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王韶,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這位堪稱北宋最厲害的書生名叫王韶,是江西德安人。王韶于宋仁宗嘉佑二年考中進士,先后擔任過新安主簿、建昌軍司理參軍等低級職務。不過王韶的仕途并不順利,他在參加制科考試時名落孫山,于是他來到陜西一帶游歷。王韶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詳細了解邊地的情況。
常言道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韶在陜西期間,就是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經過將近十年的準備,王韶終于迎來了出頭之日!熙寧元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宰相,主持變法運動。與此同時,王韶向宋神宗呈上《平戎策》三篇。宋神宗胸懷壯志,一心想要解決割據西北的西夏政權,而王韶的《平戎策》詳細陳述攻取西夏的策略。
宋神宗看完后非常高興,立即召見王韶,并且任命他為秦鳳經略司機宜文字。那么王韶在《平戎策》中都說了些什么呢?“欲取西夏,當復河、湟,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王韶提出要想解決西夏,必須從河、湟地區(qū)入手,讓西夏腹背受敵。河、湟地區(qū)不僅是戰(zhàn)略要地,而且是北宋軍馬的重要來源。
唐朝統(tǒng)治初年,河、湟地區(qū)一直由中原王朝掌控,隨著唐朝的衰落,這一地區(qū)被吐蕃侵占??墒呛髞硗罗慕y(tǒng)治也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因此河、湟地區(qū)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部落,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政權。對于河、湟地區(qū)的情況,王韶非常清楚,因此他極力主張攻取這一地區(qū)。
王韶到任后,首先招撫了青唐一帶勢力最大俞龍珂,“龍珂率屬十二萬口內附”。接著宋神宗下令修筑古渭城,設置通遠軍,任命王韶為知軍事。王韶足智多謀,很有才華,他利用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剿撫并用,先后招撫三十多萬部眾,收復熙、河、洮、岷、迭、宕等州,為北宋王朝開疆拓土多達兩千余里。
作為一介書生,取得了北宋歷史上最輝煌的勝利!熙寧五年,宋神宗將王韶所收復的領土設置了行政管理機構,名為熙河路,因此后世將這段歷史稱為“熙河開邊”,或者“熙河之役”。宋神宗對王韶進行了超規(guī)格的嘉獎,“官其兄弟及兩子,前后賜絹八千匹”,“召為樞密副使”。
不過王韶并沒有實現自己滅掉西夏的理想,元豐四年,王韶身染惡疾,不治身亡,時年52歲。后世對王韶的評價很高,“韶以書生知兵,誠為不出之才。而謀必勝,攻必克,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也?!?/p>
大事記 1、施佩耶爾大教堂始建于1030年,即康拉德二世時期;隨后在11世紀末進行了一次重修,大教堂的主要部分是大教廳、四個角塔和兩個拱形頂。這是羅馬帝國時代最著名的羅馬式建筑之一,其建筑風格明顯受到東西方兩種建筑文化的影響。
2、宋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召問二十五代天師張正隨沖舉之事,對曰:"此非可以輔政教也。陛下茍能還真返樸,行以簡易,則天下和平矣"。其后神宗、徽宗對天師道均加崇奉。
3、歐陽修于1030年(天圣八年)中進士,同年5月任西京國守推官,掌管文書,此后歷任知縣、知州、館閣???、知諫院、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
