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網文和三國題材的策略游戲中,青州兵和虎豹騎相似,時常被塑造為一個極具戰(zhàn)斗力的特殊兵種,他們是只隸屬于曹魏的部隊,類比于蜀漢的無當飛軍、白毦兵。在史料中,曹操的事業(yè)剛起步時,所依靠的便是以宗親將領為主的部隊以及青州兵。但是正是這樣一支很有資歷的舊部,在曹操去世后立刻就一哄而散,據《三國志曹操傳》記載。
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
▲曹操
為何曹操一去世,青州兵就恍如群龍無首,作鳥獸散,難道說青州兵只認可并效忠于曹操嗎?他們拒絕接受他人乃至曹操兒子、曹丕的統(tǒng)領嗎?實際上并非如此,我們需要先對于這支部隊進行分析。
青州兵的性質
青州兵組建于公元192年冬天,它的前身是體量龐大的青州黃巾軍,被曹操等人率領的部隊一路追擊,而后向曹操投降,降兵多達30萬人。雖然人數眾多,但是黃巾軍主要組成部分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迫于生計而起兵,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訓練,戰(zhàn)斗力很差,曹操從降兵中選擇身體強壯者,組成了青州兵。這樣看來,青州兵不過是黃巾軍中年輕力壯的平民,和虎豹騎那般從專業(yè)軍人中百里挑一組成的部隊,戰(zhàn)斗力有很大的差距。
▲青州兵
青州兵的戰(zhàn)績
史料中有明文記載的,青州軍參與過2次戰(zhàn)役,并且都起到負面影響,坑了曹操。
濮陽之戰(zhàn),對陣呂布
曹操東征陶謙時,呂布襲取曹操大本營、兗州,曹操立馬率軍回防,同呂布在濮陽交戰(zhàn)。呂布曾與類似黃巾軍的黑山軍多次交戰(zhàn),并且獲得屢次取勝,因此他大抵推斷青州兵也是不堪一擊。于是呂布決定率騎兵突擊青州兵,結果如他所料,青州兵一擊即散,曹操軍陷入混亂。曹操本人也在戰(zhàn)場上受傷,若非部下相救,恐將遭遇不測。曹操由于任用青州兵,導致兵敗并且讓自己陷入險境,由此可見青州兵戰(zhàn)斗素養(yǎng)差,戰(zhàn)斗力低下。
▲呂布
而在之前的東征陶謙時,雖然史料中沒有記載,但是青州兵很可能也在軍中。曹操的部隊在徐州時,一路燒殺擄掠,這其中青州兵應當沒少作惡。雖說曹操以為父報仇的名義攻打徐州,這樣的行為可能也得到了曹操的默許,但是青州兵的惡劣行徑無疑會對曹操的名望產生負面影響。
宛城之戰(zhàn),對戰(zhàn)張繡
張繡在向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將曹操擊敗。曹軍在敗退路上時,青州兵趁機劫掠,并且搶奪友軍的衣物,這樣的行為一點不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而像一支賊寇團伙。于禁得知后非常憤怒,率軍追討青州兵,青州兵不是于禁的敵手,于是跑去和曹操打小報告,稱于禁叛變、攻打友軍。青州兵原為黃巾軍,沒少做過劫掠的事,但是成為曹操的部隊后,依然本性不改,而且惡人先告狀,可謂曹操軍中毒瘤,會對于部隊產生負面影響。曹操還是明辨是非,高度贊揚了于禁的行為,青州兵的惡行成就了于禁的威名。
▲曹操
自從這一戰(zhàn)后,青州兵便就沒有參戰(zhàn)的記錄。即便是形勢危機的官渡之戰(zhàn),曹操也沒讓青州軍出戰(zhàn),這大抵和青州兵歷來不可靠的表現有關。如果青州兵在同袁紹的正面戰(zhàn)場上輕易潰散,將會為曹操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曹操不能用也不敢用這支部隊。
一支部隊如果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那它應當能夠高度忠心于統(tǒng)帥。部隊具備凝聚力,愿意為其統(tǒng)帥舍生忘死,進而迸發(fā)強大戰(zhàn)斗力。顯然青州兵沒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而且戰(zhàn)斗中曾經自行潰散,導致曹操陷入險境,實在看不出其忠心于曹操。而曹操也不信任青州兵的能力和忠心,于是后來也就沒任用他們參戰(zhàn)。
青州兵之所以能夠堅定跟隨曹操,一來是曹操曾擊敗青州兵,曹操在青州兵中威望高,青州兵不敢反叛;二來是曹操對于青州兵相對寬容,他們原本只是流民,想的是在亂世中保全自身、活下去,既然曹操能夠善待他們,他們也沒有理由散去。
▲曹操
在曹操去世后,青州兵害怕的人不在了,袒護他們的人也不在了。他們不確定繼續(xù)從軍會有怎樣的結局,而且他們并不曾真正的忠心于曹操,更不會效忠于曹丕,于是他們趁機自行解散,這只是一次軍中嘩變。曹丕最后沒有追究青州軍的行為,放任他們離去,也是擔心青州兵造成更大的禍端。青州兵這支有名無實的部隊,自此退出歷史舞臺。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虎豹騎。關于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部隊,《三國演義》里幾乎沒有提及,倒是《三國志》里有所記載??赡苁沁@支部隊太重要了,曹操對它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以至于這樣一支重要的部隊,記載竟然比青州軍還少。不過我們依然能從《三國志》中的只字片語中一窺虎豹騎這支神秘部隊的戰(zhàn)斗力。
