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爺慈禧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解讀一下~
近幾年有關(guān)清宮的影視劇很多,尤其是慈禧的故事,而凡有慈禧的清宮戲,又總能聽到一個比較特別的稱呼——“老佛爺”,慈禧非常喜歡人們稱她“老佛爺”,“老佛爺”似乎就成了她的專稱,其實,從歷史上看,“老佛爺”原是有清一代用來指稱開國皇帝的。
滿人文康所著《兒女英雄傳》,開卷第一回就說到正黃旗漢軍一個安二老爺,“他的祖上,也曾跟著太汗老佛爺征過高麗,平過察哈爾”,這“老佛爺”指的便是開國的太宗皇帝皇太極(據(jù)說后來也有稱康熙、雍正、乾隆等為“康熙老佛爺”、“雍正老佛爺”和“乾隆老佛爺”的),所以,老佛爺這個稱呼,并非始于慈禧,原來也不是慈禧的專稱,而是用于指稱開國皇帝的,而開國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別稱呼,又可能與其“滿洲”的族名有關(guān)。
“滿洲”是清代滿族的自稱,而滿族原是來自女真人的,努爾哈赤就自稱是女真人的后裔,他借復(fù)興完顏金之名,于1616年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登上了可汗位,國號就叫金(史稱后金),但他兒子皇太極繼位后,卻廢了“女真”舊號而定族名為“滿洲”(辛亥革命之后,“滿洲”又通稱“滿族”沿用至今),又于次年改國號“金”為“清”。
據(jù)清人陳康祺《郎潛紀(jì)聞初筆》卷五所說,“滿洲初為部落名,國書本作滿珠……乾隆四十二年(1777)上諭:我朝肇興時,舊稱滿珠,所屬曰珠申,后改稱滿珠,而漢字相沿,訛為滿洲”;而“其易‘珠’為‘洲’,蓋由‘洲’字義近地名,故漢字假借承用之”,這是說“滿洲”原是“滿珠”的音轉(zhuǎn)假借,因為“洲”更像地名,所以后來漢語中就改稱“滿洲”了。
滿人為什么定這樣一個族名?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說“女真、蒙古崇信佛教,文殊(文殊師利)菩薩最為一般人所尊仰,文殊音轉(zhuǎn)為曼珠或滿住,明初建州(按:指東北的建州衛(wèi),明成祖時所置)名酋有李滿住(按:女真人后裔,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襲封建州衛(wèi)都指揮,“李”為明朝皇帝的賜姓),努爾哈赤也有滿住的尊號,滿字,取滿住第一字,洲字取建州第二字,州旁加水成洲字”,則“滿洲”原來是作“滿住”的,而“滿住”是“文殊”的音轉(zhuǎn),所以“滿洲”原是一個菩薩的佛號。
就史書記載看,“滿洲”一詞有多種寫法,或作滿珠、滿住、滿柱,也有作曼珠(曼珠師利)或曼殊(曼殊室利)的,如陳康祺《曼珠即滿洲之轉(zhuǎn)音》說:“西藏每歲獻(xiàn)丹書,稱上為曼珠師利大皇帝。曼珠,譯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按珠、殊同音,曼珠亦即滿殊二字?!敝杂写硕喾N不同寫法,應(yīng)是漢譯無定字的緣故。
而“曼珠師利”或“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師利”,也就是常與普賢一起隨侍釋迦牟尼(如來佛)左右的文殊菩薩,他是佛教所說修行層次最高的四大脅侍菩薩(另兩位為觀音與地藏)之一。
