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治皇后之死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同治帝6歲登極,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17歲的同治皇帝大婚?;屎蟀Ⅳ斕厥希晒耪{(lán)旗人。
她出身于相府門第,書香之家,祖父賽尚阿為大學(xué)士,父親崇綺(qǐ)為狀元。史稱:“立國二百數(shù)十年,滿、蒙人試漢文獲授修撰者,止崇綺一人,士論榮之。就是說清朝定鼎北京后的268年間,滿洲、蒙古人以漢文參加科舉考試而中狀元的,只有崇綺一人,士人以此為榮。后遷侍講、戶部尚書、日講起居注官等。義和團(tuán)失敗后,崇綺走保定,住蓮池書院,自縊而死。母親瓜爾佳氏,也是忠貞節(jié)烈的女子英杰。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時,她先派人預(yù)掘深坑,率一子四孫及兒媳等,分別男女,入坑活埋,闔門死難。
皇后阿魯特氏幼年,由父親崇綺親自授課,講解經(jīng)史,學(xué)習(xí)詩詞,受到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她聰明賢惠,知書達(dá)理,性格剛烈,不善奉迎。阿魯特氏被立為皇后,同治帝與皇后僅在坤寧宮居住兩天,就搬到養(yǎng)心殿后殿的體順堂居住。皇后遇齋戒期,居住在鐘粹官。
皇后阿魯特氏命薄,結(jié)婚兩年零兩個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宮養(yǎng)心殿。
據(jù)說慈禧有“寡母心態(tài)”,嫉妒兒子同皇后親熱,不許兒子與皇后同房。慈禧太后不喜歡皇后阿魯特氏,而喜歡慧妃,要兒子同治帝對慧妃好。同治帝不敢違抗,又不喜歡慧妃,只好賭氣獨宿養(yǎng)心殿,生活寂寞寡歡。
因為慈禧太后處處刁難,皇后阿魯特氏日子過得很不舒心。同治帝病重,皇后護(hù)侍,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呵責(zé)。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記載:同治病重,皇后前去養(yǎng)心殿探視,二人說了些私房話,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太后怒不可遏,闖入暖閣,“牽后發(fā)以出,且痛抶(chì,鞭笞)之”,并叫來太監(jiān)預(yù)備大杖伺候。
據(jù)說皇后情急之下說了句話:“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jìn)來的,請?zhí)蠼o媳婦留點體面!”慈禧太后以側(cè)居西宮為遺憾,也為咸豐帝臨終前沒有冊立自己為皇后而不滿?!皬拇笄彘T抬進(jìn)來的”這句話,刺痛了慈禧太后的心。慈禧太后大發(fā)雷霆,同治帝被嚇暈,病情愈加嚴(yán)重。慈禧太后見同治皇帝恐怖,才未對皇后動刑。同治帝之死,慈禧將責(zé)任栽到皇后頭上。
同治皇帝之死,這對一位年輕皇后來說,簡直是塌了天?;屎髥史蛐那椴缓茫褥麊首有那橐膊缓?。慈禧太后把氣往皇后身上撒。“未亡人”皇后阿魯特氏此時,大慟大悲,不思飲食,吞金自殺,獲救得生?;屎笾赋缇_,奏告慈禧皇太后。皇太后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稱大行皇帝,就是說可以隨夫——同治帝殉死。崇綺將此話告訴女兒。而且慈禧太后不為同治帝立嗣,卻讓同治堂弟兼姨表弟的載湉(光緒)繼承皇位,就是說光緒帝繼承的不是同治帝,而是咸豐帝——這實際上是不為皇后留余地。皇后阿魯特氏被逼無奈,只有自盡一條路可走。
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同治帝死后74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才22歲,梓宮暫安于隆福寺。皇后阿魯特氏之死,或云“絕食崩”,或云“吞金死”。
