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和珅,大家浮想起的都是他奸佞的一面,這種負面的印象甚至遮掩了才干上的光彩,官場險惡,純良之人都難以自持,他受當時官員貪污氣氛影響很大,撇開貪官身份,和珅的文采也是常人不可及的。
和珅也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三歲時母親死于難產(chǎn),九歲時父親病故,和弟弟被飽受世態(tài)炎涼,對仕途越發(fā)渴求。和珅熱衷于科舉,卻榜上無名,但他精通多種語言,精通四書五經(jīng),他憑此某得一小職員身份,三年后成功加官進爵,18歲時,和珅因一表人才娶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氏 ,后登上財庫方面的官職,之后更是如魚得水,得乾隆嘉獎與提拔,在29歲時咸魚翻身,成為御前大臣的儲員。
和珅一開始做官規(guī)規(guī)矩矩,可位子大了難免成為眾矢之的,安明之案上,他被一波大臣彈劾,和珅使勁全身解數(shù)從泥沼掙脫后,身心徹底黑化,開始發(fā)起反攻。
和珅精心策劃,操作了一場文字獄,牽連眾多文職人員,之后他被提攜到翰林院,權握科舉關卡,壓榨了無數(shù)清白秀才。靠著這些積累,1784年和珅已經(jīng)大權在握,和當時朝野的阿桂、劉墉、錢灃一起,成為四大霸主。
四人間矛盾不斷,和珅表面沒有風吹草動,暗地里迫使各地商業(yè)巨頭臣服,許多不從者被和珅修理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期間大多數(shù)武官遭其迫害,和珅搜刮的財富,也慢慢龐大起來,皇帝念其功勞,便賜他自盡!
據(jù)史書記載,和珅掌控著300多間銀號,當時抄到家產(chǎn)有白銀11億兩,可抵大清十年的收入,屬當時全球首富。
問的很有意思。我覺得和珅是忠于乾隆的,但是并不為國家嘔心瀝血。
和珅是一個寵臣,學問不大,能力不高,但是政治手腕非常牛。
他以乾隆為靠山,討皇上歡心,政治上接著乾隆打擊異己,貪污腐敗什么的。據(jù)說乾隆對于和珅的所謂所謂還是有所知曉的(你真的覺得乾隆這樣的皇帝會被和珅蒙在鼓里幾十年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所以和珅很清楚,乾隆知道自己的一些作為,但因為寵信自己,沒有追究。
也就是說,乾隆才是他的保護傘,因此他絕對忠心于乾隆。
但是,對于國家,對于百姓,就不太上心了。
皇上眼中的忠臣,大眾眼中的奸臣,應該就是這樣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6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