我國古代皇帝的稱呼,通常有廟號、謚號、年號或尊號,但不同時期也會有一些不同的特稱或?qū)7Q,如漢朝,除了高祖、文帝、武帝這些謚號之外,還有稱“國家”或“大家”的;晉以后又有稱“官家”的,如《水滸傳》中就稱宋當(dāng)朝天子為“趙官家”;明代則稱“老爺”或“爺”,說是凡內(nèi)臣奏事,前朝皇帝均按年號稱“某年號老爺”,當(dāng)今皇上則稱“萬歲爺”(明劉若愚《酌中志》自序)。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薩的緣故,就以佛號為其特稱而稱“佛爺”或“老佛爺”的,清宮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確實不少,譬如順治皇帝福臨,就是特別癡迷的一個,他曾自號“癡道人”,說什么“朕想前身的確是僧”的話,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在帝王家”的《順治皇帝悟道偈》盛傳,乃至死后民間還有五臺山出家的說法流傳,之后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誠地信佛崇佛的。
就慈禧而言,雖說為人乖戾,“性慘刻反復(fù)”(《慈禧傳信錄》卷中),但對佛似也很虔誠,據(jù)說也勤于禮拜,還攝有多張扮作大慈大悲觀世音的照片掛于寢宮,因此就以觀音菩薩自居而讓人稱她為“老佛爺”,之所以如此,據(jù)德齡公主《清宮禁二年記》所說,“蓋以太后極愿為男,故命人亦以男呼之”。她說光緒帝去見慈禧時,都是“跪太后前而呼之曰:‘親爺爺吉祥!’”的,于是“帝宮中自帝以次,率以父稱太后”,這恐怕是因為慈禧感到自己雖說大權(quán)在握,但名義上終究還只是一個太后,因而就想借此稱呼來強(qiáng)化自己的權(quán)威。
所以,“老佛爺”原來并非慈禧的專稱,而是清代開國皇帝的特稱,只是慈禧襲用之后,就成了她的專稱。
"老佛爺"是一直以來滿清皇帝的特稱,太后皇后甚至太皇太后都不能用此稱呼.
全清代唯一用此稱呼的女人便是慈禧,她從光緒年間辦五十大壽以后方才被稱為"老佛爺",首先提議上此稱呼的是當(dāng)時為她慶祝壽誕的禮部某侍郎,理由是她為"大清中興"做出巨大貢獻(xiàn),有"皇朝巨擘之力",又"威聲遠(yuǎn)播泰西",因此"堪為當(dāng)世人主之效"(此人后來因此由四品侍郎升任官階二品且油水極大的山東學(xué)政,名字偶忘記了,<翁同和日記>里有記載),然后全體六部四品以上官員聯(lián)署上奏,經(jīng)由光緒皇帝朱批,皇太后慈禧從此就被人稱為"慈禧老佛爺"或"太后老佛爺".
順便提一句,其余著名的皇太后如乾隆的生母和康熙祖母孝莊,都未曾有過"老佛爺"這一稱呼.
參考資料:清·李寂山<京門叢談> 清·了世齋主人<皇朝稽考>
前段時間看完關(guān)于慈禧太后的電視劇《蒼穹之下》,里面講述了慈禧如何干預(yù)朝政并逐漸的掌握實權(quán),一個女人家家的在封建傳統(tǒng)的時代能到高居權(quán)勢之上相當(dāng)?shù)膮柡α恕T趧≈锌偸锹牭较氯朔Q之為“老佛爺”,為什么那時候?qū)m里的人都叫她為老佛爺。而不是太后?現(xiàn)在來看看起因。
慈禧非常喜歡人們稱她“老佛爺”,“老佛爺”似乎就成了她的專稱,其實,從歷史上看,“老佛爺”原是有清一代用來指稱開國皇帝的。
滿人文康所著《兒女英雄傳》,開卷第一回就說到正黃旗漢軍一個安二老爺,“他的祖上,也曾跟著太汗老佛爺征過高麗,平過察哈爾”,這“老佛爺”指的便是開國的太宗皇帝皇太極(據(jù)說后來也有稱康熙、雍正、乾隆等為“康熙老佛爺”、“雍正老佛爺”和“乾隆老佛爺”的),所以,老佛爺這個稱呼,并非始于慈禧,原來也不是慈禧的專稱,而是用于指稱開國皇帝的,而開國皇帝之所以有此特別稱呼,又可能與其“滿洲”的族名有關(guān)。
清朝的皇帝,可能是因為崇信佛教,尤其是崇仰文殊菩薩的緣故,就以佛號為其特稱而稱“佛爺”或“老佛爺”的,清宮十三朝中,信佛的皇帝確實不少,譬如順治皇帝福臨,就是特別癡迷的一個,他曾自號“癡道人”,說什么“朕想前身的確是僧”的話,又有“吾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在帝王家”的《順治皇帝悟道偈》盛傳,乃至死后民間還有五臺山出家的說法流傳,之后的康雍乾三帝,也都是很虔誠地信佛崇佛的。
在清宮劇中大都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似乎這是一個對她的特指稱謂。那么慈禧太后為何被稱老佛爺呢?這是不是她獨有專屬稱謂呢?
