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東漢和西漢名聲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羌本是一個古老的半游牧、半農耕民族,有人說他們的先祖是“三皇”之一的神農氏炎帝,也有人說是三苗。
漢朝時期,羌人分為西羌與東羌。西羌是居于隴西、漢陽、金城等地,東羌居于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地。
他們與邊境的漢人雜居,逐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從西漢時期開始,漢朝與羌族的戰(zhàn)爭就時斷時續(xù)。
不過,當時的羌族諸部落還未真正強大起來,只是偶爾侵襲漢朝的邊境。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在河北鎬城建國,建立了東漢王朝。
東漢統(tǒng)一全國后,與西北羌族的沖突時有發(fā)生。在東漢前期,尚且能憑借強大的國力多次討伐西北地區(qū)的燒當羌部落。從東漢王朝中期開始,由于國力衰敗,政治腐朽,與羌族的戰(zhàn)爭也變得更加頻繁。其中,對東漢影響最大的一次羌亂就發(fā)生在漢安帝時期。
東漢王朝的興衰一般以漢和帝、漢安帝為界。
在漢安帝時期,國內爆發(fā)了長達13年的西北羌亂,一度威脅到作為帝國根本的三輔地區(qū)。
東漢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將這場叛亂鎮(zhèn)壓下去。但此后,朝廷的腐敗更加不可收拾,而元氣大傷的東漢王朝也步入了暮年。直到東漢滅亡之前,小規(guī)模的羌亂在西北仍發(fā)生。
另一方面,東漢王朝自漢和帝開始,皇帝大多年幼繼位,朝政由太后家族把持,由此形成了多股巨大的外戚勢力。
比如 漢和帝時期的鄧氏家族、漢安帝時期的閻氏家族、漢順帝時期的梁氏家族、漢靈帝時期的董氏家族與何氏家族都是有名的外戚集團。太后臨朝稱制、皇帝年幼坐朝成為東漢中、后期一道特有的景象。
更致命的是,東漢王朝自和帝以后,在政治上日益腐化,對邊塞的少數民族采取高壓政策,引發(fā)了朝廷與羌人三次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極大地消耗了東漢王朝的力量,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發(fā)生在漢安帝時期的先零羌之亂。
內亂不停、外患不止
根據《后漢書》記載,在漢安帝登基的那一年(公元106年),東漢王朝怪象頻發(fā),有18個郡國發(fā)生地震,41個郡國發(fā)生水災,28個郡國受臺風和冰雹的襲擊。
到了漢安帝去世前的一年,延光三年(公元124年),京城洛陽和23個郡國發(fā)生了地震,36個郡國發(fā)了大水,下了冰雹。天災人禍之下,人民困苦不堪。
帝國內憂不停的同時,外患又起。漢安帝繼位時,發(fā)生了西域諸國紛紛叛漢事件。同時,西北的先零羌部落因為不堪壓迫,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這就是東漢王朝與羌族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戰(zhàn)爭。
本來在東漢中后期,朝政腐敗已成常態(tài),可帝國還在邊境實行高壓民族政策,對羌人百般欺凌壓榨。從官吏到將領,多有掠奪羌人妻女財物和征發(fā)羌人服從徭役或兵役的現象發(fā)生,因此雙方的矛盾積累久矣。
羌人部落民風彪悍,生活原始,擅長山地作戰(zhàn),性格好戰(zhàn),打仗不怕死。對東漢朝廷而言,你不是有力量嗎?你不是能打仗嗎?你不是不怕死嗎?那行,我打匈奴人,打西域諸國,打鮮卑人都先征你羌人入伍。這樣一來,在東漢王朝心中,西北的諸羌部落就是雇傭軍和被壓迫的對象。
在漢和帝末年時,隴西郡就發(fā)生了漢朝官員霸占羌人妻子而被羌人所殺死的事情。
在各級官吏的壓迫下,羌人再也無法容忍,終于奮起反抗。在漢安帝繼位的第一年(公元107年),諸羌之一的 先零羌部落因為拒絕跟隨漢朝大軍討伐西域,大舉逃亡到甘肅各地,并在其首領滇零的率領下發(fā)動一場武裝暴動。
