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砦寤⑸蠈⒑臀遄恿紝⒛膫€實力更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讓五虎上將去跟五子良將對決,有點不公平,因為在蜀漢陣營,五虎上將屬于頂尖戰(zhàn)力,而五子良將在曹魏陣營,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是第二檔高手——真正帶兵打仗的是諸曹夏侯,也就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那一撥人,五子良將經(jīng)常給他們打下手。
咱們今天不提《三國演義》,只說三國正史,來看看五虎上將跟五子良將的四次交鋒,就會發(fā)現(xiàn)其戰(zhàn)果是兩勝一平一負,但是就此說五虎上將就比五子良將更厲害,好像也不夠客觀準確。那么五虎上將與五子良將誰更厲害呢?咱們看完這四次戰(zhàn)役之后再說,這四次戰(zhàn)役似乎可以證明:最能打的不是關羽。
在五子良將中,張遼樂進并沒有獨自帶兵與蜀漢交鋒的經(jīng)歷;馬超在投入蜀漢陣營之后,只是與張飛搭檔打了一次曹魏,但是并沒有遇到五子良將,曹洪一個人就把他們倆都打敗了;黃忠作為劉備的先鋒,也跟曹魏打過仗,但他的對手不是五子良將中的任何一個,而是諸曹夏侯中排名第二的夏侯淵。
這樣看來,真正以帶兵主將身份交手的,五子良將方面是于禁張郃徐晃,五虎上將方面是關羽張飛趙云。
關羽跟于禁的交鋒,不用多說,關羽完勝,于禁輸光了老本,七軍三萬人馬全成了關羽的俘虜,成就了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的威名。
其實那場襄樊之戰(zhàn),張遼原本是有機會參加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直到徐晃打敗了關羽,張遼還磨磨蹭蹭地沒趕到前線呢呢——張遼成功地避開了跟老朋友關羽的生死對決:“關羽圍曹仁于樊,會權稱藩,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仁圍解?!?/p>
張遼跟關羽關系密切,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當年官渡之戰(zhàn),關羽白馬坡前斬顏良時候,就是張遼的副將。張遼居中坐鎮(zhèn),關羽沖鋒陷陣,這才于萬馬軍中斬了顏良。《關張馬黃趙傳》說:“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武帝紀》證實了這種說法:“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余里,良大驚,來逆戰(zhàn)。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p>
這樣看來,在白馬之戰(zhàn)中,張遼是曹軍正先鋒,關羽是副先鋒。兩個人并肩作戰(zhàn),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是把對方當作兄弟的,所以張遼的遲緩進軍,也就可以理解了。
張遼很講義氣,但是關羽的“大兄”徐晃可就沒那么講究了,他毫不客氣地揍了“世侄”關興一頓,而且還懸賞千金要買關羽的首級:“得關云長頭,賞金千斤?!?/p>
跟張遼張文遠的不緊不慢不同,徐晃徐公明可謂是貪功心切,簡直是不過一切地要跟老兄弟關羽玩兒命:“羽圍仁于樊,晃所將多新卒,以羽難與爭鋒,遂前至陽陵陂屯……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zhàn),晃擊之,退走,遂追陷與俱入圍,破之,或自投沔水死?!?/p>
徐晃打關羽,真可謂不依不饒不死不休,要不是徐晃落井下石,關羽還真未必會被無名下將馬忠生擒。
但是不管怎么說,徐晃在襄樊之戰(zhàn)中完勝關羽,也為于禁報了被擒之仇,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對決,打成了一勝一負。徐晃擊潰了老兄弟關羽,受到了曹操的表揚:“能夠保全襄陽樊城,全是徐晃的功勞,他真有名將周亞夫的風范!”
