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告老還鄉(xiāng)”是中國古代官員結束職場生涯的基本套路,但并不是所有朝代都如此。北宋年間,高官退休后幾乎都奔一個地方:洛陽。
洛陽是大宋王朝的“西京”,依山傍水,環(huán)境宜居。而且北宋優(yōu)待文官,他們的薪水足以買得起洛陽豪宅。從宋仁宗年間起,退休高官不僅能領到全額退休金,還能擔任“應宮使”之類的閑職,啥事不干就有錢拿;另外還有“恩蔭”,也就是子弟、學生都能沾光,跟著遞補做官。
對于北宋高官來說,退休去洛陽還有一個“只可意會”的目的—洛陽毗鄰汴京,自己與昔日同僚住在這里,就能互相勾搭,朝中有個風吹草動也能及時知道,仿佛置身于一張能量巨大的權力網(wǎng)?!拔踟S變法”時,司馬光等舊黨失勢后紛紛“退休”在洛陽,等宋神宗駕崩后又雄赳赳地殺回來,迅速把“變法”踩了個稀巴爛。
有這么多好處,還談啥“鄉(xiāng)土情懷”。整個北宋年間,洛陽高官扎堆、豪宅林立。舊黨領袖文彥博在洛陽的住宅占地幾百畝,一半都是郁郁蔥蔥的竹林,堪稱天價園林。但這滋潤生活最終還是朝廷埋單,徽宗年間的淮南轉(zhuǎn)運使張根曾吐槽道:淮南20個州一年的賦稅,竟不夠養(yǎng)洛陽這些“老大人”。
比起北宋高官這種操作,其他朝代的官員“告老還鄉(xiāng)”基本是退休首選。至于原因,不只葉落歸根這么簡單。電視劇《海瑞》中,內(nèi)閣首輔徐階告老還鄉(xiāng)時,弟弟吐槽道:“皇上給的那點銀子根本不夠吃喝,還是回家吧,咱家的地一眼望不到邊?!痹瓉?,回家后富足的“養(yǎng)老生活”實在太誘人了。
明朝官員賬面上的薪水極低,以致都亡國了顧炎武還在哀嘆“百官俸祿之薄”。但他們的特權奇多,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優(yōu)免”—正二品以上文官可免8000畝土地的賦稅,真正執(zhí)行起來更是能免則免。也就是說,只要有個“官身”,賦稅、勞役幾乎都不用擔。
而官員“優(yōu)免”的賦稅則是百姓埋單,扛不起賦稅的百姓只好把自家土地“獻”給官員,寧可做他們的佃農(nóng)。如此一來,哪怕官員平時一副清正廉潔的樣子,其老家的土地財富也在不知不覺間膨脹。明朝學者聶豹怒斥:“憑借朝堂優(yōu)免之厚恩,陰食吾民之膏髓?!?/p>
而作為聶豹的“好學生”的徐階,就生動地驗證了這番怒斥。他退休時擁有的土地何止如他弟弟所說“一眼望不到邊”?他名下的土地足有六萬多頃,仆人、佃戶多達千人。
到了明末,徐階這種驚人的財富竟也成了小兒科。各級官員人前充清官、人后享特權,悄無聲息地撈錢。像董其昌這種從三品的參政都能囤積萬頃良田,其他高官更是富到超乎想象:無錫華家,每年僅地租收入就有48萬兩白銀;蘇州錢家地跨三州,每年地租收入達97萬兩白銀;嘉興尚家,積財百萬兩白銀……
老家產(chǎn)業(yè)如此豐厚,“退休生活”如此值得期待,那些高官當然“思鄉(xiāng)心切”?!扒懊鞲患疑醵唷钡母锌?,也成了晚明的一大標簽??蛇@“幸福生活”是挖朝廷墻腳、吸百姓血汗換來的,所以看似繁華的明朝會在17世紀轟然崩塌,飽受欺壓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看似簡單的“官員退休去哪兒”的問題,其實是個醒目的“晴雨表”,預示了多少朝代的興衰。
因為回到家鄉(xiāng)能給他們帶去很多的好處,不返回家鄉(xiāng)的話可能會遭受到很多的損失,甚至會搭上自己的性命。其實按道理來說,古代的官員退休后不返回家鄉(xiāng)也是可以的,畢竟很多官員都在為官的地方生活了幾十年,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朋友圈都在當?shù)亍?/strong>而回到家鄉(xiāng)后可能真的會出現(xiàn)兒童相見不相識的情況,而且到家鄉(xiāng)可能很多方面都不適應。但是回到家鄉(xiāng)也有很多的好處,所以很多的官員退休后更愿意回到家鄉(xiāng)。
第一個好處就是能遠離官場上的勾心斗角,也能躲避很多的政治風險。官官相護與官場上的派系一直都是很多官員無法避免的問題,所以即使很多的官員退休后也跳不出那個圈子,也不得不參與其中。而回到家鄉(xiāng)就可以遠離那些是非的漩渦,讓自己安享晚年平靜的生活。所以很多的官員寧愿回到家鄉(xiāng)養(yǎng)老,也不想把自己和家人的命都搭上。
第二個原因就是古代的人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認為不管自己在外面混的怎么樣最終都是要魂歸故土的。由于古代的學子自幼就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一直都堅信落葉歸根的道理,都覺得魂歸故土比客死他鄉(xiāng)最后再拉回老家安葬要好的多。所以古代很多的官員都要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家鄉(xiāng),最終的目的就是葬在家鄉(xiāng)的土地里。
第三個原因就是古代的官員退休后只有回到家鄉(xiāng)才能與家人團聚,因為很多的朝代都是不允許官員帶著家眷上任的。古代的很多朝代為了加強對官員的管理,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不允許官員的家人跟著官員生活的。所以很多官員的家人都只能在老家生活,而官員除了探親假以外也只有退休后回到家鄉(xiāng)才可以與家人團聚了,所以他們一定要回到家鄉(xiāng)。
告老還鄉(xiāng)確實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種制度,至于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下面就來簡單的說說吧。
首先來說,古代對于官員的任職年齡基本沒有固定的限制,也就是說古代的官員沒有固定的退休年齡,可以一直工作到死。和我們現(xiàn)在的個人有固定的退休年齡不同,古代在社會福利以及官員的養(yǎng)老問題上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很多人只要是還能干得動就會一直干下去。其實這也不能怪古代的君王太殘忍,主要還是因為那時候人們對于退休的觀念比較淡薄,再加上原本能讀書寫字的人就不多,整個社會上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非常有限。
其次就是,古代的官員想提前退休主要是因為身體不行或者是想遠離朝堂的紛爭,很多官員還是會因為舍不得權力而不愿意提前退休。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官員在任時都會掌握很多的權力,在平時日處理公務時難免會得罪一些人,而在退休后手中便沒了權力,很可能會遭到仇人的報復。所以,古代的很多官員為了自保也不敢輕易的提出告老還鄉(xiāng)的想法,那樣對自己的家人很不利。而有些官員可能會因為身體確實扛不住或者是害怕自己卷入朝堂的紛爭而選擇告老還鄉(xiāng),不過這類人數(shù)量很有限。
最后就是,古代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都是背井離鄉(xiāng)去上任的,而且深受落葉歸根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所以很多人退休后都想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除去極少數(shù)在都城長大的官員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官員都是從各個州縣郡府選拔出來的人才,他們都需要背井離鄉(xiāng)的去別的地方做官。而在古代官員們的探親假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可能很多人幾年十幾年才能回一次家。為了回到思念的故鄉(xiāng),也為了能讓自己落葉歸根,所以很多官員就會提出告老還鄉(xiāng)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