滇零在北地稱王,糾集了先零羌、鐘羌、參狼羌等眾多羌人部落作亂,先后打到漢朝的三輔和益州地區(qū)。三輔是東漢王朝的命脈所在,在今天的陜西中部地區(qū)。
車騎將軍鄧騭急匆匆地率領河東、河西、三輔等地的五萬精兵伐羌,結果在甘肅武山一帶被打得潰不成軍。
到了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平叛的漢將任尚、司馬鈞又在甘肅通渭一帶被羌人擊敗。這一次漢軍損失慘重,陣亡8000余人。隨后,漢軍不敢再主動出擊,只能筑城防守。
羌軍切斷 隴道,掠奪 三輔地區(qū)并南下殺死了 漢中郡太守董炳,次年又進攻到 陜西臨洮。一時之間,朝廷上下為之震動。
各地羌人的起義絲毫沒有減弱的勢頭。連漢朝的河內郡(河南武陟)、隴西郡、陜北諸郡也受到侵襲,所以朝廷一度打算放棄涼州和西域地區(qū),但在 太尉郎中虞詡的極力反對之下才放棄了這一想法。
從公元107年以來的數年間,聲勢浩大的西北羌人就進犯到陜西、山西、河南一帶,極大地打擊了以地主階級為主的東漢王朝的統(tǒng)治,并威脅到漢都洛陽。
無奈之下,漢朝只能從并州、幽州征發(fā)入塞的匈奴、鮮卑人去與羌人作戰(zhàn),越來越多的胡人從塞外進入塞內定居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在這場長達13年的羌亂中,東漢王朝的益州、并州、三輔、涼州等地全部卷入戰(zhàn)火,而上郡、西河郡、漢中郡、河內郡、安定郡的百姓更是流離失所。為了鎮(zhèn)壓這場叛亂,東漢王朝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一場規(guī)模最大的西羌之亂成為東漢王朝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
直到漢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這場規(guī)模浩大的羌亂才被漢將馬賢等人鎮(zhèn)壓。漢順帝時期,西北的羌亂再起。馬賢這位名將在漢順帝永和六年(141年)率軍討伐射姑山的羌人的且凍部落時,與他的兩個兒子全戰(zhàn)死。后來,東漢王朝才平定了這場叛亂。
不過,西北的羌亂仍然沒有完全消失。在漢順帝、漢桓帝、漢靈帝甚至到了漢獻帝時期,西北羌亂仍然不停地爆發(fā)。
而東漢王朝為了鎮(zhèn)壓這些叛亂,只能耗盡國庫和民力,疲于奔命。這成為拖垮東漢王朝的重要外因,而導致東漢王朝滅亡的內因便是劉備與諸葛亮所說的: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p>
東漢
春秋戰(zhàn)國、暴秦、秦末農民起義,從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算起,至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中國經歷了長達600余年的戰(zhàn)亂,十室九空,田地荒蕪,那個時代,不需要頭腦,只要肯干,就一定能夠富足,比如一個破產農民,他的田地被地主兼并,但他完全可以去另一個地方去開肯荒地,永遠沒有失去田地,成為雇農的危險,所以皇帝什么都不要干,生產力就會自動恢復,因為人民主要從事生產,在政治文化的需求很低,所以矛盾很少,就會給人以政治清明的假像!而西漢建立漢武帝時國力達到頂峰,但這期間叛亂不斷,且北方匈奴不斷南侵,發(fā)展速度也很有限!
東漢建立時,雖有王莽亂政和農民起義破壞,但時間短,破壞力小,所以東漢建立時就比西漢要強,但因為東漢繼承了西漢的遺產,不僅包括政治經濟遺產,還包括貴族等包袱,除光武帝劉秀因戰(zhàn)起家,手掌大權,能力出眾,在位時相對穩(wěn)定外,其后國皇帝年齡小,易受權臣左右,且富裕的地主階級對政治文化的需要遠高于西漢建立時,所以顯得很亂,讓人誤以為東漢不行。
但,東漢建立時起點高,且一直沒有叛亂,同時北方匈奴處于解體階段,新的北方霸主還沒有形成,內部很亂,無力南侵,所以東漢又在相當穩(wěn)定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下發(fā)展,雖然政治不很清明,發(fā)展慢些,但總體來說,還是要比西漢強的!
