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太極和海蘭珠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皇太極一生有不少女人,光是有名號的后妃就有15人。這其中有3位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她們分別是皇后哲哲、莊妃布木布泰(孝莊皇后)及宸妃海蘭珠。
說起來,這3人還是姑侄關(guān)系,哲哲是布木布泰和海蘭珠的姑姑,而海蘭珠又是布木布泰同父異母的姐姐。
哲哲嫁給皇太極的時候是16歲,而布木布泰出嫁的時候才13歲,有意思的是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26歲了。
按說,在皇太極的諸多后宮嬪妃中,26歲的年紀已經(jīng)不占什么優(yōu)勢了,然而她卻自入宮起,便得到了皇太極的萬千寵愛,還在冊封五大福晉的時候,她的位份不僅排在了布木布泰之前,還僅次于皇后哲哲。
(海蘭珠劇照)
那么,海蘭珠為何能后來者居上,讓皇太極無視有才華的布木布泰和賢德的皇后哲哲,卻單單對她寵愛有加呢?
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得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性格原因。
當時的滿蒙女子不像受封建禮教約束的漢人女子,她們的地位比較獨立,且和男人一樣能干,大多數(shù)都是個性好強的女漢子。
比如皇后哲哲,她自16歲嫁給皇太極,在做了大福晉后,承擔起了管理后宮及約束后妃們的工作。且她能力很強,把皇太極的后宮管理得井井有條。
皇太極對哲哲非常尊重,不僅有時打獵會帶上她。甚至坐殿,也會和她左右而坐。
但是皇太極之所以對哲哲非常器重,并非是因為傾心于她,而是看重她的出身,畢竟“滿蒙聯(lián)姻”在滿清入關(guān)之前,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
皇太極曾評價哲哲,說她個性強勢,不善解人意,更不要說溫柔了。
布木布泰雖說個性沒有哲哲強勢,但她也個性堅強,特別在政治上有著其他女人不具備的能力。比如她勸降洪承疇一事,雖說勸降有功,但正因為她的能力太強,以至她在后宮中,一直不太得寵。
相比哲哲和布木布泰,海蘭珠的性格就要溫婉得多,她沒有把“后妃”當作一份工作,而是真心實意地把皇太極當作了丈夫,因此她的柔弱,她的善解人意,還有她對皇太極的關(guān)心,不光讓皇太極感受到了一種被人依靠的成就感,還得到了夫妻之間互相被需要的幸福感。
(皇太極劇照)
二、政治原因。
皇太極的后妃大部分都來自蒙古貴族,這是因為他深諳政治婚姻的好處。
而博爾濟吉特氏則是鐵木真的后裔,有著“黃金家族”的高貴稱號,在蒙古的影響及勢力也都是最顯赫的,因此不論是哲哲,還是布木布泰,盡管都不是皇太極理想的伴侶,但皇太極對她們還是另眼相待。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繼承人只能從博爾濟吉特氏姑侄所生的子嗣中擇選。
然而天不遂人意,哲哲嫁給皇太極11年,卻接連生下了3個公主。
眼看著皇太極就要繼承汗位,為了家族的榮耀,哲哲又把侄女布木布泰嫁給了皇太極,把生兒子的希望寄托在了布木布泰的身上。
可惜9年過去了,布木布泰依然遲遲沒有懷孕的跡象。以至于當時傳言“科爾沁的女人生不出兒子”這種謠言。
除了這種謠言,后宮別的妃子卻接二連三地誕下了皇子,這無疑給哲哲和布木布泰非常大的壓力,同時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也不愿意看到皇太極立其他后妃的皇子為太子。所以在皇太極稱帝前一年,又將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嫁給了他。
顯然,博爾濟吉特氏家族這一步棋走得很漂亮。
海蘭珠從嫁給皇太極后,一直備受寵愛。
僅一年后,她就被封為宸妃,地位更是僅次于姑姑哲哲。
