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硭抉R颙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晉惠帝年間,北方少數(shù)民族揭桿而起,水災蟲災肆虐中原,饑饉遍地。而皇帝司馬衷卻生性昏庸、蠢呆。這個連青蛙為什么要叫都不知道的家伙根本治理不了國家,大權(quán)旁落也就成為必然。因此,朝廷各個權(quán)勢豪門為了獲得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互相勾結(jié)營私,甚至不惜發(fā)動政變以鏟除異己。先后出現(xiàn)了楊駿專權(quán),賈后干政,進而引發(fā)了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而河間王司馬顆即是這八王中第七個獨攬朝綱的親王。司馬颙,字文載,是晉太原烈王司馬環(huán)的兒子。最初繼承他父親的爵位封號,咸寧三年(277)改封為河間王。司馬颙從小就為人慷慨大度,仗義疏財,出手極其大方,而且樂于結(jié)交有才能的奇人異士,與他們縱論古今,評論國事,很是有點名氣。晉武帝司馬炎對司馬顆也頗為賞識。每當各家親王匯集京城前來朝見武帝時,司馬颙總能以其滔滔不絕的談吐與見識驚動四座,贏得司馬炎的歡心,稱贊司馬颙可以為諸親王之儀表。即使武帝去世惠帝司馬衷繼位,司馬颙也深得朝廷的器重。
元康初年,朝廷拜司馬颙為北中郎將,鎮(zhèn)守鄴城(今河北臨漳)。元康九年(299),司馬颙便代替梁王司馬肜為平西將軍,鎮(zhèn)守關(guān)中。關(guān)中是晉王朝主要的產(chǎn)糧地區(qū),軍事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根據(jù)武帝司馬炎在皇家祭廟石函中留下的秘密詔書規(guī)定:除非是皇帝的嫡系親屬,否則,是沒有資格鎮(zhèn)守關(guān)中要地的。然而,司馬颙卻只不過是司馬孚的孫子,皇帝司馬衷的堂叔,血緣關(guān)系疏遠,他卻能領(lǐng)此重任,可見朝廷對他的賞識與重用。可見司馬颙在眾親王中是頗為出類拔萃、賢明且有才千的一位。晉惠帝永康二年(301),相國趙王司馬倫逼迫惠帝退位,并把司馬衷囚禁于金墉城中。正月九日,司馬倫登極即帝位,改年號建始,從而掌握朝廷大權(quán)。三月,齊王司馬周起兵準備用武力討伐篡位的司馬倫,并派使節(jié)通告全國,以求響應。司馬颙聽到齊王起兵的消息,沒有立即響應,而是按兵不動,靜待事態(tài)的發(fā)展。他知道,如果現(xiàn)在草草發(fā)兵,一旦齊王失敗,自己也落不下好下場,況且司馬颙心下也不太相信齊王有那么大的號召力,能夠調(diào)動全國軍馬來對付司馬倫。因此,在他心里還是傾向于支持司馬倫。
所以,當安西參軍夏侯奭起兵響應司馬間時,司馬颙接受內(nèi)史李含的建議,派振武將軍張方斬殺了夏侯奭及其黨羽。還把齊王派來的使節(jié)裝人囚車送往洛陽,隨同派張方率軍東下,支援皇帝司馬倫。然而,司馬颙忽然得到情報,得知成都王司馬穎已起兵20萬響應齊王司馬同,常山王司馬乂也聯(lián)同太原內(nèi)史劉暾南下攻打司馬倫,司馬颙感覺事情不妙,立即改變立場;召回張方,轉(zhuǎn)而響應司馬冏和司馬穎。四月十五日,司馬顆匯同齊王和成都王的部分部隊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大破司馬倫的軍隊。六月二日齊王率軍進入洛陽,恢復惠帝的帝位。齊王因勤王有功而擢升為大司馬,加授九錫,從而總攬朝廷大權(quán)。司馬顆也因戰(zhàn)功而擢升為太尉兼侍中。但他并沒有留在京城,戰(zhàn)事一停,他便轉(zhuǎn)回封地。司馬颙知道,齊王老謀深算,雖然自己最終響應他的起兵,但齊王對自己開始支持司馬倫肯定會耿耿于懷,決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留在京城等人誅殺,不如先回自己的封地,不與齊王爭一時之短長,以圖長遠之計。
