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未遂, 改裝逃走,至中牟縣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語打動縣令陳官,使陳棄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呂伯奢,盛邀曹、陳至莊中款待。曹聞得磨刀霍霍,誤為呂存心加害,便殺死呂氏全家,焚莊逃走。陳見曹如此心毒手狠,枉殺無辜,十分懊悔,宿店時,趁曹熟睡后獨自離去而投呂布。曹軍圍攻呂布于下邳 。 陳宮向呂布獻計,要呂布攻打曹操,呂布牽掛妻小,猶豫不決,失了出城破敵之機。呂布終日與妻妾飲酒解憂,執(zhí)意不聽陳宮所勸。后呂陳二人被曹操俘虜于白門樓并遭斬殺。
歷史上真實的陳宮, 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192年, 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zhàn)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但此后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并游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呂布戰(zhàn)敗后,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正史雖然和演義略有出入,但陳宮確實事過曹操、呂布二主,也最終死在了曹操手中。但為什么曹操殺了陳宮還要照顧他一家老小?
首先陳宮拿準曹操顧及“氣度”?!皩⒁孕⒅翁煜隆薄ⅰ皩⑹┤收谔煜隆?、“明公”,雖然是好聽話,但這時候講又不失氣節(jié),曹操必然不會當眾打自己臉說“非也,我不是,我將殺你全家”這樣的話來把殘暴奸邪相往自己臉上掛吧?
其二,曹操厚待其家人,會顯得曹操深明大義,士人會更愿意歸順他,也符合當時的“戰(zhàn)爭道德”。交戰(zhàn)相爭,本來是男人之間的事,各為其主罷了。遵守禮節(jié)雖然不會帶來多大的實質性好處,但更容易得到好一點的名聲,讓人愿意合作;做的太過則相反,可能其他人慢慢會把“除禍”作為共識,而曹操對外平衡得一向很好。
最后,就是兩人確實有過交情。陳宮是曹操早年的功臣,曹操拋開權謀之舉,確實算是性情中人,這份掙家底的情誼他不會完全不顧。
三國時代存在著某些“過時”的禮義。在生死紛爭實在太過平常的時代,身懷智慧的人明白善因可貴,所以懂得妥協(xié)。
曹操出于恩威并施之道,曹操妥善安置了陳宮的家人。
高順是東漢末年呂布帳下的中郎將,是呂布手下最能打的一個人,不過在呂布投降后,關于高順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被曹操殺了,而大家所熟知的張遼卻是率眾歸降,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那么當時論才能的話,張遼是比如高順的,曹操為何沒有招降高順呢?
首先一個原因應該是和夏侯惇有一定關系,”呂布復與袁術通,遣其中郎將高順及北地太守雁門張遼攻劉備,曹操遣將軍夏侯救之,為順等所敗。秋,九月,順等破沛城,虜備妻子,備單身走”。此戰(zhàn)夏侯惇的眼睛是受了傷的,他也是很介意被人談及自己相貌的,而夏侯惇是曹操的族人加心腹,為了和諧內部,曹操只能殺了高順,陷陣營讓曹軍痛苦不堪,不殺無以慰藉曹營軍士,這個也是有可能的。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將七百余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高順所統(tǒng)“陷陣營”應該是三國時代唯一的重甲步兵,其時各諸侯所統(tǒng)兵皆衣衫襤褸,武器繁雜不堪。由黃巾軍演化而來的青州兵已經算戰(zhàn)力強悍的了,但其實裝備也是良莠不齊。順統(tǒng)700重裝步兵正面沖殺即便面對步騎亦可以說了屠殺。注:三國時期還沒有馬鐙,騎兵無法騎射,且量少。只可用來追擊潰兵擴大戰(zhàn)果,正面沖殺殺傷力不大。高順擊殺曹軍甚多,操將多恨之。呂布之敗非高順之錯,曹操水淹下邳,陷陣營不戰(zhàn)自潰。高順個人能力及輝煌戰(zhàn)績也是建立在擁有“陷陣營”的基礎上。當然有關陷陣營的記載,只存在于《漢末英雄記》,《三國志》《后漢書》并未有記載。
