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宋高宗年間,浙江紹興有個叫錢唐休的讀書人,才學橫溢,在當地頗有聲望。當時的宰相是主戰(zhàn)派代表趙鼎,他上任伊始就積極籌劃抗金大計,號召天下舉薦賢才。
值此良機,錢唐休被舉薦給趙鼎。不巧的是,當時趙鼎正在閱覽邊關軍報,看到錢唐休的名字后不禁暗道:“‘錢唐’諧音‘錢塘’,是都城杭州的別名,再加上‘休’,豈非寓意大宋江山就此終結?”聯(lián)系到惡化的時局,趙鼎越發(fā)覺得這名字兇險異常,對錢唐休堅決不予錄用。
故事并沒結束,幾年后,劇情出現神轉折。
折家將的第七代傳人折彥質文武兼?zhèn)洌问夷线w后,宋高宗念及他的父兄在靖康年間表現忠勇,對他很是器重。于是,他先被任命為樞密院都承旨,沒多久又升任樞密院參知政事,成了趙鼎的副手。
因工作需要,兩人的名字連成豎行出現在一份奏章上,有人看到“趙鼎折”三字,預言道:“相位怕要易主了?!钡踉幍氖?,趙鼎后來果然因秦檜構陷而被罷相,流放海南,一位鐵骨錚錚的抗金名相真就這么“折”了。
萬歷年間的文壇大咖王世貞曾編撰過一部《皇明異典述》,其中收集了大量皇家逸聞,有個故事足以窺視朱棣敏感的內心世界。
1424年的甲辰科殿試,是朱棣主持的最后一屆殿試。江西豐城縣的士子孫日恭一舉奪魁,被擬定為狀元。名單交由朱棣定奪時,老眼昏花的朱棣將豎寫的“日恭”看成了“暴”,頓時一陣不悅。
當他看到探花邢寬的名字后,心里極度舒適,對侍臣們說:“本朝只許邢寬,豈宜孫暴?邢寬者,量刑之寬也,唯寬待臣民,才能天下太平。”侍臣們明知他讀錯了孫日恭的名字,可哪敢辯解?只得將邢寬錄為狀元。
然而邢寬后來的做派顯得并不那么“寬”。他是蕪湖人,蕪湖知府對其才學并不看好,曾對人說:“邢寬像一瓶不酸的醋?!币庵杆沼兴岣娜说拿麣猓瑓s不見得多有本事。邢寬中狀元后,認為應對知府有所“表示”,就寫了首打油詩譏諷道:“邢寬只是舊邢寬,朝占龍頭夕拜官。寄語黃堂賢太守,如今卻是聱牙酸?!?/p>
嘉靖尊崇道教,常搞托夢、占卜等玩意兒,甚至在選拔國家人才時也以夢境中的喜惡來評判優(yōu)劣。
江蘇無錫士子吳汝威性情溫和、博聞強記,經歷兩次殿試落榜后,希望上蒼能多情地眷顧他一次,于是改名吳情。
1544年的甲辰科殿試中,吳情果然轉運,被擬定為甲等第一。眼看狀元即將到手,嘉靖卻眉頭一皺,“天下豈有無情狀元?”就這樣,吳情的狀元資格被剝奪,成了探花。
狀元人選遲遲未定,嘉靖翻遍考卷,找到一個叫秦鳴雷的人,總算如釋重負,說:“這才是今科狀元!”原來他昨夜夢見雷聲陣陣,恰好合了“鳴雷”二字。
有人寫詩諷刺道:“無情舉子無情帝,鳴雷只好撿便宜?!辈贿^秦鳴雷也非等閑之輩,屬于學霸,《永樂大典》的總校訂就是由他主持的。可惜他后來一直被打壓,仕途不順,索性辭官回鄉(xiāng)教書。
咸豐年間,外有列強入侵,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朝廷焦頭爛額之際,不少人因為名字戳了皇帝的痛處。
湖北人范鳴瓊殿試時名列前十,卻只被授予小小的主事之職。按說這樣的成績最差也能得到縣官一職,范鳴瓊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在旁人攛掇下以重金收買了咸豐的近臣,這才得知原委—他的名字用官話念出來諧音“萬民窮”,咸豐認為不吉利。
