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駕崩于暢春園,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并于次年改年號雍正,胤禛成為了康熙末年奪嫡之爭的最終勝利者。雍正帝即位后,一面打擊曾經(jīng)的政敵八阿哥胤禩等人,一面重用擁戴有功的十三阿哥胤祥(封怡親王)、十七阿哥胤禮(封果親王)、十六阿哥胤祿(莊親王),還加封廢太子胤礽之子弘晳為多羅理郡王。為了以示榮寵,雍正帝先后把胤礽、胤祥、胤祿三人的女兒養(yǎng)在宮中收為養(yǎng)女,即和碩淑慎公主、和碩和惠公主和和碩端柔公主。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這三位公主的最終結(jié)局 。
和碩淑慎公主,廢太子允礽第六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正月出生。就在這一年九月,她父親的太子身份被廢掉,全家處于被圈禁的狀態(tài),雖然過了半年,她父親又被復(fù)立為太子了,但她那時也只是個嬰兒,到康熙五十一年,她父親再次被廢,那時她已有四歲,和全家一起再次過上了只有四方天的生活。雖然康熙命令豐其衣食、保障供給,但誰會甘愿過那種禁錮的生活呢?雍正帝即位后,一面大施恩寵,時年14歲的廢太子允礽第六女被他收為養(yǎng)女養(yǎng)在宮中,當(dāng)然這樣的舉動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雍正帝只養(yǎng)大了一個女兒,無法完成與蒙古王公和親的傳統(tǒng)政策)。她在數(shù)年后的雍正四年(1726年)冬下嫁蒙古王公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觀音保,封和碩淑慎公主。這位公主是位長壽之人,一直活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壽終,時年七十七歲。
和碩和惠公主,雍正帝養(yǎng)女,怡賢親王胤祥第四女,康熙五十三年生,后被雍正帝養(yǎng)于宮中。作為怡親王胤祥最小的女兒,和惠公主自幼就被父親奉若掌上明珠,再加上雍正帝與胤祥之間的兄弟深情,入宮后更是得到雍正帝的寵愛,小寶貝一個,在宮中人見人愛。但女大當(dāng)嫁,十六歲時,按祖制公主應(yīng)該下嫁蒙古王公,理應(yīng)歸牧(前往遙遠(yuǎn)的蒙古)。但怡親王和伯伯雍正帝實在不舍得她離開京城,于是想了個折衷的方法,讓公主下嫁給喀爾喀博爾濟吉特氏的多爾濟塞布騰(智勇親王丹津多爾濟之子),封和碩和惠公主。但做為老丈人的怡親王送給了女兒女婿一座宏大的王府,讓兩人在京城居住,一來便于照顧,二來不用遠(yuǎn)赴千里之外的蒙古。但可惜的是,成婚兩年后的雍正九年(1731年),和碩和惠公主就病逝于府,年僅十八歲。其子桑齋多爾濟自幼年就被養(yǎng)在宮中,成人后承襲喀爾喀扎薩克多羅郡王爵位,受到乾隆帝的信任。
和碩端柔公主,莊親王允祿嫡長女,后被雍正帝養(yǎng)于宮中。端柔公主是莊親王允祿的大女兒,長得俊俏又聰明伶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小時候跟隨父親進(jìn)宮,深得雍正的喜愛,同淑慎公主、和惠公主例,收為養(yǎng)女,序齒為三公主。因為生父貴為親王,又是嫡母所出,使端柔公主從小養(yǎng)成了刁蠻的性格,絲毫不讓怡親王嫡女和碩和惠公主。雍正五年,為了懷柔蒙古,雍正皇帝指婚把端柔公主許配給科爾沁郡王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端柔公主非常不情愿,嫌那里離北京太遠(yuǎn)、太荒涼,哭了三天三夜。最后不得已出嫁時還帶了許多的金銀財寶和家奴,見到好地方就占為己有,她要的地方連蒙古王公都不敢不給。于乾隆十九年薨,年四十一,葬內(nèi)蒙古法庫公主陵。
縱觀中國歷代君王史,雍正帝算的上最勤政的好君王之一,對于清王朝出現(xiàn)的康乾盛世更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歷代帝王不僅白天要日理萬機,處理朝中大事,而且還要妥善的處理好后宮事宜,還要做到皇族子嗣的延續(xù)。那么雍正帝就真的如《甄嬛傳》所演的那樣,獨寵甄嬛一人嗎?其實不是的,在雍正不惑之年時迎來了他的人生知己謙妃,兩人更是相愛了六年,只是雍正走后,謙妃的下場是怎樣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謙妃是當(dāng)朝管領(lǐng)劉滿的女兒,兩人整整相差了37歲。當(dāng)時的謙妃只14歲,青春活力,少女感十足,51歲的雍正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所以一眼就相中了,很快就安排了侍寢,而后的6年里謙妃更是受盡了寵愛,一路從答應(yīng)直至貴妃,兩人恩愛有佳。本身子嗣不多的雍正還老來得子與謙妃生下了六阿哥弘瞻,這對母子就格外成了雍正眼前的?紅人??。?/p>
