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郭女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她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郭女王。郭女王年幼時,就讓父親驚奇不已,被稱贊為“女中王”,于是“遂以女王為字”。她很早就失去了雙親,在亂世中顛沛流離,曾經(jīng)做過婢女。當曹操稱魏王的時候,她到了東宮,得到了與曹丕相識的機會。按理說,當時少有女子干政的先例,曹丕的母親卞夫人,對這些事情要求的很嚴格,曹丕的父親曹操,又非常多疑,曹丕本人,大約也不會允許女子參與政事中才對。
可是,《三國志》記載:“后有智數(shù),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后有謀焉?!币馑际钦f,郭女王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人,經(jīng)常為曹丕獻計。而曹丕最終被曹操定為繼承人一事,也有她的功勞。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郭女王身為一個女子,原本又地位低下,卻憑借自己的智謀,參與到了立嫡這樣的大事之中,并促成了曹丕被立為太子一事,可見她的本事。
當然了,她的本事不僅體現(xiàn)在干政一事中。我們都知道,在當時有一個絕代風華的女子,即后世被稱之為甄宓的甄氏。甄氏原本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后來鄴城被攻破,曹操曾說,自己攻打鄴城,就是為了甄宓,曹植也對她有著仰慕之情。曹丕本人,更是對其一見鐘情,甚至為她休棄了自己的原配妻子任氏。可是郭女王卻憑借自己的智謀,以及在奪嫡一事中,為曹丕立下的功勞,得到了曹丕的寵愛,并導(dǎo)致甄宓失寵,從而取代甄宓上位。于是甄宓被曹丕賜死,她自己成為了曹丕在位時,親封的唯一一任皇后。
另外,曹丕不但寵愛她,還非常相信她,因此不僅令她統(tǒng)領(lǐng)六宮,還將太子曹叡交給她撫養(yǎng)。于是曹丕去世,曹叡繼位之后,她被尊為了太后。如果僅是這樣,她的一生大約會非常圓滿。然而,這樣一個有謀略的女子,結(jié)局卻非常凄慘,這是怎么回事呢?
《三國志》注引《魏略》曰:“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憂暴崩。甄后臨沒,以帝屬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說甄后見譖之禍,不獲大斂,被發(fā)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殯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币馑际钦f,當被甄宓被賜死,是郭女王的手筆,曹叡繼位之后,一直在追悼甄宓,郭女王害怕事情敗露,心中不安,不久便因此病逝了。
這個時候,在甄宓臨終前,接受其囑托的李夫人,向曹叡說了甄宓下葬時的慘狀,曹叡悲憤交加,下令郭女王的下葬方式,完全按照甄宓的標準?!稘h晉春秋》中,則記載了另一種說法,即曹叡一直向郭女王追問甄宓的死因與死狀,郭女王卻說,這是曹丕做的,與自己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于是被曹叡逼殺。
其實,史料中并沒有明確記載,郭女王在甄宓被賜死一事中,擔當了什么角色,她到底該不該受到抨擊,也很難評說,不過作為那個時代,唯一能夠干政,并且取得成就的女子,作為一個真正的“女強人”,她最終的結(jié)局,卻如此凄慘,的確有些令人難以接受。
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 。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huán)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擴展資料 1、西施,姓施,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苧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zhì)。當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fù)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國苧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苧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zhì),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tài),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yún)菫橘|(zhì)。釋歸后,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2、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間女子的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
根據(jù)民間傳說和記載,王昭君入宮以后,由于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將王昭君畫的并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后宮之中。
竟寧元年(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覲漢天子,自請為婿。元帝遂將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并改元為竟寧。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愿意永保塞上邊境。
王昭君抵達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閼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3、貂蟬最早出現(xiàn)于《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xiāng)失散后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計,設(shè)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王允又設(shè)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并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之后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后,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愿為主人擔憂。
恰巧為王允瞧見。于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huán)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yǎng)子呂布的關(guān)系。王允先把貂蟬暗地里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后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間。
4、楊玉環(huán)(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 姿質(zhì)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于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jīng)馬嵬驛,楊玉環(huán)于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于亂軍之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眾所周知,三國出英雄,英雄本 " 色 ",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三國時期,糾結(jié)在石榴裙下的英雄不在少數(shù),甚至如一代奸雄曹操也為了女人滾馬下鞍。不過曹操也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由此證明女人也是不可輕易惹的,由此古人有云“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所以縱觀三國也有不少壞的女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三國有哪些壞女人!
