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朱元璋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25歲之前顛沛流離,25歲參加紅巾軍,40歲時建立明朝,創(chuàng)造了從底層百姓逆襲為帝王的傳奇。
朱元璋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階段是從紅巾軍的小吏到占領(lǐng)南京,成為一方梟雄;
第二階段是朱元璋滅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
第三階段是北伐元朝,收復(fù)云貴,統(tǒng)一天下。
這三個階段,最艱難、最難熬的時刻當(dāng)數(shù)第一階段。在朱元璋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面臨重重困難,甚至經(jīng)常餓著肚子打仗。
公元1351年,韓山童、劉福通率領(lǐng)紅巾軍起兵反元,兩年時間內(nèi),長江和黃河流域紅巾軍遍地開花。在濠州,紅巾軍勢力紛雜錯亂,有多達(dá)5位“元帥”,郭子興是其中一位。公元1353年,25歲的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被郭子興重用,并且將義女馬氏(馬皇后)嫁給朱元璋。在濠州期間,朱元璋幾次招兵,湯和、徐達(dá)、周德興等人都是此時加入朱元璋的隊伍,后來,朱元璋功高,逐漸遭到郭子興父子的猜忌,朱元璋遂率領(lǐng)24人從濠州來到定遠(yuǎn),開辟第二根據(jù)地。
一路上,李善長、常遇春等人來投奔,在馮國用的勸說下,朱元璋決定渡江南下,奪取集慶(即今天的南京)。接下來的渡江戰(zhàn)役,是朱元璋較為艱苦的時刻。朱元璋從定遠(yuǎn)出兵,先奪下滁州,然后攻打和縣,每逢戰(zhàn)斗,朱元璋身先士卒,每次都把元朝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公元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軍從和縣東渡長江,和縣的對岸是采石(馬鞍山境內(nèi)采石磯附近)。由于對岸的元朝軍隊防守較為緊密,朱元璋率領(lǐng)巢湖水軍幾次沖殺都未能登岸成功,最終,在常遇春、廖永安、花云等人的拼死沖擊下,元朝軍隊退走,朱元璋成功渡江。
朱元璋到達(dá)采石之后,發(fā)現(xiàn)采石這個地方幾乎是一座孤城,一面靠江,另外三面都被元軍封鎖。朱元璋為了盡快在江南立足,下令砍斷回去的船纜,然后下令攻打太平。
《明史紀(jì)事本末》云:
諸軍從之,歲拔才是,乘勝徑直攻太平,元平章完者不花等棄城遁。
這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其實,真正的太平之戰(zhàn)非常艱難,甚至讓朱元璋終身難忘。
太平府(今安徽馬鞍山的一部分)是南京上游的最后一道防御關(guān)口,若攻下太平,則可直面南京。朱元璋等人剛完成渡江,人困馬乏,又要馬不停蹄攻打太平,除了疲憊,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供給不足。為了克服困難,朱元璋把糧食讓給將士們吃,自己則空腹作戰(zhàn)。
太平城易守難攻,而周邊的元兵也在靠近,朱元璋腹中無糧,幾乎面臨絕境。朱元璋曾回憶說:
昔吾在軍中,嘗空腹出戰(zhàn),得粗糲甚甘,今未嘗忘之。(出自《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四)
意思是說:我攻打太平時,腹中饑餓,太平府的老鄉(xiāng)送來一些糙米,我吃著非常香甜,那種感覺,我終生難忘。
最終,在朱元璋的領(lǐng)導(dǎo)下,大軍攻克太平,太平府的士紳們聽聞紅巾軍到來,紛紛獻(xiàn)出糧食和財帛,助朱元璋安定軍民。隨后,朱元璋命徐達(dá)從太平出發(fā),攻打皖南,第二年三月,朱元璋終于一舉攻下集慶,改集慶為應(yīng)天,從此南京城成為明朝200多年的政治中心之一。
12年后,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為了感激太平等地的百姓,朱元璋特地下旨:
