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孝莊文皇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文皇后,13歲時就嫁給了清太宗皇太極,她為了輔佐福臨、玄燁兩代幼主,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為大清王朝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康熙二十六(1687)年,令人不解的是,她并未與皇太極合葬于沈陽的昭陵,也沒進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給祖母孝莊文皇后建陵,其梓宮在暫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
關(guān)于康熙帝的祖母孝莊文皇后死后為什么不進清陵,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孝莊文皇后在皇太極死時剛剛31歲,正是青春鼎盛之時,寂寞難耐,就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清皇室對于孝莊皇后這種的行為很不滿,就將她葬在陵區(qū)之外,以表示對她的懲處。
學者徐廣源認為:“孝莊文皇后并沒有下嫁。第一是孝莊文皇后的墓建在皇陵附近。第二是她仍被尊稱為文皇后,既然稱為孝莊文皇后,就說明清朝的皇帝都承認她。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持下嫁觀點,但是我認為最起碼沒有舉行正式的婚禮,而且現(xiàn)在也沒有找到任何一件非常令人信服的她曾下嫁的依據(jù)?!币虼?,這種說法不攻自破。
另一種說法是,按清朝祖制家法,孝莊文皇后應(yīng)該歸葬沈陽的昭陵,與太宗皇太極合葬??墒?,孝莊文皇后的兒子順治帝和孫子康熙帝都在東陵,她想和兒孫在一起,因此在臨終前給康熙帝留下了這樣的遺言:“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wù)于孝陵近地安厝,則我心無憾矣?!边@讓康熙帝很為難,把祖母葬在遵化違背了祖制,把祖母葬入昭陵又有違祖母遺囑。康熙帝想不出良策,就在遵化孝陵近地建一座暫安奉殿,先把祖母梓宮停放在那里。這一停就是37年,康熙帝還是想不出良策來。
到了雍正二年(1724)二月初五日,上諭:“欽惟孝莊文皇后,躬備圣德,天錫純禧,誕育世祖章皇帝,瑞應(yīng)昌期,君臨萬國。逮我圣祖仁皇帝繼圣嗣統(tǒng),久道化成,立萬世無疆之業(yè),皆我孝莊文皇后福德兼隆之所啟佑也。朕惟禮經(jīng)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靈有知,無所不通。是知合與不合,惟義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義。且自孝莊文皇后安奉以來,我圣祖仁皇帝歷數(shù)綿長,海宇乂安,子孫繁衍,想孝莊文皇后在天之靈十分安妥?!?/p>
雍正三年,雍正帝將暫安奉殿改建為陵,命名為昭西陵,于雍正三年十二月將孝莊文皇后梓宮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宮。
然而,孝莊文皇后的梓宮在暫安奉殿停了37年之久的原因,還是沒有說清,當然,至今也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
總之,清東陵有著種種的謎團,有待后人破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