4、宋天圣八年 (公元 1030年 )張先為進士,曾為永興軍 (今西安 )通判,官至尚書都官郎中,與趙拤、蘇軾等游,有《飛仙嶺詩》:"路接曉天人近月,真仙走后只云歸,嶺頭舊曰上升日,空有山禽自在飛。"
5、瑞光寺初名普濟禪院,據載為三國吳赤烏四年(241年)孫權為迎接西域康居國僧人性康而建。今塔系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圣八年(1030年)所建。
6、新灘滑坡位于兵書寶劍峽出口的長江北岸,距三斗坪壩址26千米,是一個周期性累積型滑坡,每隔400~500年滑動一次。據史料記載,1030年(宋天圣七年)大規(guī)?;瑒樱乖撎庨L江斷航21年。
7、愛沙尼亞族從遠古時代就居住在愛沙尼亞境內。公元10-12世紀,愛沙尼亞東南部并入基輔羅斯,1030年智者雅羅斯拉夫在愛沙尼亞建立了尤里耶夫城。
出生 王韶(1030年-1081年),字子純,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將。曾率軍擊潰羌人和西夏的軍隊,收復河湟(今甘肅西部、青海東部和東北部一帶)五州,對西夏形成包圍的之勢。曾一度當上樞密院使等中央大官,后降職。1081年去世,享年五十二歲,諡號襄敏。
逝世 7月29日,圣奧拉夫二世·哈拉爾松,挪威國王
史料記載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八年(遼太平十年)
春,正月,丙寅,命資政殿學士晏殊權知禮部貢舉。
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彰武節(jié)度使曹瑋卒,贈侍中,謚武穆?,|為將不如其父寬,然用士得死力。平居意氣舒暇,及行師,多奇計,出入神速。一日,張樂飲僚吏,中坐,失瑋所在;明日,徐出視事,賊首已擲庭下矣。將兵幾四十年,未嘗少失利。真宗遇邊奏,必手詔詰難至十數反,而瑋守初議,卒無以奪。開邊壕,率令深廣丈五尺,山險不可塹者,因其峭絕治之,使足以限敵,后皆以為法。
臨淄人賈同嘗造瑋,瑋欲案邊,邀與俱。同問:"從兵安在?"曰:"已具。"既出就騎,見甲士三千環(huán)列,初不聞人馬聲。同歸,語人曰:"真名將也。"王欽若方貴盛,聞同名,欲致之,固辭不往。久之,始同判袞州。天圣初,上書言:"自祥符已來,諫諍路塞,丁謂乘間造符瑞以欺先帝。今謂奸既白,宜明告天下,正符瑞之謬,使先帝免后世之議。"又言寇準忠規(guī)亮節(jié),宜還之內地。時太后臨朝,而同言如此,人以為難。再遷,知棣州,卒。
集賢校理華陽彭乘懇求便親,詔乘知普州。蜀人得鄉(xiāng)郡自乘始。普人鮮知學者,乘為興學,召其子弟為生員,教育之,俗遂以變。
辛巳,作會圣宮于西京永安縣。
二月,戊子,詔:"五代時官三品以上告身存者,子孫依蔭律敘蔭,仍須得保官三人。"御史臺主簿袞州石介上疏以為不可,坐罷。
遼主如龍化州。
三月,甲子,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丙寅,試諸科。丁卯,賜進士咸平王拱壽等二百人及第,四十九人同出身;己巳,賜諸科及第、同出身者又五百七十三人。詔更拱壽名曰拱辰。
壬申,幸后苑,賞花釣魚。每歲從官賦詩,或預備,及是出不意,坐多窘者,優(yōu)人以為戲,左右皆大笑。翌日,盡取詩付中書,第其優(yōu)劣。秘閣校理韓羲所賦獨鄙惡,落職,同判冀州。
乙亥,詔:"宗室嫁女,擇士族之有行義者;敢以財帛為婚,御史臺、街司察舉之。"
以度支副使、刑部郎中錢唐唐肅為龍圖閣待制。肅清直廉儉,恬于仕進。在度支,會糴麥京師,數且足,有豪姓欲入官數十萬石,因權幸以干掖庭。太后面命肅,肅曰:"麥貯倉率不過二歲,多則腐朽不可食,況撓法邪!"卒不受。嘗知洪州,艤舟南康,不即赴?;騿栔C曰:"職田以四月為限,今遽往,得無趨利之譏乎?"逾月乃上。
三司以方建太一宮及洪福等院,市材木于陜西。同判河中府范仲淹言:"昭應、壽寧,天戒不遠。今復侈土木,破民產,非所以順人心,合天意也。"尋徙陳州,又言:"恩幸多以內降除官,非太平之政,愿以上官、賀婁為戒。"事雖不行,帝嘉其忠。
