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漢文帝是怎么當(dāng)上皇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漢文帝確實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皇帝,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得不說漢文帝之所以能夠當(dāng)上皇帝,他就是最后得利的漁翁。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都知道漢文帝是劉邦的兒子,劉邦有八個兒子。在劉邦這八個兒子當(dāng)中,可以說最不起眼,最被劉邦忽視的一個兒子,就是這個漢文帝劉恒了?
之所以說劉恒最不起眼,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劉恒的母親薄姬身份低微,他本來是魏王魏豹的女人,劉邦滅了魏國之后,就把薄姬納入到了自己的府上。
《史記》上記載,劉邦的一生只寵幸了薄姬一次,僅僅就是這一次,她就懷了身孕,生下來了劉恒。
劉恒的母親不受寵幸,劉恒也跟著遭受冷若。
2、劉邦把劉恒封為了代王,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劉邦不喜歡劉恒。要知道代國是和匈奴的地界相交,這里經(jīng)常打仗,一不小心小命就會沒了。
劉邦八個兒子,只把皇四子劉恒給封到了這里,這足以說明劉恒在劉邦心理是沒有位置的。
劉恒不被劉邦寵愛,這就是他不可能當(dāng)皇帝的原因,至少劉邦沒有想過讓他當(dāng)皇帝。
我們都知道劉邦是把皇位傳給了他和呂后生的兒子,也就是劉盈。但是,劉邦最喜歡的一個兒子,是他和戚夫人生的,也就是劉如意。
在劉邦晚年的時候,他甚至有想把劉盈的太子之位給廢掉的想法,廢掉劉盈就是想換成劉如意。
可是,劉邦并沒有來得及換太子,他就去世了。
劉邦去世之后,劉盈就接替了他的皇位,當(dāng)上了皇帝。
但是,因為劉盈的年紀(jì)小,他管不了政事,這時候呂后開始干政,可以說正是呂后干政,給了以后劉恒當(dāng)皇帝的機會。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呂后在當(dāng)政的期間,把劉邦的大部分兒子一個一個的都給弄死了。
前面我們不是說劉邦最喜歡的是劉如意嗎,呂后掌權(quán)了,第一個殺死的就是劉如意。
劉邦的長子是劉肥的死,也是和他有關(guān)。
劉肥是齊王,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呂后覺得他的地盤太大,經(jīng)常削減他的土地,這導(dǎo)致劉肥三十多歲,就郁悶的死去了。
劉恢和劉友兩個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兩個娶了呂后的娘家人,但是,最后因為得罪了媳婦,被媳婦告謀反,最后也被呂后給殺了。
還有呂后的親兒子漢惠帝劉盈,他的死也是呂后造成的,因為呂后殘忍的殺害戚夫人,把劉盈嚇病了,他這一病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劉盈病好之后,再也不管政事了,他整天穿梭在女人群當(dāng)中,最終他在二十四歲時也就死去了。
總之,劉邦的八個兒子,到呂后去世之前,就剩下兩個了,一個就是代王劉恒,另一個就是劉長。
所以說是呂后給劉恒掃清了很多障礙,讓他有機會在眾多的兄弟之間,脫穎而出當(dāng)上皇帝的。
到了呂后去世,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他就開始起義,要到都城殺姓呂的外戚派去,陳平和周勃這些功臣派一看情況不好,就提前把呂氏一族都給滅了。