果真,齊王大權(quán)獨攬之后,變得愈加粗暴專橫,湎于享樂。好事還未干一件,便開始大興土木,修整他的齊王府,占公私房屋近百間,甚至連皇宮的千秋門也被鑿穿。而且在齊王府的后院懸扁鍾,前院舞八佾,整日歡宴歌舞,不去朝見皇帝。齊王為了長期控制朝廷,一方面大肆封賞自己的親信部屬,一方面開始排擠那些昔日勤王有功的將領(lǐng)。成都王司馬穎昔時曾第一個響應齊王起兵討伐司馬倫,而且是第一個渡過黃河進入洛陽的親王。事后他被擢升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享“假黃鉞”榮譽。儼然有與齊王平起平坐的架式。齊王當然不會容忍一山容二虎的局面。他不僅把成都王排擠回封地,而且還準備剝奪他的皇位繼承權(quán)?;莸鬯抉R衷的兒子、孫子倒是不少,可時運不濟,不是被人殺死,就是病死,最后只?;实垡还录夜讶恕6勒枕樞?司馬穎作為司馬衷的弟弟很可能成為帝位的繼承人。于是齊王在五月二十五日立司馬遐的兒子司馬覃為“皇太子”,那時他年僅8歲,正是容易受人擺布的年齡。
齊王則兼太子太師。這樣,齊王通過立太子不僅剝奪了司馬穎的皇位繼承權(quán),同時也打破了常山王司馬又希望繼承帝位的夢想。河間王司馬顆對于齊王的作為是又恐又喜??值氖?連成都王司馬穎這樣威望高實力強的親王,齊王都敢排擠而且一再得手,那么下一個就該輪到自己了。喜的是,齊王如此一來,無形中已給自己樹立了眾多的敵手,必將得不到好下場。司馬顆暗自打定主意,如果一旦發(fā)生什么不測,自己正好可以利用齊王與成都王和常山王之間的矛盾先發(fā)制人,聯(lián)合他們共同討伐齊王司馬間果然,齊王對于河間王司馬颙早先依附司馬倫、暗害自己使節(jié)一事非常的痛恨,經(jīng)??v容自己的親信右司馬趙驤與原司馬颙的部屬李含為難,弄得李含寢食不安,最后不得不單人匹馬地逃離洛陽去投奔故主司馬颙。李含為了報復齊王,便詐稱自己帶來皇帝司馬衷的密詔,命司馬顆起兵討伐齊王,而且李含還向司馬颙獻了一條借刀殺人之計,他說:“現(xiàn)今齊王專權(quán),朝廷中人都對他恨之入骨,尤其是長沙王司馬乂。
我們可以傳密詔命司馬又討伐司馬冏,司馬乂力量弱小必被齊王所誅殺。我們便可以以此作為起兵討伐的罪證,排除齊王,擁戴成都王,主公你也可趁機出閣入相,掌握大權(quán)司馬颙聽罷,心下大喜,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于是上書皇帝指控齊王的罪行。宣稱“集結(jié)十萬大軍,聯(lián)合成都王司馬穎、新野王司馬歆、范陽王司馬虓共同討伐司馬冏?,F(xiàn)在請長沙王司馬乂廢黜司馬冏,邀成都王輔政?!苯又銊訂T軍隊任命李含為都督,率振武將軍張方向洛陽推進。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并不像李含、司馬颙所盤算的那么順利。雖然成都王立即起兵響應,齊王也中計先動手準備鏟除長沙王司馬乂,但最終的勝利者不是齊王而是司馬又。司馬乂的力量雖然弱小,但他搶先一步控制了皇帝司馬衷,以皇帝為擋箭牌,與齊王在洛陽城里大戰(zhàn)了三天三夜,終于反敗為勝,擊潰了齊王的大軍,并活捉齊王斬首示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