遼都統(tǒng)蕭孝穆圍東京,去城五里,四面筑城堡,起樓櫓,使內外不相通。駙馬蕭孝先及南陽公主既為大延琳所囚,聞遼師至,孝先與其妹穴地逃出。公主在后,為守陴者所覺,遇害。公主,遼主之第四女也。
夏,四月,遼主如乾陵。以耶律行平為廣平軍節(jié)度使,以夏行美為中順軍節(jié)度使。
五月,戊申,遼主清暑柏坡。
甲寅,賜信州龍虎山張道陵二十五世孫乾曜號虛靖先生,以其孫見素為試將作監(jiān)主簿,仍令世襲先生號,蠲其租課。
六月,癸巳,監(jiān)修國史呂夷簡等上《新修國史》于崇政殿。故事,史成,監(jiān)修而下進秩,夷簡固辭之。
乙巳,御崇政殿。試書判拔萃及武舉人。武舉法,先閱騎射,而試之以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每遇制舉則試焉。
戊申,以書判拔萃人宣州司理參軍曲江余靖為將作監(jiān)丞、知海陽縣,安德節(jié)度推官河南尹洙為武勝節(jié)度掌書記、知河陽縣。
秋,七月,丁巳,詔修《國朝會要》。
丙子,策制舉人,御崇政殿,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太常博士成都何讠永、茂才異等富弼。讠永、弼對策,并及第四等。丁丑,以讠永為祠部員外郎、同判永興軍,賜五品服;弼為將作監(jiān)丞、知長水縣。
壬午,遼詔來歲行貢舉法。
八月,戊子,詔:"流配人道死者,其妻子給食送還鄉(xiāng)里。"
遼東京被圍既久,城中撤屋以爨。戊申,賊將楊詳世密送款,夜,開南門納遼軍,禽大延琳,渤海平。駙馬大力秋,坐延琳事伏誅。
九月,丙辰,罷百官轉對。自復轉對,言事者頗眾,大臣不悅,故復罷之。
乙丑,樞密副使姜遵卒。
劉美家婢出入禁中,大招權利,樞密直學士、刑部侍郎趙稹厚結之。己巳,擢稹樞密副使。命未出,人馳告稹,稹問曰:"東頭、西頭?"蓋意在中書也。世傳以為笑。
宋初,鹽利皆歸縣官,其解池引水而成者曰顆鹽,淮、浙、蜀,廣煮海井堿而成者曰末鹽,初皆通商貿易。咸平中,梁鼎請官自鬻解鹽,未幾,以公私煩擾,復舊商販。帝初即位,置計置司,議茶鹽利害。茶法變貼射而鹽則官自鬻,利微而害博。兩池積鹽為阜,其上生木合抱。選人王景上言,請通商平估以售,少寬百姓之力,太后以為然,命盛度、王隨議更其制。
隨與權三司使胡則畫通商五利上之曰:"方禁商時,伐木造船以給輦運,而兵民罷勞,不堪其命,今去其弊,一利也。始以陸運,既差帖頭,又役車戶,貧人懼役,連歲逋逃,今悉罷之,二利也。舟運有沉溺之患,綱吏侵盜,雜以泥沙硝石,其味苦惡,疾生重膇,今皆得其真鹽,三利也。國之錢幣,謂之貨泉,蓋欲使之通流,而富室大家多藏鏹不出,故民用皆蹙,今歲得商人六十余萬,頗助經費,四利也。歲減鹽官兵卒、畦夫傭作之給,五利也。"冬,十月,丙申,詔罷三京二十八州軍榷法,聽商賈入錢若金銀京師,榷貨務給鈔,受鹽于解池,而申私販鬻之禁。詔下,蒲、解之民皆作感圣恩齋。自是雖賈商流行,而歲課之入官者耗矣。
壬寅,置天章閣待制,位龍圖閣待制之下,命鞠讠永、范諷為之。
是月,遼主駐長寧淀。
十一月,丙寅,朝享景靈宮。丁卯,享太廟。戊辰,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賀皇太后于會慶殿。
辛亥,遼都統(tǒng)蕭孝穆等自東京凱鏇,戎服入見,遼主賜宴勞之。翌日,封孝穆為東平王,賜佐國功臣號。駙馬蕭實迪封蘭陵郡王,蕭曾努加侍中,以蕭惠為南京統(tǒng)軍使。尋以孝穆為東京留守。東京殘破之后,孝穆撫納流民,為政務寬簡,民安之。遼主詔渤海舊族,有勛勞材力者敘用,余分居來、隰、遷、閏等州。
十二月,癸未,加恩百官。
壬辰,以雷州司戶參軍丁謂為道州司戶參軍。
丁未,定難節(jié)度使西平王趙德明遣使來,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從之。
