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將,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下場悲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每個王朝在前期戰(zhàn)斗力都是非比尋常,強如漢唐,可謂是名將輩出。比如說漢朝初年的韓信,彭越等;唐朝初年的李靖蘇定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明朝歷史上也是如此,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將,第一名絕對實至名歸:
第一位:魏國公徐達
1:小時候的經(jīng)歷,對朱元璋影響很大
相信大家對于他應該沒有什么爭議,早在少年的時候曾經(jīng)和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由于吃不上飯,朱元璋不顧個人安危帶領大家吃小牛,那時候徐達等多人尊他為大哥。地主怪罪下來,也是朱元璋一人承擔。久而久之,他在弟兄們心目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2:參加起義軍,朱元璋任命他征戰(zhàn)四方
當時朱元璋受湯和的邀請,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1353年,郭子興命令朱元璋回到家鄉(xiāng)招募將士。最開始的時候只是不起眼的小兵,朱元璋后面覺得此人有大才,于是任命他征戰(zhàn)四方。
3:上游擊敗陳友諒,下游消滅張士誠,徐達立下汗馬功勞
在統(tǒng)一天下的這些戰(zhàn)役當中,徐達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長江上游有一支大敵叫陳友諒,起初他的勢力甚至要強過朱元璋。徐達一直跟隨著朱元璋,龍灣戰(zhàn)役,鄱陽湖血戰(zhàn)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率領軍隊攻打張士誠的時候,也是他身先士卒,至此長江流域迎來了大一統(tǒng)。
4:建國后被任命北伐,最后封公爵因病而亡
第二年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同年徐達率領軍隊北方,十月份攻克元大都,標志著明朝對全國性的統(tǒng)治。建國后由于徐達功勛卓著,被封為魏國公。元朝滅亡后殘余勢力逃亡北元,徐達曾經(jīng)多次對北元進行過討伐,有勝也有敗。最后因病身亡,并不是所謂被朱元璋所謀害!
第二位:常十萬常遇春
1:年少時的經(jīng)歷,正好是元朝末年,各種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除了徐達以外,最能打仗的莫過于常遇春。由于太能打仗,據(jù)說只要給他十萬兵馬,他就可以縱橫天下,因此被人稱為“常十萬”。他生長的那個年代正好是元朝末年,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盜匪和起義軍隨處都看的見。
2:無法忍受挨餓,于是投奔大盜
起初由于無法忍受長時間的饑餓,于是轉而投奔當時的綠林大盜劉聚。起初覺得有些新鮮,后面覺得打家劫舍也不是什么正經(jīng)事。
3:碰巧路過和州,見到朱元璋軍隊紀律嚴明,當機立斷去投奔他
至正十五年四月,常遇春一行人到和州搶劫正好遇上朱元璋率領軍隊進攻和州。他早就聽說朱元璋這個人很仗義,于是偽裝成老百姓親眼目睹了朱元璋愛兵如子的作風,也看到朱元璋部隊軍紀嚴明。他當機立斷,前往投奔朱元璋。
4:隨著徐達北伐元大都,回事途中病死
一路上常遇春所率領的軍隊攻城拔寨,可以將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在攻打陳友諒張士誠的關鍵性戰(zhàn)役當中,常遇春總能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打仗非常勇猛,總是沖在頭第一個。朱元璋都勸他你是一軍主帥,要注意形象。建國后隨徐達北征,途中病死,死的時候40歲不到,可以說英年早逝。
第三位:涼國公藍玉
1:本人出身,跟隨將軍南征北伐,吸取經(jīng)驗
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隨著常遇春非常能打仗。起初,他不過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黃毛小子。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提起過他,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當時他隨著傅友德,湯和等人西征攻打四川,戰(zhàn)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明朝軍隊大獲全勝。俘虜了大夏國君主明升,藍玉因此被封為侯爵。
2:多次北征,可是他們都無功而返
元朝滅亡后,北元勢力成為了朱元璋揮之不去的噩夢。曾經(jīng)多次派徐達等人北征,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功而返。有一次,藍玉跟著大將軍馮勝,常遇春之子常茂等人討伐北元。由于二人不和互相推卸責任,導致又一次軍隊無功而返。
3:得到機會,可是囂張跋扈,最終為君主不容被殺
這時候朱元璋直接任命藍玉為大將軍,率領大軍北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捕魚兒?!敝畱?zhàn),從此北元精銳損失殆盡。北元逐步分裂成瓦剌和韃靼兩大部落,威脅明朝邊境20多年的北元不復存在。繳獲的兵馬錢糧不計其數(shù),正是由于這一次做的太過分,導致了他后面悲慘結局。囂張跋扈霸占北元太子妃,最終被朱元璋所殺!
