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知道是崇禎帝繼位后處死了魏忠賢,然而我們卻忽略了一個站在大明朝背后的一個女人,是她一直在后宮制衡魏忠賢,也是她用勇氣和智慧助崇禎帝登上皇位,才使得大明朝多延續(xù)了十七年。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明熹宗(朱由校)十六歲繼位,繼位之初就封了自己的乳母客氏為奉圣夫人。這位客氏很不簡單,嫁過人,18歲入宮成為朱由校的乳娘。頗有姿色,但是生活作風不檢點。朱由校特別“愛護”這位乳母,每到客氏過生日,朱由校都親自祝賀,而客氏每次出行,排場都比皇帝還大?!?/p>
據(jù)說客氏“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閣侍帝,甲夜后回咸安宮”,所以這么看來客氏與朱由校應該發(fā)生過關系的。而令人不解的是,客氏明明是皇帝的女人,卻還明目張膽的與魏朝、魏忠賢等太監(jiān)“對食”,可見這皇帝朱由校也是糊涂至極。而后客氏將自己的相好魏忠賢引薦給皇上,深得皇上寵信。
在外,魏忠賢權傾朝野,迫害東林黨。在內(nèi)魏忠賢與客氏謀害皇子與嬪妃。所以直至朱由校死時,他都沒有皇子繼位。而魏忠賢和客氏也惹了不該惹的人,也就是將他們送上西天的推手。她就是朱由校的皇后,張嫣。
張嫣是在五千名秀女中脫穎而出的第一美女。兩個月之后,就被封為皇后。雖然身處混亂的后宮,但張嫣從未向惡霸低過頭。她時常勸諫朱由校要遠離魏忠賢和客氏,所以二人非常記恨她。于是他們就在背后造謠,說張嫣是罪人之女,常在朱由校跟前說張嫣的不是。而朱由校這個糊涂了一輩子的皇帝,唯一保持了理智的就是他沒有聽信流言蜚語,而是保全了皇后。后來張嫣懷孕,魏忠賢與客氏自然不能讓她順利誕下龍子,于是找了一個假的按摩師去為張嫣推拿,因為用力過猛,而至張嫣流產(chǎn),誕下了死胎。
魏忠賢與客氏以為這下萬事大吉了,然而他們小看了女人,更小看了失去孩子的女人。張嫣知道朱由校這個皇帝是不能搬倒二人了,但總有一個皇帝能!在朱由校當皇帝的第七年,也就是他23歲的時候,朱由校病重。魏忠賢和客氏知道了非?;艔垼麄兩钪腥缃竦牡匚皇峭懈S谶@位皇帝,一旦新帝繼位,他們就將人頭不保。于是他們又想出了一個昏招,他們從宮外弄來兩個孕婦,騙朱由校稱這是兩位懷了龍子的妃子啊。朱由校本來就糊涂,加上當時病重,估計頭腦已經(jīng)不清醒了,他竟然信了!
而這時張嫣皇后知道該自己上場了。她走進朱由校的病房中,看到了這個即將離世的丈夫。她在里面與丈夫深談了三個時辰,沒有人知道她是怎么勸服了朱由校。可能是憑借著多年的夫妻感情,也可能是她的喪子之痛感化了朱由校,最終朱由校決定由自己的親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崇禎帝)繼位。后來朱由校將弟弟招進宮中,直接就說你我堪比堯舜吧。意思就是哥哥要禪位給弟弟呀!而朱由檢卻猶豫了,他不知道這是天上掉下的餡餅,還是陷阱,他不敢接受。而這時張嫣皇后從簾子后面走出來,直接跪倒在地上說皇叔,你義不容辭啊,否則怕是會發(fā)生變故啊!朱由檢知道這果真是個餡餅啊,于是表示愿意接受皇位。
而后朱由檢登基成為皇帝,凌遲處死了魏忠賢,鞭笞死了客氏。朱由檢敬重自己的皇嫂,尊她為懿安皇后。
后來李自成攻破紫禁城,朱由檢自縊于煤山。而張嫣皇后也以身殉國!