個人覺得,曹操沒有招降高順,最有可能的是高順直接表態(tài)寧死不降了,當時曹操是招降過陳宮的,操謂陳宮曰:“公臺平生自謂智有余,今意何如?”宮指布曰:“是子不用宮言,以至于此。若見從,未可量也?!辈儆衷唬骸澳吻淅夏负??”宮曰:“老母在公,不在宮也。夫以孝理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辈購驮唬骸澳吻淦?、子何?”宮曰:“宮聞霸王之主,不絕人之祀”。
曹操拿陳宮家人威脅陳宮,但是陳宮依然不降,那么相對來說,曹操是有用人之量的,張繡賈詡殺他兒子侄子典韋他都忍了,高順害夏侯惇瞎了一只眼,但是能夠招攬還是會招攬的,但是結果必然是和陳宮一樣,因為歷史上沒有記載曹操和高順說了什么,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高順什么也沒和曹操說,高順明白,曹操即便愛才,也不敢不殺,因此高順不說話,曹操也不敢招納,高順沉默不語,和不屑一顧截然相反,看來曹操看高順天生不對眼,看見他那人就不喜歡。
否則以曹操之胸懷沒有理由不屈身誘降。曹操大愛高順之能,但高順以拒不開口,橫眉冷對的方式拒絕交流,所以不是不想收高順,而是實在苦無對策。
而且曹操招降高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高順在呂布軍營里屬于二號人物,自己該如何安置他。曹操擊敗呂布時,屬于創(chuàng)業(yè)初期,應該是不宜大用外姓將領,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再者高順被擒,非戰(zhàn)之罪,心里多半是不服的,曹操一看,既然沒有歸順的意思,索性成全,英雄惜英雄。
高順對呂布還是蠻忠心的,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上尾加心苋瞬荒苡冒。斎涣x也分大義和小義,忠于某個人只能算小義,忠于真理,忠于正確的信仰,忠于社會正確的倫理道德價值觀這些是大義,關羽追隨劉備是為了匡扶漢室,重塑已經坍塌的社會道德倫理,這是大義,降曹也是有約在先,這是為了大義暫時茍且這叫不拘小節(jié),之所以被尊為圣賢必有常人不可及之處,高順的忠義可能更多的是針對呂布的小義,特別是在亂世中,幾易其主是非常正常的,不正常的反而是后人用自己的不正常思維去評價前人正常的行為,所以說才更加可惜高順,如果有一個明主,他的才能會有更好的施展機會。
雖然陳宮曾經救過曹操的性命,但是后來與曹操為敵,投奔了當時的曹操心腹大患呂布,而且?guī)ьI著呂布偷襲曹操的后方,最后被俘虜了也不投降導致被殺。
陳宮和曹操兩個人很早就認識了,當時曹操因為刺殺董卓,所以狼狽逃竄,當時碰到了陳宮,曹操的事跡感動了陳宮,于是陳宮決定跟著曹操逃跑,就這樣兩個人擺脫了董卓的追殺,但是兩個人因為政治理念和人生信條都不合適,所以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而且陳宮看到了曹操某些行為之后非常厭惡曹操。
后來陳宮跟隨著曹操的心腹大患呂布,多次獻計出策,讓呂布攻打曹操,當時曹操正在徐州,準備攻下徐州的時候,陳宮覺得機不可失,所以立馬建議呂布去攻打曹操的后方,因為那個時候曹操把大部分軍隊都拉去徐州了,所以后方防備空虛,呂布等人一下子打下了好幾個城。
正是因為陳宮建議呂布去攻打曹操的后方,所以導致曹操沒有辦法打下徐州,無功而返,造成了大量的損失,所以到了后來曹操非常憤怒,多次追殺呂布,最終還是將呂布殺死,然后他俘虜了陳宮,曹操也想要勸降陳宮,因為他覺得這個人是個人才可以幫助自己做很多事情,但是被拒絕了,陳宮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理想和曹操的理想大相徑庭,如果投靠曹操無疑是自取其辱,所以直接告訴曹操自己想死,于是就被殺了。