太平、應(yīng)天、宣稱諸郡,吾渡江開創(chuàng)地,供億尤勞。其免太平賦稅六年,應(yīng)天、宣稱諸郡一年。(《明史紀(jì)事本末》卷十四)
朱元璋登基,一次性免除太平府6年的稅賦,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片土地的特殊情感。
清朝時期,康熙曾稱贊朱元璋“漢唐宋諸君誠有所未及也”,朱元璋能夠以一介草莽之身,成為大明開國皇帝,少不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愛民如子的本性。朱元璋在位30年,創(chuàng)造“洪武之治”,足以和唐宗宋祖并肩。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原名叫朱重八,1328年出生在濠州附近的鐘麗縣,是正兒八經(jīng)的窮苦農(nóng)民的孩子,朱元璋17歲的時候,父母去世,窮的連個棺材都買不起,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鄰居看他可憐,一起出錢安葬了朱元璋的父母,還介紹他到附近的寺廟做小和尚,挑水打雜賺口飯吃,元朝末年天下百姓都十分疾苦,寺廟的日子也不好過啊,沒幾天就連在寺廟都吃不飽飯了,沒辦法朱元璋和其他和尚一樣,帶著木魚食缽?fù)獬鲇戯?,這一討就是三年,也正是這三年朱元璋走過許多州府,看了太多的流民疾苦,也增加了很大的見識。
三年后朱元璋回到寺廟,聽別人說郭子興在濠州城里舉旗造反,朱元璋決定去投奔。郭子興本是濠州城里的財主,為人行俠仗義,因為受不了官使的窩囊氣,召集了幾千人殺掉他們,做起了元帥,郭子興一共有5個元帥,他們就是以義氣相交,也不講什么紀(jì)律和規(guī)矩,朱元璋投了郭子興后,朱元璋的見識和手段十分讓郭子興欣賞,郭子興非常高興就把他留在身邊做親兵,還把自己的養(yǎng)女嫁給朱元璋。
這幾個元帥無胸懷大志,只知道吃喝玩樂,還把郭子興給綁了起來,要加以謀害,急的郭子興家屬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朱元璋出馬利用幾個元帥之間的猜疑和矛盾把郭子興救了出來,這時候朱元璋就給郭子興說,在你這里我很難發(fā)展,想自己出去闖一闖拉拉隊伍,郭子興十分贊賞,給了朱元璋一筆錢后,就同意讓朱元璋出去闖闖。很快朱元璋就拉起了700多人的隊伍,還打了幾場勝仗,收編了好幾萬元軍,郭子興知道后很開心,就下令讓朱元璋去攻打滁州,在怎么說朱元璋的頂頭上司是郭子興,還是自己的岳父,那就打吧,沒用幾天就攻下來了,還占領(lǐng)了和州,這時候朱元璋名氣大振了,不少謀士前來相投,朱元璋知道這天下要變了,很希望自己能在這群雄爭霸中脫穎而出。
統(tǒng)一天下重建太平,朱元璋也知道郭子興這人無胸懷大志,自己讀的書少,所以看到很多謀士來投奔自己,朱元璋十分高興,還經(jīng)常和他們交流,朱元璋一天就問一位姓李的謀士,說“先生啊,這天下大亂,怎么才能太平啊”,這個謀士就告訴朱元璋,秦朝的時候也天下大亂,亭長出生的漢高祖氣量就很大,能容人,還不濫殺無辜,所以他就當(dāng)了皇帝,朱元璋認(rèn)為他的話很有見解,認(rèn)真的按照他的話去做,還把他留在身邊做了謀士。
朱元璋在以后的作戰(zhàn)中,每攻占一城就嚴(yán)格吩咐手下,不能傷害老百姓,更不能搶老百姓的錢財,誰知道從濠州過來幫助朱元璋的幾個將領(lǐng)寇氣很重,居然縱容部下?lián)寠Z財務(wù),還奸淫婦女,濫殺無辜,朱元璋聽說后,十分生氣,立馬派人處理這幾個將領(lǐng),把財物一一歸還,這個事件朱元璋得到了老百姓的極力擁護(hù),從此以后更多的謀士來投靠朱元璋。
朱元璋這個時候勢力很大了,就決定渡過長江往北發(fā)展,過了長江攻下太平后,又占領(lǐng)了幾個城池,和朱元璋勢力差不多的幾個人,像什么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等等的早就稱帝了,這個時候郭子興已經(jīng)病死了,身邊的很多人都建議朱元璋稱帝,朱元璋就去請教一個叫朱升的謀士,這個謀士十分的厲害,告訴朱元璋九個字“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才是能正兒八經(jīng)稱霸天下的人,朱元璋一生是十分敬佩這些謀士,十分牢牢記住,也一直按照這9個字的方針走,最后朱元璋完成了帝業(yè)。
