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禪的子女下場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劉禪,扶不起的阿斗,成不了大事的無能皇帝,葬送了父親劉備一輩子的心血,實屬蜀漢罪人。
三國爭霸時期,劉備是何等英姿颯爽,靠著手下的賢臣良君,硬是從無到有,打出了一片基業(yè)。劉備臨時托孤,諸葛亮含淚允諾,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對內(nèi)對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沒曾想,最終蜀漢隨著劉禪的開城投降,一切煙消云散。
劉禪劇照
劉禪是快活了,避免了亡國身死的下場。有人說他投降是為了蜀國百姓,避免再生靈涂炭,徒增殺戮。對此,瀚海不多做評價,畢竟每個人的看法不同,著重點不同,但只能說劉禪確實是蜀漢滅亡的第一罪人。
司馬昭曾說: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這種全盤否認的說法,不知劉禪作何感想呢?
魏滅吳形勢圖
當然,有一說一,劉禪的投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確保了自己的兒女慘遭殺害,也算是一件幸事。不過喜中有悲,他們的結(jié)局實在是說不來有多好。
劉禪共有九個孩子,七子二女,史書詳細記載的僅有四人,本文簡單概括一番。
劉禪劇照
長子劉璿
劉璿十五歲時被立為太子,在劉禪開城投降后,蜀漢大將軍姜維假裝向鐘會投降,設(shè)計殺死鄧艾。不久后姜維和鐘會起事之事泄漏,鐘會和姜維同時被殺,劉璿在亂兵中殺害,時年40歲,死的凄慘。
第五子劉諶
劉諶是劉禪的第五子,在蜀漢末期為北地王,劉禪準備開城投降時,劉諶一心勸阻,可惜劉禪心意已決,向鄧艾遞了投降書。劉諶憤而離開皇宮,在祭祀劉備的昭烈廟中先將妻、子殺死,隨后自殺,以死明志。
永嘉之亂戰(zhàn)爭繪畫
其余三子
皆隨劉禪投降,后死于西晉末年發(fā)生的永嘉之亂。(永嘉之亂是西晉滅亡的爆發(fā)點,北方漢人幾乎被屠殺一空,劉禪的這五個兒子也不例外)
兩個女兒
劉禪的兩個女兒都是先經(jīng)喪夫之痛,又遭亡國之禍,父親投降于魏致蜀國亡,兩位悲慘的亡國公主雙生姐妹最終在凄涼憂傷中郁郁而終。
劉禪長女嫁于諸葛瞻。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其在十七歲時迎娶劉禪長女。諸葛亮老來得子,對諸葛瞻寄予厚望,只可惜諸葛瞻空有一堆理論,卻無實踐之實。
在諸葛亮去世后,諸葛瞻襲爵武鄉(xiāng)侯,基于諸葛亮的威望,諸葛瞻不用多加努力,平步青云,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zhí)掌尚書臺政務(wù),統(tǒng)領(lǐng)國事。
魏將鄧艾伐蜀時,諸葛瞻率領(lǐng)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李球、黃崇防御綿竹(今四川德陽市)。其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坐失兵機,出城與鄧艾決戰(zhàn),兵敗被殺,綿竹失守,兒子諸葛尚亦戰(zhàn)死。
劉禪長女夫亡子死,國又亡,可悲可悲。
劉禪次女劇照
劉禪次女嫁于關(guān)統(tǒng)。
關(guān)統(tǒng),是關(guān)羽之孫,關(guān)興之嫡子。
關(guān)于關(guān)統(tǒng)的史書記載實在是太少,只有《三國志·蜀書六·關(guān)張馬黃趙傳》中的關(guān)羽傳記稍有提及,在第五次北伐途中,因感染重病而去世。
劉禪次女同樣夫亡國又亡,孤寡一生。
瀚海說:
劉禪的長子和五子為國捐軀,死得其所。至于兩位公主,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作為亂世之中一顆漂泊的野草,在沒有可以依靠的臂膀后,只能孑然一身寡居終老。
亂世之中,戰(zhàn)敗方安能有好生活,好日子。
蜀國滅亡后,劉禪與五虎上將后代的下場是怎樣的?
三國時期,劉備辛苦征戰(zhàn)幾十年終于建立了蜀漢政權(quán),最后卻葬送在劉禪的手上。都知道蜀漢曾經(jīng)戰(zhàn)將如云,最有名的便是五虎上將,分別是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那么在蜀國滅亡之后,他們的后人又都去了哪里,還有劉禪后人結(jié)局又是什么呢?
