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治賜死高陽公主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高陽公主最終折戟沉沙,這與她出生以來所受的過分的驕縱,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雖然也有奸人所害的原因,而且是主因,但即便這樣,這種結(jié)果也和她惹禍精的本性脫不開關系。
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第17女,因為排行最末,相對于其他孩子,高陽公主受到了更多的嬌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什么給什么的壞習慣,就是在這個時候養(yǎng)成的。
高陽公主成年后,李世民出于對這個女兒的寵愛,親自為她挑選夫婿,雖然屬于政治聯(lián)姻,但是所挑人選也絕對不差,皇帝處于權力巔峰,絕對的門當戶對雖不可能存在,但以開國元勛房玄齡的功績、智謀,他的孩子還是配得起公主的。
房玄齡有長子房遺直尚未婚配,本來太宗對這個人選頗為滿意,但沒想到,高陽公主名聲在外,世人皆知,沒有人能忍受她的公主脾氣,所以房遺直死活不愿“將就”。無奈之下,君臣最后商定,指婚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承擔起這副“重擔”。
高陽公主受到榮寵最多,這不僅是說說而已,在結(jié)婚當天太宗所賞賜的禮物,超過了所有公主陪嫁禮物的總和!
一場婚禮下來,太宗高興,高陽公主高興,可房玄齡家里算是遭了殃,高陽公主忌恨房遺直當初拒婚,害自己顏面掃地,所以挑唆丈夫分家,趁機霸占財產(chǎn),眼見自己丈夫沒什么優(yōu)勢,就又跑到李世民面前惡語中傷房遺直。
好在李世民雖對高陽公主十分寵愛,卻沒有被高陽公主的謊言欺瞞過去,調(diào)查出真相的李世民還痛斥了公主一番,讓她不要在夫家挑撥離間。
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竟然對自己說謊,還想要離間朝中大臣的骨肉親情,因為這兩方面,李世民對高陽公主的寵愛漸漸降低,而高陽公主通過此事不但不知悔改,反倒對她的父親也開始有了不滿。
因為她的公主脾氣在房家不受待見,自己與父皇李世民的嫌隙也越來越大,自覺苦悶的高陽公主只能以打獵,游玩排遣時間。
在一次打獵過程中,他遇見了辯機和尚,他不但面容俊朗,而且文采出眾。高陽公主幾番勾引,終于得手。為了支開自己的丈夫,不破壞自己的好事,她還讓自己的兩個侍女給自己的丈夫侍寢,后來巡查御史在緝捕盜賊的時候,無意中從辯機的房中搜出了高陽公主所贈的金寶神枕,一查之下竟然是公主所賜的情物,李世民大怒,腰斬辯機,并殺了公主隨侍十余人,高陽公主對父親的嫉恨更深。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高陽公主為了爭奪家產(chǎn),挑唆自己的丈夫房遺愛和哥哥房遺直“火拼”,李治早看房家不順眼,自己送死索性就成全你們,說是出于為難各打五十大板,事實是兄弟二人雙雙被貶。
脫離了丈夫的監(jiān)管,高陽公主更加肆無忌憚,聽說某個和尚會占卜、某個和尚會捉鬼、某個道士醫(yī)術高超,她把這些人都引到家中日夜廝混。
按說兄弟二人被貶,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應該看得比較清晰才對,但好像房家人統(tǒng)統(tǒng)還都蒙在鼓里,不斷的朝當權者遞“罪證”。
高陽公主無事生非,誣告房遺直非禮自己,作為兄長的李治當然不能不管,所以要求官員查證此事,這時候太尉長孫無忌,自告奮勇站了出來要深入調(diào)查此案。堂堂的當朝一品太尉竟然要審一個性騷擾案,他有怎樣的目的呢?政治人物當然是有政治目的的,無非就是打擊異己,讓他們自此跌落凡塵,永不翻身。
表面上:
高陽公主的夫君房遺愛在被貶后,郁郁寡歡,想和一眾紈绔子弟造反,高陽公主不但不勸阻,反而與他約定相互策應。
