南風,賈南風請來幾個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司馬炎看到司馬衷的答卷很滿意,司馬衷的位置就穩(wěn)定了。
門閥大族支持司馬衷
司馬衷的母親楊艷是弘農(nóng)楊氏,司馬衷的妻子賈南風是門閥大族賈氏。兩個家族的勢力在朝中特別強大,兩家也支持司馬衷。司馬家奪得天下,也是依靠門閥的支持,為了國家穩(wěn)定,以及家族興旺,司馬炎只能選擇司馬衷。
來自司馬攸的威脅
司馬攸是司馬炎的弟弟,從小就特別聰明,成年后更是飽讀詩書,才氣逼人,一度成為當時的楷模。才能與威望遠超司馬炎。司馬懿,司馬昭都很喜歡司馬攸。
因為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就將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司馬昭掌權(quán)后,曾一度表示將權(quán)力還給司馬師的后代,也就是司馬攸。反正不管給司馬炎還是司馬攸都是司馬昭的兒子嘛。
雖然司馬攸血緣上是司馬昭的兒子,但是從政治上講,司馬攸就是是司馬懿司馬師這一脈的嫡長子,以后司馬昭只能是小宗。所以司馬昭最終還是選擇了司馬炎。
而到了司馬炎晚年時期,又有人建議司馬攸繼承大統(tǒng)。如果司馬炎想要從自己的兒子選擇賢能的人繼位,而司馬攸無疑更賢能且年長,更適合繼承皇位。這樣司馬炎也同樣會變成小宗,這也是司馬炎不想看到的,所以無論如何,司馬炎只能選擇司馬衷。而司馬攸,只能早早“病死”,才能讓司馬炎心安。
然而司馬衷太過弱勢,登上皇位后,一直是傀儡般的存在,國家內(nèi)部紛爭不斷,最終西晉滅亡,中華大地也陷入一個更亂的亂世。
說起他選司馬衷作為下一任繼承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的嫡長子繼承制。他曾經(jīng)選了個智障兒子作為繼承人,也就是下一任皇帝司馬衷。而讓司馬炎能夠這么果斷的選擇司馬衷作為繼承人,不得不提他的皇后,也就是楊皇后,楊皇后可以說是一個古代典型的皇后。他溫柔美麗善良,但是卻沒有嫉妒心,為司馬炎選后妃。所以司馬炎無比的尊重她,也很關(guān)注她的想法。所以咨詢她關(guān)于繼承人的問題時,皇后曾嚴肅地告訴他:立嫡以長不以賢。就算司馬衷不夠聰明,也要立他為太子,堵住眾人之口,免得發(fā)生爭奪皇位的戰(zhàn)爭。
另一方面,司馬衷有一個兒子深得司馬炎的喜歡,司馬炎希望司馬衷以后能夠傳位給他。讓他成為一名杰出的皇帝,更是自幼帶在自己身邊,親自培養(yǎng)。事實證明,后來司馬衷繼承了王位之后,也是立了這個深得祖父喜歡的兒子為太子。
還有就是司馬炎當時正值壯年,即使傳位給一個白癡,他也相信自己可以看著這個國家,直到司馬衷的兒子繼位。可是這樣的好時光卻不長久,在司馬適成為太子不久以后,就被當時的皇后給害死了。于是,司馬炎為后代精心培養(yǎng)的一個繼承人就此消失。
在這樣情況下,司馬炎選的兒子是個白癡皇帝。他本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自己中意的孫子繼位,來發(fā)展壯大這西晉的天下,到最后卻都化為烏有。
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后,想立太子,怎奈大兒子不到兩歲就夭折了。次子司馬衷從小先天不足,癡呆。跟著老師學習幾年,也沒有認識幾個字,司馬炎看著兒子不成器的樣子,就暫時把立太子的事放下了。