我們該如何評價張嫣這個女子呢?試想,一個女子深處混亂的后宮,丈夫昏庸無能,寵信惡臣與毒婦。而朝堂內(nèi)外皆是此二人的黨羽,或是趨炎附勢,明哲保身,或是成為走狗,為虎作倀。而張嫣卻堅定的站在丈夫身邊,大膽勸諫,而后又能力挽狂瀾搗毀魏忠賢企圖貍貓換太子的伎倆,輔助新君上位,當真是個有勇有謀的奇女子!而她后來能夠以身殉國,更顯其高尚的節(jié)操!能有這樣的皇后,實在是大明朝的福澤!
搜索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魏忠賢劇照
太子即位后,因為感念乳母客氏的養(yǎng)育之恩,對客氏的話總是言聽計從,魏忠賢也因此升為秉筆太監(jiān),從此掌握了朝廷奏章的發(fā)布,也就間接左右了朝廷大事。
這夫妻二人不僅在宮中無法無天,他們害死了 不聽他們的太監(jiān)宮女,草菅人命,連皇帝的妃子也不放過,甚至還敢害的皇后墮胎。因此遭到以東林黨為主的朝廷中很多正直官員的彈劾,他們不斷向皇帝上書痛陳魏忠賢及其黨羽的很多罪狀,可惜皇帝昏庸無能,閉目塞聽,只聽魏忠賢等人的讒言,導致朝 *** 敗,吏治黑暗。魏忠賢對東林黨人非常憎恨,于是就借用手下的東廠和錦衣衛(wèi)等特務組織大肆迫害忠良,他們不擇手段,造成很多冤獄,弄得人聲鼎沸,百姓們對他們避之不及,痛恨不已又不敢言語。
魏忠賢還指使他收的那些善于阿諛奉承的義子義孫們在全國各地給自己建了很多本來是百姓們給清官好官們才建的生祠,強迫百姓年年給魏忠賢祭祀供奉。一時間魏忠賢的勢力權傾天下,一手遮天,被稱為“九千歲”。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就連當時小孩不聽話,大人嚇唬小孩就說魏忠賢來了,嚇得小孩都不敢哭了。后來新皇帝即位,這皇帝借機將魏忠賢流放了,他知道自己的事情敗露了,在半路上就自己吊死了。
影視劇中的魏忠賢
明朝亡國是亡在崇禎皇帝手上的,而崇禎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了魏忠賢,崇禎皇帝還曾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可見崇禎皇帝對他掌權時的這些臣子心里是有些意見的。我們都知道魏忠賢倒臺之后,被魏忠賢打壓的東林黨上臺,崇禎皇帝指的亡國之臣應該就是這些人了。
天啟年間,排的上號的民間叛亂只有蘇州那一次,五人墓碑記所記的事件就是這一次。而到了崇禎上位之后,張獻忠、李自成等人都開始造反了,可見這個時候是一個更不穩(wěn)定,人民更不適合生活的年代。這其中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東林黨人。東林黨人一般多是江南大夫,而江南一帶正是當時工商行業(yè)和對外貿(mào)易高度集中的地方。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對這些資本家進行了征稅,商稅、海稅都是魏忠賢制定出來的。到了東林黨上位之后,為了保障東林黨人自己的利益,東林黨建議皇帝停掉了這些稅收,轉而將這些稅收加到了農(nóng)民的頭上。所以造成了明末許多各地農(nóng)民都開始起義造反,這也是加速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而且東林黨上位之后,明朝末年著名的將領孫承宗,袁崇煥都被殺害了,但是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兩位將領打了不少勝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
《三揭皇榜》中王剛版魏忠賢
魏忠賢出身貧農(nóng),家里困苦,青年時期的魏忠賢整日游手好閑,嗜賭如命。十九歲的魏忠賢娶了個老婆,生了個女兒,后來因為賭博賭輸了覺得人生失去了意義,于是自宮進宮了。疑點就是在這里,魏忠賢是自宮的。而且傳言魏忠賢很早之前就和宮中的太監(jiān)熟識,早就打通好了進宮的關竅。所以傳言魏忠賢賄賂太監(jiān)所以未凈全身,之后就順利進宮了。
