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許褚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里,許褚非常厲害,作戰(zhàn)勇猛少逢對手。他對曹操忠心耿耿,曾多次把曹操從死神手里搶回來,曹操對此人也是非常器重和信任。
許褚生于安徽,身材高大威猛,膽氣和力量不同于普通人。早年他在老家,跟流氓反派做斗爭,曾經(jīng)靠一只手握住牛尾,走了上百步讓賊寇們心生恐懼,落荒而逃。這件事很快傳遍了鄉(xiāng)里,讓許多想來作亂的人望而生卻。
后來,他投靠曹操做了他的宿衛(wèi),那時候曹操的貼身保鏢還是古之惡來典韋,可惜典韋后來在戰(zhàn)場中為了保護曹操不幸死去,他就正式擔任了曹操的貼身保護者。
他第一次立下戰(zhàn)功是在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那時有人想刺殺主公,但許褚對曹操寸步不離他們不好下手,后面終于找到機會,在許褚睡覺的時候去行刺曹操,而許褚及時趕到,把刺客全部殺死,這件事過后,曹操出入皆讓許褚同行,不讓他離開身邊半步。
真正讓許褚聲名顯赫的是公元211年曹操討伐西涼馬超韓遂之戰(zhàn),當時在渡河的時候曹操讓大軍先走,自己身邊只有幾百護衛(wèi)。不料想此時馬超找準機會帶了兩萬騎兵要殺了曹操,曹操被追殺,馬超大軍箭如雨下,曹操躲無可躲!
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許褚站了出來,數(shù)次選擇用自己的身軀來替曹操擋箭,后來當曹操成功上岸脫離險境,許褚已經(jīng)身中數(shù)劍,要沒有他在曹操很可能就死在這里。
后來曹操跟馬超會談,只帶了許褚在身邊,當馬超想要趁機殺了曹操,可是當他看到許褚在,不由得想起曾經(jīng)的過往,就慫了,放棄了這次大好時機。而幾天后他們交戰(zhàn),許褚再次不負眾望,拿著敵軍首領的頭凱旋而歸,這次護衛(wèi)曹操得取勝利,再次被封,成了中郎將。
后來曹操去世,許褚也沒有銷聲匿跡,只是那時的他年紀也不小,不適合再出戰(zhàn)。但其在朝廷地位很高,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之后,十分信任他,許褚被晉封為萬歲亭侯,升為武衛(wèi)將軍,總督中軍禁兵,同時繼續(xù)負責曹丕的警衛(wèi)工作。
而在演義中,許褚也不是完全的銷聲匿跡,其還是有過兩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出場。第一次是曹丕繼承魏王爵位,而臨淄侯曹植卻不來給曹操發(fā)喪,不僅每天同好友喝酒作樂,還大罵曹丕派來的使者。曹丕大怒,派許褚前往臨淄捉拿曹植。
但曹植的心境很高,此時還在飲酒作樂,許褚?guī)Ъ资縼淼狡涿媲暗臅r候,他命令許褚退出去,但許褚說:奉魏帝之命,將先王公子請到許昌。
曹植大怒:“你就是這樣請的嗎?”許褚退出去,我知道你是先王貼身護衛(wèi),不過我也是先王的公子,要么你現(xiàn)在將我一劍穿心,要么退下。
許褚知道曹植的脾氣,非常的倔,但自己皇命在身,是要將活的曹植帶回,如果中途發(fā)生意外,對皇帝不好交代,雖然許褚的性格非常的直,但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服軟了。而不久曹植便從府中走出說:“生如何,死如何?不過浮生夢一場?!?/p>
許褚完美的完成了任務,在曹丕的心中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截,所以他才能夠在曹丕上位后,繼續(xù)擔任禁軍的統(tǒng)領,并且教授出很多厲害的徒弟。曾有史學家說過,如果許褚不死,司馬懿根本不敢奪權。
第二次是曹丕南征孫權,許褚隨軍出征,為中軍護衛(wèi),這是許褚在演義中最后一次登場。此戰(zhàn)曹丕被徐盛大敗,還折損了大將張遼,至此再也沒有御駕親征。而許褚是曹丕的護衛(wèi),曹丕都不上戰(zhàn)場了,許褚自然就沒戲分了。
再后來曹叡當了皇帝,許褚擔任了曹叡兩年的禁軍統(tǒng)領后病逝,被后人稱贊:虎侯真乃三代忠臣。許褚病死后,被追謚為壯侯,此后曹叡又思念許褚忠心,遂封他兩個子孫關內(nèi)侯。
所以,其實許褚在曹操之后并未銷聲匿跡,他依然被曹家所重用,只是后來因皇帝親征的次數(shù)變少,而身為皇帝的貼身保鏢,皇帝沒有親征,他也只能是待在皇宮中。
許褚應該算是功成名就,也不用出生入死,在宮里享清福,很多人說他在曹操死后不再出戰(zhàn),傷心過度,其實他只是老了,打不動了。如此,在三國這樣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一個不打戰(zhàn)的將軍,他在史書中自然不有太多的記載。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傳聞,也是根本不存在的,許褚過得很好。
演義中的”虎癡“許褚不僅露臉很早,而且還不少,名聲大燥。
但史料記載的許褚遠沒有這么精彩,但其故事卻很真實,令人動容。
演義中的許褚是在蹭曹操的熱度,曹操一死,許褚的熱度也就沒了。羅老先生對他也就失去了興趣,自然也就銷聲匿跡。
許褚成名得益于兩件事。
一是年輕時,用牛與盜賊換糧食,糧食到手,牛卻跑回來。許褚單手倒拖著牛走了一百多步,盜賊一看是個狠角色,也就不敢再來要牛啦。
二是曹操平西涼時,與馬超見面,只帶許褚一人。馬超想干掉曹操,就問“虎侯安在?“ 許褚怒目而視,馬超見了就不敢下手了。從此也有了“虎癡”的名號。
