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司馬懿為什么不選擇司馬師為繼承人的文章。
當年司馬師在平定淮南之亂時,竟被文鴦嚇得眼珠子都掉了,最終還因此而死,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了無能之名。而其弟司馬昭的雄心壯志路人皆知,可以說是天下聞名,為什么當初司馬懿臨終前會選擇司馬師作為繼承人,而非更為出名的司馬懿呢?
首先,司馬師是司馬懿的嫡長子。要知道當年司馬懿勸曹操立曹丕為繼承人,正是通過劉表與袁紹兩人為例,說明了廢長立幼的危害。正因如此,司馬懿定然會將司馬師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培養(yǎng)對象進行教育,因此自然會傳位給他。
如果僅僅只有嫡長子的名分,而沒有半點才能,相信司馬懿也絕對不會將大權交到司馬師手中。要知道在司馬懿奪取政權最為關鍵的高平陵政變中,正是司馬師控制了京師,保證了司馬懿計謀的成功。與東吳對峙,是他大敗諸葛恪,而且他還優(yōu)化了選拔官員的法規(guī),整頓朝綱,讓整個曹魏一派生機景象,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是無能之輩。
不僅如此,司馬師還具有超凡的政治眼光,以及更深的隱忍功力。當年司馬師準備將曹芳廢除時,他并沒有直接行動,而是讓太后下詔處理這件事情,這樣一來,就沒有人敢將這件事推到他的身上。然而后來司馬昭的手下將曹髦直接殺害,逼得司馬昭不得不辭去了晉公的爵位,兩人之間的政治眼光高下立判??梢哉f,正因為司馬昭太過張揚,才有了后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說法,而司馬師在職期間,心思隱藏得比司馬昭要好得多。對于善于隱忍的司馬懿而言,司馬師更像自己,更能成就大事。
最為關鍵的是,相比于司馬昭,司馬師更能成就大事。當年司馬懿準備發(fā)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時,他只和司馬師一同商量對策,而并沒有叫上司馬昭。而且在政變之前,知道事情全部過程的司馬師尚且能安然入睡,但司馬昭反而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司馬師每逢大事必有靜氣,絕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反觀司馬昭對待大事時不能把持住自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或者危險的舉動。
正因為司馬師如此優(yōu)秀,司馬懿才將司馬師選為了自己的繼承人。司馬師絕對不是司馬昭奪權路上的過度人物,而是司馬家真正的掌權者。只可惜一場意外讓司馬師不幸身死,這才有了后來司馬昭的崛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