但其實這種說法本來就不是很合理,首先如果魏忠賢有錢賄賂太監(jiān)的話,他為什么要進宮呢。而且據(jù)說當時魏忠賢因為欠下賭債,還要賣女兒去償還賭債,這就證明魏忠賢實在沒錢。古時候一般都是窮人家的人才會進宮,稍微有點盼頭的人都不會想到要進宮去嘗這凈身之痛,所以這一點是說不通的。那另一點也就容易解釋了,既然沒有錢賄賂的魏忠賢自然沒有辦法躲過檢查,那么沒有凈全身的魏忠賢,沒錢沒勢為什么能夠逃得過這項檢查呢。所以這里也存在很多的疑點。
所以魏忠賢并不是真正太監(jiān)的說法多半是后人杜撰的,經(jīng)過許多影視劇的杜撰之后,才會有更多的人相信。
馬書良版魏忠賢
后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非常順利,崇禎皇帝和天啟皇帝一樣非常器重魏忠賢,該賞就賞,絕不吝嗇。折讓魏忠賢一黨感覺到了希望,但是魏忠賢自己卻沒能沉住氣,前去試探崇禎皇帝,說要辭了東廠都督一職,崇禎皇帝還勸魏忠賢要好好干。
其實崇禎皇帝對魏忠賢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里,哪能容的下他。但是礙于魏忠賢的勢力,為了保護自己崇禎皇帝決定先按兵不動,穩(wěn)定魏忠賢,也就有了之前所說的事了。后來崇禎皇帝將矛頭指向了魏忠賢的心腹崔呈秀,利用閹黨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將崔呈秀拿下。之后錢貢生向崇禎皇帝彈劾魏忠賢,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崇禎皇帝還讓內(nèi)侍當著魏忠賢的面讀出來。這時候魏忠賢已經(jīng)坐不住了,天下人口誅筆伐,對魏忠賢下手的時間到了。于是崇禎皇帝就將魏忠賢發(fā)配到了鳳陽看守皇陵。但是魏忠賢卻在途中豢養(yǎng)了一群死士,崇禎皇帝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回魏忠賢處決。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于是自盡而亡。魏忠賢死后,崇禎皇帝下令肢解了魏忠賢,戳挫骨揚灰,魏忠賢死的尸骨無存。
魏忠賢墓旁的人像
崇禎元年十一月,崇禎皇帝將魏忠賢發(fā)配到了鳳陽去看守皇陵。誰知道魏忠賢還自己養(yǎng)了一群死士,崇禎皇帝知道之后震怒,到了已經(jīng)容不下魏忠賢的地步,于是下令將魏忠賢捉回來處死。魏忠賢知道自己這一次已經(jīng)必死無疑了,于是就在半路上吊自盡了。魏忠賢死了之后,崇禎皇帝還下令將魏忠賢的尸體肢解,戳骨揚灰。沒有遺體,有沒有骨灰,魏忠賢自然沒有什么墓地了。再加上魏忠賢作惡多端,更加沒有人會為了他建墓了。
而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西山碧云寺是魏忠賢在世的時候,自己為自己建的。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死的連尸骨無存,也就自然沒有葬在這里。后來魏忠賢的爪牙為他在這里建了一個衣冠冢,但是這個衣冠冢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就被人給毀了,也是魏忠賢自己作惡多端的原因吧。
后來人們在山西的碧云寺發(fā)現(xiàn)了一對“四不像”鎮(zhèn)墓獸,經(jīng)過有關專家的確認,是魏忠賢的遺物,大致是魏忠賢生前為自己所建的墓地的裝飾物。應該是在康熙年間墓被毀之后被人們遺留在這里沒什么用的東西。但是這對鎮(zhèn)墓獸無論從造型風格還是歷史意義來看,都非常具有研究價值。魏忠賢作惡多端,這能驅(qū)邪避怪的鎮(zhèn)墓獸也沒能保他有個好下場。
自古評論出人才,你是人才嗎。歡迎觀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覺得欠妥請在下方留言區(qū)評論。