蜀漢從建立到滅亡一共就兩個皇帝,一個是劉備,另一個就是劉禪。蜀國滅亡后,劉禪就一直生活在洛陽,還被封為安樂公。在影視劇中,劉禪總是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好像什么事也不管,所有的事情全都仰仗諸葛亮。蜀國滅亡后,照樣還是吃喝玩樂。可是劉禪卻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比三國時期任何一個皇帝在位時間都要長,而且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他也能擠進前十。
劉禪膝下共有七子,太子劉璿死在了鐘會之亂中。第五個兒子劉諶,在劉禪投降魏國的當天,將自己的妻兒全部殺死,然后在劉備的墓前自殺了。第六個兒子劉恂,跟隨劉禪一起去了洛陽,還繼承了劉禪的爵位,他的后代在永嘉之亂的時候被殺了。至于劉禪其他的兒子,也都跟著父親投降了魏國,后來全部死在了西晉的永嘉之亂中。
馬超的全家基本上都被曹操給殺了,只剩了馬超和堂弟馬岱幸免于難。馬超有三子,長子沒有記載,次子死在了張魯手中,小兒子馬承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之后也沒有記載了。
黃忠被劉備封為關(guān)內(nèi)侯,只有一個兒子,但是很早就死了,他應該是沒有后人。
趙云死后被追封順平候,他膝下有兩子,長子趙統(tǒng)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在蜀漢亡國之后應該還活著,可是他的次子趙廣在追隨姜維的時候,戰(zhàn)死沙場了。
劉禪的七個兒子結(jié)局都比較慘。太子劉璿在“鐘會之亂”中死于亂兵之手,三子劉琮是病逝,五子劉諶自殺殉國,其他四子跟隨劉禪去洛陽后經(jīng)歷了“永嘉之亂”,大概率是被俘殺了。
劉禪大家都比較熟悉,劉備之子劉阿斗,蜀漢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蜀漢時期在位時間最長卻也是最窩囊的皇帝,他投降后遷往洛陽象征著蜀漢的正式滅亡。史料記載他的七個兒子結(jié)局都不好。
長子也是太子的劉璿在蜀漢滅亡后第二年的鐘會之亂中被亂兵所殺,時年四十歲。到底是哪方亂兵所殺,是無意殺害還是被某方勢力借機蓄謀所殺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據(jù)史料記載三子劉琮是在蜀漢滅亡前一年因病去世的。如果說劉琮是最正常地死亡,那五子劉諶就是最慘烈地赴死。當時魏軍兵臨城下,后主劉禪懦弱歸降,劉諶靠一人之力無法挽救傾頹之勢,寧愿在祖宗靈前壯烈殉國也不愿去當亡國奴。
至于其他四個兒子都是跟隨劉禪遷去了洛陽,后成為西晉政權(quán)的“二王三恪”,分別被封為安定王、新平王、新興王、上黨王,成為政治擺設(shè)。在晉懷帝永嘉年間的“永嘉之亂”中,匈奴、羯胡殺害了大部分的洛陽貴族。西晉滅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們大概率是被俘殺了,逃亡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歷史上也沒有明確記載。
總之,劉禪此人確實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他的長子和五子要么有君子之風,要么是忠烈之士,還是可敬可佩的,可惜生不逢時。
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小道,奇襲成都,殺諸葛瞻,兵臨城下,劉禪開城投降。在劉禪投降后,劉禪一家及其蜀漢的王公大臣們被遷到了洛陽,被司馬昭給監(jiān)視起來了!劉禪到洛陽后,被封為安樂公。阿斗不傻,憑借著自己?樂不思蜀?的高超演技,騙過了司馬昭等人,在魏國小日子美滋滋。公元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謚號思公。那么,劉禪到底有幾個兒子,他的兒子們的結(jié)局如何,還有他的后裔今何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一二。
