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帝王大多氣度恢弘、胸襟開闊,就算是個別陰刻殘忍之輩,在屠戮功臣之際,往往也會對昔日的救命恩人“手下留情”,這也算是他們做人的“底線”。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漢高祖劉邦在臨終前,便下令處死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樊噲跟劉邦不僅是老鄉(xiāng),而且還是他的連襟(娶呂后之妹呂須為妻),早年間以屠狗為業(yè)。樊噲跟劉邦關(guān)系要好,早在后者落草芒碭山之際,便開始追隨他。等到劉邦在沛縣起兵后,樊噲作為中堅份子,跟隨他一起投靠了楚軍統(tǒng)帥項梁、項羽叔侄,并在名義上尊奉楚懷王為國君。
楚懷王為盡快完成滅秦大業(yè),于是命劉邦、項羽兵分兩路伐秦,并約定先入關(guān)滅秦者封王,結(jié)果劉邦率先進(jìn)入咸陽,并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劉邦攻取關(guān)中后,為防止諸侯前來爭奪,竟然聽從謀士的建議,派兵防守函谷關(guān)。項羽率諸侯聯(lián)軍抵達(dá)函谷關(guān)后,遭遇劉邦軍隊的阻攔,一氣之下將其攻陷。
與此同時,劉邦的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告密,宣稱劉邦準(zhǔn)備在關(guān)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并將占盡秦國的宮室和珍寶。項羽聞言大怒,便在首席大謀士范增的挑唆下,準(zhǔn)備率軍攻擊劉邦。就在這危急時刻,與劉邦手下大謀士張良有舊的項伯(項羽的叔父),便將此事暗中告知老友,并建議他們趕赴鴻門向項羽謝罪。
劉邦自知無力抵擋項羽,便只能硬著頭皮前往鴻門,隨行人員包括張良、樊噲等百余人。在宴會之上,范增屢屢示意項羽誅殺劉邦,在后者遲遲不采取行動的情況下,又授意大將項莊拔劍在席上獻(xiàn)舞,想趁機刺殺劉邦。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張良趕緊溜出營帳,吩咐樊噲趕緊前去救駕。
樊噲聽聞主公有難,果然全副武裝地闖進(jìn)項羽的營帳,僅憑兇神惡煞一般的氣勢便嚇退項莊,并讓項羽深感忌憚。隨后,樊噲不顧君臣禮節(jié),在席間怒責(zé)項羽聽信小人讒言,意圖謀害親密的戰(zhàn)友,絕非明主所為。項羽被樊噲一番話說的理屈詞窮,誅殺劉邦的念頭就此被打消。
稍后,劉邦又借故離開營帳,然后在樊噲等人的一路護(hù)送下,倉皇地逃回軍營。就“鴻門宴”上種種危急情況來看,若不是樊噲及時來解圍并怒斥項羽,劉邦必定會命喪當(dāng)場。由此可以說,樊噲絕對算是劉邦的救命恩人(詳情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jì)》)。
楚漢相爭期間,樊噲或獨自領(lǐng)軍,或者跟隨劉邦出征,在戰(zhàn)場上屢屢率先登城陷陣,立下赫赫戰(zhàn)功。等到劉邦消滅項羽、稱帝建漢后,鑒于樊噲功勛卓著,便冊封他為舞陽侯。此后,樊噲又參加過擒獲燕王臧荼、活捉楚王韓信、斬殺韓王信、抵御匈奴、平定偽代王陳稀、征討燕王盧綰等戰(zhàn)事,為漢朝的鞏固立下汗馬功勞。
但就在此時,一場無妄之災(zāi)降臨在樊噲的頭上,讓他差一點被劉邦殺死,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切,還要從劉邦的至親好友、燕王盧綰叛變說起。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燕王盧綰發(fā)動叛亂,劉邦得到消息后大怒,隨即命樊噲以相國的身份前去征討。然而樊噲到達(dá)前線沒多久,便有政敵向劉邦大進(jìn)讒言,聲稱樊噲與呂后秘密商議,一旦皇帝駕崩后便會發(fā)動政變,彼時將殺死戚夫人與趙王如意,并篡奪劉氏的江山(“人有惡噲黨于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薄妒酚洝ぞ砭攀濉?。