可是,皇后楊艷卻不是這樣想的。她想讓自己的兒子早點當上太子,那樣皇帝自然就當上。楊艷就多次的吹枕邊風,勸司馬炎早點立兒子司馬衷為太子。恰恰這時,楊艷有一個表妹叫趙桀,長相嬌好,常常與司馬炎有曖昧舉動,楊艷想著表妹可以幫助自己,索性勸司馬炎冊封表妹位夫人。
司馬炎一聽,欣然同意,感覺太后很是大度。于是,這趙夫人和楊艷一起,開始不斷的勸司馬炎立司馬衷當太子。司馬炎本來就是多情好色,架不住兩個美女的軟磨硬泡,終于在公元267年,立司馬衷為太子。
公元272年,晉武帝司馬炎為他的兒子司馬衷舉辦婚禮,娶了賈充之女賈南風。
公元278年,司馬炎為了測試一下自己兒子的能力,讓人將奏折給太子送去批復。司馬衷的妻子賈南風十分擔心,就找來了內(nèi)侍張泓代替,并許諾將來與張泓共享富貴。結(jié)果,晉武帝司馬炎看了以后,很是滿意,大臣們知道是假,也不敢多言。
于是司馬炎決定將來讓司馬衷繼承皇位。
公元290年,4月20日,晉武帝司馬炎去世,時年五十五歲,即日,傻太子司馬衷繼承皇帝位,稱為晉惠帝,封賈南風為皇后。
關(guān)于西晉初年的歷史,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明知道司馬衷智力低下,為何司馬炎堅持要以司馬衷為太子,最終導致了西晉帝國的覆滅和整個華夏的災(zāi)難?
一、為何要立司馬衷為太子?
司馬炎兒子雖多,但皇后楊艷只有三個兒子,也就是說,司馬炎嫡子只有三個:司馬軌、司馬衷、司馬柬。司馬軌早死,因此司馬衷成了司馬炎的嫡長子。當然,一個強勢的皇帝也不一定要立嫡子,但是對于西晉王朝來說,有兩點導致司馬炎必須要考慮嫡長子繼承:
其二,對于司馬炎本人來說,必須要堅持嫡長子繼承制。司馬炎之父為司馬昭,司馬昭之位繼承自其兄司馬師。司馬昭常說大位會還給司馬師一脈,生前也曾考慮過將世子之位傳給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實際上是自己的兒子。司馬炎最終得以即位就是因為司馬氏的賈充等人在司馬昭面前堅持立嫡立長。而現(xiàn)在如果自己不遵守嫡長子繼承制,那么,不是否定了自己作為皇帝的合法性?而且,西晉建立后,司馬師也被追尊為皇帝,因此如果否定嫡長子繼承制,司馬攸的潛在威脅很大。
本來司馬炎即位前參與政治軍事活動就很少,政治威望就不足,上位晉王后又僅僅數(shù)月就代魏稱帝。因此,滅吳之前,司馬炎本人作為皇帝的政治威望都不足以震懾群臣。如果此時還主動否定了自己即位的合法性,那么難保會有人興風作浪,司馬炎自己或許還能彈壓得住。然而,司馬攸比自己還年輕,那么司馬炎死后,司馬攸奪位的概率相當大。
事實上,武帝后來生病時,也確實發(fā)生過大臣謀擁立司馬攸的事情。加上司馬炎本來也還年輕,司馬衷年紀還小,還有培養(yǎng)的潛力。即便司馬衷的確不行,等到自己完全掌控了朝政和國家,再改立也不遲。
因此,武帝初年,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是最好的考慮,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公元267年,西晉泰始三年,司馬衷正式被立為太子,確定了他帝國皇位繼承人的身份。
二、關(guān)于司馬衷的疑云
司馬衷被立為太子是267年,而晉武帝死于290年。其間20多年,司馬炎是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yǎng)和觀察司馬衷的。司馬衷是不是癡傻不好定論,但司馬衷執(zhí)政能力不足卻是公認的,司馬炎對此也有著充分的認識。
在西晉重臣衛(wèi)瓘(《晉書列傳第六》)的記載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記載:
惠帝之為太子也,朝臣咸謂純質(zhì),不能親政事。瓘每欲陳啟廢之,而未敢發(fā)。后會宴陵云臺,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啟。?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帝意乃悟,因謬曰:?公真大醉耶??瓘于此不復有言。
惠帝(司馬衷)被立為太子后,大家都知道他不具備理政之能。衛(wèi)瓘多次想說而不敢說,終于再一次宴會中假裝喝醉了,手撫龍床說:此座可惜了!而司馬炎的反應(yīng)值得推敲,按說這樣大逆不道的言論武帝至少應(yīng)該很生氣,然而司馬炎知道衛(wèi)瓘知道他的意思是指司馬衷時,卻只是半開玩笑的說,你大概是真的醉了吧?衛(wèi)瓘從此不再提此事。
這段記載信息量很大。首先,西晉朝廷對于司馬衷的政治能力是有共識的(朝臣咸謂純質(zhì),不能親政事),對于改立太子的聲音也不小,只是不敢說而已;其次,司馬炎也并不是不知道司馬衷的政治能力,否則他不會那樣回應(yīng)衛(wèi)瓘。但是因為前文我們提到的原因不能改立太子,而這些原因又不能向朝臣們啟齒。這樣,司馬炎對于衛(wèi)瓘的話,有那樣的回應(yīng)也就合理了。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就能更加清晰的看懂司馬炎的意圖。司馬炎曾經(jīng)給司馬衷出了一份行政能力的測試題讓司馬衷回答,司馬衷的太子妃賈南風找來太子的老師們幫他回答,最終交上去的答案讓司馬炎很滿意,并給太子少傅衛(wèi)瓘看。這次測試被認為是司馬衷穩(wěn)固太子地位的關(guān)鍵事件,其測試本意出自司馬炎。但從前面的分析來看,此事出現(xiàn)的原因很可能是群臣要求換太子的聲音太大,司馬炎為了堵住重臣之口。因為如果司馬炎真要測試司馬衷的能力,他大可以閉卷考試,老師們根本沒機會代筆。
而關(guān)于司馬衷的智力問題,從一件事可以看得出來。司馬衷曾與侍從一起出門,聽到荷塘里的蛙叫。司馬衷問侍從,蛙為官家而叫,還是為私家而叫?從這個故事來看,衛(wèi)瓘列傳中對司馬衷的?純質(zhì)?一詞形容之準確,司馬衷并不是傻,而是純真,小孩般的思維。
像司馬衷這樣的智力,長期的言行之下,司馬炎不可能觀察不出來,因此,司馬炎測試之舉明顯是做給人看的,而司馬炎這么做的原因就是藏在心中的那些不能說的理由。不能改立太子,無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自欺欺人罷了。司馬炎特地給前面勸諫的衛(wèi)瓘看,更是說明了這一問題。
而這一切,終于在太康年間迎來了改變。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馬炎成功完成了伐吳大業(yè),統(tǒng)一了自東漢末年以來分裂的中國,他個人的威望達到了頂點。283年,齊王司馬攸也死于封國,朝堂已經(jīng)完全在司馬炎的掌握之中。
自此,司馬炎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司馬衷已經(jīng)不堪培養(yǎng),是時候考慮換太子的事了。然而,當司馬炎回顧太子司馬衷時,發(fā)現(xiàn)他的的太子之位已經(jīng)難以撼動。
三、司馬衷背后可怕的力量
