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公把女兒嫁給胡國國君,相約世結(jié)姻親。但胡國盛產(chǎn)制箭的木材,鄭武公野心勃勃地擴(kuò)充軍備,志在中原,攻打胡國是早晚的事,還向重臣關(guān)其思透露了心意。
一次高層會議上,鄭武公突然發(fā)問:“我想用兵,誰來當(dāng)?shù)谝粋€倒霉蛋?”關(guān)其思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出列,說:“胡國可伐?!?/p>
按常理,鄭武公應(yīng)默契地接茬討論細(xì)節(jié),但戲劇性的一幕發(fā)生了,他面色猙獰地說:“胡國是親戚之邦,你怎敢提這種建議?”然后下令把關(guān)其思推出去斬首,再將其頭顱傳送胡國,以表永不相犯之意。胡國國君大為感動,不再對鄭國設(shè)防,接著鄭國軍隊偷襲,胡國一戰(zhàn)而亡。
鄭武公出身不好,自小沒被善待,又是非正常上位,所以行事不擇手段,連女兒都可以舍棄,一個臣子算什么。對于這樣的領(lǐng)導(dǎo)而言,萬物皆為我所用,借你人頭成就我的霸業(yè),對你未嘗不是一種榮耀。比關(guān)其思更慘的是唐鞅。暴君宋王說:“我殺人多,臣子們卻不怕我,這是怎么回事?”宰相唐鞅答:“您懲治的都是壞人,所以好人不會害怕。您要想讓大家都怕您,就無論好人、壞人都?xì)?。”宋王一拍大腿—精辟?不久就殺了唐鞅。
宋王被稱為“桀宋”,意為像桀紂一樣殘暴,可鄭武公是開疆?dāng)U土、體恤百姓的明君,對臣子的態(tài)度怎么也像渣男呢?
張居正說:“人心有所叵測,知人機(jī)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桀宋那種渣領(lǐng)導(dǎo)基本可以晾到一邊,讓他自己玩去;而對鄭武公那種腹黑型領(lǐng)導(dǎo),說話不能直來直去,要曲折婉轉(zhuǎn)。
當(dāng)然也有值得犯言直諫的好領(lǐng)導(dǎo)。齊桓公跟管仲密議攻討莒國,誰知京城內(nèi)竟傳得沸沸揚揚,到底是誰泄了密?齊桓公責(zé)問管仲,管仲哪敢背鍋,好在他心眼多,瞬間反應(yīng)過來,說:“這肯定是有賢人啊?!?/p>
聞言,齊桓公的臉色緩和下來。為啥?因為齊桓公是真愛惜人才,手下重臣有的出身奴隸、有的來自敵國。為招致人才,他發(fā)明了“庭燎”—通宵燃燈火,待賢人自薦。這才有了齊國的霸業(yè)。
管仲說有賢人,就是摸準(zhǔn)了齊桓公的腦回路,將矛盾焦點從追責(zé)泄密轉(zhuǎn)到尋找賢人上去。
齊桓公在管仲的“啟發(fā)”下突然想起,討論攻打莒國時,有個拿掃帚的雜役往他們那兒瞅了一眼,于是把那個叫東郭牙的雜役喚來,一問,果真是他。齊桓公好奇地問:“我倆只是竊竊私語,你怎么聽到的?”
東郭牙說:“你倆張牙舞爪的樣子,一看就是要用兵啊。君王指的是莒國方位,尚未歸順的小國唯有莒國,所以我猜要伐莒?!饼R桓公聽后大喜,泄密之事按下不提,將東郭牙加官晉爵,皆大歡喜。
也有一種萬能的玩法,參考周公旦與勝書的聊天記錄。勝書問:“拿不準(zhǔn)的事,跟領(lǐng)導(dǎo)說不清,不說事又不成,怎么辦?”周公旦答:“不說?!睂Π。貌粶?zhǔn)就不要說嘛。
解釋: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樣,隨時有殺身之禍。指大人物喜怒無常。
出處: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dāng)心?!?/p>
語法:伴君如伴虎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世等。
示例:葉圣陶《知識分子》:“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實在不算過分?!?/p>
成語造句:
1、在朝堂上,大臣們伴君如伴虎;在家中,攤上如此狠心的皇帝老子,皇子們只能“伴爸如伴狼”,自求多福。
2、一入醫(yī)門深似海,如果說古時的皇宮是皇上的天下,那么醫(yī)院的一草一木皆是患者的寢宮,如果說皇城之大,唯吾獨尊,伴君如伴虎。
3、你可要小心點兒,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小心萬事具備的時候拿你祭旗!還要小心那些光會耍心眼兒的白癡大臣,還有敵對勢力的暗殺下毒。
4、皇上過去不是這樣的人啊,一向?qū)捜蚀蠖?,怎么現(xiàn)在變得如此的疑神疑鬼!真像常人說的,伴君如伴虎啊。
5、既然伴君如伴虎,不如想辦法離老虎遠(yuǎn)一點。
其實就是因為李世民和唐儉下棋的時候輸了。而且唐儉還和李世民爭吵了起來,所以李世民一怒之下,就叫唐儉滾出去。唐儉,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后來做了唐朝的吏部尚書。因為唐儉有功勞,李世民就將自己的女兒豫章公主,賜婚給了唐儉的兒子。所以他們兩個其實除了君臣之外,還是親家的關(guān)系。
當(dāng)時李世民有一個愛好就是下棋。但是伴君如伴虎,想要和皇帝下棋很難。首先你不能贏了皇帝,因為這樣會讓皇帝很沒面子。但是你還不能故意放水,讓皇帝看出來的話會覺得你是在欺君。所以和皇帝下一個圍棋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那天唐儉在和李世民下棋的時候,竟然贏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就很不開心,說了唐儉幾句。但是沒有想到唐儉竟然因為這件事情和李世民爭吵了起來。李世民因為這件事情很不開心,當(dāng)即就將唐儉貶去了潭州。而且還跟旁邊的尉遲恭說,明天上朝的時候,你要給我作證,說唐儉意圖謀反。
尉遲恭答應(yīng)的好好的,第二天上李世民便在早朝的時候詢問,有沒有人聽說過唐儉意圖謀反?尉遲恭當(dāng)即反駁說并沒有人聽到這件事情。李世民問了好幾次,尉遲恭還是這樣的回答。李世民非常生氣的下朝了。
幾天后李世民的氣兒也消了,在一次宴會上,李世民又夸了尉遲恭說的這件事做的不錯,險些自己枉殺了功臣。而唐儉也逃過了這一劫,并且活到了70多歲才去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