?老佛爺?并非慈禧太后的專屬稱謂
其實?老佛爺?一詞并不是慈禧的專屬稱謂,清朝的皇帝都可以被稱為?老佛爺?。就如同我們更熟悉的宋朝皇帝被稱為?官家?一樣。
?老佛爺?一詞是由滿語?滿柱?轉(zhuǎn)譯而來,清朝是由東北的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權(quán),因此他們保留了女真部落的部分習(xí)慣和風(fēng)俗。當(dāng)時女真人稱呼自己的首領(lǐng)為?滿柱?,這個滿柱又是佛號?曼珠?的轉(zhuǎn)音,實際上就是稱呼自己的首領(lǐng)為佛爺或者吉祥的意思。
后來女真人(或者說滿族人)入關(guān)建立了大清王朝,他們就把稱呼自己首領(lǐng)的?滿柱?一詞直接轉(zhuǎn)譯為?佛爺?。由此?佛爺?一詞就成為了清朝皇帝的專屬稱呼,其他人不可以使用。由此可知,?老佛爺?一詞不僅并非特指慈禧太后,而是所有清朝皇帝的特稱。從法理上來看,其實慈禧根本不可以被稱為?老佛爺?,因此她根本沒有當(dāng)過皇帝。
為何慈禧太后被稱為?老佛爺?
關(guān)于慈禧太后為什么被稱為老佛爺這個問題。有兩種說法,大體上都差不多,都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太監(jiān)李蓮英迎合慈禧太后希望二度垂簾聽政的目的,為了抬高慈禧太后的身份,故意稱呼慈禧太后為?老佛爺?。
在1875年之前,慈禧太后并沒有被稱為老佛爺。到了1875年,同治皇帝病逝,慈禧太后立她的侄子兼外甥愛新覺羅?載湉為帝,也即光緒皇帝。因為愛新覺羅?載湉只有四歲,慈禧太后就希望能夠第二次垂簾聽政。
但是為了讓自己垂簾聽政更有說服力,慈禧太后希望能繼續(xù)抬高自己的地位。為此她的心腹大太監(jiān)李蓮英心知肚明,因此他策劃了一場迎佛的儀式,讓人以慈禧的模樣塑造了一尊佛像。然后請慈禧太后領(lǐng)著大臣們迎佛像,并說慈禧長的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轉(zhuǎn)世,因此高呼慈禧為?老佛爺?。
李蓮英通過這一把戲巧妙的把稱呼皇帝的特稱"佛爺"和佛教里觀世音菩薩等同起來。由此慈禧就名正言順的被稱呼為?老佛爺?,也即讓慈禧擁有了與皇帝一樣的稱謂和象征意味。
?老佛爺?的稱謂是讓慈禧太后自我心理滿足和刻意營造的象征符號
其次剛才的故事是否真實,我們已經(jīng)很難查證。畢竟正史中并沒有記載,我們不妨姑且聽之信之。但是從慈禧的內(nèi)心世界去分析,我們可以想見?老佛爺?這個稱謂應(yīng)該是慈禧太后本人的自我心理滿足和一種刻意營造的象征符號。
作為政治強(qiáng)人,其實從1860年辛酉政變之后慈禧太后就逐步掌控了整個清朝政府的權(quán)力。特別是慈安太后病逝之后,更是沒有人可以壓她一頭。但是因為她的女性身份,她不可能名正言順的登上皇帝寶座,雖然她的權(quán)力和皇帝已經(jīng)無限接近。因此一個皇帝的特有稱謂無疑可以讓她獲得巨大的心理滿足。
而另一方面,這種老佛爺?shù)姆Q謂也是讓包括光緒皇帝等人在內(nèi)一種心理暗示,始終提醒著其他人,她才是這個帝國真正的掌權(quán)人。這種象征意義并非毫無意義,這正如為什么皇宮都會修筑的比較威嚴(yán)和廣闊。如果你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望著天安門的城樓,或者站在故宮太和殿前的廣場上,你會不由自主感受到一種威嚴(yán)感,這就是象征意味的作用。同理,我們在清宮劇中經(jīng)??吹焦饩w稱呼慈禧太后?親爸爸?是一個道理。