張春華
張春華和司馬懿一起走過大半輩子,司馬懿覺得張春華年老色衰,于是便寵愛柏夫人,從此張春華很少見到自己的老公。后來司馬懿病了,這次是真的病了。張春華前去探望,但是司馬懿并不想看到她,于是他奚落了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如果換成其他女人可能會很傷心然后就此沉默,或者很剛烈直接尋死。張春華選擇了后者尋死,但是她沒有上吊也沒有服毒、投井,她選擇的是絕食。 然而她的幾個孩子見狀竟然也陪著母親絕食,這下司馬懿慌了,趕緊去給張春華道歉。后來司馬懿對人說他不管張春華的死活,因為他擔心自己的兒子。但是張春華年輕的時候做過更絕的事,那就是司馬懿年輕的時候非常善于隱藏自己,為了躲避曹操假裝有病在家,只是因為下雨收書被侍女看到,那時的司馬懿也沒在意,結(jié)果晚上張春華就把這位侍女殺了!由此可見張春華有多壞、多狠了!
劉夫人
袁紹的老婆劉夫人在三國題材影視劇中,估計很能有太多的鏡頭。但是在正史《三國志》中,有關(guān)于她的記載,著墨最多的是她在袁紹死后的表現(xiàn)?!度龂尽ぴB傳》典論曰:譚長而惠,尚少而美。紹妻劉氏愛尚,數(shù)稱其才,紹亦奇其貌,欲以為后,未顯而紹死。劉氏性酷妒,紹死,僵尸未殯,寵妾五人,劉盡殺之。以為死者有知,當復(fù)見紹於地下,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尚又為盡殺死者之家。意思就是這位劉夫人爭風吃醋到了極致,而且心狠手辣。她在老公袁紹死后,還沒下葬,就一口氣殺死了袁紹的5位寵妾。殺死就殺死了,劉夫人還擔心這些寵妾死后去陰間和死鬼袁紹糾纏不清,就把5位寵妾的尸體進行了羞辱,把頭發(fā)都拔光,毀掉生前的容貌,而且讓小兒子袁尚殺了5位寵妾的全家。真是一個蛇蝎夫人。
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氏的大本營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曹操的兒子曹丕進入袁尚府中,看見了兢兢戰(zhàn)戰(zhàn)的劉夫人和袁尚的老婆甄宓,覺得甄宓貌美,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后來,無恥的劉夫人察覺曹丕可能看上了甄宓,為了茍活姓名,她就把自己的雙手綁起來表示歸順,還讓手下人帶著兒媳婦甄宓來到曹丕軍營,獻給了曹丕。
孫魯班
孫魯班是孫權(quán)的女兒,小名叫大虎。起先嫁給了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的早,她又改嫁全琮。孫和、孫霸爭權(quán)時,孫魯班擁立孫霸,妹妹孫魯育不同意,于是她就誣陷孫魯育,結(jié)果妹妹被殺。后來孫亮追究此事,她又把責任推到朱損和朱熊身上,致使孫亮錯殺此二人。孫綝當權(quán)后,孫魯班和孫亮、全尚等人密謀誅殺孫綝,然而計劃泄露,導(dǎo)致孫亮被廢,她本人也被流放。其實,孫權(quán)晚年大清洗也與她有關(guān),導(dǎo)致陸遜被氣死,太傅吾粲處死,陳象被滅族,朱據(jù)、屈晃被痛打,被殺被貶的有十幾家。
貂蟬
貂蟬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歌女。此女子扶風閉月,有著傾城傾國之貌,深得王允寵愛。無奈,行將分崩離析的東漢王朝被佞臣董卓操縱,王允決心鏟除國賊,忍痛割愛,設(shè)下連環(huán)計,先把貂蟬暗地里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從此,這位歌女的命運同董卓、呂布發(fā)生了 " 關(guān)系 "。 《三國志》有書:" ( 董 ) 卓有才武,左右馳射 "、" ( 呂 )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可見,董卓、呂布的個人素質(zhì)修養(yǎng)均屬上乘。能和兩位當世之杰享盡床第之歡,可謂艷福不淺,當然,我們的貂蟬在享受的同時,也不忘使命。在董卓的床上說盡呂布話說,等爬上了呂布的床,耳邊風里又滿是董卓的不是。一來二往,董卓呂布兩人就有了矛盾。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呂布借董卓上朝之際設(shè)下埋伏,手刃了這位國家 " 一把手 "。貂蟬這一個女人周轉(zhuǎn)與幾個男人之間,最后還害死了他們,可真是壞到極致!