第四位:信國公湯和
1:最早參加起義軍,把朱元璋也拉上
湯和是最早加入郭子興起義軍的,也正是因為他寫信給朱元璋,才讓他更加堅定參軍的信念。他這個人很小的時候就看得出來很睿智,朱元璋比他小三歲,但是能夠聽從他的智慧。這種人在政治官場上也能混的風生水起。
2:很佩服朱元璋,一路上跟著他南征北討
至正十五年六月,湯和隨著朱元璋平定太平,繳獲300匹馬。在追擊陳野先的過程當中,湯和被飛箭射中左大腿,他將箭拔出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最后和諸位將領擒住了陳野先。平定南京,福建等多次戰(zhàn)役中,他都屢立戰(zhàn)功,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3:懂得為官之道,最后明哲保身頤養(yǎng)天年
等到建國后,湯和由于功勛卓著被封為公爵,最后得以善終。那時候開國的大部分武將都是被朱元璋各種借口處死,他最終能明哲保身,足可以看出他在政治官場上的經(jīng)驗十足,老朱沒有借口殺他,最后得以頤養(yǎng)天年。
血戰(zhàn)洪都改成藍玉的原因:
血戰(zhàn)洪都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所指揮的,后來朱文正因嫌朱元璋獎賞太低,投敵謀反。
藍玉是大將常遇春的妻弟,他也是驍勇善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為了宣傳大明將官忠心,將血戰(zhàn)洪都改成藍玉。這也可能是編劇不讀史書,腦洞大開想怎么寫,就怎么編。
在胡軍版的電視劇《朱元璋》中,很多觀眾應該對那場洪都保衛(wèi)戰(zhàn)令人記憶猶新。在那次戰(zhàn)爭中,我們看到了藍玉為了保衛(wèi)洪都視死如歸的英雄氣魄。
劇中藍玉率領的三萬多的士兵要抵抗六十萬敵軍不斷地進攻,以三萬抵六十萬這樣懸殊的軍隊力量,想想都覺得不太可能,而且不但要守住城門,還要守住城門一百天,這樣的艱巨任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藍玉記得朱元璋對他說過,如果在一百天內(nèi)你丟了城那就是死罪,但是在一百天以上你丟了城那你仍然是功臣,因為藍玉的防守能為之后的水路戰(zhàn)提供寶貴的時間。
在南北城關被破的時刻,藍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反攻,他覺得守城是受不住了只能進行反攻能爭取更多的時間,即使自己死了也要死的壯烈。
他抱著必死無疑的決心率領幾千人的敢死隊去迎戰(zhàn)敵軍,在他認為他會戰(zhàn)死沙場的時候后方援軍趕到了,他們的信心增強了,最終勝利了。正如電視所放的,在這次大戰(zhàn)中藍玉立了大功,成為了一代英豪。
然而,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仍然還是有虛構的成分,藍玉血戰(zhàn)洪都并不是真實的。
在史料中,是有洪都保衛(wèi)戰(zhàn),但是人物卻不是藍玉,而是朱元璋侄兒朱文正,他以四萬軍隊抵擋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進攻,為朱元璋南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是軍事歷史上的一個奇跡。
朱元璋殺藍玉的原因:
首先,要說的就是藍玉的性格特征,藍玉雖有膽有謀,屢次立下戰(zhàn)功,在打仗方面也算是個有膽識的將士,這方面也是朱元璋重視他的地方。
但是,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桀驁不馴的性格卻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在軍營中擅自提撥士兵,私自培養(yǎng)自己的軍中勢力;在眾多大臣面前不顧皇帝的威嚴竟說出“我難道不配當太師嗎”的糊涂話。
在回城的關口,由于守關口的衛(wèi)兵沒來來及開門,竟毀關而入。
以上這些舉動都能看出藍玉魯莽、沖動和囂張跋扈的性格。其次,藍玉對身邊的人太過于信賴,同時說明他太單純,藍玉跟太子的關系一直不錯,他有次向太子提起朱棣這個人雄心很大,早惦記著皇位了。