大明王朝亡于內(nèi)憂外患和天災人禍,當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按當時的處境,不管是遷都南京還是和李自成平分天下,都可以保住大明江山不倒。但當崇禎著急群臣商討對策的時候,眾臣都一言不發(fā),讓崇禎深感書生誤國的絕望。
其實李自成造反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奪取大明江山,即便是兵臨北京城下,也只是求封個西北王,并給退兵費100萬白銀即可,但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能站出來為他分憂解難。崇禎一籌莫展之時,他身邊的太監(jiān)曹化淳對他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此語如晴天霹靂,于是崇禎在亡國前傳諭收葬忠賢骸首。
崇禎皇帝一生最大的兩個錯誤,一個是處死了袁崇煥,另一個就是鏟除了魏忠賢閹黨,以致于落到了外敵無人御,內(nèi)亂不能除的境地。魏忠賢雖然攬權貪婪,但是懂得也有辦法刮出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如江南財團。魏忠賢當政期間,邊防不缺錢,也沒什么人造反,還是有能力的,魏忠賢的維穩(wěn)工作扎實有力,值得肯定。
怎么說呢,魏忠賢也不是史書上記載的無惡不作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在崇禎手上滅亡的,而崇禎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魏忠賢,魏忠賢都死了,為什么明朝還會滅亡?明朝只亡亡于流寇,歸根結底,亡于東林黨。你可以查查,天啟皇帝在的時候,有名的民變只有一次,就是蘇州的那一次,五人墓碑記記載的就是那件事。而崇禎帝后期,那都不叫民變了,直接是造反,有名的人太多了,張獻忠,李自成,高迎祥,是什么闖王,闖將,闖塌天,無奇不有。這時就要問了,為什么天啟帝在世時魏忠賢亂政那么厲害人民卻不造反,而崇禎后期卻那么多人造反,要知道,天啟帝是愛木工,不理朝政,而崇禎卻是不貪財,不好色,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衣服上還打的補丁。所以說,看歷史不僅要看書,還要用大腦去想。
崇禎死前說過,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這句話說的非常對。有時候奸臣不可怕,就怕空談誤國的小人,一些道貌岸然的文臣。明朝滅亡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一天他又去賭博,由于賭運不佳,將手里的錢都輸光了,最后還欠了賭債。因為還不起,他便跑到一個酒樓中躲了起來。沒想到債主還是找到了他,并將他拽到了大街上,打罵、羞辱他,讓他用自己的妻子抵債。魏忠賢羞憤交加,感到無地自容,于是就拋棄了妻兒離家出走,在外面四處流浪。流浪期間他一直在尋找出人頭地的辦法。通過一番痛苦的思考,他終于下定決心,自宮后到皇宮中當太監(jiān)。在當時,做太監(jiān)稱得上是很“時髦”的職業(yè)。因為太監(jiān)有機會接近皇上,一旦受到皇上的恩寵,便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到時就連整個家族都能跟著沾光,對于他這種好吃懶做的人來說,可稱得上是出人頭地的捷徑。于是魏忠賢狠心自宮,啟程來到了北京,托人找門路,最終進入了皇宮。
剛進宮時,他是最下等的太監(jiān),被安排做雜役。這種日子和魏忠賢理想中的日子差得太遠。于是他憑著阿諛奉承的本事,投在大太監(jiān)魏朝門下,并從此時起改姓李,名進忠。沒過多久,他靠自己的花言巧語討得魏朝的歡心,在他22歲時就已經(jīng)由一名普通的雜役太監(jiān)轉到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掌管東廠的孫暹手下,負責管理庫房。管理庫房能撈到很多好處,這使魏忠賢逐漸富裕起來。而且這份工作也比原來的工作輕松許多。在宮中立足之后,魏忠賢才恢復原姓。在隨后的日子里,他極力巴結魏朝,并和魏朝結拜為異姓兄弟。魏朝被他哄得非常開心,便將他推薦給后宮的王才人,讓他當上了辦膳太監(jiān),負責管理伙食。
