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砉Ω呱w主的兩個典型案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已經(jīng)一貶再貶的韓信終究還是躲不過功高震主的禍端,被呂后、蕭何騙到了長樂宮的鐘室內(nèi)處死。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滅”的感慨(此前,乃范蠡勸告友人所言),作為西漢第一功臣,韓信身死再一次驗證了功高蓋主的危險。
韓信曾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是西漢建國必不可少的一大助力,謀方略平天下,奪取關(guān)中、降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卬、燕王臧荼,攻下代國、趙國、齊國,最后垓下之圍逼迫項羽自刎烏江。
就韓信功績而言,功高震主一點都不過分,更何況劉邦曾兩次暗示,希望能夠收回韓信的兵權(quán)。孤傲的韓信不僅自視甚高,甚至在劉邦需要援助的時候要挾代理齊王的位置,垓下之圍的勝利也是建立在封賞土地的前提上。因此,項羽一滅,短短的兩年時間里韓信就從齊王降為楚王又繼續(xù)下降至淮陰侯。
即使如此,韓信還是不知“為臣之道”,不僅僅怨恨削爵,還與企圖謀反此后也確實謀反的陳豨交好,這便是取死之道。
韓信的身死有著功高震主的緣由,可“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的郭子儀同樣也功高震主,然而卻長壽至八十五,在當(dāng)下也屬高壽更何況那個“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
郭子儀自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起便挑起了重?fù)?dān),五十八歲的郭子儀與李光弼率領(lǐng)著10萬大軍,連戰(zhàn)連克,史思明數(shù)萬兵馬無力招架。潼關(guān)失守,玄宗逃至成都,肅宗李亨登上大位,此后郭子儀任副元帥,收復(fù)兩京(長安洛陽)。
代宗李豫時期,郭子儀再任副元帥,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剛平定,吐蕃便攻破了長安,而郭子儀只用了15天便收復(fù)。唐將仆固懷恩叛亂,兩次聯(lián)合回紇、吐蕃皆被郭子儀機(jī)智抵擋,甚至為了早日結(jié)束戰(zhàn)爭保衛(wèi)國家,六十八歲的郭子儀“單刀赴會”游說回紇,瓦解了敵軍聯(lián)盟。
郭子儀對于唐朝可以說是有著再造之恩,功高蓋主不亞于韓信,然而結(jié)局卻是天差地別。唐德宗尊郭子儀為“尚父”,將之比作大唐的姜子牙、周公,郭子儀逝世而罷朝五日,為之親自送行。
事實上,手握重兵又多次“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郭子儀的偉績也令君主擔(dān)憂。肅宗曾削奪郭子儀兵權(quán),代宗曾貶郭子儀前往督造皇陵,不過對此郭子儀并無怨言,國家有難輒全力以赴。
在為人處事方面,郭子儀寬厚仁義,代宗寵臣魚朝恩與之不睦,不懷好意地邀請一同出游,郭子儀仍舊單刀赴會,將魚朝恩感動的泣涕漣漣。而自家祖墳被盜,身為重臣的郭子儀不責(zé)難他人,只是單方面的反省自己。
同樣功高蓋世,韓信身死族滅,郭子儀卻世所推崇。歸根結(jié)底便是,郭子儀熱忱的愛國赤子之心與寬厚仁義,身居高位卻不居功自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5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