就這樣他們也沒讓劉襄進城,在這時候功臣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一個皇帝了。本來滅呂氏一族應(yīng)該是劉襄的功勞最大,畢竟他是第一個起義的人。
但是,功臣都覺得劉襄太厲害了,讓他當(dāng)皇帝自己作為臣子肯定是會受氣的。
所以,他們就選中了什么都不關(guān)心的代王劉恒。
就這樣劉恒被接到了皇宮,當(dāng)上了皇帝。你看他這運氣是不是最好的,就是因為自己老實,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就被大臣選去當(dāng)皇帝了。
公元前188年,漢惠帝死,太子即位。漢惠帝無子,此太子是呂太后從宮外秘密抱養(yǎng)的一個嬰兒,對外則說是惠帝生的。小皇帝太小,呂太后便名正言順地臨朝執(zhí)政。
呂太后稱制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欲立呂家人為王,大臣們意見不一。右丞相王陵說,這違背了高祖臨終前與大臣們立下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盟約,不贊成呂太后的想法;陳平、周勃卻說,高祖平定天下,分封劉家的子弟為王,這當(dāng)然是對的,現(xiàn)在太后臨朝,封自己的子弟為王,也沒有什么不可以。
散朝后,王陵批評陳平和周勃違背了誓言。陳平、周勃說:當(dāng)面在朝廷上和太后爭論,我們比不上您;可是將來保全劉家天下,還要靠我們。
公元前187年,呂太后封娘家侄呂臺為呂王,呂祿為胡陵侯。從此以后,就陸續(xù)封呂家人為王。并逐漸讓呂氏家族掌握了軍權(quán)。朝廷大權(quán)基本上控制在呂氏家族手里了。
公元前180年,呂太后患了重病。臨死前封呂產(chǎn)為相國掌管北軍;呂祿為上將軍,掌管南軍,并對他們說:我們呂氏掌權(quán),很多大臣不服。我死之后,你們要帶領(lǐng)軍隊保衛(wèi)宮廷,不要出去送殯。
呂太后死后,呂產(chǎn)、呂祿便策劃叛亂。朱虛侯劉章得到消息,就派人告知哥哥齊王劉襄,約他起兵攻打長安。呂產(chǎn)派將軍灌嬰帶領(lǐng)兵馬去征討齊王。灌嬰一到滎陽,就跟部將們商量決定,按兵不動,暗地里通知齊王,要他聯(lián)絡(luò)諸侯,等時機成熟,一起起兵討伐呂氏。齊王接到通知,馬上就地安營扎寨,停止前進。
周勃、陳平為了從呂氏手里奪回兵權(quán)。派人鼓動酈寄去勸說呂祿道:太后死了,皇帝年紀(jì)又小,您身為趙王,卻留在長安帶兵,大臣諸侯都懷疑您。如果您能把兵權(quán)交給太尉,回到自己的封地,齊國的兵就會撤退,叛亂也就會平息。
呂祿相信了酈寄的話,把北軍交給太尉周勃掌管。
周勃拿到將軍大印,馬上向北軍將士下了一道命令:現(xiàn)在呂氏想奪劉家的天下,你們看怎么辦?支持呂家的把右臂袒露出來,幫助劉家的把左臂袒露出來。
命令一下,北軍將士們?nèi)撓伦笠滦?露出左臂來。這樣,周勃順利地接管了北軍,奪了呂祿的兵權(quán)。
呂產(chǎn)不知道北軍已失,當(dāng)他到未央宮想要發(fā)動政變時,周勃派朱虛侯劉章帶領(lǐng)一千多兵士,將呂產(chǎn)殺了。周勃帶領(lǐng)北軍,徹底清除了呂氏勢力。大臣們廢掉小皇帝,立高祖的兒子代王劉恒為皇帝,這就是漢文帝。
劉恒之所以可以成為皇帝,主要是因為他的母親薄姬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并不得寵,所以劉邦去世以后,呂后并沒有為難他們母子,讓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生活。等到朝中的局勢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以后,朝中的大臣由于需要迎立新的皇帝,所以他們就將劉恒接到京城里面,讓他當(dāng)上了皇帝。