房遺直得知此事后。為防止?jié)M門被滅,入宮告密,唐高宗命令長孫無忌查證此事,果然獲得罪狀。不但房遺愛等人被處斬,李元景和高陽公主也都被賜死,并且詔令天下不得陪葬昭陵,高陽公主所生諸子,全部流放嶺南。
實際上:
高陽公主是這么把自己賣掉的。
大唐貞觀十七年,奪嫡之爭已經(jīng)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正在撒著歡兒的對抽,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李泰最終會拔得頭籌的時候,年僅十六歲的李治被推上了前線并最終登基,而他的靠山就是他的舅舅長孫無忌。
當初儲君爭奪戰(zhàn)的一方-魏王李泰,房遺愛就是他的簇擁者之一,而且頗受重用,被李泰視為心腹,所以房家一直被長孫無忌所忌恨,視房遺愛為心腹大患必除之而后快。
在長孫無忌眼中,房家人都是反對黨,是政治方面的對立派,所以長孫無忌對房家的監(jiān)控,一天都不曾放松,以房遺愛為中心,涉及的所有文武官員,全部處于長孫無忌的監(jiān)視之下。
高陽公主騷擾案“爆發(fā)”,長孫無忌馬上抓住了這個時機,通過所謂的調(diào)查家事,直接深入房府搜尋夢寐以求的犯罪證據(jù)。
長孫無忌的目標和行動統(tǒng)一而明確,從一開始著手調(diào)查,就沒向性騷擾案的方向查案,直接抓住高陽公主的政治問題:
曾經(jīng)支使掖庭令陳玄遠窺視宮中的情況;
占卜相關帝王的星象變化。
這就包含兩條罪狀:
窺伺君主圖謀不軌;
古代的天象解釋權歸于官方所有,私自窺星幾乎等同于窺探神器,屬于嚴重的政治錯誤。
剛剛查到這兩條罪狀,旁觀的房遺直見勢不妙,怕長孫無忌無限制的深究下去,房家滿門都會遭殃,所以主動對房遺愛夫婦進行檢舉揭發(fā),包括他們平時談論的話、對皇帝和朝廷的種種污蔑、不敬,一字不落的全都抖落出來。
毫無疑問,房遺直這些主動交代的供詞,牽連到了弟弟房遺愛,為了自保房遺愛又把他的“戰(zhàn)友”們?nèi)砍鲑u,在長孫無忌的威逼利誘之下,一個接一個的咬住了一群無辜的人。
人在遭逢大難的時候很容易相互攀咬,這就造成短短時間內(nèi),連帶著皇親國戚和大唐重臣都成了房遺愛的造反同謀,罪證有了,定罪自然不難。
永徽四年二月,審理三個多月的房遺愛謀反案塵埃落定。兩位駙馬房遺愛、薛萬徹斬首,荊王李元景、吳王李恪、高陽公主、巴陵公主,全部賜自盡。房玄齡也受到牽連,他也被裁撤了宗廟的配饗,此事才告一段落。
長孫無忌的政治清算行為不僅限于打擊曾經(jīng)對立的政敵,更大的目的在于為穩(wěn)固李治現(xiàn)在的地位,所以他要同時搞定地位、聲望頗高的李恪,李恪既是長孫無忌的政敵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積怨,同屬長孫無忌的定向打擊目標。
對此李恪是如何申訴的呢?沒有機會申訴,只能大呼:
“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陷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大意就是長孫無忌擅權,我是冤枉的,如果祖宗有靈,讓他不久后遭受族滅之罪,為何要詛咒長孫族滅呢?因為李恪的弟弟因為此次所謂的謀逆事件也被廢為庶人。同時倒霉的還有另外一個政敵-長沙王李道宗等等,為排除異己,長孫無極無所不用其極。
至于本文的主人公高陽公主,雖只是個引子而已,但可以說所有人遭殃都拜她所賜。
政治斗爭當然不會因一個女人而停歇,但偏偏能從她身上輕易入手,高陽公主自身的因素也不能排除,過多的嬌慣養(yǎng)成了公主脾氣(雖然她真的是個公主),但是自入房家從不安生,挑撥房家骨肉親情、出軌等等這些事沒少做,兄弟二人遭殃后還不知道反省,被慣壞的她只知道埋怨別人,甚至忌恨自己的生父,但卻從來沒有點檢過自身的過患,這為后續(xù)的“悲劇”埋下伏筆,自身問題多多,當然就容易落人把柄進而遭殃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0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