陳宮不肯再度歸順于曹操(之前背叛曹操),曹操怕放了陳宮,陳宮會投靠別的勢力來對抗他,因為陳宮對曹操那是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最終曹操再三好言無果,只能殺了陳宮。
陳宮當年也救了曹操一命,所以陳宮死后,陳宮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養(yǎng)。
三國人物中,陳宮是一個出場時間并不長的人物。他的活躍期很短,從出仕到被殺一共才七年時間。
陳宮跟隨曹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陳郡人,而陳郡則是曹操拿下的第一塊根據地,所以陳宮出仕為官后,自然而然就跟隨了曹操。讓陳宮成為曹操的心腹是因為他勸說曹操接任兗州刺史一事。
擴展資料 陳宮(?-199年2月7日),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首席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zhàn)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但此后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并游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呂布戰(zhàn)敗后,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陳宮
千萬不要被曹操的假象迷住了,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正史中,曹操抓住陳宮后,都是想殺了他,絕無留下陳宮之心。
說到陳宮與曹操的交情,其實兩人并沒有什么深厚交情,不過是落水相逢,陳宮在沒有完全了解曹操之前,就投靠曹操一起從事反對董卓的大業(yè)。
陳宮原本是中牟縣縣令,而曹操當時是刺殺董卓未遂的刺客,被董卓下令全國捉拿,曹操逃到中牟縣后被士兵捉住,陳宮白天將曹操下獄,晚上私自審問曹操后得知,曹操是想回到家鄉(xiāng)召集義軍討伐董卓,陳宮深受感動,于是棄官投靠曹操,隨曹操一起創(chuàng)業(yè)。
這就是陳宮與曹操的交情,原本兩個陌生人,僅僅因為陳宮聽說了曹操要舉義兵討伐董卓,便讓一心為國的陳宮傾向投靠,這叫志同道合,如果說陳宮和曹操還有什么其他交情的話,那么志向相同也讓兩人走到了一起。
但是,陳宮僅僅是聽從了曹操的一面之詞,對曹操的為人完全不知情,就草率地投靠了曹操,導致后來陳宮又離開曹操,迎立呂布的故事,最終為曹操所殺,陳宮雖然有心為國,但相遇曹操不過一天時間,就決定跟隨,實在是勇氣可嘉。
原本是志同道合的兩個人,在陳宮對曹操逐漸了解之后,兩人的交情開始分崩離析,最終分道揚鑣,各奔東西,而讓陳宮產生離開曹操的念頭就是因為曹操過于狠毒,以莫須有的懷疑心態(tài)殺死了呂伯奢一家人,這讓陳宮感動曹操太過狠毒,這不是自已的追求,于是離開曹操。
除了曹操多疑、狠毒之外,曹操還說了一句讓陳宮心寒的話,這句話就是?寧可我曹操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我曹操?,一時之間,曹操給陳宮的印象就是天下頭號奸雄的形象,也讓陳宮選擇離開曹操。
陳宮離開曹操之前,本來還想殺了曹操,但轉念一想,陳宮是自愿跟隨曹操的,又沒有人逼他,如果就這樣殺了曹操,恐怕落下個不義的名聲,于是沒陳宮沒有殺曹操,就直接離開了,可見陳宮此人相當重名聲,有仁義,沒有因為曹操不仁而做出不義的事來。
如果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話,那么陳宮與曹操的交情還不如君子之交,只能算萍水相逢。
陳宮離開曹操后投靠了徐州刺史陶謙,與曹操再次見面則是幾年以后了,當時曹操父親一家人被陶謙手下的張闿所殺,曹操為了報父親被殺之仇,興兵攻打徐州,一路屠城,陳宮作為陶謙的說客前往勸說曹操罷兵。