野史記載:同治帝皇后懷孕,慈禧太后恐其生男孩,將來纘(zuǎn,繼承)承大統(tǒng),不能垂簾,故逼其死。有位御史潘敦儼,借天旱奏言:“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內(nèi),道路傳聞,或稱傷悲致疾,或云絕粒殞生,奇節(jié)不彰,何以慰在天之靈?何以副兆民之望?”慈禧太后斥其謬妄,奪其官職。
同治帝就登基了之后,朝廷政權(quán)并不是在他的手中,而是在他的生母慈禧太后那里,朝廷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慈禧太后做主的,統(tǒng)治帝為了拿回統(tǒng)治權(quán)但卻一直沒成功。而那時慈禧太后并不是一人獨大,慈禧是咸豐帝的妾室,而當(dāng)時還在世的還有咸豐帝的正妻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在地位上比慈禧太后更高,只是慈安太后為人更加調(diào)低而且很多利益跟慈禧太后不沖突她不出手罷了。
但是當(dāng)時的同治帝跟慈安太后更加親近,同治帝到了婚配的年齡,皇宮中為他舉辦了選秀。阿魯特氏作為八旗子弟之一的正藍(lán)旗家族出身,身份高貴。而且慈安太后是阿魯特氏的親戚表姑母,阿魯特氏家族一脈的勢力是支持慈安太后的,所以阿魯特氏被內(nèi)定為皇后。但是當(dāng)時慈禧反對,因為同治帝選的不僅僅是皇后,而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兩個宮的勢力斗爭,最終這場斗爭以慈安太后勝出。
因為孝哲毅皇后不是慈禧心中的兒媳婦人選并且她還是慈安太后一脈的,故慈禧一直對孝哲毅皇后這個兒媳婦不滿,但是皇后跟同治帝兩人特別恩愛,這更加引起了慈禧的怒意,慈禧在皇宮一直找機(jī)會刁難皇后,而孝哲毅皇后因為有慈安太后的倚仗,再加上同治帝跟慈禧不親厚,孝哲毅皇后年輕氣盛,又是慈禧想要為難孝哲毅皇后時,孝哲毅皇后也都是趾高氣昂的,而且皇后也一直在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想要跟慈禧抗衡,這樣婆媳兩人的關(guān)系到了冰點。
此后慈禧太后還把自己一脈勢力的官員的女兒富察氏選進(jìn)宮,封她為慧妃,讓他跟皇后爭寵。然而同治帝并不喜歡慧妃,每天在皇宮看著一群女人在爭斗也覺得煩悶,于是他就經(jīng)常跑出宮外去尋花問柳,結(jié)果染上了天花病不久就駕崩了。而孝哲毅皇后在皇宮中還沒有站穩(wěn)腳步,勢力還沒有鞏固好,同治帝過世了之后慈禧更是毫無顧忌的打壓孝哲毅皇后,在同治帝死后第七十四天孝哲毅皇后也離世了,年僅年僅二十一歲,特別惋惜。宮內(nèi)對外說皇后的死是郁郁寡歡傷心過度而導(dǎo)致,但是這不排除是慈禧的手筆。
孝哲毅皇后原本可以跟同治帝和和美美的過日子,但是慈禧為了權(quán)利斗爭一直想要孝哲毅皇后的命。然而導(dǎo)致自己的兒子英年早逝,兒子死了之后還不斷的打壓兒媳婦,所以說同治駕崩之后,皇后也隨即去世,是慈禧的責(zé)任。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而皇后的地位亦是歷朝最高的。
這是因為皇后之位極其尊貴而特殊,皇后不僅可以統(tǒng)馭六宮,嬪妃必須無條件地聽命于皇后,進(jìn)而在后宮有著絕對的權(quán)威,而且其子能夠擁有繼承皇位的優(yōu)先權(quán)以及提升其家族地位的機(jī)會。
因此,成為皇后是天子女子尤其是滿洲貴族女子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標(biāo)。
然而,皇后也是一份?高風(fēng)險的職業(yè)?,既要迎合帝王的喜好,又要應(yīng)對后宮嬪妃的爭寵,尤其是要處理好婆媳之間的關(guān)系。
在清朝歷史上就有一位皇后,因婆媳關(guān)系不好,而受到婆婆的虐待和凌辱。這位可伶的皇后就是同治帝的原配夫人孝哲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是狀元崇琦,自小就受到父親的教導(dǎo)和熏陶,所以,長大后的她知書達(dá)禮、溫柔賢惠、冰清玉潔,并且文化素養(yǎng)頗高。據(jù)史料記載:
?后幼時即淑靜端慧,崇公每自課之,讀書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時滿洲、蒙古右族,皆知選婚時必正位中宮。?那么,如此溫婉賢淑的皇后,為何卻不能討得婆婆的喜愛?
