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問答,贏大獎
《三國志》評價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認為他“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曹操也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孫權(quán)說“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孔明評價劉備是“英才蓋世,眾士慕仰”。
千百年來,大家公認劉備最能以德服人,善于征服人心,這樣的例子也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劉備用自己曾經(jīng)感化過來殺他的刺客,來教育兒子,要他“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按理說,以劉備的德行和修養(yǎng),帶出來的隊伍也應(yīng)該是最團結(jié)、紀律最嚴明、最有戰(zhàn)斗力的隊伍。但事實截然相反,在劉備陣營里出過的叛徒最多,比曹操和孫權(quán)加起來的還多。
漢代重節(jié)義,一旦成為叛徒,通常意味著人格的喪失和信譽的破產(chǎn),可是劉備的下屬一個接一個叛變。
在關(guān)羽失荊州事件中起關(guān)鍵作用的麋芳和傅士仁,率上庸三郡投降曹魏的孟達,夷陵之戰(zhàn)中投降的黃權(quán),這幾位都是蜀漢重量級的人物,還有投降孫吳后名列九卿的潘浚,關(guān)鍵時刻殺了張飛投敵的范強、張達等人。
可以說,蜀漢叛徒數(shù)量之多、級別之高綜合起來都是其它各方難比的。作為蜀漢的掌門人,劉備一向視忠義為生命,但放到整個蜀漢團隊去考察,這一點似乎做得卻不怎么好,這是為什么呢?
曹操他既懂攏心也能治人,把手下治理得服服帖帖。攏心方面劉備做得不錯,甚至超過了曹操,但在治人方面他的手段明顯有些軟,比曹操差了好幾條街。
孟達投降曹魏,帶給蜀漢的損失無可估量,但從史料記載,他在成都的族人朋友似乎都沒受到誅連。
黃權(quán)投降,曹魏這邊馬上傳開了,讓他趕緊帶著家眷前來魏國報到,但黃權(quán)一點兒都不急,因為他很了解劉備,知道劉備干不出來,果然他的家人在成都生活得都挺好,兒子黃崇還擔任了尚書郎。
麋芳投降造成的直接損失更大,他的哥哥麋竺來了個“面縛請罪”就輕松過關(guān),劉備對其“崇待如初”。
這樣看起來劉備果然是個明君,但是這樣的叛變成本是不是太低了?
劉備喜歡搞制衡,托孤給諸葛亮又以李嚴為副,派孟達守上庸,又弄劉封去平衡孟達,人為地制造了矛盾,為內(nèi)部不安定埋下隱患。
劉備善識人,他發(fā)現(xiàn)馬謖不能重用,以此提醒諸葛亮,但馬謖年紀輕輕能當上太守,他不點頭怎么可能?
劉備這個人,平時唱紅臉可以,唱白臉就有些拉不下臉,死愛面子,尤其在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面前。從長處說就是重感情,從短處說就是不懂管理隊伍。
回顧蜀漢集團的歷史,劉備本人也多次有過“叛降”的經(jīng)歷:脫離公孫瓚自己發(fā)展,降呂布又反戈一擊,投曹操又密謀起事,歸袁紹又脫離袁紹,歸劉表又不與劉表的兒子劉琮一起行動,被劉璋引進又反奪益州……
縱觀劉備的奮斗史,簡直就是一部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的歷史,對此,估計號稱“三姓家奴”的呂布也得甘拜下風。
習慣了叛變的劉備自然對叛將不以為然了,這可能就是劉備陣營中容易出叛徒的最直接的原因吧。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蜀國的五大叛徒有糜芳、傅士仁、范強、張達、孟達??赡芤惶岬绞駠呐淹?,大家就難免會想到魏延這個人,但是魏延卻不在五大叛徒之中。首先是因為魏延沒有造成什么實質(zhì)性的損傷,而且沒有被劉備懷疑過,只是因為諸葛亮所以一直被懷疑。這五位叛徒就不一樣,每一個都是明確地背叛。
