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罵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別人惹你生氣怎么辦?當(dāng)然是要罵他、罵他、罵他啦,中國文化博大進深,咱們現(xiàn)代人罵人的臟話也可謂是層出不窮,至于都有什么,你們自己回憶啦,畢竟我又不爆粗口,我怎么能知道呢?要說這古人罵人,你們見得最多的,是不是就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指著對方大喊:“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句話您聽著難不難受,是不是賊難受,是不是一點也不解氣,那不要緊,咱們今天就來盤點盤點古人罵人的話,要是學(xué)會了的話,下次你罵人,別人還會說你文藝呢!
其實呢,古代罵人也是分朝代的,像是在先秦時期的時候,那時候的古人罵人,都用的是現(xiàn)實主義的風(fēng)格,重點在于貶低對方身份和社會地位,罵你老媽是丫鬟、說你沒文化、說你是個屌絲,當(dāng)然了,古人罵人,可不會像我現(xiàn)在說的這樣沒文化,他們一般都是這樣說的,哼,婢也,這就是說你媽是丫鬟,又或者說,莽夫、匹夫,意思就是說你沒文化,《左傳》里面也記載過楚成王的妹妹江羋罵楚穆王的情景,當(dāng)時她說的是:“呼,役夫”,這就是剛剛我們說過的,罵他是個臭屌絲!
到了漢代的時候,罵人風(fēng)格就變了,這個罵人風(fēng)格的改變,正是因為當(dāng)時當(dāng)了皇帝的人,變成了漢高祖劉邦,要知道劉邦以前的時候是個草莽,所以他罵人都是抬高自身的社會地位,所以這就是作為的反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據(jù)說,《史記》中三分之一的罵人粗話都是他說的,所以這些話,我們都曾經(jīng)在課本上見到過,比如說“豎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小子”,經(jīng)典的一句就是:“豎子能為將乎?”,翻譯過來就是,你小子都能當(dāng)將軍?當(dāng)然了這個意思是不是有點溫柔,其實偷偷告訴你們,這就是因為課本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所以大家不好意思說得太直白罷了,其實我們可以大膽點,將小子換成犢子。還有還有比說“乃公”,這句話就是你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喜歡說的“我是你爸爸”,所以你下次說我是你爸爸的時候,完全可以換個風(fēng)格了。
到了宋朝的時候,人們的文化程度和文化水平幾乎已經(jīng)達(dá)到了頂峰,因為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最重文情武的一個朝代了,所以當(dāng)時的人們罵人,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現(xiàn)實主義了,他們開始浪漫了起來,當(dāng)然了這個浪漫可不是那種你理解的浪漫,而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將一個人說成動物之類的!比如蘇軾媽司馬光的時候,就說他是司馬牛,而“非人哉”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人啦,水滸傳中,武松將王婆稱作老豬狗,當(dāng)然了,這個老豬狗,我估計是施耐庵自己想的,由此可見元朝和明代的人,也是這么罵人的!像是什么衣冠禽獸、狗仗人勢,這種話,都是明朝的時候流傳下來的。
當(dāng)然了,古人罵人,除了這種有點粗俗的說法之外,還有很多委婉、有文化的說法。
說起衣冠禽獸,我們都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指的是品德敗壞、行為和禽獸一樣的人。不過這個成語最初的意思并不是用來罵人的,而是用來表揚人的。在明清時期,官員的衣服上是繡著各種飛禽走獸,這就是衣冠禽獸的由來。不過后來由于官場腐敗,百姓痛恨官員,所以叫用衣冠禽獸用來罵人。目前很多人都忘了這個成語的最初含義,我們今天分析一下衣冠禽獸到底是什么。
明清時期在官員的官服上繡著飛禽走獸,不同官員官服上繡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在清朝時這個制度非常完善,官員的品級分別文官和武官,都是九品十八級。同一品的文官,不論正、從官服上繡的飛禽是一樣的。同一品的武官,無論正、從官服上繡的走獸也是一樣的。我們看一下上面具體繡的是哪些東西。
文官九品繡的是練雀。屬于大型雞類,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頭頂具冠。嘴粗短而強壯,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
文官八品繡的是鵪鶉。這個我們比較熟悉,畢竟很多人喜歡吃鵪鶉蛋。這也是雞類的一種。
文官七品繡的是鸂鶒。這是一種和鴛鴦差不多的飛禽,體型比鴛鴦大,一般都是紫色的比較多,所以也叫紫鴛鴦。
文官六品繡的是鷺鷥,這個看起來就高大上了。這個也就是我們平常叫的白鷺,現(xiàn)在很多農(nóng)村都能看到。
文官五品繡的是白鷴。這個也是雞類。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頭頂具冠。感覺和野雞差不多。
文官四品繡的是品雁。這個是大雁的一種,感覺比雞高一個檔次。
文官三品繡的是孔雀。這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孔雀開屏確實很漂亮。
文官二品繡的是錦雞。不知道怎么回事,古人對雞還是有特殊情懷的。
文官一品繡的是鶴,這是最高大上的了。不過想要做到文官一品,尤其是正一品,比登天都難。
看完文官,我們再看一下武官衣服上繡的是什么?
武官九品繡的是海馬。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為何繡這么小的動物在上面。
武官八品繡的是陰紋鏤花金頂繡犀牛。也就是花里胡哨的犀牛,這個比海馬上檔次多了。
武官七品繡的是素金頂繡犀。這也是犀牛的一種,感覺比八品的品種要高大上一點。
武官六品繡的是彪。是一種排在虎豹之間的神秘動物,實力僅次于虎,比豹子厲害一點。排名上有龍虎豹豹。
武官五品繡的是熊。這個直接明了,看起來就很威武。如果是熊貓的話,那就更高大上了。
武官四品繡的是虎。山中的霸王,這個大家都知道。
武官三品繡的是豹。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豹子的品級比老虎高。
武官二品繡的是獅子。這是草原霸主,大家也都認(rèn)識。
武官一品繡的是麒麟,傳說中的四大神獸之一,代表著祥瑞。
這就是衣冠禽獸的所有解釋。現(xiàn)在想想在古代做官,首先就要認(rèn)識官服上的禽獸,否則都不知道誰比自己官大,誰比自己官小。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于明代官員的服飾。據(jù)史料記載,明朝規(guī)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guī)定是:
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xiāng)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云雁,五品繡白鷴,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 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當(dāng)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quán),政治腐敗。"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
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于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其貶義之稱,最早見于明末陳汝元所著《金蓮記》一書。清代以后,“衣冠禽獸”一語遂用做貶義,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擴展資料:
衣冠禽獸的近義詞 :魑魅魍魎、人面獸心、無恥之徒
1、魑魅魍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chī mèi wǎng liǎng,在古代特指傳說中害人的鬼怪的統(tǒng)稱,現(xiàn)指形形色色的壞人。
出處:鄒韜奮《患難余生記·進步文化的遭難》 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魑魅魍魎無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
2、人面獸心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rén miàn shòu xīn,意思是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卻像野獸一樣兇狠。形容為人兇殘卑鄙。
出處:清 李寶嘉 《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六回:你當(dāng)他做了官就換了人,其實這里頭的人,人面獸心的多得很哩!
3、無恥之徒,讀音wú chǐ zhī tú,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出處:他用那鄙視的目光,注視著這個無恥之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悲情英雄,被遺忘的英雄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