劉恒的母親是劉邦的妃子薄姬,由于薄姬在嫁給劉邦之前曾經(jīng)是魏王豹的妃子,所以她嫁給劉邦以后并不受寵。薄姬的長相也并不出眾,雖然她后來生下了劉恒,但是劉邦卻從來都沒有關(guān)心過他們母子??墒撬麄円惨虻湹酶?,在劉邦去世以后得以回到封地去生活。因為呂后并不嫉妒他們母子,認(rèn)為他們并沒有對自己造成任何威脅。
呂后在丈夫劉邦去世以后,將皇宮里面的其他女人全部都鎖到了宮殿里面不讓他們出去,也不讓他們跟自己的孩子相聚。呂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劉邦活著的時候冷落了她,使得她的內(nèi)心非常的難受,所以她才會去報復(fù)劉邦的這些姬妾們。
劉恒不僅跟他的母親一樣從來不在皇宮里面惹是生非,而且他平時不喜歡跟別人說話,而他這么做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可是別人也因此認(rèn)為劉恒是一個智力比較低下的人。等到呂后去世以后,朝中的大臣將呂后的家人全部殺死,他們在這個時候需要立一位新的劉姓諸侯王為皇帝,而那個時候劉姓諸侯王已經(jīng)被呂后殘害的只剩下四五個人了。大臣們認(rèn)為劉恒的智力比較低,如果將他立為皇帝的話,他一定會比較聽話。劉恒和他的母親正是靠著低調(diào)和隱忍才躲過了呂后的迫害,又成功掌握了政權(quán)。
任何事情都有偶然和必然,偶然是發(fā)展機遇,必然是理所當(dāng)然。必然性不降無源之水,偶然性不附無根之木。所以,人們處世就要先練好內(nèi)功,提高道德修養(yǎng),增長文化知識,以待天命。
這不,劉桓母子躲在代國,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何時就會大禍降臨的時候,突然闖進一群從京都長安趕來的官差,把劉桓帶走,推上了皇帝寶座。
京城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故?
原來,劉邦死后,十六歲的漢惠帝繼位,太后呂雉獨掌朝政,在國家治理上倒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wù)稼穡,衣食滋殖??;莸鬯篮?,呂雉立了少帝,自己臨朝稱制,儼然女皇,把高祖的八個兒子,殺死了三個,逼死一個,大封呂氏外戚為異姓王侯。呂后的殘忍手段和狠辣做法,招致了劉氏宗親及開國功臣的不滿。等到呂后死去,劉氏宗親及開國功臣們的怒火就徹底爆發(fā)了。他們在周勃、陳平的率領(lǐng)下,迅速鏟除了呂后余黨,廢黜(chu)了呂后所立的少帝,要另立新主。這就出現(xiàn)了把劉桓推上帝位的一幕。劉桓即位后,稱為漢文帝。
為什么周勃陳平等人選中劉桓呢?是認(rèn)為他是弱勢皇帝便于控制嗎?讓我們逐層地分析其答案:
一、周勃陳平等人既然要徹底鏟除呂氏黨羽,必然不會擁立與呂氏有關(guān)聯(lián)的劉氏宗親。
廢黜皇帝和鏟除呂氏事件,嚴(yán)格來說,相當(dāng)于宮廷政變,以周勃、陳平的足智多謀,必然知道其利害關(guān)系,為了自己性命及子孫后代計,必然會采取最穩(wěn)妥的善后方式,那就是絕對不會擁立與呂氏有關(guān)聯(lián)的劉氏宗親。
漢惠帝一支,是呂后所生,惠帝的四個兒子包括少帝,是呂后的親孫子,絕對不會被擁立,所以,漢文帝即位后,就以少帝四兄弟不是惠帝的真正兒子為借口,把他們?nèi)繗⒌袅恕?/p>
高祖的兒子當(dāng)時還剩下兩個,一個是庶長子劉長,一個就是劉桓。擁立人選就要看看這兩人中有沒有合適人選,假如沒有合適人選,就會再從高祖其他孫子輩中挑選。
二、要選擇有德的劉氏宗親
一般情況下,有德之人都是嚴(yán)于律己,具有自我約束能力,而且心地善良、品行純正,具備仁道思想,而且有德之人還會從善如流。
