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砦某晒墓适?,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提起文成公主進藏,很多人都會想起歷史課本里那位落落大方的公主,為了大唐和吐蕃的未來,毅然決然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吐蕃和親的公主,在吐蕃,她得到了當?shù)孛癖姷恼J可和尊重,得到了丈夫的寵愛和支持,在吐蕃平靜且幸福的生活了一輩子。
這個故事的結局美好得像童話一樣,但我們都明白,生活哪有童話那樣美好。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過是一種期盼,而歷史中真正的文成公主也一樣,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不一樣,她的一生坎坷曲折,晚年更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裝瘋賣傻。
首先就是文成公主只有公主之名,而沒有公主之實。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的宗室女,史書中對她的家族并未有過記載,多猜測她的父親為江夏郡王李道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僅花季的她突然被冊封為公主,但卻不是因為她得到了帝后的喜愛,而是為了和親,不得不“提一提”身份。
今日的我們只看到了文成公主入藏幾十年,大唐和吐蕃的關系變得十分融洽,但總是忽略了文成公主入藏的原因。從貞觀八年(634)開始,此時才17歲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便開始遣派大使前往大唐求娶公主,但是遭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拒絕,一則是因為唐太宗身邊已經(jīng)沒有合適和親的宗族女,另一方面唐太宗也深知和親并不是維持雙方穩(wěn)定關系的最好方法。
貞觀十二年(638),松贊干布出兵擊敗多個少數(shù)民族部落(吐谷渾、黨項、白蘭羌等),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揚言若不和親,便率軍攻打大唐。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但是連年與少數(shù)民族部落的戰(zhàn)爭也讓大唐顯得有些疲累。況且如今松贊干布都已經(jīng)在家門口叫囂,大唐哪有不戰(zhàn)而退的道理,于是唐太宗派遣大將牛進達率領唐軍的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
松贊干布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實力無法和大唐為敵,他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和親。即使是兵敗了也依然派遣了大論薛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相等數(shù)量的其他珍寶來再次請婚,可謂是重金下聘禮。唐太宗此刻看到的是一個“有謀略”的年輕統(tǒng)治者,他很明白這樣的戰(zhàn)爭毫無價值,倒不如用和親換來雙方的和諧共處。
就這樣,貞觀十五年(641)正月十五,剛當上公主之名的文成公主就下嫁給了松贊干布,朝廷詔令江夏王李道宗持節(jié)護送。文成公主一行人從長安出發(fā),途徑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松贊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內(nèi))迎接文成公主,謁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之后與文成公主同返邏些(今拉薩)。
自此,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贊干布和親,開啟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出嫁時,唐太宗安排了不少嫁妝給文成公主,除了珍寶衣帛、還有務農(nóng)技巧和各類農(nóng)作物種子,這其中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古書,涉及醫(yī)學、農(nóng)業(yè)還有佛學。單從這份嫁妝中,我們也能看到唐朝對這個遠嫁公主藩屬國的支持和幫助。
文成公主雖貴為王后,卻沒有得到同等量的寵愛。畢竟松贊干布記錄在冊的妻室就有7位,還沒有包括那些沒有姓名的妾室。就像是唐太宗明白和親無法從實質(zhì)上改善兩國關系,松贊干布的野心也絕不是一個僅有公主之名的公主就能滿足的。只是礙于大唐國強兵盛,松贊干布對文成公主還算不錯。
兩人的婚姻只存續(xù)了9年多,但文成公主卻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也不禁讓人猜測這是否也是政治對弈后的結果。而9年后丈夫松贊干布的離世,文成公主的地位則顯得更為尷尬,雖然有人民的愛戴,但這樣的事卻對她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她一個人,毫無勢力,卻要面對松贊干布的眾多妻妾子嗣的排擠甚至是迫害。無奈之下只好全身心投入佛教,保全自己不再卷入任何紛爭。
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她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威脅。而隨著唐朝和吐蕃的關系時好時壞,她的這層大唐公主身份所帶來的尷尬便越積贊越多,據(jù)說她為了活命,不得不裝瘋賣傻茍活著。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朝遣使赴吐蕃為其吊祭。拉薩至今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歷史上和親的公主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文成公主的故事在這其中最為出名。她的出名并不是因為她的經(jīng)歷較于其他公主有什么不同,而是她的選擇值得敬佩。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遭受擔驚受怕、排擠迫害,卻堅定地履行著吐蕃王后的責任,為吐蕃開化作出巨大貢獻,這樣的文成公主,即便沒有把自己活成童話里的夠公主,也把自己活成了人民眼中的王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2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