但最令我動容的還是另幾件事。
198年,曹操征張繡,典韋身亡,許褚成為了曹操的貼身侍衛(wèi)。無論何時何地,總是不離曹操寸步,真正是盡職盡責,忠心耿耿。
官渡之戰(zhàn),袁紹派出了許多刺客準備刺殺曹操。由于許褚不離曹操左右,刺客一直得不到機會。許褚偶爾回家,在家里感覺身心不寧,立馬趕回,發(fā)現(xiàn)徐他等刺客懷揣利刃,已經(jīng)來到曹操身邊。許褚發(fā)覺情況不對,及時斬殺徐他等人。
渭南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事失利,許褚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劃槳,安然讓曹操成功渡河,上岸后才發(fā)現(xiàn)早已身中數(shù)箭。
如果這幾件事說明許褚忠心的話,還是局限在職責所在,但對待曹操還有一份真摯的情感。
220年,曹操病逝,許褚痛苦難過地吐血。這份情感不是職責、利益能夠說清的,的確很難得。
曹操在世時,對許褚特別喜愛也就可想而知。
曾經(jīng)有個笑話,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召集大家討論荊州的事。
荀彧就說,荊州目前就是一個骨頭,孫劉就像兩只狗,先不用管它,他們就會打起來。
曹操一聽,興致來了,就“汪、汪、汪”,學了三聲狗叫。
所有臣僚都不敢吭氣,就許褚一人哈哈大笑。
由此可見,許褚有多么可愛。
許褚不僅可愛,而且非常明白事理。
曹仁從前線回來,拜見曹操。曹操正在休息,曹仁就想私下里跟許褚說幾句話。
許褚當時就拒絕,說“魏王馬上就出來了”。轉(zhuǎn)身就走,曹仁非常忌恨。
有人問許褚,征南將軍跟你說話是看得起你,你為何要推辭?
許褚說:“他是帶兵外藩的重臣,我負責內(nèi)部守衛(wèi),有何話不能公開說,反而要私下里說那?”
曹操得知后,對許褚更加喜愛。
220年,曹丕稱帝,封許褚萬歲亭侯,升為武衛(wèi)將軍,總督中軍禁兵。繼續(xù)負責曹丕的警衛(wèi),深得信任。
227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又進許褚為牟鄉(xiāng)侯,食邑七百戶,同時賜其一子為關內(nèi)侯。
之后不久,許褚就病死,被追謚為壯侯。后來,曹叡思念許褚的忠心,再封他兩個子孫為關內(nèi)侯。
許褚經(jīng)典的故事,主要還是發(fā)生在曹操在世時期,不僅演義做了大量的描述,對他勇猛無比的戰(zhàn)斗力給與了很高的評價,而且史書也有很多的記載。
在曹操病逝之后,許褚對于曹氏家族的忠誠依然沒有改變,而且更加受到信任和尊重。但主要是負責曹丕、曹叡兩代帝王的近身保衛(wèi)工作,以穩(wěn)重、安全為主,沒有更精彩的表現(xiàn)。相比跟隨曹操時期,熱度差了不少,似乎是銷聲匿跡。
實際上,許褚依然如故,盡心盡責的保護著曹氏家族的安全,絲毫沒有懈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個人能夠盡職盡責,同時傾注了全部的情感,這應該值得十分尊敬。
原因是在曹操死后,曹丕登上了政治舞臺,正所謂一代天子一代臣,許褚畢是曹操的臣子,此時曹丕肯定不會重用他,況且曹操在世時,曹丕多次被打壓,有了心理陰影后,許褚也不可能在曹丕身邊。在曹操死后,許褚并不是被曹丕解雇了,而是曹丕給了他新的身份,曹丕把他調(diào)任到皇宮,讓許褚保衛(wèi)皇宮的安全,許褚只是從身邊調(diào)到幕后而已。所以許褚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到后方了。
在曹操執(zhí)政時,許褚一開始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在這過程中,曹操多次被刺殺,在身邊的許褚就在身邊保護曹操的安全。長此以往下,曹操十分信任許褚,于是就安排許褚調(diào)到他的身邊。在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派人來刺殺曹操,曹操此時根本沒有意識到袁紹會做出下流無恥的事情,幸好許褚意識到刺客會潛入曹操的軍帳中,之后許褚就殺掉了來襲的刺客。在這件事情后,許褚就常年在曹操的帳下,許褚也被曹操被稱為?虎癡?將軍。
在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了他的爵位。曹丕掌握大權后,開始做出了一系列的人員調(diào)動。許褚就在其中,曹丕念著許褚曾經(jīng)保護自己的父皇,便讓他保衛(wèi)皇宮重地。其實曹丕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長年的壓議下,曹丕看到曹操就會害怕,就比如看到許褚就會聯(lián)想到曹操,所以曹丕就讓許褚到幕后工作,即沒有埋沒他的能力,也讓許褚消失在自己的眼中。
虎癡將軍在曹操百年后,就消失在政治舞臺上,他的職責是保衛(wèi)皇宮,所以在一些戰(zhàn)役中,并沒有看到許褚在戰(zhàn)場上。這也到導致天下人會以為許褚被曹丕陷害,其實許褚的職責必須讓他消失在世人眼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6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元朝規(guī)定十戶才有一把菜刀,當時的百姓···
下一篇: 廖化有多長壽從蜀漢立國干到了蜀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