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一舉成名,靠的就是12歲出使趙國,用計讓秦國得到了十幾座城池。
甘羅出使趙國的時候,秦王政才剛剛15歲,還沒有親政,一切軍國大事皆有丞相呂不韋操持。呂不韋將甘羅的請求出使趙國的報告交給嬴政,并說:"甘茂有個孫子名叫甘羅,年紀很輕,是名門之后,所以諸侯都知道他。最近他愿意出使趙國,請大王答應派他去。"嬴政召見甘羅,于是派他前往趙國。
趙國國君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甘羅問趙悼襄王說:"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的事嗎?"趙悼襄王回答說:"有所耳聞。"
甘羅接著問:"您聽說張?zhí)埔窖鄧蜗鄦?"趙悼襄王回答說:"也有所耳聞。"
甘羅分析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敢背叛秦國。張?zhí)频窖鄧蜗?,說明秦國不會欺辱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來擴大在河間一帶的領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
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甘羅回到秦國后,秦始皇封賞甘羅擔任上卿(相當于丞相)之職,并將甘茂原來的田地、房宅賜給甘羅。
不過,此后甘羅的后面事跡在史籍里就毫無無載了。
甘羅確實是甘茂的孫子,但他爺爺曾經是秦國左丞相,后來遭人詆毀陷害,早跑到齊國去了,根本談不上什么名門之后。呂不韋之所以推薦甘羅,是因為甘羅是自己門下的人,把他培養(yǎng)了出來,且找到了出使趙國的好機會,讓甘羅一戰(zhàn)成名。甘羅12歲被拜相,這不過是呂不韋的意思,他給嬴政安排了一個年齡相仿的朋友。
嬴政21歲即將親政時,甘羅從史料中消失了,為什么呢?大概率是因為他選擇了忠于呂不韋,而被嬴政處理掉了。通過非正常手段,滅掉呂不韋安排在身邊的這顆棋子,秦王政才能安心的籌備親政后的大動作。
22歲這一年,秦王政迅速滅掉了嫪毐的叛亂,摔死了太后的私生子,之后又免掉了呂不韋的相職,逼得呂不韋只能自殺——這一系列舉動能順利完成,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秘密準備才行。
所以,甘羅很可能是忠于呂不韋,成了秦王政的絆腳石,所以被秘密處理掉了。不然以他的情況,一定會成長為秦始皇身邊重要的幫手,青史留名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