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硎駶h四相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蜀漢景耀六年(263年)秋,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圍困成都,后主劉禪開城投降,立國四十二年的蜀漢宣告滅亡。蜀漢政權有四位治國能臣,都懷相國之才,他們被稱為“蜀漢四相”,即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祎。而這四人的最終結局卻是各不相同,境遇更是讓人唏噓不已。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劉備三顧茅廬將其請出,輔佐劉備建立蜀漢。蜀漢建立后,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xiāng)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最后病逝于五丈原,時年五十四歲。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但也是蜀漢的第一權臣。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xiāng)人。初隨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后被諸葛亮悉心培養(yǎng),并密表劉禪可以作為其死后的接班人。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后,蔣琬繼其執(zhí)政,拜尚書令,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謚號“恭”。蔣琬年少時好學,聰明過人,儀態(tài)軒昂,氣度不凡,諸葛亮曾稱贊道:“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忠心耿耿,雅量寬和,應與我一起復興漢室”。
董允,字休昭,瀘縣嘉明鎮(zhèn)人,掌軍中郎將董和之子。東漢末年,其父董和事劉璋為益州郡太守,劉備立太子時,允被選為洗馬,后為黃門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董允加輔國將軍,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書令,任大將軍費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董允為人恪守正直,平易近人,禮賢下士。為官一生,兩袖清風,淡泊名利。
費祎,字文偉,荊州江夏人,費祎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游學入蜀,劉備平定蜀中時將其召入幕府。費祎以其才能深得丞相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皆不辱使命。諸葛亮死后,初為后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封成鄉(xiāng)侯。費祎主政時,執(zhí)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fā)展盡心竭力,其人性格謙恭真誠,廉潔奉公,家無余財。延熙六年(243年)冬,費祎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十一年(248年),費祎出屯漢中。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魏降將郭修在酒宴之時乘其醉酒將費祎刺死。后主劉禪謚贈“城鄉(xiāng)敬侯”,其長女為太子劉璿之妃,次子尚公主為尚書郎,長子費承嗣侯爵,為黃門侍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8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