作為五虎上將之首,關羽跟五子良將中的于禁徐晃對決,并沒有證明五虎上將就比五子良將強,而趙云與五子良將的對決,在正史中只發(fā)生過一次,那一仗,勉強能算成平手——他的對手是劉備和諸葛亮都十分忌憚的張郃張儁乂。
劉備諸葛亮忌憚張郃,在三國正史中不止一處記載:“劉備憚郃而易淵。”“郃識變數(shù),善處營陣,料戰(zhàn)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趙云雖然在入川作戰(zhàn)中獨自帶兵連下兩城戰(zhàn)功卓著(《華陽國志·卷五·公孫述劉二牧志》:趙云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但是在諸葛亮指揮下,只打了一仗,還沒打贏。
諸葛亮空城計嚇退司馬懿,那是《三國演義》的虛構,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司馬懿還在荊州操練水軍準備揍孫權呢,真正迎戰(zhàn)諸葛亮的,是曹魏左將軍、鄚侯、特進張郃,張郃在街亭圍殲馬謖所部之后,勢如破竹擊潰了諸葛亮全軍,最后又去收拾趙云和鄧芝率領的箕谷疑兵。
趙云既然是疑兵,那自然是沒有多少人馬,虛張聲勢的趙云遇到席卷而來的張郃,自然不可能取勝。趙云雖然沒有取勝,但也沒有戰(zhàn)敗,他獨自斷后,讓部下從容撤退:“云、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云身自斷后,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p>
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之戰(zhàn),唯一的亮點就是趙云以弱抵強而沒有潰敗,但是諸葛亮升了敗軍之將王平(馬謖的副手)的官(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tǒng)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卻降了趙云的職(貶為鎮(zhèn)軍將軍),這就讓人很難理解了,以至于有人說諸葛亮是借一出祁山之敗,對劉備的老班底進行洗牌。
與于禁之戰(zhàn),關羽完勝;與徐晃之戰(zhàn),關羽完敗;與張郃之戰(zhàn),趙云能全身而退,算平局,五虎上將一勝一負一平,還是分不出高下來,要想比出一個高下,那就得看張飛張益德(咱們今天說正史,所以張飛字益德)了。
我們無論是看正史還是演義小說,在曹魏諸將眼里,好像張飛比關羽更可怕。張飛據(jù)水斷橋橫矛立馬嚇得曹營無人敢應戰(zhàn),在《三國志》里有,咱們就不多說了。
曹營名將張郃能讓劉備諸葛亮十分忌憚,但是張飛卻不慣著他的脾氣,直接把張郃打成了光桿兒司令:“飛率精卒萬余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zhàn),山道迮狹,前后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余人從間道退?!?/p>
張飛如果不是被范疆張達謀害,而是跟著諸葛亮出祁山,張郃有沒有勇氣應戰(zhàn)都是個問題。
張飛跟張郃的對決,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也為五虎上將跟五子良將的對決扳回了決勝之局。這樣比較下來,我們似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通過這四次交鋒,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加起來,最能打的是張飛張益德?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這部名著中,雖然是成三足鼎立的狀況,但無疑最強的兩家勢力就是蜀漢和曹魏,而這兩家勢力中有著著名的兩個?天團?,蜀漢的五虎上將,曹魏的五子良將,雖然孫吳也有著江東十二虎臣,但輪名氣還是沒有另外兩個?天團?大,那么問題來了,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他們哪個武力值更高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方的成員吧。
五虎上將中,排面人物無疑是關羽關云長了,作為大名鼎鼎的?關二爺?,他的功績一直被世人記著,死后也被授予?武圣?的尊稱,現(xiàn)在全國各地還有不少?關帝廟?存在,可以說二爺是三國中被最多人記住的英雄了。關二爺個人的戰(zhàn)力不用我多說,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都能夠證明他的戰(zhàn)力有多強,而他在行軍打仗方面也是三國中的佼佼者,樊城之戰(zhàn)擒于禁斬龐德,直逼曹操動遷都之念,可惜最終還是敗走麥城。