首先虎豹騎的統(tǒng)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真、曹休和曹純。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將領,虎豹騎歷來由曹氏將領統(tǒng)帥,由此可見其重要。
《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br>其精銳可見一斑。
然后我們再來看看虎豹騎的戰(zhàn)績吧。
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戰(zhàn)中,在戰(zhàn)場上殺死袁譚;接著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時,在戰(zhàn)場上斬下烏桓單于蹋頓的首級;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長坂坡之戰(zhàn)中擊破劉備;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馬超為首的關西軍團;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辯擊破張飛和吳蘭。
據《后漢書》曹操的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叫“霸府”,軍隊分三部分:中央軍(姑且這么說,不是國民黨的)、地方軍、屯田軍。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中央軍分內外兩軍,外軍實際上是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的,中軍稱武衛(wèi)營,是京城及皇宮的禁衛(wèi)軍,是曹操的直屬部隊,通常10萬左右。中軍的中軍就是虎豹騎,是最核心的精銳,一部分保衛(wèi)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宮,統(tǒng)領多由曹操親屬統(tǒng)領,稱領軍將軍,曹仁、曹純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例如《魏書九 夏侯曹傳第九》說曹純“初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其他資料也很多,這個虎豹騎的確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強的軍隊。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曹操是有這么一支精銳騎兵的,稱其為“虎豹騎”是因為他的戰(zhàn)斗力極強,作戰(zhàn)時像虎豹一樣勇猛。雖然史書記載不多,《三國志》只在《武帝紀》和《諸夏侯曹傳》有過記載。說他是曹操的精銳部隊是有依據的,據《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魏書》說:“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笨梢钥闯?,這支部隊的成員皆是百里挑一,夸張一點來說,在普通部隊中可以擔任將領的人在“虎豹騎”中僅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戰(zhàn)斗力之強是三國部隊中頂尖的。
“虎豹騎”的統(tǒng)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據《三國志》中記載的僅有曹真、曹休和曹純。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將領來擔任虎豹騎的統(tǒng)帥,可見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銳,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軍”。
雖然關于“虎豹騎”參加戰(zhàn)斗的記載不多,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騎的戰(zhàn)績。首先是在建安九年,與袁譚的南皮之戰(zhàn)中,曹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急攻之,譚敗。純麾下騎斬譚首”,袁譚死于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時,又是曹純率領“虎豹騎”在戰(zhàn)場上斬下烏桓單于蹋頓的首級。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時,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說,長坂坡之戰(zhàn)中長途奔襲打敗劉備的也是“虎豹騎”。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zhàn),“先以輕兵挑之,戰(zhàn)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還是“虎豹騎”。有人說,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辯擊破張飛和吳蘭時,也是率“虎豹騎”出擊的,雖然曹休統(tǒng)率“虎豹騎”,但史料中的記載看不出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騎”進攻,但我推測可能性很大。