在這樣的有德之君的領(lǐng)導(dǎo)之下,周勃、陳平等大臣才會心安。因為發(fā)動政變并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劉氏江山不落入外戚之手,這也是對劉氏的忠心。有德之君才會體諒臣子的一片苦心,而不會去翻舊賬。
所以,周勃等會從劉長和劉桓中挑選。
1、劉長:
劉長母親趙氏,在劉邦視察趙地時所臨幸的一個趙國宮女,生下劉長后,派人向劉邦通報,呂后寵臣審食其拒絕通報,趙氏憤而自殺。劉長來到宮中后,一直由呂后撫養(yǎng)長大。所以,劉長與呂后是有撫養(yǎng)關(guān)系的,僅憑這一條就不合適。再者,劉長被封為淮南王后,在封地不用漢法,自作法令,驕橫胡為,且力能扛鼎,可見也是一個缺少德教,喜歡耍蠻力的主。這樣的人,周勃等人自然不會選擇。
2、劉桓:
劉桓母親薄姬,原先是魏王豹的妾室,韓信、曹參滅魏后,俘虜薄姬等宮女充實到劉邦后宮,充作織布工房的織布工,后被劉邦召幸。生下劉桓后,劉邦就很少再見她了。
因為薄姬只是個姬妾,身份地位不高,再加之苦難的人生,薄姬處事很低調(diào),安于平淡寂寞,正因為如此,她才躲過呂后的魔爪。
劉桓在薄姬的教導(dǎo)下,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為人寬容平和,侍母至孝,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劉桓8歲時,被封為代王,都于晉陽(今山西太原)。劉邦死后,呂后就把薄姬趕出京城,來到兒子的封地代地。
周勃等大臣討論劉桓時,都認(rèn)為他的母親薄姬仁善,有怎樣的母親,就會有怎樣的兒子,她的兒子劉桓也會是個仁善的人。況且,劉桓小時候的聰明懂事,寬容平和的印象還在人們的記憶中。所以,劉桓就成為繼承皇帝之位的最佳人選。
薄姬和劉桓,做夢也不會想到皇位能降臨到他們母子頭上,這既是機遇,也是幸運。但仔細(xì)想一想,這個幸運是偶然的嗎?顯然不是,如果不是薄姬的處世仁善,不是劉桓的端莊謹(jǐn)慎,寬容平和,這個幸運之星也會從她們母子身邊滑走。
劉桓即位后,果然不孚眾望,親民愛民,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努力減輕民眾稅賦徭役,所收田稅是三十分之一,在歷代中是很低的;口算錢也從每人每年120錢,減為40錢。劉桓貴為皇帝,終生都奉行節(jié)約簡樸,不鋪張浪費,在他的勵精圖治下,生產(chǎn)發(fā)展,人口劇增,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景之治?,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死后,被大臣謚為:?文?,史稱漢文帝。
三、至于劉桓是不是弱勢皇子的問題?
我認(rèn)為,與劉長相比,劉桓起碼還有母親薄姬陪伴身邊,薄姬的地位也高于劉長母親趙姬,趙姬連地位都沒有。
劉長雖然是呂后撫養(yǎng)長大,但依據(jù)呂后后期的歹毒性格,連親生兒子惠帝都給予精神折磨來看,對待劉長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只不過劉長與劉桓一樣,僥幸躲過了呂后的魔爪而已。
再從封地來看,劉長封到淮南,遠(yuǎn)離京城;而劉桓封在代地,離京城較近??梢?,在劉邦眼里,對待劉桓,要強于劉長。
再從封地的地理重要性來看,淮南國在南方內(nèi)地,兵源一般;而代國,地處最北方,與匈奴相鄰,自古代地多強兵猛將,鎮(zhèn)守邊關(guān),顯然是邊關(guān)要地。把劉桓封在代國,也是劉邦對劉桓的信任,當(dāng)然也是考驗。
所以說,劉桓并不是存世皇子中最弱勢的,也就是說,周勃、陳平在選擇繼位人選時,并不是挑選的最弱勢的皇子,而是遵循的兩原則:一、不是呂氏的黨羽;二、德行、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