等到劉備發(fā)跡之后自然忘不了幫助過自己的糜氏兄弟,于是對他們提拔和重用。糜芳本身并不具備很高的能力,但是由于和劉備關(guān)系密切仍然擔任太守一職,劉備入川后還委托其和關(guān)羽一起守衛(wèi)荊州。然而關(guān)羽卻是個心高氣傲之人,他對于共同守衛(wèi)荊州的糜芳和傅士仁兩人非常輕視,因此引發(fā)二人不滿。
孟達和法正等人背叛劉璋迎接劉備入川,雖然劉備給予孟達不錯的待遇,但是卻不能滿足孟達的野心和欲望。后來孟達和劉封等人駐守上庸,關(guān)羽敗退之時曾經(jīng)向兩人求援,孟達卻因為個人原因拒絕發(fā)兵相救,結(jié)果間接害死了關(guān)羽。孟達知道劉備不會放過自己,于是決定投靠曹魏,并且得到了曹丕的重用。
張飛本來就是一個脾氣暴躁不恤士卒的將領(lǐng),尤其是在得知關(guān)羽的死訊后更是非常難過,于是經(jīng)常酗酒鞭撻士兵。范強和張達二人害怕完不成任務(wù),受到張飛的處罰,因此就暗中找到機會殺掉張飛,并且?guī)е鴱堬w的首級前往江東投靠孫權(quán)。劉備接連失去兩位兄弟之后非常傷心,于是決定舉全國之力東征孫權(quán)。
上述五個人都以為他們的背叛害死了劉備的結(jié)義兄弟,所以不可原諒。
劉備雖然一向都以仁義為本,那說白了這種人意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裝出來的,在三國時期不管是哪一個君主,都是利益至上。它所喊的這種口號其實就是一種政治口號,所以當手下的一部分人和劉備的政見不符的時候,那么背叛劉備就變得特別的自然了。另外有一部分人之所以會背叛劉備,那實際上也算是被逼無奈,這是在劉備的陣營看不到希望,所以才會選擇跳槽。
你比如說比較典型的一個代表就是糜芳,糜芳也算是劉備陣營當中元老級別的人物了,但即便是這樣,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靠東吳孫權(quán)而背叛劉備。糜芳之所以會背叛劉備,實際上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和關(guān)羽之間有一定的矛盾,在糜夫人去世了之后,他在蜀漢陣營當中的地位就已經(jīng)是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和關(guān)羽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嚴重,所以說此時的糜芳就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考慮了。在這種情況下糜芳背叛劉備就顯得特別的自然。
另外比較典型的一個代表就是孟達,孟達當初和劉封決定沒有去救援關(guān)羽,在這之后他也是被迫投降的曹操,因為他自己知道,如果此時和劉封一起回到蜀漢,那么自己的下場將會比較的凄慘。事實證明孟達切實是對的,劉封貴為劉備的義子,但是在回到蜀漢之后,依然沒有能夠逃過一死,更不要說是孟達了,所以說在絕對的利益之前,根本就不存在忠心這一說。
當然了,在三國時期不管是哪個勢力,其實都會存在著背叛的情況。各個諸侯手下的一些武將或者是文人也是不停的在跳槽,目的就是想要為自己找到一個更好的主公,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施展他們畢生的抱負。
眾所周知,三國之中,白手起家第一人就是劉備了。劉備此人,本來就是一個販席織履的小人物,經(jīng)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為了蜀漢的開國皇帝。那些忠心耿耿跟隨了劉備幾十年的人,諸如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人,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麋芳、傅士仁在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后,便跟隨了新的徐州牧劉備,直到公元219年叛變,一共25年。他們兩人跟隨劉備25年,即便在最艱難的逃亡歲月都選擇堅定地站在劉備后面,但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變?分析如下。