此外,皇太極還特意將“關(guān)睢宮”賜給她,這樣的恩寵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
(布木布泰劇照)
三、很快生子。
由于是帶著使命嫁給皇太極的,海蘭珠能不能生下兒子,也成了博爾濟吉特氏家族最后的希望。
幸運的是,海蘭珠在出嫁不久后便懷上了身孕,在崇德二年順利地產(chǎn)下了皇八子。
皇八子的出生,意味著皇太極和博爾濟吉特氏家族的關(guān)系將會更加牢固。同時,又因為是最寵愛的后妃所生,因此皇太極欣喜若狂,他不僅史無前例地頒布了建立滿清政權(quán)后的第一條大赦令,還舉行了許多慶典活動,甚至歡喜之余,不忘把海蘭珠的母親封為和碩賢妃,并賜其儀仗。
要知道,不管是前面7個皇子出生,還是后面的皇子出世,都不曾享受到這樣隆重的待遇。因此,當時的朝鮮及蒙古部落等都認為皇八子就是皇太極的繼承人。所以他們在前來恭賀之時,不僅會給皇太極和皇后準備賀禮,還專門給皇八子準備一份別致的禮物。
正是因為這三方面的因素,海蘭珠才后來者居上,成為了皇太極最寵愛的女人。
不過人生很多時候都會發(fā)生“喜極而泣”的悲劇,皇八子沒能活過一歲竟夭折了,喪子之痛讓本就身體虛弱的海蘭珠沒過幾年也撒手人寰,而正忙于打江山的皇太極由于無法接受接連的打擊,竟也在海蘭珠去世半年后,便尾隨而去了。
(參考史料:《清太宗文皇帝實錄》《清史稿·后妃列傳》)
海蘭珠不但貌美而且柔情似水,這讓自小在權(quán)利旋渦中長大的皇太極感到溫暖,而且海蘭珠入宮后不久便生下皇子,這讓她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海蘭珠是皇太極十分寵愛的嬪妃,不過關(guān)于她的傳說大多出現(xiàn)在影視作品中,正史上少有記載,海蘭珠的出身來歷都是謎團,只知道她在科爾沁草原長大,是木布泰的親姐姐,二十六歲的時候入宮陪伴木布泰,被皇太極看中,自此受到萬千寵愛。
海蘭珠當時已經(jīng)二十六歲,在古代這個年紀肯定早已婚嫁,由此可以推斷海蘭珠當時已經(jīng)守寡,很可能是為了散心才來到京城的皇宮,海蘭珠的容貌十分漂亮,遠超過后宮的諸位嬪妃,皇太極在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便被迷的神魂顛倒,而在接觸之后發(fā)現(xiàn)海蘭珠不但溫柔體貼還非常善解人意,堪稱是一朵解語花。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兒子,這注定他要走上一條爭權(quán)奪利的道路,為了保護自己,皇太極從不輕易相信任何人,長大之后為了更好的鞏固地位,皇太極將自己的婚姻當作籌碼,迎娶了科爾沁親王的妹妹哲哲為妻子,哲哲雖然聰明能干,但到底少了女人的柔情,她可以是皇太極事業(yè)上的好幫手,但卻不是皇太極鐘意的女人。
而海蘭珠的柔情讓皇太極找到了家的感覺,尤其海蘭珠在入宮不久便誕下皇子,這讓皇太極欣喜若狂,自從登基之后,子嗣一事便一直壓在皇太極的心上,畢竟一個朝代最重要的是傳承,哲哲皇后嫁過來多年一直沒有子嗣,宮里其她的嬪妃又大多身份低微,生下的孩子也不堪重用,因此綜合以上種種,皇太極寵愛海蘭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634年10月16日,一支浩浩蕩蕩的送親隊伍來到了盛京。打扮一新的皇太極早已率領(lǐng)眾福晉翹首以待。看到送親的隊伍后,皇太極便熱切地將他們迎進了皇宮。
原來今天是皇太極做新郎的好日子,新娘則是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的妹子海蘭珠?;侍珮O是個很有政治能力的人,他為了能放開手腳攻打明朝,一直致力于與蒙古貴族結(jié)盟,并定下滿蒙通婚的制度。而他更是身體力行,過半妻妾都來自蒙古,其中尤以科爾沁部的蒙古妃最為尊貴。早在海蘭珠之前,她的姑姑孟古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已經(jīng)分別做了皇太極的皇后和后妃。那么,海蘭珠為何還要嫁給皇太極呢?
