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么堅持要讓關羽守華容道,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公元208年,滿腔熱血的曹操剛在長江邊上做了豪氣沖天的《短歌行》,便遭到了火燒赤壁的大敗,倉皇要逃回許昌。此時,東吳大軍在曹軍身后正乘勝追擊,既然是孫劉聯(lián)軍,劉備方面勢必要做出動作,這動作當然就是要在自己的防區(qū)設下埋伏截擊曹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精確地預測到了曹操的逃跑路線,在曹軍逃回許昌的路上,連續(xù)設了三道埋伏,劉備方面完全能在華容道這個埋伏點一舉活捉曹操。那么問題來了,諸葛亮明知以義為本的關羽會在華容道放丟盔棄甲的曹操一命,為何還要讓關羽去埋伏華容道這最后一道防線呢,豈不是多此一舉嗎?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天下大勢之因,弱者的戰(zhàn)略思維。曹操雖然八十萬大軍敗于孫劉聯(lián)軍,敗于赤壁,但是天下八州,曹操依然占據(jù)四州,尚未出現(xiàn)大面積丟失城池情況,尚未傷及其根本。曹孫劉三家依然是曹軍最大,孫權實力居其次,劉備最弱,弱到孫權一家就足可以吞并劉備。如果此時曹操在華容道被關羽斬殺,勢必會嚴重削弱曹方實力,甚至是導致曹方因無核心人物而四分五裂,無力坐擁老大地位。天下大勢力量對比就會重新洗牌,顯而易見的是老大地位就被孫權可代替,無人可以制衡東吳,此時孫權就可以一路凱歌,一統(tǒng)江山了。所以諸葛孔明派關羽埋伏華容道放曹操一馬,就是為了保留曹軍實力,促成天下三分局勢,不讓一家獨大,只有這樣劉備方面才有生存空間。
其二:赤壁戰(zhàn)后情勢之因,智者的戰(zhàn)術思維。曹操赤壁大敗,在曹軍逃回許昌路上,吳軍雖一路追殺,但并未做到斬盡殺絕,并未劍指曹操本人,而是有意驅趕曹軍至劉備防區(qū),讓劉備解決了曹操性命。要知道,誰斬殺了曹操,必然會遭受北方許昌曹氏家族的報復,為了自保,孫劉雙方誰也不會去捅這個馬蜂窩。諸葛亮勢必也想到了這點,因此才派關羽埋伏華容道。
其三:關羽個人性格原因,領導的管理思維。關羽曾經(jīng)受恩于丞相,這份天大的恩情關羽還沒有來得及回報,就回到了劉備身邊,諸葛亮此舉完全可以讓關羽報恩于曹操,對以義為本的關羽來說,這是最大的釋懷,絕佳的機會。
同時,關羽此人一向是居功自傲,講究面子,除了劉備,看不起他人,不太愿意接受其他人的領導,尤其是諸葛亮的差遣,諸葛孔明想通過此件事教訓外加教育一下關羽這個倔脾氣,通過立軍令狀而又沒有怪罪關羽,必然會打擊打擊關羽的傲氣,讓關羽欠諸葛亮一個天大的人情!關羽勢必以后對諸葛亮尊敬有加,容易接受其管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2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