等司馬炎解決了自身威望問題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司馬衷的背后站立著一個龐大的勢力。司馬衷的母親楊艷出身于弘農(nóng)楊氏。楊艷死后,其妹楊芷繼為皇后。楊芷無子,因此支持姐姐的兒子為太子是她最好的選擇。 公元272年年,在賈充等人的操作下,司馬衷娶賈充之女賈南風,立為太子妃。 因此,司馬衷背后的這個龐大的勢力便是世族弘農(nóng)楊氏、功臣賈氏。
在魏晉時期,世族的政治勢力在東漢的基礎(chǔ)之上取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曹丕九品中正制的出臺,標志著曹魏政權(quán)與士族們開始由對抗走向了全面合作。司馬懿與部分曹魏功臣們共同打垮了曹爽,而司馬氏卻憑借掌握朝政的機會凌駕于其他世族之上。為了緩解與其他世族的矛盾,贏得他們的順從,司馬炎采取了與其他世族進一步合作的辦法來籠絡(luò)他們。西晉時期世族們的地位和勢力之強大,從兩件事可以看得出來。
其一,王愷與石崇斗富之事。司馬炎將皇家珊瑚樹借給舅父王愷與石崇斗富,石崇竟然將珊瑚樹打碎。這件事一方面說明石崇富可敵國,而另一方面,司馬炎并沒有給石崇以任何懲罰。石氏是因為石苞受司馬師的信任而上升為世族的新貴。而石苞的兒子石崇竟然就有實力與出身于瑯琊王氏、身為國舅的王愷斗富,可見部分世族實力膨脹之快。
同時,司馬炎并沒有直接對此行為加以阻止,還支持王愷。珊瑚樹被打碎后司馬炎并沒有對石崇進行懲罰(藐視皇族),可見司馬氏皇族對于士族控制力是比較弱的。
其二,是謝玖的遭遇。謝玖本是司馬炎的才人,被司馬炎派去侍候不知男女之事的太子司馬衷,已而有孕。后司馬衷的太子妃賈南風善妒,凡司馬衷妃嬪懷孕,賈南風都要除掉,甚至出現(xiàn)用戟殺死嬰兒(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的慘劇。
謝玖擔心腹中胎兒的安危,向司馬炎要求離開東宮回到皇宮,司馬炎同意了。謝玖后生司馬遹,而司馬炎將司馬遹養(yǎng)于宮中,數(shù)年后司馬衷才知自己有這么個兒子。
這件事前半段常為笑談,而后半段鮮為人知。面對如此強橫跋扈的兒媳婦,作為皇帝,司馬炎大怒,準備將賈南風囚禁于金墉城,然而在楊氏、荀氏等的勸諫之下,賈南風竟然逃過一劫。司馬炎竟然只能步步退縮,將司馬遹、謝玖母子養(yǎng)于宮中。
妃(賈南風)性酷虐,嘗手殺數(shù)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帝聞之,大怒,已修金墉城,將廢之。充華趙粲從容言曰:?賈妃年少,妒是婦人之情耳,長自當差。愿陛下察之。?其后楊珧亦為之言曰:?陛下忘賈公閭耶??荀勖深救之,故得不廢。
難道身為皇帝,司馬炎懦弱到不能料理一個小小的婦人嗎?并不是,他所不能料理的,是賈南風背后的賈氏與其他世族的聯(lián)盟。
司馬炎要廢賈氏,竟然有趙氏、楊氏、荀氏為之奔走求情,可見世族們已經(jīng)形成利益聯(lián)盟,隱隱有制衡皇權(quán)之意。從廢賈風波最終失敗可以看出,司馬炎已經(jīng)難以阻遏世族們的勢力。
而偏偏,司馬衷的支持力量,還是世族中勢力最大、關(guān)系最復雜的楊氏和賈氏。
司馬衷的母族弘農(nóng)楊氏自東漢起就是士族的代表,與汝南袁氏同為?四世三公?,勢力盤根錯節(jié)。在武帝朝,楊氏一門中,楊艷、楊芷姐妹先后為司馬炎的皇后;楊駿、楊珧、楊濟等三人權(quán)傾朝野,時人謂之?三楊?。
司馬衷妻族賈氏乃是汗魏重臣賈逵之后,賈逵之子賈充更是充當了司馬氏兩代三人的股肱,西晉代魏中立有大功,官至太尉,爵魯郡公。司馬炎時期,賈氏家族正是如日中天。
而此時因為聲色犬馬掏空了身體,司馬炎不敢與世族徹底翻臉。因此,司馬衷雖然無能,但他的太子之位卻是再難動搖。
四、司馬炎的希望在哪里?