根據(jù)史書記載,劉禪比他的老爸劉備厲害多了,多子多孫,他有七子兩女。雖然劉禪多子多孫,但是他的兒子們運氣有點背,差一點劉禪就斷子絕孫了。接下來,我們就對劉禪的9個子女的情況做一說明。首先,劉禪的長子劉璿于生于公元224年,公元238年,被劉禪立為太子。在劉禪投降魏國后,姜維與鐘會密謀起事,事情敗露,姜維和鐘會被殺,而倒霉的劉璿也被亂軍所殺,時年40歲。關(guān)于劉璿一脈的子孫情況不見于史書,多半是死于非命,要不然也會被遷往洛陽圈養(yǎng)起來。
次子劉瑤、四子劉瓚、六子劉恂、七子劉虔在蜀國滅亡后,隨著劉禪一起遷往了洛陽,過起了富家翁的生活。但好景不長,由于晉武帝司馬炎的傻兒子司馬衷弱智,他的皇后賈南風專政,招致司馬家的王爺們的不滿,爆發(fā)了八王之亂,導致西晉元氣大傷。這時候,內(nèi)遷各族趁機起兵反晉,特別是南匈奴的劉淵帶兵攻破洛陽,俘獲了晉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史稱?永嘉之亂?。劉禪的四個兒子次子劉瑤、四子劉瓚、六子劉恂、七子劉虔都死于永嘉之亂,其子孫的情況雖然沒有記載,但多半也是死于這次兵亂。
劉禪的五子劉諶,可是他老劉家最有骨氣的子孫,在鄧艾兵臨城下時,他老爸劉禪要開城投降,他堅決反對。在劉諶勸阻無效之下,他來到祭祀劉備的昭烈廟中痛哭,隨后他先將自己妻子兒女殺死,然后自殺殉國!接下來,我們再說劉禪的兩個女兒,她們分別嫁給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和關(guān)羽之孫關(guān)統(tǒng),按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女兒這一脈已經(jīng)不算劉禪的后裔,我們就不去深究了。
據(jù)地方縣志記載,在劉禪的七個兒子中唯一幸存的是三子劉琮,曾被劉禪立為西河王。在永嘉之亂時,劉琮運氣好,南逃到了廣東汕頭。在明朝的時候,他的后裔遷到了江蘇鎮(zhèn)江。后來,其家族出了一個劫富濟貧的俠盜,能飛檐走壁,甚是了得,但后來,還是被當?shù)毓俑畞y箭射死。當時,當?shù)毓俑侥闷浼揖欤€好有好心人通風報信,他的妻子帶二個子逃亡到了湖南瀏陽定居。后他的大兒子往山東發(fā)展,再無音信,這一脈就此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二個子在明末清初攜妻遷入四川郫縣定居,現(xiàn)已傳15代,發(fā)展到2000余人。
據(jù)說在現(xiàn)在的成都街頭,還有人以劉備后裔自居,重拾劉備的老本行,織席販履,成為街頭一大特色,引無數(shù)路人側(cè)目觀望!
因為劉禪被稱為扶不起來的阿斗,劉禪膽小如鼠,而且資質(zhì)還很平庸,根本就是不務(wù)正業(yè),完全沒有當?shù)弁醯拿嫦唷?/strong>司馬昭放過劉禪就是因為劉禪完全對司馬昭構(gòu)不成任何威脅。也就是因為劉禪沒有政治才能救了劉禪一命,保住了劉家的唯一的血脈。有時候資質(zhì)平庸反倒是一種解脫呢。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幾百個皇帝。然而,作為一個被征服國家的統(tǒng)治者,他常常是悲慘的。不僅國家被摧毀,他的后代也被任意屠殺,他們的命運往往很悲慘。最典型的是劉禪,蜀漢的統(tǒng)治者,在亡國后有“喜不思蜀”的典故,他能夠死得其所,活到最后的恥辱。但他的兒子們卻深受其害。他有七個兒子,六個被殺,只有一個沒死。
在古代,劉禪還是一個很幸運的皇帝,他沒有付出什么,輕松愉快地登上了王位。在做皇帝的時候,大部分時間他們都不用管事情,在后宮享受快樂,是自由自在的。此外,他的兒子比他的父親劉備有更多的兒子。他有七個兒子,但他們都落得窮困潦倒的下場。長子劉璿。這就是劉禪的代表,它膽小,但也不學,比較好玩,尤其是喜歡騎馬射箭。
最后,劉禪死在另一個國家,不是在戰(zhàn)爭中,也可以說是他生命的結(jié)束。后來,我還聽到許多歷史學家議論說,劉禪其實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如果他沒有裝傻,蜀國就會滅亡得更快。但是史書和歷史中對他的評價卻十分的統(tǒng)一,正所謂扶不起的劉阿斗說的就是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1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