從“虎豹騎”的戰(zhàn)績我們可以看出,幾乎每一場戰(zhàn)役,曹操都是在最關鍵時刻投入“虎豹騎”,而且這支部隊參與的戰(zhàn)斗幾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戰(zhàn)其實打得是很艱苦的,曹操曾經想放棄,是曹純堅持急攻,方以“虎豹騎”取勝,可見這支部隊的攻堅能力。另外,北征烏桓和追擊劉備于長坂時,這支部隊是經過了長途奔襲后的攻擊,追擊劉備是“一晝夜行三百里”,可見他的機動力和戰(zhàn)斗力之強不是一般部隊能比的,就連善長馬戰(zhàn)的西涼馬超的軍隊也被其所敗。所以我認為,這支部隊是曹操當之無愧的“王牌軍”。
還有一件事可以證明“虎豹騎”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隊的統(tǒng)率曹純死后,要選新統(tǒng)領時,曹操卻說:“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選統(tǒng)率,而親自當了虎豹騎的統(tǒng)領,可見曹操對“虎豹騎”部隊的指揮權是很在意的,因為這是他的精銳之部隊。
“虎豹騎”部隊的數量,史料中沒有記載,但因其是精銳部隊,選拔困難,而且三國時期騎兵是很昂貴的兵種,組建這樣的精銳騎兵,其花費應該更為可觀,因此數量不會很多,不然曹操也不會在使用他時這么謹慎。但估計其數量是要多與典韋的“虎衛(wèi)軍”的,因為他可以單獨作為一支部隊在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因此筆者推測應該上萬,但不會超過二、三萬,否則也就不會稱之為精銳了。
至于“虎豹騎”部隊后來的去向,正史中也沒有記載,筆者推測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編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衛(wèi)部隊也就是“近衛(wèi)軍”,其二,可能在三分天下大勢已定后,戰(zhàn)爭次數減少,而規(guī)模等級擴大,“虎豹騎”發(fā)揮威力的機會不多,而其花費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銷或被別的部隊合并了。
總而言之,“虎豹騎”這支歷史上記載不多的神秘部隊,是曹操的精銳部隊,他們曾經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虎豹乘坐直接進入曹操的管轄。任務是保護曹操的出征和安全。統(tǒng)率虎豹騎乘的是曹仁的弟弟曹純,曹純當時也是名將,經歷了百戰(zhàn)磨煉,他所率領的虎豹騎是曹操手下最精銳的部隊,被稱為天下勇猛?;⒈尿T乘人數最多保持在5000人左右。一個士兵是從百夫長中挑選的。是從萬軍中選出最勇猛、最勇猛的士卒編成了這支部隊的??梢哉f是精銳中的精銳。那個戰(zhàn)斗力可以想象。記載在三國志上。純所導演虎豹從天下的勇猛,或百人彌補它?;⒈遣懿俚挠H兵,所以必須由曹操一族的子弟擔任統(tǒng)領。曹操也不負眾望?;⒈谒闹笇率怯旅蜔o敵的。他的個人威信在軍隊中也很高,他死后,曹操可以讓別人騎虎豹。
虎豹騎真的被記錄在史料里的情況不多,但每次接觸到它的記錄,都會豎起旗子描繪勝利的場面。在建安十年(205)的南皮包圍戰(zhàn)中,袁譚被曹操軍包圍在南皮城,袁軍依靠高城防御。這樣一來,曹操軍的攻勢變得非常困難,損失很大。曹操看到南皮很難防守,就想撤退,但曹純向他進言。而且,我們是孤軍深入,不能和袁譚在這里消耗太多。敵人此時防守成功,傲慢地輕敵。我軍好久不能進攻了,要慎重小心,用此時的慎重對待袁軍的輕敵,最后一定要取得勝利。曹操聽取了曹純的提議,但由于曹操軍隊的猛攻,袁譚舍棄了城池逃走了。曹純率虎豹追擊,終于斬首了袁譚?;⒈T號稱天下精銳,名震古今,除了這支部隊本身的士兵素質高和裝備優(yōu)良之外,還離不開曹純這個優(yōu)秀軍官的領導和指揮。
建安12年(207),曹操開始征討襲擊北方的游牧民族烏桓。勇猛好戰(zhàn)的虎豹不怕烏桓騎兵,開始對十倍兵力直接突擊。黑桓很快就敗走了,虎豹乘坐的速度也不輸給敵軍,千里突擊突擊。曹操在和烏桓的交戰(zhàn)中以少數取勝,可以征服烏桓。之后,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曹純?yōu)榱斯妆桓吡晖ず罘饬恕?/p>
這樣的精銳騎兵一旦結成,適當的軍官就會被加上,必然會擁有非凡的作戰(zhàn)能力。與游牧民族的騎兵正面對抗而取得勝利的中原騎兵不多?;⒈T乘也是其中之一。在曹操南征北戰(zhàn)的過程中,虎豹必須立下其他戰(zhàn)功。只是沒有全面記錄。這樣的精銳部隊對于曹操在亂世中建立了巨大的曹魏政權,發(fā)揮著非同尋常的重要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7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