曹操原本是不想見陶謙的說客,聽說是陳宮來了,還是見了一面,曹操當然是不同意了,還對陳宮當年離去耿耿于懷,其實這個時候無論是誰來勸,曹操都不會同意的,因為這是曹操攻打徐州的天賜良機,報父仇是小事,攻打徐州才是大事,曹操是做大事的,但必須打著報父仇的幌子,沒有比這更好的理由了。
陳宮勸說曹操失敗后,沒臉回去,直接投靠了陳留太守張邈,以另一種方式阻止了曹操攻打徐州,陳宮的方法就是趁曹操在徐州征戰(zhàn)時,聯(lián)合張邈、呂布等人,襲擊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結果整個兗州除了三座城池之外,全部投降了呂布、陳宮等人。
這一下子,把曹操害得不輕,如果根據地全丟了,曹操就是無根之水了,別說作一番大事,連立足都是問題,曹操立即回軍攻打陳宮與呂布。
在與陳宮、呂布的兗州爭奪戰(zhàn)中,曹操好幾次被呂布打敗,但最后都化險為夷,憑著計謀與能力最終擊敗呂布,呂布之所以失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呂布不太聽從陳宮的建議,才導致最終的失敗。
當曹操最后一次見到陳宮時,則是在白門樓呂布戰(zhàn)敗之時,當時呂布被自已手下的侯成、魏續(xù)、宋憲等人出賣被俘虜,陳宮也因為兵敗被抓,曹操還一度表現得很不情愿殺陳宮,但因為陳宮不愿意投降,最終還是被曹操所殺。
曹操這個天下梟雄千萬不能看表面,要看曹操的內心在想什么和曹操在做什么?
比如說呂布,曹操在決定呂布的命運前,還曾特意問過坐在一邊的劉備,如何處理?劉備的回答是:曹公難道忘記了當年的丁原和董卓的事情嗎?劉備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呂布不是個忠心之人,他即使現在投降,將來也一定會反的,而且呂布已經有兩次在背后屠殺主公的行為,這是誰也不能接受的。
曹操蠢嗎?不可能,曹操明明知道呂布是這樣的人,還要問坐在一邊劉備的意見,說明曹操是何其的聰明與狡猾,讓人看起來是劉備想殺呂布,而不是他曹操想殺呂布,這叫什么?這叫借刀殺人,曹操既留下了一個好名聲,又沒有落下殺名將的惡名。
同樣的道理,曹操就是想殺陳宮,但曹操不露聲色,先是故意與陳宮拉舊情,然后問陳宮今天的事怎么辦呢?曹操會不知道怎么辦嗎?曹操明明知道陳宮的為人,嫉惡如仇、視死如歸,這么一問,陳宮很自然就說:今天唯有一死。
怎么樣?看起來高明吧,明明是曹操想殺陳宮,看起來卻是陳宮想要自殺,但曹操并沒有馬上殺陳宮,而是接著演戲,繼續(xù)問陳宮:你如果死了,老婆孩子怎么辦?老母親怎么辦?
耿直的陳宮就被曹操繞進了圈套,唯有對曹操說:我聽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傷害別人的親人,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人,不會滅亡別人的宗祀,我陳宮只求一死,對于家人別無掛念,如何處理家人,全在曹操你。
戲演足了,最后陳宮就被殺害了,明明就是曹操想殺陳宮,最后這事看起來卻是陳宮自已尋死的,到最后曹操善待了陳宮的家人,曹操殺陳宮,還得到了孝道與仁政的好名聲,天下梟雄有誰玩政治能玩過曹操的!
曹操就是個天生玩政治的高手,所有的交情在政治面前一文不值,曹操原本就是想殺陳宮的,一是因為陳宮謀劃幾乎就要奪取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差一點就要了曹操的命;二是曹操了解陳宮的性格,陳宮是不肯投降的,一個不肯投降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不能為我所用,當然會是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1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從歌女到當朝皇后,劉娥的能力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