當然關二爺之所以能夠在后世傳出偌大的名聲并不是因為他有多么的強,而是因為他的?忠義?,他對于曹操的禮遇絲毫不為所動,雖然幫助曹操做了不少事情,但始終的想法都是要與大哥劉備會和,這也是為什么香港那邊黑澀會電影要拜二爺?shù)脑?,他們講究的就是一個義字。
五虎上將中的其余四將分別是張飛、趙云、馬超、黃忠,張飛和趙云是比較早期就跟在劉備身后的,但是張飛這個人脾氣過于暴躁,也不會掌兵,最后的下場居然是被手下的兵給砍了,就足以說明是個憨憨了,但他的戰(zhàn)力也確實不賴,那聲?燕人張飛在此,誰敢一戰(zhàn)?還是比較震撼的。而趙云在跟了劉備以后幾乎就相當于一個保鏢幾乎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馬超黃忠也是如此。
然后就是五子良將了,分別為張遼、徐晃、于禁、樂進和張郃,排面人物是張遼,他最著名的一場戰(zhàn)爭是合肥會戰(zhàn)。當時孫權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率領800人的部隊,將孫權打得落花流水,孫權手下的士兵紛紛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梢哉f這場戰(zhàn)爭直接將張遼的知名度提升了好幾倍,但是在個人實力上張遼其實并不是很強,他屬于帥才的哪種。
而其余四人也跟張遼差不多,都屬于能統(tǒng)兵的帥才,個人武力并不是很突出,而且因為曹魏一方有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撥人的原因,很少有機會能夠獨自掌兵,這也就造就了五子良將雖然名氣很大,但是除了張遼以外,其余四人的名聲都不大,尤其是樂進很多人都會忽視掉。
其實說實話,把五虎上將跟五子良將相比較,真的是屬于欺負五子良將了,因為五虎上將屬于蜀漢一方的頂級戰(zhàn)力,而五子良將則是曹魏的二線戰(zhàn)力,怎么比肯定都是五虎上將的武力值高一些啊。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呂布雖然排在第一,但死的太早,加上站錯了隊,并沒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事跡。不過“虎牢關三英戰(zhàn)呂布”倒也證明了呂布三國武力值第一名不虛傳。
除了呂布,蜀漢陣營的五虎上將,曹魏陣營的五子良將也都是個個英勇過人,個個都是以一敵百的好手。五虎上將第二名的張飛張翼德,他個性比較張揚,為人高調,易怒,不把五子良將中的任何一個人放在眼里,敢跟呂布叫板并把呂布罵得不敢出聲的張飛,在長坂橋上嚇得曹操百萬大軍瞠目束手,一聲斷喝河水都倒流了,把曹軍嚇得沒有一個敢上前。什么五子良將諸曹夏侯都沒敢出來單挑。
五子良將中的第四名張郃,曾經(jīng)跟張飛交戰(zhàn)多次那也真是見了張飛就肝兒顫被打怕了。張飛對戰(zhàn)張郃,兩次都是取得完勝,特別是在瓦口關一戰(zhàn)中,張飛打得張郃“棄馬上山,尋徑而逃”,三萬大軍被張飛殺得只剩下幾十個。而張郃卻在張飛死后大言不慚的對張飛之子張苞說:就連你的父親都打不過我。
關羽和于禁的交戰(zhàn),“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關羽完爆于禁;徐晃在于禁被擒后馳援樊城,擊退了關羽。但注意,此時關羽左臂負傷,并且已經(jīng)年齡很大了。也就是說徐晃和戰(zhàn)斗力一半的關羽打了個平手。可想而知,在關羽全盛狀態(tài)下徐晃絕對不是對手。畢竟武圣的名號不是白叫的。想當年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令多少武將聞風喪膽。
如此看來,關羽排五虎上將第一位也是不無道理的。不過可能也正是因此,關羽覺得自己在這世上無人能敵了,逐漸有了驕意,這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而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和關羽一向交情不錯,因此他們真正交手并且放開打的機會并沒有幾次,我們也不好作出對比。
黃忠雖然沒有跟五子良將交過手,但他曾經(jīng)力戰(zhàn)過夏侯淵,并且最終殺了他。而夏侯淵可是比五子良將更厲害的人物,所以老黃忠也是不差的。
不過曹操的五子良將雖然說論單純的武力值可能真的比不上劉備的五虎上將。不過如果論領兵打仗,文韜武略,可以說五子良將是不遜色于五虎上將的。三國時期名將輩出,雖然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知名度是最高的,但我們并不能說他們就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畢竟我們不知道是否會有更加神勇的人在山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0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