是歲,河中府同判范仲淹上疏,請?zhí)髲捅?,其略?"陛下擁護圣躬,聽斷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圣,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豈若保慶壽于長樂,卷收大權,還上真主,以享天下之養(yǎng)!"疏入,不報。
高麗來貢。
被遺忘的北宋名將,為國拓邊二千里,使北宋對西夏形成戰(zhàn)略包圍說到宋朝,其實有名的戰(zhàn)將輩出,絕非演義里說的那樣北宋只有楊家軍和狄青,南宋只有岳飛。就北宋而言,先不說初期有多次以少勝多、擊敗遼國戰(zhàn)神的耶律休哥的李繼隆
(此人居然鮮為人知,百家講壇將宋史、塞外三朝等于北宋相關,居然基本上沒有提到此人,要知道僅僅唐河之戰(zhàn),1500騎兵+1萬步兵,
野戰(zhàn)擊敗遼國戰(zhàn)神耶律休哥的7萬遼國精銳騎兵并追殺100多里地,就足以超過那個演義里說的多么猛的楊家將
王韶早年因科舉的失敗使得 他開始行走在西北邊境一帶了解民生,這使得他對西夏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公元1068年的時候,
憑借著自己對西夏的了解他向宋神宗提出了《平戎三策》。由此得到了宋神宗與王安石的重視。憑借著《平戎三策》王韶被任命為主持西河開邊的主要官員,承擔起北宋收復河、煌二州的任務。
隨著王韶對西北地區(qū)的經營,使得羌人意識到危機,在公元1073年的時候,原本已經歸順北宋的羌人發(fā)生動亂,王韶則趁機帶領宋軍向河州之地進軍并一舉擊敗了叛軍。在王韶的帶領下北宋軍隊轉戰(zhàn)五十多天,奪取了五州之地。
王韶也因此被升為左諫議大夫。熙河開邊的過程中王韶前后為北宋收復六州之地嗎,為國拓邊兩千多里。他采用步步蠶食的方式使得北宋勢力逐步向西夏周邊蔓延。他恢復了自大唐安史之亂以來丟失的河煌之地。熙河開邊是北宋統(tǒng)一中原的八十年間取得的最大勝利。北宋王朝借助熙河開邊完成了對西夏地區(qū)的戰(zhàn)略包圍。使得西夏腹背受敵。
《宋史》:"神宗奮英特之資,乘財力之富,銳然欲復河、湟,平靈、夏,而蔡挺、王韶、章楶輩起諸生,委褒衣,樹勛戎馬間。世非無材,顧上所趣尚磨厲奚如耳。觀挺之治兵,韶之策敵,楶之制勝,亦一時良將。
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標志著黨項人正式建立政權,也標志著宋夏戰(zhàn)爭拉開序幕。
西夏是個頑強的政權從1038年宋夏戰(zhàn)爭開始,到1227年成吉思汗消滅西夏。強鄰環(huán)伺的險惡環(huán)境中,西夏頑強生存了190年。
那么,西夏為何這么抗打?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占據了地利之險
曹魏之所以拿東吳無可奈何,是因為東吳占據了地利之險。
這里的地利,指的是長江。不僅曹魏,后來的前秦也在長江栽了跟頭。而進攻西夏,不需要橫渡長江,因為橫在面前的,是陸地的屏障。
八百里朔漠,保證了敵兵未至,就已精疲力竭;賀蘭山陰山祁連山等,保證了騎兵不可逾越。這樣一個小國,能占據這些地形條件,足以保證西夏不會在強敵進攻下很快被摧枯拉朽地消滅。
而且,上游黃河對于敵人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阻礙,特別是缺少船只的游牧民族。除此之外,在西夏的西部南部,是分裂的吐蕃部落,根本難以威脅西夏,這保證了西夏對陣東方北方敵人時沒有后顧之憂。
另外,西夏占據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通過河西走廊可以和西域貿易,有寧夏平原就能保證餓不死,這保證了西夏的堅韌。
2、創(chuàng)立了鐵鷂子
二戰(zhàn)時德國肆虐西歐,為啥就是對瑞士網開一面?
瑞士是中立國嘛!
很對,但這都是虛的。因為你不能要求強者去尊重弱者的地位!
真正的原因是,瑞士雖小,但是境內基本都是阿爾卑斯山。在山區(qū)打獵的,基本都是射箭高手。由于人少,瑞士基本全民皆兵。如果德國霸王硬上弓,勢必會有很大傷亡。拿下一個資源還不豐富的瑞士,不劃算!還不如保留瑞士,作為自己的資金中轉站。
西夏基本也是全民皆兵!