誠如提問者所言,兩漢的皇帝們確實是西漢的皇帝比較出名,無論是漢高祖劉邦,還是文帝、景帝、武帝,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赫赫之名。反觀東漢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劉秀之外,再出名的就是末代皇帝漢獻帝了。不是東漢的皇帝受到忽視,而是東漢的皇帝們確實也太拿不出手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請聽筆者分析。
漢高祖劉邦為什么會出名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而且出身低微,品行不佳,留給世人的話柄也最多。但劉邦畢竟是開創(chuàng)了四百年大漢基業(yè)的偉大人物,漢人之所以自稱為漢族也是來源于此。
任何一次開國,隨著一批人或者一個階級的改頭換面,另一個階級則隨之轟然倒地。在這個過程中,刀光劍影、爾虞我詐、縱橫捭闔充斥其中,本來就是最吸引人的,史書的記載也自然就有意思的多。筆者認為 ,劉邦之所以出名,除了他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之外,他身上的故事被大家津津樂道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漢文帝為什么會出名漢文帝本是劉邦最不起眼的一個兒子,其母薄姬也是劉邦最不受寵的一個妃子,其一生也僅受過劉邦的一次寵幸。所以說,漢文帝劉恒能夠當上皇帝,確實是個異數,也是漢初后族、功臣們互相角力的一個產物。
筆者認為,漢文帝之所以出名來源于兩點,一是以最邊緣化的諸侯王登上皇帝寶座,本身就自帶話題和流量;二是即位后實行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最符合當時歷史條件下國家的發(fā)展需要和人民的普遍期望,因此獲得了極大的名聲。
漢景帝為什么會出名作為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即位后,并沒有改變乃父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所以才造就了漢朝的“文景之治”。在這一點上,漢景帝是有功勞的。
漢景帝出名的另一個地方就是“刻薄寡恩”,這一點,在提出削藩之策的晁錯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漢景帝不是不知道即使殺了晁錯也無法制止七國之亂,他要的是通過晁錯的死給他爭取一點備戰(zhàn)的時間。因為漢景帝知道,雖然表面上是七國之亂,但是在七國內部遠未達成共識,如齊國等就是被裹挾進去的。如果能夠通過晁錯的死換來那些搖擺的諸侯國退出作亂或者暫時不反叛,那自己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整軍備戰(zhàn),一舉蕩平七國之亂。
可事與愿違!
漢景帝也由此落下了刻薄寡恩的罵名。另外,在對待平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的問題上,漢景帝同樣是刻薄寡恩,就因為周亞夫因為一次對沒有給他準備餐具表示了不滿,就給周亞夫定性為“此怏怏者非少主之臣也”,然后就給周亞夫定上了個反叛的罪名,其理由牽強的可笑,據《史記》記載:
尉責曰:“君侯欲反邪?”亞夫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邪?”吏曰:“君侯縱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p>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無論是“文景之治”也好,“七國之亂”也罷,都是影響到漢朝走向的大事件,漢景帝在這兩個問題上處理的一好一差,也給了很多后人發(fā)揮的空間,這也是漢景帝會出名的原因之一。
漢武帝為什么會出名漢武帝的出名理由太多了,在他的領導下,漢朝在真正意義上走向了世界。漢武帝的功績太多了,筆者就舉幾例。
其一、擊敗匈奴,徹底解決了為患秦漢幾百年的外患。
其二、派張騫出使西域,把漢朝正面的展現給了世界。
其三、開疆擴土,我國版圖的大致規(guī)模就是在漢武帝時期正式形成的。
其四、頒布推恩令,徹底解決了漢朝的隱患,使?jié)h朝能夠集中力量一致對外。
可惜,漢武帝的政策確實有好大喜功的一面,在赫赫武功背后,是無數人民的血淚。好在漢武帝及時懸崖勒馬,頒布《輪臺詔》進行自我批評。