王才人乃是神宗萬歷皇帝的一名妃子、皇太孫朱由校的生母。當時管理太子宮事的太監(jiān)是王安。魏忠賢就通過太監(jiān)魏朝介紹,又投到王安門下,并逐漸受到重用。這對魏忠賢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機,因為這是接觸未來皇上的大好機會。由于朱由校年幼,魏忠賢便抓住小孩子喜歡玩耍的特點,想方設法哄朱由校開心,并且不時地送些宮內(nèi)少見的玩物和各種美食給太子,以此來取得朱由校的歡心。
朱由校的奶媽名叫客氏,這是一個很有城府的女人,做事情也非常狠毒??褪弦仓乐煊尚T缤矶际腔实郏虼丝偸菢O力討好他。按照皇宮的慣例,皇子停奶后,奶媽必須離開皇宮,但客氏卻不想離開。于是她想盡一切辦法,讓朱由校對自己產(chǎn)生依賴感。朝中的大臣們曾經(jīng)多次上疏,要求客氏盡快離開皇宮,但善于利用皇子感情的客氏依然留在了宮中。朱由校的母親去世后,客氏便扮演了朱由校母親的角色。魏忠賢看出客氏在朱由校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于是便向客氏大獻殷勤,討得了她的歡心。
朱由校在16歲時當了皇帝,稱為熹宗。這時客氏的地位也隨之高升。魏忠賢為了爬得更高,便加緊討好客氏,終于令客氏拋開魏朝(魏朝曾經(jīng)與客氏結成了“對食”),與魏忠賢結成了“對食”(就是太監(jiān)與宮女結成掛名夫妻)。魏朝對這件事情非常不滿,開始怨恨魏忠賢,并試圖將客氏拉攏回來。但魏忠賢很有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氏反而越來越疏遠魏朝。魏朝氣憤異常,為了奪回客氏,開始在乾清宮的暖閣子里大罵魏忠賢。隨即兩人沖突不斷升級。事情越鬧越大,最后傳到了熹宗朱由校那里。為了平息這件事情,熹宗親自出面,詢問客氏愿意和誰“對食”。客氏說自己喜歡魏忠賢,討厭魏朝。熹宗便親自指名將客氏配給魏忠賢。魏朝知道無法改變局勢,只好灰溜溜地退到局外去了。沒過多久,這個曾經(jīng)幫助過魏忠賢的魏朝就被他們在鳳陽害死。
客氏總是想盡辦法哄熹宗開心。因此熹宗對她也是恩寵有加,還把她的兒子侯國興任命為錦衣衛(wèi)千戶,將其封為奉圣夫人。此時的客氏榮華富貴應有盡有,整天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每次出門都有許多家奴婢女在一旁服侍,她坐在八抬大轎上對眾人指手畫腳。宮中所有的下人都稱呼她為“九千歲老太太”。
魏忠賢也在客氏的鼎力協(xié)助下逐漸受到熹宗的賞識。沒過多久,熹宗就將魏忠賢從惜薪司提升為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的職責是代替皇帝執(zhí)筆批閱大臣們的奏章,算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本來這個職位只有識字的太監(jiān)才能擔任,但魏忠賢根本就不識字,他之所以能夠得到這個位子全憑借客氏的幫助。魏忠賢有了皇上這座靠山,手中也有了權力,就變本加厲,在宮內(nèi)胡作非為。宮女和太監(jiān)都受到他們二人的管制。如果有人不服從就會受到迫害。
為了使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權力,陰險的魏忠賢摸透了熹宗的脾氣秉性。他知道皇上生性好動,特別愛好騎馬、泛舟,于是就投其所好,命人到各地挑選上好的馬匹供皇帝騎乘。這使皇宮幾乎成了跑馬場。除此之外,魏忠賢還經(jīng)常慫恿皇上到北海泛舟。為了博得皇上的開心,有時候他與客氏還充當船夫。魏忠賢還將宮女與宦官們組織起來在宮中列陣,早晚都進行操練,稱之為內(nèi)操?;实劭梢韵駥④娔菢又笓]眾人互相交戰(zhàn)。糜爛的生活使明熹宗逐漸荒廢了朝政。