長期以來,西夏常備軍維持在50萬左右,而西夏的人口才300多萬。加上黨項人長期在西北喝風,擅長摔跤,體質很棒。因此,在局部戰(zhàn)爭中,西夏可以取得一些對決的優(yōu)勢。
這就讓鄰國吃掉它顯得很費勁。
北宋執(zhí)行堡壘封鎖和迂回包抄的戰(zhàn)略,可惜也是功虧一簣。
另外,西夏占據的河西走廊是除燕云十六州外另一重要的養(yǎng)馬基地,占有此地的西夏很快發(fā)展起自己的騎兵部隊,這就是“鐵鷂子”。
“鐵鷂子”是李元昊創(chuàng)立的重裝騎兵部隊,這是和后世金國“鐵浮屠”“拐子馬”相差不多的騎兵部隊。
有了這一部隊,西夏成了難啃的刺猬。
3、完成了封建化進程
封建化是兩宋周邊少數民族的基本都要經歷的流程。
1038年李元昊稱帝,就是西夏封建化的重要一環(huán)??上飨膭輪瘟Ρ?,最后只能取消帝號乖乖向北宋稱臣。
取消帝號后,西夏其他方面的封建進程卻沒有停止,包括營造宮殿,仿照中原制度建立自己的官僚體系等。最重要的是,西夏參照中原文字,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文字??梢哉f,除了沒有皇帝尊號,該有的,西夏都有了。
封建化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如清朝,可以占據中原,問鼎天下。而如果像北魏孝文帝、金國這樣就只能迅速腐化,無力回天了。
古往今來的無數故事告訴我們:封建化的同時,保持自己的本來特色,是封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西夏基本就是這樣的。
學習封建化,但又不失本真,所以西夏的戰(zhàn)斗力強,不是沒有原因。完成封建化后的西夏也吸引了很多失意的北宋文人,他們的到來為西夏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領導會來事
西夏一直是很乖巧的角色。
從唐朝開始,黨項就對政府尊敬有加,皇帝一高興,就把塞上之地賞給他們自力更生。五代十國時期,城頭變幻大王旗,西夏也在不斷變換主人。因為太乖了,領導都沒有了收拾它的理由。于是各朝皇帝給了黨項數不清的稱號。
宋朝建立后,黨項及時上貢了戰(zhàn)馬,很有眼力架兒。直到宋太宗想要兵不血刃搞掉這一勢力,才有了李繼遷出逃,最終和宋朝為敵。
鑒于和北宋鬧翻,西夏將殷勤的目光投向了契丹。在契丹幫助下,西夏多次挫敗了北宋進攻。由于和遼國的特殊關系,西夏在北宋和契丹之間玩起了三國演義。這種策略保持了一種微妙平衡,保證了西夏在夾縫中頑強生存了下來!
金滅遼宋后,曾想把西夏一起端了,無奈困難重重。最后精疲力竭的金夏雙方坐了下來,結果是西夏奉金國為宗主,保全了自己的社稷。
直到后來蒙古崛起,打破了地區(qū)平衡,獨木難支的西夏才在成吉思汗的猛烈打擊下走向滅亡。
5、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西夏立國190年,最危險的時刻除了成吉思汗侵略,還有北宋的“熙河開邊”。這一行動由北宋名將王韶發(fā)起,從西夏南部一路向西3000里,征服了周邊的吐蕃部落,勢力直達新疆境內。
王韶的成功對西夏形成了戰(zhàn)略包圍。從此西夏后方不再安全。
“河潢開邊”拓地3000余里,根本上形成了北宋對西夏的戰(zhàn)略優(yōu)勢。而在王韶的打擊下,西夏的國土不斷被蠶食。直到王韶退休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北宋再次展開了對西夏的戰(zhàn)略包圍。宋徽宗期間,北宋奸臣童貫還率軍深入西夏后方,再次到達新疆境內。
但是眼看西夏就要被北宋蠶食殆盡,“靖康之變”爆發(fā)。北宋轟然倒塌,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西夏得以起死回生。
北宋滅亡后,南宋和西夏不再接壤,西夏又認金國為宗主。這樣的條件下,西夏再一次延續(xù)了100年的國祚。
天意如此,這都是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9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