然而,太子卻在朱棣面前提起了這件事,朱棣對藍玉痛恨至極,并開始挑撥藍玉與皇帝的關系。最后的一個原因,在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標去世,皇孫朱允炆年幼,皇位沒有了繼承人,朱元璋擔心自己的皇位被被別人奪去便苦心積慮地想要把身邊礙事之人都除去。
以上三點,正好也使朱元璋堅定了自己殺藍玉的想法,錦衣衛(wèi)揭發(fā)藍玉有謀反的想法,想在朱元璋經(jīng)過的路途中把他殺掉。藍玉被扣上了謀反的罪名,即使想要平反也是無濟于事了。
首先朱元璋殺功臣不止殺的藍玉,還包括了其他的很多開國功臣,除了湯和得以善終之外,其他人好像沒有有好下場的,至于藍玉之所以被殺的原因就比較多了,他之所以身為開國功臣朱元璋還要殺他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點原因:以開國功臣的身份自覺超然不把朝廷命官和制度放在眼里。
這個原因是來自于一件事,這件事是出在藍玉北征南返的時候,當他得勝歸來一路享盡贊美奉承的時候,他在路過喜峰關的時候,因為當時天色已晚守城將士要進行確認身份以防敵軍冒稱,所以未能及時打開城門迎他入城。然后當時有大功的藍玉十分不滿,竟然直接命令手下攻城,然后帶領手下進了城。從這點可以看出來藍玉對手下的掌控以及對朝廷制度的不在乎。
第二點原因:試圖奸淫元王妃,惹怒朱元璋:當時朱元璋就要封藍玉為王,然而當時坊間開始傳出元王妃與藍玉有私情,然而真相是藍玉看上了元王妃,想逼迫她,元王妃因此自殺,朱元璋大怒,將賜給藍玉的“梁”換成了“涼”,并將藍玉的過失記在世襲憑證上。
第三點原因:權力掌控欲太大,惹來朱元璋猜忌,當時藍玉西征回朝,朱元璋封其為太子太傅,但卻位于宋、潁二人之下。然后他就非常抱怨,多次在公開場合抱怨朱元璋,因此惹來了朱元璋的猜忌。
第四點原因:對于軍隊的掌控讓朱元璋忌憚,像上述第一點原因中藍玉命人進攻喜峰關,軍隊便進攻了,可見其對軍隊的掌控力,而且藍玉多次掌兵,手下統(tǒng)治的軍隊很多,其在軍隊中的威望也極高,自然為朱元璋忌憚。
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沒有動藍玉,是因為朱標和藍玉的關系好,藍玉可以為朱標所用。但是朱標一死,藍玉就被殺了,那是因為朱元璋擔心,他的孫子朱允炆制服不了像藍玉這樣的大將,而且后來藍玉想要謀反,朱元璋也不得不除掉他。
朱元璋自從建立了大明王朝以后,就已經(jīng)選下了接班人,那就是朱標,朱標是馬皇后生的兒子,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是朱元璋最心儀的接班人,朱元璋對朱標投入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沒有想到朱標英年早逝,先朱元璋一步離開了人世。而藍玉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朱標活著的時候,藍玉和朱標的關系很好,朱元璋也有意讓藍玉輔佐朱標,但是朱標死了,藍玉也沒有認清局勢,既然我行我素,驕橫跋扈。
朱標死了以后,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選擇繼承人,為了平衡兒子們,朱元璋越過了兒子,直接選擇了孫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的年紀小,為了朱允炆未來能夠更好的打理江山,朱元璋不得不提前為朱允炆鋪路。朱標活著的時候,朱元璋不動藍玉,因為他知道,以朱標的能力,他能夠制服得了藍玉,但是朱標死了,藍玉卻還是一如既往的囂張,仗著自己的權勢,為非作歹,甚至濫殺無辜,后來經(jīng)過朱元璋的私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藍玉對朱元璋給他的封賞不滿意,甚至還有想要造反的心思。朱元璋非常的生氣,后來錦衣衛(wèi)找到了藍玉謀反的證據(jù),朱元璋就直接對藍玉下手了。
藍玉作為朱標的好友,作為朱元璋的開國功臣,之所以會落的這樣的結局。就是因為他還不知道收斂了,甚至還居功自傲,在朱標死了以后,他也沒有看清局勢,繼續(xù)我行我素,觸犯了朱元璋的逆鱗,導致最后被朱元璋屠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7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