南郡太守麋芳叛變原因
糜家是徐州當?shù)氐拇髴羧思?,不僅富有而且政治地位非常高。糜老太爺知道在亂世中有錢沒用,有權(quán)才能夠保住家族榮耀,所以就讓自己的兒子們都去陶謙手下做官。陶謙死了以后,劉備成為了徐州的主人。
只不過劉備那時候兵微將寡,放眼所有的割據(jù)勢力頭頭,劉備只是一支冒綠光的股票罷了。然而 麋芳和糜竺這兩位兄弟偏偏看中了劉備,把自己的萬貫家財全部捐給了他,還將妹妹嫁給了劉備。根據(jù)《三國志》當中的記載:
先主轉(zhuǎn)軍廣陵海西,竺于是進妹于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于時困匱,賴此復振。
也就是說在危難之時如果沒有糜家兄弟的鼎力相助,那么劉備可能就不能再逐鹿中原了。
劉備建立蜀漢以后大封功臣。盡管糜家兄弟文武都不出彩,但都給予了很高的位置。哥哥糜竺被封為安漢將軍,職位高過了諸葛亮,享受榮華富貴,弟弟麋芳被封為南郡太守,在荊州地位甚高,僅次于關(guān)羽,掌握大軍的后勤。
麋芳在荊州地位固然高,但只是二把手,頂頭上司關(guān)羽才是一把手。關(guān)羽自視甚高,像馬超這樣出身高貴的悍將他都不怎么瞧得起,更別說像 麋芳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每每議事,關(guān)羽總讓 麋芳下不來臺。想想 麋芳也是劉備的老員工了,而且還是皇親國戚。此外,再怎么說自己還是劉備的小舅子,就讓你在這里呼來喝去成什么樣子?
公安守將傅士仁叛變原因
關(guān)羽知道 麋芳和傅士仁交往,他很不開心。關(guān)羽對 麋芳說:?傅士仁那就不是個人,你別老跟他在一塊兒。?關(guān)羽這番話石破天驚,從傅士仁角度來說,關(guān)羽這就是明目張膽瞧不起自己;從 麋芳角度來說,關(guān)羽對自己的生活干涉過甚。這樣一來,關(guān)羽更是把兩個人都給得罪了,而此二人的關(guān)系卻越發(fā)緊密。
同為武將,誰還沒有點脾氣?關(guān)羽瞧不起二人,此二人心知肚明。日積月累,這兩位將軍對關(guān)羽的不滿也就越來越多了。就像是一座倉庫,內(nèi)部的已被干草裝滿,現(xiàn)在就一顆火星,這里將被徹底點燃。而點燃 麋芳和傅士仁的便是死亡威脅。
麋芳和傅士仁不止一次受到來自關(guān)羽的死亡威脅。第一次是兩人因為喝酒誤點了大帳。關(guān)羽真的想殺了兩個人,但是想到戰(zhàn)前殺將不祥,所以就沒有殺他們。但是這個舉動把兩人都嚇得不輕。要知道,關(guān)羽是假節(jié)鉞,戰(zhàn)時可以殺任何人。二人之中尤其是傅士仁越想越怕,于是在呂蒙白衣渡江時,通過虞翻投靠了東吳。傅士仁的主動投降讓 麋芳很是被動,公安是江陵到武陵、零陵的轉(zhuǎn)運中心,失去了公安,江陵就是一座孤城。
此刻,江陵城中數(shù)十萬軍民百姓正面臨著來自東吳的驕兵悍將, 麋芳也做好了死守的準備。偏偏此刻傅士仁又來到 麋芳這里勸降他。傅士仁什么都沒說,只對他說:?關(guān)羽對我們怎么樣,你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你還繼續(xù)在關(guān)羽的帳下做事,總有一天你會死無葬身之地的。?盡管傅士仁好言相勸,但 麋芳畢竟是皇親國戚,所以并沒有向傅士仁表明態(tài)度。
此時,關(guān)羽的傳令官又至,說關(guān)羽要 麋芳、傅士仁限期內(nèi)征糧,并如數(shù)送往前線,否則以軍法處死。然而此刻東吳已經(jīng)全面占領(lǐng)公安,如何征糧?進一步是死,退一步就可能活。 麋芳一狠心便和傅士仁投了東吳。
所以說, 麋芳和傅士仁的出逃投降并不僅僅是兩人貪生怕死,也是因為關(guān)羽的壓迫所致。所以我們不要光看到領(lǐng)導的光鮮亮麗,實際上想要做好一個領(lǐng)導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弄不好就會引火自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0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