只是好景不長,謙妃在和雍正恩愛了六年之后,雍正就到了彌留之際。在雍正臨時之前還拉著謙妃的手,含淚說出了一句最動人的情話:?我舍不得你???梢娭t妃在雍正的心里地位有多重,他是多么舍不得這位年輕的女子啊,多么想保護(hù)謙妃和弘瞻以后能過的周全。而謙妃也是出于對弘瞻的保護(hù),將弘瞻過繼了出去,讓他沒有繼位的可能,也算是能保他性命,她自己卻因為失去了保護(hù)傘,抑郁而死了。
對于謙妃來說,前半生有雍正的庇護(hù),是很幸福,只是雍正離開后,她這么小的年紀(jì)很難在那種勾心斗角的后宮中立足,下場也算是悲涼的。所以不要看似生活在皇宮大院,吃穿不愁,但是沒有能廝守一生的人,生活也是相當(dāng)獨寂悲涼的。
雍正的妃子熹妃娘娘,她的結(jié)局很好
在清朝的歷史上孝圣憲皇后 雍正即位初,直接封為熹妃,估計跟乾隆被密定為儲君有關(guān), 居景仁宮。地位次於烏喇那拉皇后、年貴妃、齊妃。但後來隨著年妃、皇后相繼逝世,齊妃之子弘時失帝意,地位日漸升高。八年(1730年),晉封為熹貴妃,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tǒng)攝者。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逝世。其子弘歷登基,是為乾隆帝。以遺命尊鈕祜祿氏為皇太后,徽號崇慶皇太后,移居慈寧宮。同年十一月戊申,乾隆帝追封外祖父凌柱一等承恩公,謚良榮。外高祖額亦騰、外曾祖吳祿追封一等承恩公。
乾隆帝事母至孝。再加上太后身體一直十分硬朗,也因此乾隆每次出巡,太后都同行。拜謁孝陵,秋獵木蘭,同是每年必去的。遇到太后生日,乾隆帝率王公大臣奉觴稱慶。
太后的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壽辰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崇慶皇太后逝世,年八十六,累上尊謚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圣憲皇后。孝圣皇后長壽,一般認(rèn)為跟其出身不高,早年從事勞動有關(guān)。這種體質(zhì)也遺傳給乾隆皇帝,使乾隆皇帝一樣成為高壽者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1678-1735)
屬馬,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二十日在太和殿登皇帝位。
雍正帝共10子,其中6子早夭。1723年首創(chuàng)秘密立儲制,指定皇四子弘歷為皇太子。按理說皇三子弘時不論資歷還是母妃品級均優(yōu)于弘歷,卻與儲位無緣??赡苁且蚱浞趴v不謹(jǐn),亦可能是康熙帝對弘歷頗為青睞,曾令養(yǎng)育宮中,親授書課。
古人多重男輕女,都希望生下男孩,而不喜歡女兒,無視女孩,在歷史上女孩子甚至都沒有名字,只冠著夫家的姓。
有時候連公主過得不好好,除了唐朝那個開放的時代,公主過得還不錯。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公主還是比不上王子什么的。
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皇帝的女兒過得也不好,并且皇帝的女兒數(shù)量更是很少,女兒的日子過得也不好。
就說雍正吧,雍正和他老爸康熙比起來,子嗣并不多,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沒有康熙多。尤其是女兒,雍正活下來的女兒很少,那么多的妃子,就只生下一個活著的公主。
但是和康熙不一樣的是,雍正還有三個養(yǎng)女,那雍正收養(yǎng)的這三個女兒是什么身份呢?雍正又為何要收養(yǎng)這三個女兒呢?目的是什么呢?
野史君先和大家聊聊這個雍正唯一活著的女兒。雍正唯一活著的女兒叫和碩懷恪公主,是雍正第二個女兒,母妃是雍正的妃子——齊妃。齊妃很不錯,為雍正生育三子一女,不過,兒子就活了一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7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安史之亂到底有何而起是誰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