從司馬炎晚年的安排來看,他對即將要接管帝國的司馬衷是不抱什么希望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荒唐糊涂,置他的西晉帝國于不顧。
他一方面以外戚車騎將軍楊駿、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制衡宮中的賈南風;另一方面大封宗室為王,削弱州郡權(quán)力,以諸王掌握地方軍政,拱衛(wèi)中央。
司馬炎的宗室諸王政策廣為詬病,然而,實際上,在皇權(quán)微弱之時,比起將諸王裹足于京城,外放諸王是保證皇族延續(xù)的有效手段。漢高祖劉邦死后,正是憑借宗室諸王的拱衛(wèi),劉氏帝位得以延續(xù),呂氏覆滅,功臣不敢自專而擁劉氏,這些都是劉邦分封諸王這個政治安排的高明之處。劉邦的政治安排最終導致漢文帝的上臺,劉氏中興,西漢蒸蒸日上。而現(xiàn)在,司馬炎想要防效劉邦的做法。
且不論司馬炎的安排下,諸王及楊氏賈氏的野心而最終導致八王之亂,司馬炎如此的政治安排已經(jīng)注定司馬衷只能作為一個傀儡:司馬衷本來行政能力不足,現(xiàn)在又內(nèi)制于賈楊,外不能令于眾王。那么,司馬炎為何要如此安排,又如何實現(xiàn)晉室的復興呢?或者說,既然已經(jīng)確定司馬衷不能發(fā)揚晉室,司馬炎心中的希望在哪里?
司馬炎心中的希望是司馬遹-謝玖和司馬衷所生的兒子。
司馬遹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宮廷失火。司馬遹急忙將司馬炎拉到暗處,對司馬炎說,現(xiàn)在宮中混亂,非常之時,您身為人君,不應(yīng)該暴露在明處(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又一次,司馬遹與祖父一起觀察豬圈,司馬遹說,這些豬這么肥,為何不用來犒賞國士,而在這里浪費糧食呢?(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谷?)。這兩件事顯示了司馬遹有做領(lǐng)導潛力的兩個資質(zhì):見微知著、善于養(yǎng)恩。
從此,司馬炎對自己的這個孫子刮目相看,司馬炎曾說,此兒當興我家,還對人說,司馬遹長得像晉宣帝司馬懿??梢?,司馬遹在司馬炎心中分量之重。
因此,從司馬炎的臨終政治安排和對司馬遹的評價可以看出,其一,司馬炎是將晉室復興的希望放在了司馬遹的身上;其二,司馬炎明知已經(jīng)不能解決世族的問題,而有意將司馬衷作為一個過渡時期,期待著司馬遹作為晉室的?漢文帝?中興晉室;其三,為了保證政權(quán)能夠平穩(wěn)過渡到司馬遹,司馬炎以輔政大臣制衡跋扈的賈后,又以外放的諸王制衡朝廷,保證各方都不敢做的太過分,保證司馬遹的上位。
愍懷太子司馬遹
因此,司馬炎之所以立司馬衷為繼承人,一開始是因為嫡長子繼承制的無奈,后來是因為世族力量強大的無奈,然而,無奈之中,司馬炎還是拼盡全力做了盡可能的政治安排,為晉室的復興埋下了一顆種子-司馬遹。然而,司馬炎還是把一切看得太簡單了,他費心費力的安排,最終導致的,是西晉更加迅速的滅亡和整個華夏的災(zāi)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7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