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 史 說
簽到&閱讀
雙重獎勵享不停
公元前208年,年近72歲的大秦丞相李斯,終于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刑場。這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經(jīng)歷了殘酷的俱五刑,早已面目全非,奄奄一息。他提著最后一口氣,悲哀地對與自己同上刑場的兒子說:
“如今,我們父子倆即使想在家鄉(xiāng)牽黃狗散步都不可得了!”
作為大秦帝國的宰相,秦始皇的左右手,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大功臣,李斯為何會落到這般田地。在崇尚“將相不辱”的秦漢時代,李斯又為何會承受俱五刑(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一)的殘酷折磨?而這就要從他寫下的一篇雄文來說起了。
李斯本是楚國人,后來前往關(guān)中,投奔了秦國。但他剛到秦國,就遇到了鄭國渠事件,盛怒的秦王嬴政決定驅(qū)逐所有來自外國的客卿。為了保住自己追求富貴的機會,李斯揮毫寫出一篇流傳千古的雄文——《諫逐客書》。
李斯以其雄辯的筆鋒,列舉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商鞅、張儀、范睢等外國人,為秦國做出的巨大貢獻。接著又向秦王說明,秦國缺少本土人才,必須要廣泛地吸納各國人才才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諫逐客書》不僅極具文采,同時也非常具有說服力,很快便使嬴政撤回了驅(qū)逐客卿的命令。同時,李斯因這篇文章,得到了嬴政的賞識。從此以后,李斯在嬴政的重視下步步高升,最終成為大秦帝國的副手,幫助嬴政完成了天下統(tǒng)一的大業(yè)。
雖然李斯文筆超群,才華出眾。但他卻支持秦始皇的愚民政策,帶頭提出“焚書”。在秦始皇和李斯的設(shè)計下,大量古代典籍被付之一炬。要因此,李斯雖然是中國數(shù)得著的文學大師,卻也是中國文化的大罪人。
然而令人諷刺的是,焚書并沒有讓秦朝的統(tǒng)治千秋萬代。正所謂“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相繼起事,而這些人壓根就沒有讀過書。
反觀秦朝一方,當秦始皇去世后,朝廷中樞卻陷入了激烈的內(nèi)斗之中。秦始皇暴死于沙丘后,遺命讓公子扶蘇繼位(注:《趙正簡》是孤證,不可全信)。但是公子胡亥和他的老師趙高卻陰謀篡改遺旨,并以此找到了李斯。
作為托孤之臣,李斯自然義正辭嚴地拒絕參與胡亥、趙高的篡位陰謀。然而狡猾的趙高,卻瞬間抓到了李斯的軟肋——那就是李斯的貪婪。
李斯早年曾在楚國當小吏,窮困潦倒。一次,他看到糧倉里的老鼠吃得肥肥壯壯,甚至有人過來了都不躲避。反觀廁所里的老鼠,瘦骨伶仃,一聽有人來,就躲進洞里。因此李斯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富貴之人,可以贏者通吃,橫行天下;而窮人只能仰仗富貴之人的鼻息,茍延殘喘?!?/p>
從那一時刻起,李斯便成為了功名利祿的奴隸,他所做的一切,都毫無道義可言,都是為了富貴。因此李斯才會昧著良心,幫助秦始皇制定嚴刑峻法,對百姓施以重稅??梢哉f,李斯的“碩鼠哲學”影響了他的一生,不僅激勵著他飛黃騰達,同時也將他送上了絕路。
在沙丘,趙高僅用一句話便刺激到了李斯這只碩鼠的心:“若扶蘇稱帝,必然任命親信蒙恬為丞相,你到時候必然只能靠邊站。”
聽了這句話,李斯完全被趙高震懾住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蘇憑啥會用自己這樣一個老臣。況且相比于秦始皇,扶蘇更趨向于仁政,跟自己的政見完全相左。到時候,自己還會被任用嗎?自己還能像今天一樣威風與富貴嗎?
就這樣,李斯上了胡亥和趙高的賊船,他們偽造圣旨,逼死了扶蘇和蒙恬。最終,胡亥成功地登上了皇位,是為秦二世。之后,李斯伙同秦二世、趙高,屠殺了秦始皇的二十多名子女。踩著恩主子女的鮮血,李斯保住了自己的權(quán)位。
然而好景不長,大澤鄉(xiāng)起義爆發(fā),關(guān)東大亂,被滅亡的六國紛紛復興。而秦二世在趙高的蒙蔽下,整天飲酒作樂,不思朝政。不僅如此,他還倒行逆襲,百姓的徭役和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更重了。
最終,陳勝的部將周文率領(lǐng)數(shù)十萬大軍殺入函谷關(guān),差點滅了秦朝。不過好在李斯及時推薦了名將章邯,解放了數(shù)十萬奴隸充軍,并成功擊潰了周文、吳廣、陳勝、項梁等起義領(lǐng)袖。一時間,天下局勢又有所好轉(zhuǎn)。
李斯見此機會,立即上書秦二世,要求他采取措施減輕徭役,停止不必要的工程,以堯和大禹為榜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重振江山。
很顯然,李斯道德水準雖然不高,但是頭腦還是清醒,他很清楚,關(guān)東之所以造反,就是因為秦朝的暴政。然而李斯只是壞而非蠢,但是秦二世和趙高卻是又蠢又壞。得到李斯的奏章后,秦二世竟勃然大怒,他立即對李斯下達旨意,并質(zhì)問道:
“堯、禹住著破漏的房子,每天和奴隸一般為民工作不止,這難道還是帝王的榜樣?所謂帝王,必定是能夠治理萬民之人,若自身都不得安逸和快樂,又如何能統(tǒng)治天下?”
