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趙昚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趙惇是宋孝宗的第三子。按理說,太子的地位本來輪不到他??墒勤w惇太能裝了,他的榜樣就是隋朝時的楊廣,在父皇面前,表現(xiàn)的畢恭畢敬,勤奮好學(xué)。父親偶有風(fēng)寒,趙惇比自己得病還著急,忙前跑后,親嘗湯藥。趕上孝宗心情好時,趙惇也喜形于色,要是孝宗情緒低落時,趙惇就會唉聲嘆氣,愁容滿面。趙惇還時常在自己的詩中稱頌父親的豐功偉業(yè),這一切都讓孝宗非常滿意。
不過,宋孝宗絕不會想到,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天生的影帝級人物。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爭取父皇的賞識,早日成為南宋第三代接班人。趙惇的一系列成功演出深深迷惑了孝宗,孝宗覺得自己的三兒子最像自己,既英武帥氣,又才華橫溢。于是就在太子死后,直接越過老二,把趙老三趙惇立為儲君。孝宗在位27年,趙惇就做了18年太子。時間一長,趙惇按捺不住了。
有一天,趙惇試探著向孝宗抱怨:“父皇啊,我的胡須已經(jīng)開始變白了,有人給我送來了染發(fā)的藥物,我卻沒敢用?!蹦菨撆_詞昭然若揭,你還要讓我等多久?十多個春天還不夠,害得我悲傷總比快樂多。宋孝宗聽出了兒子的弦外之音,不卑不亢的說道:“有白胡須好哇,正好顯示你已經(jīng)成熟了,何必用藥染什么發(fā)?”孝宗如果識破了兒子趙惇的偽裝和潛伏,尚有挽回余地,可惜他最終還是被兒子蒙蔽了。
宋孝宗之所以謚號為孝,是因為他本不是高宗親子,卻事孝為先,千方百計滿足高宗要求,哪怕自己忍辱負重,同時他確實對高宗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太上皇高宗逝世后,孝宗悲痛欲絕,決定守孝三年,再加上對政事心身厭倦,于是決定禪讓皇位于太子,趙惇在42歲這一年即位,史稱宋光宗。
開始時,因為權(quán)力還不穩(wěn)固,光宗效仿孝宗侍奉高宗一樣,早請示晚匯報,每四個月按照禮節(jié)向父親請安。偶爾還陪父親喝喝酒,聽聽曲,或者邀請父親出去打打獵,賞賞花。時間一長,光宗就忍受不了這種表面文章了,先是借口推辭,后來干脆再也不照面了。孝宗是一位極重感情的人,依他對高宗體貼入微的照顧,怎么也想不到親生兒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心里非常郁悶。
有一次,光宗率領(lǐng)大臣和嬪妃外出游覽,卻沒有邀請?zhí)匣?。大臣們看不過去了,就上書說孝宗當(dāng)皇帝時,每次外出總會邀請高宗同行。如今陛下你獨享美景,而把父親閑置冷宮,非常不符合孝道。趙惇接到奏章后,非常惱怒。恰在此時,孝宗托人賜給光宗一只玉杯,趙惇余恨未消,氣急敗壞的將玉杯扔在地上摔碎了。父親孝宗知道這件事后,非常傷心。
還有一次,孝宗閑居中深感無聊,于是登高臺眺望宮城之外,看見里巷中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一個孩子被一群孩子欺負,脫口喊叫:“趙皇帝來,趙皇帝來?!毙⒆谝娋吧?,不勝悲涼,自言自語的說:“我是他老子,我叫他尚且不來,你叫他,更是白費力氣。”孝宗在兒子不孝中郁郁寡歡。發(fā)展到后來,光宗竟然一年都不見父親。此種行為,在理學(xué)盛行的宋朝,顯得尤為大逆不道,社會上議論紛紛。朝臣數(shù)百人聚集,紛紛上書遣責(zé)光宗太不近人情。而光宗我行我素,不為所動,此時的孝宗萬念俱灰,氣得肝疼,以孝道為先的孝宗可能現(xiàn)在才看清兒子的本來面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