劉邦此時已是病入膏肓,最擔(dān)心的兩件事,便是江山社稷的安危及戚夫人母子的性命,此人所說的話真可謂句句戳中他的“軟肋”,讓他難免不生疑心。所以劉邦聽完后,雖然深知樊噲乃是他最親近、最信賴之人,大概不會做出背叛他的事情,可是盧綰的教訓(xùn)歷歷在目,又讓他不能不采取防范措施。
考慮到此,劉邦便將謀士陳平、大將周勃召來,命二人火速趕往前線,將樊噲就地逮捕、斬首,然后帶著他的首級回來復(fù)命。陳平和周勃不清楚劉邦為何要殺樊噲,但也只能領(lǐng)命而出(“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見《史記·卷五十六》)。
然而陳平、周勃到達(dá)前線后,并沒有將樊噲斬首,而是將他抓捕后放進(jìn)囚車,然后帶著他回朝復(fù)命。之所以如此,是陳、周二人考慮到這項命令乃是劉邦在盛怒之中做出的決定,將來極可能會反悔。更何況,樊噲乃是呂后的妹夫,若貿(mào)然將他處斬,那么將來一旦呂后掌權(quán),必然會采取報復(fù)措施。所以,倒不如把樊噲押回到京城,留給劉邦、呂后親自處理為好。
然而陳平、周勃二人尚未抵達(dá)長安,便得到劉邦駕崩的消息。此時,雖然太子劉盈已經(jīng)即位,但真正掌握實權(quán)的卻是呂太后,而且她在妹妹呂須的挑唆下,正準(zhǔn)備治陳平、周勃一個“擅殺重臣”的大罪。所以陳、周二人得到消息后,慶幸當(dāng)初沒有就地處決樊噲,并趕緊入京解釋情況,呂太后見他們很識趣,便就此打消對他們的報復(fù)計劃。
事后,呂后釋放樊噲,并恢復(fù)他的封爵和食邑。樊噲在鬼門關(guān)前走了一遭,算是僥幸撿回一條命。惠帝六年(前189年),蓋世猛將樊噲病死在家中,屬于他的傳奇就此落幕。
原標(biāo)題:樊噲救過劉邦,為何劉邦臨死還要殺他?
鴻門宴估計家喻戶曉,但是在當(dāng)時劉邦確實有性命之憂,如果不是樊噲仗義執(zhí)言,說不定劉邦就被弄死了,此外樊噲還是劉邦的好兄弟,從沛縣起兵時就跟隨劉邦南征北戰(zhàn),他作戰(zhàn)勇猛,身先士卒,是劉邦麾下最勇的戰(zhàn)將,可是奇怪的是,在劉邦患重病快要掛的時候,竟然讓陳平設(shè)計斬殺樊噲,劉邦是晚年癡呆了嗎?
說起來,樊噲跟劉邦的關(guān)系真的很密切,他最初在老縣城那一帶經(jīng)營狗肉生意,劉邦沒事就去那蹭吃蹭喝,后來與劉邦一起隱于芒碭山澤間,與蕭何、曹參共同推戴劉邦起兵反秦。劉邦做了沛公,便讓樊噲做了他的隨從副官。
然后他就開始跟著劉邦南征北戰(zhàn)建功立業(yè)了。后來劉邦率軍入關(guān),滅秦封關(guān)自守,企圖按照楚懷王“先入定關(guān)中者王之”的約定稱王于關(guān)中,結(jié)果項羽勃然大怒,領(lǐng)兵就來討伐,劉邦想負(fù)隅頑抗,派人把守函谷關(guān),結(jié)果被項羽派來的大將英布攻破城關(guān)。
項羽準(zhǔn)備一不做二不休干掉劉邦,可是他的叔叔項伯與張良有交情,結(jié)果兩邊斡旋,項羽擺下鴻門宴。劉邦沒辦法,帶著與張良率一百多隨從赴鴻門謝罪,樊噲隨往。結(jié)果鴻門宴上劍拔弩張,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樊噲持劍盾闖入項羽營帳,他與項羽據(jù)理力爭,才為劉邦爭得了逃跑時間,可以說樊噲救了劉邦一命。
再后來,劉邦擊敗項羽,順利登上帝位,然后一些功臣相繼造反,劉邦挨個收拾,輪到英布造反的時候,劉邦已然病重,他呢?fù)魯∨衍娪⒉細(xì)w來,創(chuàng)傷發(fā)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
這時候,就有人說了,樊噲與呂后走得很近,要知道樊噲的妻子可是呂后的親妹妹,恐怕將來會幫呂后篡權(quán),而劉邦早就不滿呂后的所作所為,樊噲如果幫呂后的話,那么呂后篡權(quán)成功幾率很大了,為了保住他們老劉家的江山,劉邦就把陳平叫過來,讓他用周勃代替樊噲,然后在軍中就干掉他。
陳平好容易將樊噲抓住,但是不敢下手,陳平擔(dān)心如果把樊噲弄死,呂后非弄死自己不可,如果不弄死樊噲,他就被劉邦弄死,所以呢,陳平想了個辦法,押送樊噲回京,讓皇帝處罰,結(jié)果在路上劉邦就去世了,他趕緊向呂后請罪,呂后則釋放了樊噲。
公元195年,劉邦病倒了,他聽說燕王叛變,便派樊噲討伐,樊噲走了之后有人對劉邦說樊噲圖謀不軌,他串通呂后