原來孟古哲哲和布木布泰在后宮多年,卻一直沒有男嗣,這自然讓科爾沁部落的貴族們惴惴不安。畢竟如果下一任皇帝沒有科爾沁血脈,他們和后金的關(guān)系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經(jīng)過討論,科爾沁貴族決定再嫁一個美女給皇太極,增加綿延子嗣的希望。血統(tǒng)高貴又漂亮的海蘭珠成了不二人選,雖說她已經(jīng)26歲了,但她曾有過的短暫婚史在族人看來,似乎表明她更知道如何取悅男人。于是在一番商議后,海蘭珠帶著族人的希望,嫁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是個極有事業(yè)心的男人,他的每一房妻妾都和他的事業(yè)有著緊密聯(lián)系。既然都是政治婚姻,他也談不上厚此薄彼,似乎他對哪一房妻妾都能一碗水端平,做到雨露均沾。因此,他后宮里的妻妾們,還談不上勾心斗角。然而,海蘭珠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皇太極初次見到海蘭珠,便被她那楚楚動人的俏模樣打動了。以至于戎馬天下的皇太極,竟會想到“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來。在草原上生活的女人,一向剛強潑辣,遇事很有主見。就像孟古哲哲不論遇到什么事,她總能處理得十分周詳,行事上頗有男子的干練之風。但海蘭珠恰恰相反,她對政治不關(guān)心,她只知道皇太極是她男人,因此掏心掏肺地對皇太極好。
她的溫存和善解人意,無不讓生在皇族的皇太極感到暖暖愛意。久而久之,皇太極的心被她俘虜了,而她也成了眾多妻妾中,最得寵愛的一個。1636年,皇太極稱帝后仿漢制封妃,海蘭珠被封為宸妃,位分僅次于孟古哲哲的皇后之位?;侍珮O還特意將她的寢宮命名為“關(guān)雎宮”。
可喜可賀的是在皇太極登基次年,海蘭珠便誕下了皇八子?;侍珮O欣喜若狂。此時他南征北戰(zhàn)的事業(yè),正是輝煌時期,皇八子不早不晚正好在這個時候降生,自然是個吉祥的兆頭。高興之余,他不僅大赦天下,還為皇八子在大殿舉行了隆重的慶典。這可是前幾個皇子出生后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現(xiàn)在皇太極做出這樣的舉動,無疑是昭告天下,他打算讓皇八子繼承皇位。
皇太極還不忘對海蘭珠的娘家賞賜豐厚,海蘭珠的母親也被封為和碩賢妃,并賞賜儀仗??茽柷卟柯湟惨驗榛拾俗拥某錾?,殺豬宰羊,載歌載舞。這意味著蒙古和滿清的同盟關(guān)系,會更加牢不可破。然而,凡事樂極易生悲,皇八子不到1歲竟夭折了。更糟糕的是痛失愛子的海蘭珠精神崩潰,不久便臥病在床。
失去愛子,皇太極何嘗不是痛苦萬分,但他更害怕失去海蘭珠。于是他強忍住悲傷,溫言軟語安慰海蘭珠,并不斷賞賜海蘭珠珠寶儀仗,然而這些身外之物在海蘭珠看來,都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1641年,皇太極正在松山指揮作戰(zhàn),就在清軍和明軍殺得不可開交時,他突聞海蘭珠病危的消息,情急之下他再也無心指揮,把戰(zhàn)事交給手下戰(zhàn)將后,便日夜兼程往盛京趕。
然而,他最終沒能趕上看海蘭珠最后一眼,當他回到宮中時,只能撫尸痛哭不止。海蘭珠去世后,皇太極便失去了斗志,他已經(jīng)不再關(guān)心能不能取得天下,此時他最熱衷于做的,就是不斷為海蘭珠舉行祭祀大禮,似乎只有不斷哀悼海蘭珠才是他能繼續(xù)活下去的全部意義。1643年,痛不欲生的皇太極撒手人寰,追隨海蘭珠而去。所謂“情深不壽”,大概說的應(yīng)當是皇太極和海蘭珠這一對人間伴侶吧。(參考史料:《清史稿》)
古人云?自古君王多薄幸?,縱觀中國古代的這些君王,大多都是一些?薄情郎?,他們對某一位女子上心,也許是為了她們背后的家族勢力,也許單純處于對美色的垂涎,但唯獨沒有真情。
唐玄宗對楊玉環(huán)三千寵愛于一身,可是,楊貴妃卻落得個被賜死的下場;光緒帝想要獨寵珍妃一人,身為九五之尊,竟然還是無法保全珍妃性命。與江山相比,美人對于君王而言不值一提。但是皇太極對于海蘭珠的癡情,卻讓世人無比動容。
皇太極劇照
人們都說海蘭珠才是那個真正做到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妃子,然而,真正的人生贏家卻是她的妹妹大玉兒,也就是孝莊皇后。這讓許多人感到無比疑惑,明明皇太極最寵愛的人是海蘭珠,為何最終贏家卻是大玉兒呢?