熹宗還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土木工程,他不僅會使用斧鋸,還能夠蓋房子、刷油漆,最為拿手的就是雕刻制作小型的工藝品。熹宗在干活的時候全身心投入,任何事情都無法使他分心。就算是有大臣稟報國家大事,他也極不耐煩。深知皇上秉性的魏忠賢見有機可乘,便專門在熹宗專注于木工活時拿出大臣們的奏章,請求皇帝批示。熹宗便不耐煩地說:“我忙著呢,你先處理一下?!睍r間一長,批閱奏章的權力就逐漸落到了魏忠賢手里。魏忠賢也就開始為所欲為,許多事情都不再稟報皇上,而由自己定奪。有些事情群臣明知是魏忠賢的主意,可是也只得照辦。魏忠賢權勢愈高,野心也更大。他在每次出宮時,都坐著高貴華麗的車子,身著錦衣玉帶,鑼鼓開道,聲勢浩大的隊伍在后面跟隨,手執(zhí)佩刀的衛(wèi)士前后擁簇。許多官紳都跪拜在道路兩旁,稱呼“九千歲”。
當時朝廷中的許多士大夫都是東林黨人,并以江南士大夫為主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東林黨人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并擁有左右輿論的力量,在朝中也占據(jù)了一些重要的位置。內(nèi)閣首輔葉向高、禮部尚書孫慎行、都御史鄒元標和左都御史趙南星等人都是東林黨人;此外,還有左副都御史高攀龍、左副都御史楊漣、僉都御史左光斗等人。
剛開始,魏忠賢與東林黨人的關系還不緊張,并且很敬重趙南星。但趙南星卻在一次交談中鄭重地告誡魏忠賢,不要對皇帝有什么歪主意,要盡心盡力侍奉皇帝。這句話令魏忠賢非常不高興。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當上了東廠提督。許多東林黨人的對頭紛紛投靠魏忠賢,而魏忠賢也需要結交朝中的文武大臣,兩下一拍即合。他讓田爾耕掌控錦衣衛(wèi);許顯純升任鎮(zhèn)撫理刑,負責監(jiān)視朝廷內(nèi)外動靜,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鎮(zhèn)壓。與此同時,魏忠賢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還大量網(wǎng)羅宮中的太監(jiān)。時間不長,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王體乾、涂文輔、石元雅、李永貞等人都成了他的黨羽。此時,魏忠賢想方設法大力網(wǎng)羅黨羽,讓自己的心腹把持朝中的要害部門。然而魏忠賢和客氏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引起了東林黨人的強烈不滿。他們打算拆散魏忠賢和客氏,以削弱他們的勢力。所以御史畢佐周、劉蘭上疏,建議熹宗將客氏遣送出宮。但熹宗很迷戀客氏,他以皇后年紀尚幼,需要客氏照料為由拒絕了東林黨人的建議。但由于大多數(shù)官員一再上疏,熹宗無奈,便將客氏送出宮,但沒過多久又派人將其接了回來。這就使東林黨人拆散魏忠賢和客氏的計劃失敗了。魏忠賢因此對東林黨人懷恨在心。
天啟四年(1624年)初,以御史李應升為首的眾位大臣先后上疏,共同揭發(fā)魏忠賢犯下的種種罪行??墒庆渥趨s沒有看到大臣們的奏章,因為所有的奏章都需先由魏忠賢過目后轉呈熹宗。魏忠賢發(fā)現(xiàn)有彈劾自己的奏章便扣留下來,然后以熹宗的名義責備朝中大臣。天啟四年三月,魏忠賢指使黨羽給事中傅樾和自己的外甥傅應星向熹宗誣告汪文言。熹宗偏聽偏信,將汪文言捉拿下獄,交掌鎮(zhèn)撫司劉僑審理。最后汪文言遭到廷杖,并被革職。魏忠賢認為劉僑對汪文言的處罰太輕,一怒之下將劉僑革職,把自己的心腹之一許顯純推到了掌鎮(zhèn)撫司的職務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1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