在這之前劉邦早對呂后干政不滿了,他聽到奸人的話更生氣,他決定臨陣換將,想讓陳平將樊噲的頭砍下來,劉邦下令殺樊噲后,陳平和周勃開始動身
陳平分析樊噲是劉邦的功臣,劉邦下令殺他也是在氣頭上,萬一劉邦后悔怎么辦,加上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劉邦現(xiàn)在病得厲害,呂后和她妹妹在劉邦身邊搬弄是非,這樣罪名全是陳平和周勃的,這樣一分析,他們決定先不殺樊噲,把他綁上囚車押回長安,由皇帝自己決定
于是押著樊噲的囚車開始向長安靠近,剛走了一半陳平就聽說劉邦已經(jīng)病逝,而樊噲也免于一難
到了長安后呂后恢復(fù)了樊噲的爵位,后來又過了六年,公元前189年樊噲因為生病離開了人世,所以樊噲是生病而死的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是小混混出身。后來能在楚漢相爭中打敗項羽,建立漢朝,與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有很大的關(guān)系。其中,漢初三杰蕭何、張良、韓信所立功勞自然最大,但樊噲、周勃等人功勞也不小。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死心塌地的跟著劉邦,那劉邦能不能撐得過楚漢相爭還得兩說。
劉邦建立漢朝后,殺害韓信大家都能理解。畢竟韓信功高震主,軍事才能又那么突出,如果留著他,就好比留了個定時炸彈。但劉邦在臨死前為何又要殺掉樊噲呢?要知道樊噲可是救過他的命啊!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樊噲出身貧寒,早年以屠狗為業(yè)。因為與劉邦往來過密,所以在劉邦押送徒役前往驪山的過程中,他也跟了去。后來很多徒役在半路上逃跑,劉邦怕秦朝責(zé)罰,就與樊噲等人躲在了芒碭山澤間。陳勝、吳廣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后,劉邦也揭竿而起。樊噲與曹參、蕭何等人共同推舉劉邦做了沛公,而他自己則親自擔(dān)任劉邦的隨從副官。之后他隨著劉邦南征北戰(zhàn),身先士卒,在抵抗章邯軍隊時,更是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人,被賜爵列大夫。
劉邦搶先進(jìn)入關(guān)中后,項羽大怒。原本項羽打算直接滅了劉邦,但在項伯的斡旋下,項羽舉辦了一場鴻門宴邀請劉邦前去。為了保障劉邦的生命安全,除了謀士張良外,劉邦還帶了四個貼身保鏢,其中一人便是樊噲。在酒宴上,項羽和范增質(zhì)問、難為劉邦時,樊噲冒死護(hù)駕。不僅生吃了一條豬腿,讓項羽看到他的膽識和勇氣,而且還替劉邦辯解,希望項羽不要被小人離間。之后劉邦借口上廁所,又是樊噲帶頭護(hù)送劉邦離開。
所以樊噲對劉邦是有救命之恩的。那劉邦為何又要在死前殺掉樊噲呢?主要與樊噲的身份有關(guān)。樊噲除了是劉邦的部將外,還是劉邦的連襟,他老婆是呂雉的妹妹呂媭。公元前195年,劉邦在平定英布回來后病重,恰逢此時燕王盧綰又叛變了。劉邦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前去討伐。結(jié)果樊噲剛走,就有人向劉邦進(jìn)言:“樊噲與呂后串通一氣,妄圖在您百年之后圖謀不軌?!?/p>
劉邦本就對呂雉有所提防,一聽樊噲也攪到了里面,瞬間大怒。他決定臨陣換將,命陳平帶著周勃去殺掉樊噲,奪回帥印。但陳平走到半路,心中又不禁打起鼓來:“劉邦這眼見沒幾天了,如果死后真是呂后掌權(quán),那自己殺了樊噲,肯定會被報復(fù)。但如果不完成劉邦交代的任務(wù),劉邦也饒不了自己?!?/p>
于是他和周勃商議,先將樊噲活捉,押回京城交給劉邦。到時候要殺要剮,都由劉邦決定。等他們捉了樊噲,走到半路時,突然聽說劉邦駕崩了。而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也很高興,不僅釋放了樊噲,而且還恢復(fù)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0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