同時,秦二世赤裸裸地說:“我只愿享天下之利而絕不愿意承受天下之累?!背酥?,秦二世還斥責李斯:“(你)身居高位,何以致盜賊至此?”很顯然,秦二世已經(jīng)將矛頭轉(zhuǎn)向了李斯。當時李斯的兒子李由在三川郡擔任郡守,而在與劉邦、項羽的戰(zhàn)斗中,他屢戰(zhàn)屢敗。因此秦二世認為,出身為楚人的李斯和李由,或許和楚國叛黨暗通款曲。很顯然,聰明的李斯嗅到了殺伐的味道。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李斯將他最后一點兒良知也拋之腦后,他已經(jīng)不管什么大秦江山,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和現(xiàn)有的富貴。因此他連夜炮制出一篇或許算是史上邪惡的美文——《行督責書》。
《行督責書》文采飛揚,引經(jīng)論據(jù),以鏗鏘的氣勢將白的說成黑的,將黑的說成白的,他有理有據(jù)地為秦二世論證:
“帝王就該進行享受,就不該進行付出,統(tǒng)治天下的要訣并不是仁義,而是督責!”
首先,李斯“聰明”地迎合了秦二世的觀點,向堯舜禹那樣為人民付出,是愚蠢的,那樣只能做人民的奴仆。而一個合格的君主,是應該奴役的天下的。
其次,李斯說,堯舜禹之所以不能像帝王一樣享受,是因為他們不懂“督責之術(shù)”。人民就像君王的子女,必須要以嚴厲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若以仁義之道對待他們,庶民們只會有恃無恐。因此,必須對庶民們施以督責之術(shù)。
因此,李斯總結(jié)道:“若此則謂督責之誠,則臣無邪,臣無邪則天下安,天下安則主嚴尊,主嚴尊則督責必,督責必則所求得,所求得則國家富,國家富則君樂豐?!?/p>
也就是說,只要能夠嚴厲督促責備臣下和百姓,國家就可富強,就可穩(wěn)定,而君主就可以盡情享樂,滅絕仁義之道,享萬世之安定。
李斯很明白,如果真按這篇文章的意思去施政,無異于在火里加了一瓢油。到時候關(guān)東的局勢會更亂,甚至會危及大秦。但是為了保住暫時的功名利祿,李斯已經(jīng)不管不顧,畢竟他已經(jīng)70多歲,沒幾天活了。正所謂我死以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看了《行督責書》,秦二世龍心大悅,于是立即下達旨意,制定了更加殘酷的暴政。秦二世根據(jù)李斯的建議,有綱領(lǐng)、有步驟地實行所謂“督責”之術(shù)。對于官員,嚴加訓斥,對于叛亂,一律誅殺無赦,陵墓照修,宮殿照做,人民的痛苦沒有降低半分。
督責令下達后,關(guān)東局勢非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急轉(zhuǎn)直下。在巨鹿之戰(zhàn)中,秦軍主力50萬人全軍覆沒,項羽帶著40萬諸侯聯(lián)軍向函谷關(guān)方向猛攻。在另一方面,劉邦率領(lǐng)10萬大軍,直取武關(guān),秦朝滅亡已經(jīng)是時間問題。
而與此同時,趙高卻恨上了李斯。由于戰(zhàn)事吃緊,秦二世對趙高的態(tài)度越來越不好。而趙高自己也知道,大秦的局勢到今天這種地步,自己是脫不了干系的。因此,他決定嫁禍于李斯,讓他來給自己背鍋。
最終,在趙高的操作下,李斯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受到了殘酷的俱五刑。原本,李斯還想像往常一樣寫一篇雄辯性的文章,乞求秦二世饒他一命。誰知狡猾的趙高早有準備,他派遣自己手下偽裝成皇帝的侍從,去詢問李斯是否服罪。李斯見皇帝侍從到來,總是如實說明案由,申辯自己無罪。然而他的申辯,只能迎來一次又一次地毒打。當秦二世真的派侍從到監(jiān)獄詢問李斯時,承受不住拷打的李斯本能地承認了自己的“謀反罪行”。
就這樣,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李斯和他的兒子被押上了刑場,被處以腰斬之刑。在李斯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他是否真的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后悔。李斯明明有大才,卻沒有良知。在他眼中,他的人生目的就是利益,如果利益與良知相沖突,他便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良知。明君在位,他能做到利國利民;當暴君在位,他能幫助君主維持獨裁權(quán)力;當昏君繼位,他又能幫著君主加倍虐民。
他明明是個智者,卻利令智昏,一步錯步步錯。它就像一個面前吊著蘿卜的蠢驢,不顧一切地向前奔馳,即使深淵在他面前,他也完全看不到。最終,李斯因為貪戀富貴而墜入地獄,得到個令人惋惜的結(jié)局。文人雖然只有一支筆,但是真的誤起國來,比武將要可怕很多。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