海蘭珠到底哪里輸給了大玉兒,是她的心機不夠深嗎?想要真正了解海蘭珠的成敗輸贏,還是要從她與皇太極的愛情故事講起。早在海蘭珠進宮之前,小她4歲的妹妹大玉兒已經(jīng)于天命10年嫁給了皇太極為側(cè)福晉,海蘭珠入宮時為天聰八年,這個時候她已經(jīng)26歲了。
大玉兒劇照
民間有野史相傳,海蘭珠在入清宮之前,早已經(jīng)有過婚配,由于前夫逝世,這才有機會入宮為妃。雖說海蘭珠在入宮之前是否婚配,已無史料可靠,但是根據(jù)她的年齡推算,一個女子在古代那樣的封建社會,26歲還不成婚,確實也不現(xiàn)實。
就這樣,名副其實的?大齡剩女?海蘭珠,成了皇太極后宮中的妃嬪之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眾多妃嬪中壓根算不上年輕的海蘭珠,卻受到了皇太極一人獨寵。
海蘭珠劇照
崇德元年,海蘭珠被封為關(guān)雎宮宸妃,為清宮四妃之首,她的地位遠高于自己的妹妹大玉兒,盡管妹妹比她進宮更早,也僅是獲得了一個莊妃的稱號。海蘭珠所居住的關(guān)雎宮,更是皇太極親賜,這個宮殿的名字取自于《詩經(jīng)?關(guān)雎》,由此足以見得皇太極對于海蘭珠的寵愛。
不僅如此,當海蘭珠為皇太極生下第八子之時,皇太極為此大赦天下,他的這一舉動也是在昭告天下,有意將這第八子立為太子。可惜的是,這位八皇子不滿周歲就因病逝世,不過,這一舉動也證明了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寵愛之深。
海蘭珠劇照
皇子夭折以后,海蘭珠整日以淚洗面,最終于崇德六年抑郁病逝。宸妃病逝之時,皇太極等帶領(lǐng)清軍明朝軍隊在錦州展開決戰(zhàn),刀光劍影之際,皇太極突然接到?關(guān)雎宮宸妃有疾?,立馬留下將令固守此地,他連夜啟程返京。
然而,還沒有等他回到海蘭珠身邊,美人已經(jīng)在宮中香消玉殞。與其說是海蘭珠輸給了大玉兒,倒不如說是大玉兒輸給了海蘭珠,大玉兒比姐姐進宮更早,可是她從未像姐姐一樣榮獲盛寵。
大玉兒劇照
其實這與姐妹二人的性格、進宮目的有關(guān),當時父親送大玉兒進宮,就是因為姑姑哲哲一直未曾懷有身孕,大玉兒是科爾沁家族用來保全自己實力的一顆棋子,這顆棋子必然是帶著一定的政治目的進宮的,既然會選中大玉兒進宮,如此可以推斷家族對她寄予厚望。
當愛情染上了政治色彩,很少能夠得到一個美好結(jié)局。海蘭珠進宮卻不同,她在26歲的年紀才入宮,說明皇太極更多的,是看中的是她的品性美貌,而非家族勢力。因此,縱然大玉兒成為了名留青史的孝莊皇后,可是與姐姐海蘭珠相比,她這一生都缺少一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愛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