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邦和呂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劉邦去世后,太子劉盈繼承皇位,就是漢惠帝。由于惠帝年紀尚小,性格柔弱,身為皇太后的呂雉實際掌握了朝廷大權(quán)。呂后當權(quán)后,將劉邦生前最寵愛的女人戚姬,制成“人彘”,摧殘至死,悲慘之極。同時,還將戚姬年幼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從封地趙國召至京城長安,將其毒死,手段極其殘忍。于是,世人就有了這個疑問,劉邦生前為什么不處死呂雉,來保障戚姬母子的安全呢?其實劉邦不是不想,只是很難做到。
呂雉是鞏固大漢皇權(quán)的需要
劉邦的大漢王朝建立時間不長,還面臨著諸多內(nèi)憂外患。外部環(huán)境,匈奴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犯境,劉邦生前雖然親自帶領(lǐng)大軍前往征討,想一舉打敗匈奴,卻不料反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點全軍覆滅。內(nèi)部環(huán)境,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一幫功臣悍將,都在蠢蠢欲動,隨時都有可能舉起反旗奪取劉氏的江山。劉邦生前雖然不斷地在剪除異姓諸王,先是楚王韓信,再是趙國丞相陳希,后來又是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最后連劉邦最親近信任的盧綰也反了。
太子劉盈,在劉邦看來,一點也不像自己,性格柔弱、不堪大任,實在是不放心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漢江山交付給他,但又沒有更好的選擇。而呂雉英明果決、性格剛強、頗有政治智慧,太子繼位正需要呂雉這樣一位皇太后的扶持。有人也許會問,劉邦的大臣中不是還有張良、蕭何、曹參、陳平等忠貞之士嗎?不可以任命輔政大臣嗎?在劉邦眼里,其實他是誰都信不過,曾經(jīng)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后來又大肆封王劉氏宗親,不斷征討幾個異姓王,就是很好的證明。在劉邦看來,功臣悍將都不可信,太子也駕馭不了,呂雉是太子生母,雖有可能干政,但終究不會改朝換代,不會奪了自己的劉姓江山。
呂雉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呂雉在劉邦還沒有起事時就嫁了他,特別是在劉邦晚年,常常是劉邦在外征戰(zhàn)討伐,呂雉在大本營留守主持大局。因此,呂雉與劉邦的一幫員老大臣如張良、蕭何、曹參、盧綰等人都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同時,呂氏的兄弟子侄,常年在劉邦軍擔任重要職務(wù),樊噲、審食其等一幫文臣武將又與呂氏一族結(jié)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再加上呂雉非比常人的政治智慧和領(lǐng)導(dǎo)才能,在她身邊凝聚了一大批忠心的人員。總體來說,就是在大漢的朝堂之上,呂雉已經(jīng)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也是劉邦的政治盟友,貿(mào)然殺了呂雉,必將引起政局的動蕩,這是晚年的劉邦不愿看到也很難做到的事情。
呂雉勞苦功高沒有誅殺的理由
劉邦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誅殺皇后特別是太子的生母,是需要一個在眾人面前說得過去的理由的。呂雉自嫁給劉邦以來,一直忠心輔助劉邦成就大業(yè)。早年時,獨自一人在老家,幫助劉邦照顧一家老小,為劉邦除去后顧之憂;楚漢相爭時,又被項羽掠至軍中,淪為囚徒人質(zhì)達三年之久,始終沒有背叛劉邦;后期與蕭何等人留守后方,管理朝政,井然有序,沒有任何失誤;最后幾年幫助劉邦,設(shè)計誅殺了淮陰侯韓信和梁王彭越,為鞏固大漢的天下做出了重大貢獻。呂雉在劉邦去世之前,勞苦功高,沒有任何過失,劉邦誅殺呂雉實在找不到任何借口。
劉邦對呂雉懷有愧疚之情
劉邦總是以一副流氓痞子的形象示人,其實其本性還是善良的,對呂雉始終懷有愧疚之意,終究下不了殺手。呂雉出身于大戶人家,下嫁給劉邦時,劉邦還是街頭的一個小混混,一事無成,而呂雉卻沒有絲毫嫌棄之情,對劉邦一心一意,幫助劉邦打理一家老小的生計。劉邦常年在外地東征西討,呂雉獨自一人為他撐起一個家,讓劉邦沒有后顧之憂。劉邦打下天下之后,呂雉已經(jīng)年老色衰,常人處于冷宮之中。站在劉邦的角度,對呂雉雖然沒有了濃烈的男女之情,但多年的夫妻情分仍在,多年的親情仍濃,特別到了晚年的劉邦,又很看重這份親情,這也決定了劉邦不可能對呂雉痛下殺手。
劉邦無法預(yù)測身后事
雖然劉邦已經(jīng)預(yù)感到,在他死后呂雉可能對戚姬母子不利,但他也認為自己已經(jīng)做好充分的應(yīng)對工作,自信不會有大的問題。劉邦在臨死前,命令陳平和周勃去軍中誅殺呂雉的妹夫樊噲,斷呂氏的臂膀并以此來警示呂雉;選定了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王劉如意的氶相,來負責保護趙王劉如意與戚姬;斷定后繼之君劉盈雖然性格羸弱,但同時也心地純良,絕不會做出傷害戚姬母子的事情來,也一定可以保護戚姬母子的周全。
綜上所述種種因素,劉邦在生前是不可能誅殺呂雉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3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