范鳴瓊干脆改名“范鳴和”,萬民一團和氣,寓意豈能不美?然而,沉湎于溫柔鄉(xiāng)的咸豐再沒給他殿前唱名的機會。
比起范鳴瓊,江西人劉顏瑞的命運就更悲催了。劉顏瑞以五品同知的身份被咸豐召見,咸豐聽他的名字像“流眼淚”,時值江山動蕩,咸豐更為光火,一怒之下將他貶回原籍。
前兩年有網友爆料,西安一對不著調的年輕父母,給剛滿月的女兒取名“王者榮耀”。由于太過標新立異,上戶口時被民警多次提醒,不過最終也沒能讓這對年輕的父母改變主意。
從法律意義而言,父母為女兒取這個名字并不存在違規(guī),但考慮到現實中的影響,幾乎可以預見女兒以后在入學、求職、生活中所面臨的尷尬,可能會令他們懊悔不已。
希望下面這幾則故事,能給那些準備花樣取名的父母帶來一些思考。
一、錢塘豈能休
南宋宋高宗年間,浙江紹興有位叫錢唐休的讀書人,才學橫溢在當地頗有聲望。當時的宰相是主戰(zhàn)派代表趙鼎,他上任伊始就積極籌劃抗金大計,號召天下人舉薦賢才,以充實主戰(zhàn)派的人才儲備。
值此良機,錢唐休就被推薦給趙鼎,不趕巧的是,趙鼎正在閱覽一份邊關的軍情警報。前線危急,趙鼎的心情很沉重,當他看到錢唐休的名字后,不禁暗自吃驚:“錢唐諧音錢塘,是南宋都城杭州的別名,這個名字豈不是寓意我大宋江山就此終結?”
再聯(lián)系到惡化的時局,趙鼎越發(fā)覺得這名字兇險異常,對錢唐休堅決不予錄用。
故事并沒有結束,幾年后,劇情出現了神轉折。
折家將的第七代傳人折彥質,祖上功勛顯著,他本人也是文武兼?zhèn)涞膶⒉?,宋室南遷后,宋高宗趙構念及他的父兄在靖康年間的忠勇表現,對他很是器重。
于是,折彥質先被任命為樞密院都承旨,沒多久又被升任為樞密院參知政事,成了趙鼎的副手。
因為工作需要,兩人的名字必須同時出現在一份奏章上,有人看到豎寫的名字后,道出了這樣的預言:“且看趙鼎折這三個字,宰相這個位置怕是要易主了?!?/strong>
詭吊的是,趙鼎后來遭遇秦檜構陷,被罷免了相位,流放到如今的海南三亞。
這位鐵骨錚錚的抗金名相,真的就這么折了。
二、孫暴何及邢寬
《大明風華》里那位霸氣側漏的明成祖朱棣,因為得位不正,從登基一直到死,內心其實一直處于高度戒備的狀態(tài)。
萬歷年間的文壇大咖王世貞,曾編撰過一部《皇明異典述》。書里面收集了大量的皇家逸聞,其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就足以窺視朱棣敏感的內心世界。
話說公元1424年的甲辰科殿試,是朱棣主持的最后一任殿試。江西豐城縣的士子孫日恭在應試中一舉奪魁,被擬定為狀元。當名單交由朱棣定奪時,老眼昏花的朱棣將豎寫的“日恭”看成了“暴”,心中頓時泛起一陣不悅。
當他看到探花邢寬的名字后,心里又引起了極度舒適,對侍臣們說:“本朝只許邢寬,豈宜孫暴?邢寬者,量刑之寬也,唯寬厚待我臣民,天下太平,民心歸順?!?/strong>左右明知皇上讀錯了孫日恭的名字,面對哪敢辯解犯上?只得將邢寬錄為狀元。
從邢寬后來的表現來看,他的做派倒顯得不那么“寬”。邢寬是蕪湖無為縣人,蕪湖知府對他的才學并不看好,曾對人說:“邢寬像一瓶不酸的醋”,意指此人空有酸腐文人的名氣,倒不見得真有多少本事。