首先,兩宮皇太后立后有爭議,阿魯特氏被同治選中,成為中宮皇后,這表面上看來,前途無限,實際上卻是她人生悲劇的開始
同治十一年,同治帝載淳已經(jīng)步入?晚婚?的年齡,因為在清朝幼年登基的皇帝中,順治帝十四歲大婚、康熙帝十二歲大婚,十四歲幾乎是大清皇帝大婚的法定年齡,但十七歲的同治帝還是未婚??梢姡蔚鄣娜松M(jìn)度明顯落后。因此,慈安和慈禧決定為同治帝立后選妃。
然而,在立誰為皇后的問題上,慈安和慈禧各持已見。慈禧認(rèn)為,刑部員外郎鳳秀之女富察氏年輕漂亮,而且出身高貴,隸屬上三旗之首的滿洲鑲黃旗,是最合適的皇后人選。而實際上,慈禧主張立富察氏為后,更重要的一點是,富察氏年輕、閱歷淺,易受擺布。
而慈安則認(rèn)為,狀元崇琦之女阿魯特氏容貌俏麗、雍容爾雅、知書達(dá)禮,美名傳遍滿洲和蒙古,雖然阿魯特氏外貌不及富察氏,但是?娶妻娶德,娶妾娶色?,立皇后以德行為最重要,再說阿魯特氏比同治帝大兩歲,成熟穩(wěn)重,更能夠照顧好皇帝。因此,阿魯特氏才是母儀天下的最佳人選。
最終,選擇權(quán)落到同治帝手里。慈禧認(rèn)為同治帝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必定不會忤逆自己的意思。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同治帝竟然毫不猶豫地把如意遞給了阿魯特氏。這是慈禧萬萬想不到的,兒子居然忤逆自己,于是她惱羞成怒。從此,慈禧就把這口怨氣發(fā)泄在阿魯特氏身上,這為阿魯特氏悲涼的一生埋下伏筆。
其次,同治和阿魯特氏倆人婚后格外恩愛,卻惹來婆婆慈禧的不滿
同治帝喜歡有才又成熟的女子,才華橫溢的阿魯特氏恰恰滿足這些條件。因此,小兩口婚后格外恩愛,帝后之間情趣比較高雅。據(jù)史料記載:
?孝哲物度端凝,不茍言笑,故穆宗始終敬禮之。宮中無事,恒舉唐詩以試后,后應(yīng)口背誦入流。上益喜,伉儷綦篤,而燕居時,曾無褻容狎語。?另外,慈安對這位兒媳阿魯特氏也是格外照顧。不幸的是,由于慈禧對阿魯特氏心懷不滿,看到同治帝對她很好,特別生氣。于是,慈禧就對同治帝的私生活橫加干預(yù),不允許同治帝和阿魯特氏同居,更以?惠妃賢惠,雖屈在妃位,宜加眷遇?為由, 強(qiáng)迫同治帝恩寵惠妃。同治帝不得不聽,但又不想與他不喜愛的惠妃親近,所以干脆就獨居養(yǎng)心殿。
然而,慈禧太后并沒有停止對阿魯特氏的排斥。盡管阿魯特氏入宮后,處處小心謹(jǐn)慎,毫無失禮之處,但是慈禧對她總是雞蛋里挑骨頭。
其一 、同治帝和阿魯特氏相敬如賓,夫妻感情融洽。阿魯特氏每次見到同治帝,必笑臉相迎,可是慈禧卻說皇后:狐媚以惑主。?
其二、同治帝生病,阿魯特氏雖心中擔(dān)憂,卻不敢去侍奉,慈禧責(zé)備她:妖婢無夫婦情。?同治帝病情加重,阿魯特氏前去探視,作為妻子,為丈夫同治帝擦拭膿血,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慈禧卻罵她?妖婢,此時爾猶狐媚,必欲死尓夫耶??
更嚴(yán)重的打擊還在后面,慈禧居然不顧皇室的體面,動手打皇后。據(jù)《崇陵傳信錄》記載: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午后,阿魯特氏到養(yǎng)心殿探望同治帝病情,忍不住淚流滿面地向同治帝傾訴獨處宮中、備受虐待之苦。同治帝安慰她說?卿暫忍耐,終有出頭日也。?不料,夫妻間的對話,剛好被在外偷聽的慈禧聽到,她勃然大怒,揪住皇后的頭發(fā),一邊打,一邊往外拽,并揚言要大杖伺候。病床上的同治帝眼看心愛的女人遭到凌辱,卻無能為力,氣得昏了過去,慈禧這才善擺干休。
除此之外,皇后阿魯特氏是自康熙朝以來第一位從大清門抬進(jìn)的蒙古皇后,這是她的驕傲,也是她的軟肋。
阿魯特氏生性耿直,從不刻意逢迎。阿魯特氏身邊的人勸她要迎合慈禧,與慈禧搞好關(guān)系,才能保住皇后之位,可是阿魯特氏則表示:敬則可,昵則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者,非輕易能動搖也。?不料,這話又傳到慈禧耳邊。眾所周知,慈禧是從嬪妃逐步爬到皇后之位,最忌諱別人提從大清門而入,大清門是她心頭永遠(yuǎn)的痛。因此,慈禧認(rèn)為阿魯特氏是故意譏諷自己,對她更是恨之入骨。
其實,慈禧討厭阿魯特氏有著更深一層的政治原因。一方面,阿魯特氏是慈安看中的人,慈安和慈禧之間是有矛盾的。另一方面,阿魯特氏是慈禧的死對頭鄭親王端華的外孫女,辛酉政變后,端華被慈禧賜死。所以慈禧和阿魯特氏有著先天的排斥心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0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