總之,?老佛爺?并非慈禧太后的特有稱呼,而是清朝皇帝的特稱。但是慈禧的?老佛爺?稱謂又有其特殊的背景,且不管是否如故事中那般由李蓮英利用觀世音菩薩來偷換概念,但是這個稱謂的象征意味和心理暗示作用還是非常明顯地。
慈禧手下有一個太監(jiān)叫李連英,這個人不僅聰明過人,而且貫會見風(fēng)使舵之術(shù)。自從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掌握大權(quán)朝廷后,他就認(rèn)定慈禧是中國第二個武則天,要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就必須有慈禧這樣的人做靠山,否則就沒有出頭之日。找慈禧做靠山,話好說,事情就難辦了,俗話說瓣君如伴虎,不要說靠率,整天在慈禧后面轉(zhuǎn)圈,不知道哪句話說得不對勁,腦袋就搬家了。
這天,李連英作在自己的房里憂心忡忡,苦于不知如何取悅慈禧太后,一個小太監(jiān)匆匆跑過來,說慈禧太后傳他既刻進(jìn)慈寧宮給她娑笑話解悶。李連英說:“見天就這么說,我那有那么多笑話說,這可怎么辦呀?!毙√O(jiān)說:“平時您的腦袋就好使,我們慢點走,等走到了慈寧宮太后那,您不就把笑話給編出來了嘛?!毙√O(jiān)一句話驚醒夢中人,李連英的腦袋突然靈光一閃有了主意。
李連英一路無言,到了慈寧宮進(jìn)門就給慈禧太后道喜:“皇太后洪福齊天,大喜臨門!”慈禧被李連英弄了一頭霧水,忙問李連英:“喜從何來,不要耍貧嘴了,快說個笑話聽聽。” 李連英馬上說:“皇太后真是喜從天降?!贝褥笠娎钸B英跪在地上不肯說出理由來,徉張生氣,說:“好啦,你不說就算了,哀家今個兒也不難為你了,起來吧!快說說你一路上碰見了什么新鮮事?”
李連英跪在地上說,昨天晚上他喝了皇太后恩賜的茶,興奮的半夜不能入眠。到了后半夜,剛有點朦朧之意,只見房間突然紅光一閃,滿堂通明,以為房間失火了,嚇得自己猛然坐了起來,奇怪的是西天如來佛祖降臨在自己的床榻前。李連英見如來佛祖大駕光臨,慌忙跪倒既拜,向如來佛祖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問佛祖為何駕到。如來滿面笑容,聲如洪鐘,說:“大清國天降福星,光恩普照,萬物蒼生將沐浴于浩浩恩惠之中” 李連英不解其意,請佛祖明示,如來笑道,:“福星者,葉赫那拉氏,此乃南海觀世音菩薩轉(zhuǎn)世,大清國惟葉赫那拉氏可安邦定國?!?李連英聞聽此言,感激涕零,再次向佛祖叩謝,并問如來,為什么不直接告訴皇太后?今后老百姓將如何尊稱皇太后?如來佛祖笑笑說:“天機(jī)不可泄漏,就稱皇太后為老佛爺吧!”
慈寧宮的宮女一聽到這兒,呼啦一聲跪倒在地,三呼“老佛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慈禧太后見此情景,滿面春風(fēng)的說:“天意那難違,也罷,傳令下去,從今個起,就叫哀家“老佛爺”吧。每年的三月三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壽辰之日,就是哀家的大齋之日,哀家要在這一天沐浴更衣,吃齋念經(jī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34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