邢寬中了狀元后,認為應該對知府大人有所表示,就寫了首詩送給知府:“邢寬只是舊邢寬,朝占龍頭夕拜官。寄語黃堂賢太守,如今卻是螯牙酸?!?/strong>
三、無情舉子無情帝
還是甲辰科,還是在明朝,這次改寫士子命運的,是多疑剛愎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尊崇道教,經常在宮中搞些托夢、占卜類的玩意兒,甚至在關系國家人才選拔時,也以自己的夢境喜惡來決定選拔者的優(yōu)劣。
且說江蘇無錫士子吳汝威,性情溫和博聞強記,在經歷兩次殿試落榜后,他希望上蒼能多情地眷顧他一次,就將名字改成了吳情。
這次改名后,他真就時來運轉,公元1544年的甲辰科殿試,吳情被擬定為甲等第一。眼看狀元即將到手,嘉靖帝卻眉頭一皺:“天下豈有無情狀元?”,金口一開,吳情的狀元資格被剝奪,被授予探花后到翰林院任編修去了。
狀元的人選,依然遲遲未定。嘉靖帝翻遍了士子們的考卷,在其中找到一個叫秦鳴雷的人,他總算如釋重負:“這才是今科狀元的人選?!?。
原來昨夜嘉靖帝夢見雷聲陣陣,如今這位叫“鳴雷”的考生,正好合了夢境。
有人諷刺這次不公平的殿試,寫詩諷刺道:“無情舉子無情帝,鳴雷只好撿便宜?!?/strong>
不過因夢境而發(fā)跡的秦鳴雷,也不是等閑之輩,他出生于浙江臨海的望族,本人也是學霸級的人物,《永樂大典》的總校訂就是由他主持的。
只可惜那位吳情的探花,后來一直倍受打壓,官場上也郁郁不得志,不得不辭官歸隱,晚年只能在鄉(xiāng)間教書糊口。
四、萬民窮與流眼淚
晚清咸豐年間,外有列強入侵,內有太平天國運動,朝廷焦頭爛額之際,就有不少人因為名字觸犯了皇帝的痛處。
湖北人范鳴瓊殿試時名列前十,但只被授予一個小小的主事之職。按常理,這樣的成績,最次也會得到一個地方縣官的差事,對此范鳴瓊百思不得其解。
他聽人攛掇后以重金收買了咸豐帝身邊的近臣,這才得知了原委:原來他的名字用官話念出來類似“萬民窮”,皇上認為這個名字很不吉利,因此特意打壓他。
范鳴瓊決定迎合圣意,將名字改成“范鳴和”,萬民一團和氣,寓意豈能不美?令他夢碎的是,沉湎于溫柔鄉(xiāng)里的咸豐皇帝,再也沒給他殿前唱名的機會。
和范鳴瓊比起來,江西崇仁人劉顏瑞的命運就更悲催了。
劉顏瑞當時有功名在身,他以五品同知的身份被咸豐召見。當侍臣向殿外唱名時,咸豐帝聽這個名字發(fā)音像是“流眼淚”。時值江山動蕩,這個諧音讓咸豐帝大為光火,一怒之下下旨剝去頂戴花翎,罷官貶回原籍。
可憐劉顏瑞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混個出人頭地,最后還不知為何會落得這般境遇。
授子一技,不如賜子一名。當父母賦予孩子一個名字的時候,也就賦予了對他獨一無二的祈盼,從這個意義上說,給孩子取個響亮好記的名字,不僅是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也是為人父母者應該擔當的責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6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