漢武帝最大的錯誤是受人蒙蔽,造成了“巫蠱之禍”,逼死了太子,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漢武帝死后,由幼子繼位的不利局面。西漢盛極而衰的隱患就是來源于此。
漢光武帝劉秀為什么出名漢光武帝劉秀與漢高祖劉邦一樣,都是開國皇帝。凡是開國皇帝,故事總是最多的,劉秀也不例外。
劉秀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削平海內群雄,其實是靠這三點:
其一、士大夫們的支持。王莽篡位之后,一改行之有效的漢朝政策,這就極大損害了過去依靠漢朝的士大夫們的利益。而劉秀本是就是士大夫們的一員,深知這些人的利益所在,因此才能夠把這批人拉攏過來為己所用。
其二、普通民眾的支持
在反莽的農民起義中,絕大多數都是打著劉姓的旗號,即使起兵之時沒有劉姓宗室在內,要他們也會尋找一人來立為皇帝,這個現象很奇怪。
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就像史書中評價的那樣,漢朝自開國以來,毫無失德之處,也就是說,漢朝基本上沒有迫害普通民眾和士大夫們。雖然在漢武帝時期為了征討匈奴和攻打西域,造成了國家財力枯竭,人民損失很大,但那是國戰(zhàn),作為國民有義務為國效力。而且,即使?jié)h武帝時期,漢朝也沒有大范圍征調普通民眾參軍或者實邊,而都是給予了一定的優(yōu)惠政策,鼓勵內地人主動要求實邊。而且在軍隊的征集上,很多人都是社會上的游俠或者無賴,如李陵所率領的就是5000江淮劍客。因此,漢朝士大夫們和普通的民眾對漢朝始終抱有好感,因此才會出現即使自己造反也要拉一位劉姓宗室做皇帝這么一種奇怪的現象。
其三、劉秀本身就有很強的軍事能力
在封建社會的開國帝王中,具有軍事能力的不少,筆者認為,最強者有二人,一是劉秀;二是朱元璋。李世民也很強,可惜不是開國帝王。
這種能力好像是天生的。筆者這么說,并不是說這二人有很強的沖鋒陷陣的能力,而是他們對戰(zhàn)局的把控程度。就以吳漢攻打成都公孫述一戰(zhàn)為例,在劉秀得知吳漢和劉尚隔河分兵且相距二十余里的時候,馬上判定,如果吳漢不馬上調整部署必敗。
事后果如劉秀所言,吳漢在公孫述的攻擊下,幾乎戰(zhàn)敗。要不是吳漢連夜?jié)撔信c劉尚合兵,則滅蜀大計去矣。
筆者認為,漢光武帝劉秀之所以出名,一是其開國皇帝的身份,二是民眾普遍的支持,三是自身具有卓越的軍事能力。
至于東漢其他皇帝,要么年幼登基,要么昏庸不堪,能夠拿得出手的卻是不多,因此也就在歷史上沒有什么名聲。
最后,就得說說漢獻帝了。
漢獻帝為什么出名筆者常常在想,如果漢獻帝遇到了一個不是曹操那樣的奸雄,東漢或許就會在這個時期中興。因為,漢獻帝并不是如《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無能,而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君主。可惜的是,他遇到了曹操。
就像世人常說的那樣,一個王朝往往兩個皇帝最出名,一個是開國皇帝,另一個是亡國皇帝,可漢獻帝卻不盡然。
自“董卓之亂”時,漢獻帝就表露出不同于常人的見識和膽識,不然,董卓也不會廢掉漢少帝劉辯改立漢獻帝劉協(xié)??梢粋€9歲的孩子,先后遇見了董卓、曹操這兩個權臣加奸雄,實在是沒有辦法擺脫惡人。
漢末的群雄們?yōu)榱烁髯缘睦婕娂姼顡?,在需要的時候上表進貢,在不需要的時候棄皇帝如敝屣,那些本應與漢朝休戚相關的文臣們因為在漢獻帝身上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也紛紛作鳥獸散,要么投靠了曹操,要么投靠了各路諸侯,漢獻帝雖然頂著一頂皇帝的帽子,但實質上就是個傀儡,即使他再聰明睿智,可是根本沒有發(fā)揮的舞臺,能夠保住善終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筆者認為,漢獻帝是可惜了。漢朝雖亡,但責任不在漢獻帝,而是肇始于桓靈二帝。漢獻帝悲哀之處在于生在了末世,只得背上了亡國之君的丑名。
唉,末世的皇帝難當?。?/p>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其實不是東漢的皇帝受到忽視,而是東漢的皇帝們確實也太拿不出手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6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諸葛亮為什仫這么器重姜維原因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