朱元璋兩次大屠殺的對象,都是他初起兵時親如手足的患難朋友。他們?yōu)橹煸俺錾胨溃?dāng)他們以為可以分享富貴時,卻被朱元璋施以慘無人道的酷刑并株連九族。這兩次大屠殺不過是成批地死亡,事實上朱元璋每天都在屠殺,前后屠殺了四萬多文臣武將。像皇太子的教師宋濂,是元末明初文才最為出眾的人物,朱元璋尊稱他是“圣人”,來往宮中如同一家,因他孫兒牽扯到胡惟庸案中,朱元璋翻臉不認(rèn)人,昔日的上賓一眨眼成了階下囚。宋濂被貶到窮困的蠻荒,沒幾年就死在那里。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劉基,他對明王朝的功績和諸葛亮對蜀漢王國的功績不相上下,但他的結(jié)局和諸葛亮不能相比,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渾身不自在,最后朱元璋將其毒死后嫁禍于胡惟庸身上。
如果僅僅是出身低賤和沒有文化,朱元璋大可不必有如此濃厚的自卑心理。出身高貴的人也有曾經(jīng)貧寒的歷史,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比從祖先那里繼承來的果實更能得到社會的認(rèn)同;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沒有文化的人不見得就沒有能力;中國歷代的開國皇帝除了李世民出身高貴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外,其余的不是市井流氓就是草莽英雄,文盲絕不是個別現(xiàn)象。劉邦和朱元璋的身世大同小異,可劉邦沒有那么濃烈的自卑心理,對出身和文化比他高的人兼容并蓄,依其才能和特長分別委以重任。
劉邦的智囊張良、陳平、蕭何和胡惟庸、李善長、劉基是同一類型的人物,但命運有天壤之別;前者一直得到劉邦的禮敬并壽終正寢,后者則被朱元璋處以極刑且屠滅三族。朱元璋屠殺功臣,不僅對當(dāng)世的社會和國家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而且把人們的歷史觀導(dǎo)入了一個非常危險的誤區(qū):即皇帝屠殺功臣是逼不得已的,是為了國家的千秋大計和王朝的長治久安,不殺掉那些打天下的患難兄弟,他們就會造反作亂。
朱元璋將劉繼祖封為義惠侯,并且這個爵位是可以世襲的,劉繼祖當(dāng)年的一個善舉讓他的后代能夠享受朱元璋的恩惠,也算是好人有好報。朱元璋家境貧寒,小時候沒有念過書,小小年紀(jì)就得出來放牛。他十幾歲的時候父母雙亡,貧困交加的他連給父母下葬的地都沒有,他放下尊嚴(yán)去求別人,但是沒有人理他,只有王繼祖聽說了朱元璋沒有地可以安葬父母,才施舍給朱元璋一塊地。
朱元璋將父母匆匆下葬之后便去了外面討生活,他先來到一個寺廟當(dāng)和尚,后來經(jīng)濟(jì)不景氣,寺廟也養(yǎng)不起他了,他只能出去當(dāng)乞丐。幾年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廟,本來他想在這里當(dāng)一輩子的和尚,但是他收到了湯和的來信。湯和在信中邀請朱元璋參加起義,本來朱元璋還在猶豫不決,但是朱元璋不慎泄露了信中的內(nèi)容,因為害怕他人出賣了他,所以朱元璋只能連夜投靠湯和。
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之后得到了郭子興的重用,郭子興還撮合自己的養(yǎng)女馬氏與朱元璋結(jié)婚,馬氏后來被朱元璋封為了皇后。朱元璋憑借著超常的運氣和過人的膽識,他的實力增長得非???,后來先后打敗了陳友諒等多方勢力,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將自己的父母親分別追封為帝王和皇后,與此同時他想起了當(dāng)時幫助他的地主劉繼祖。朱元璋為了報答劉繼祖當(dāng)年的大恩大德,特地派人前去尋找劉繼祖。只是很可惜劉繼祖當(dāng)時已經(jīng)去世了,朱元璋還是將劉繼祖追封為義惠侯,這個爵位世襲到明朝滅亡才算結(jié)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