甄氏三歲喪父。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軍攻下鄴城,甄氏因為姿貌絕倫,被曹丕所納,甚得寵愛,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xiāng)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繼位魏王,六月率軍南征,甄氏被留在鄴城。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山陽公劉協(xié)進獻二女為曹丕妃嬪,后宮中文德郭皇后,李貴人和陰貴人都得到寵幸,甄氏愈發(fā)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曹丕大怒,黃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賜死甄氏,葬于鄴城。
黃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兒子平原王曹叡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謚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將甄氏改葬于朝陽陵。
擴展資料 文昭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姓甄,又稱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正妻,魏明帝曹睿之生母。曹睿即位后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度龂尽の簳ず箦鷤鳌纷⒘信e了其兄弟姐妹的名字,唯獨沒有她的名字。
因為曹植描寫宓妃的《洛神賦》被一些人認為是寫給甄氏的愛情篇章,故此她一般被稱為“甄宓”或“甄洛”,有時又稱為甄妃、洛神宓妃等。但從其子魏明帝為避母姓將《感甄賦》改名《洛神賦》而“洛”“宓”二字未被避諱來看,此二字皆非甄氏本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文昭甄皇后
公元204年8月的一天夜晚,鄴城守將審配的侄子審榮偷偷打開了城東大門,將曹操的士兵放進城內(nèi),由此結(jié)束了鄴城被圍困半年之久的僵局。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袁紹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請大家記住這個時間公元204年8月!曹操率軍進入鄴城之后,除了安撫百姓穩(wěn)定民心以外,還特地命部下去袁紹的府坻去找一個人。誰呢?袁家公子袁熙的妻子甄宓。沒想到下屬回來報告甄宓己經(jīng)被大公子曹丕抓走了。曹操此時的心情只能用萬馬奔騰來形容,此后沒過多久曹丕就和比自己大五歲的甄宓成親了。在此之前曹丕已經(jīng)有一位妻子任夫人了,但隨著甄宓的到來任夫人被踢出局了。大家注意還是在這一年(204年)他們的孩子曹叡出生了,是不是很神奇,從兩人成親到孩子出生不到四個月時間。史書上記載曹叡是個早產(chǎn)兒,但是三個多月的胎兒還沒成型,更不用說早產(chǎn)了。所以曹叡應(yīng)是不是曹丕的親生骨肉呢?這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好的,講到這里我們給大家了解一下甄宓的過去。甄宓這個名字歷史上并沒有記載,是后人加上去的,史書中只是以甄夫人或者甄姬做為稱謂。甄家當時稱得上是豪強旺族,祖上出了很多的大官,關(guān)鍵是甄家的財力非常雄厚。甄宓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天賦,過目不忘,四書五經(jīng)自不必說,而且看過的書馬上就能領(lǐng)悟,有閨中博士之稱。家世好,才貌出眾,這樣的女子必然會受到很多人的關(guān)注。在甄宓十五歲的時候嫁給了袁紹家的二公子袁熙為妻,袁紹家族祖上四世三公,在當時雄霸一方,可謂門當戶對。袁紹家族不僅看上了甄宓這個人,同時也是看上了甄家雄厚的財力。在甄家財力的支持下,袁紹集團兵強馬壯,如虎添翼。袁熙和甄宓的感情也非常好,如膠似漆,相親相愛。建安三年(199年),袁紹打敗公孫瓚,任命袁熙為幽州刺史,甄氏則留在鄴城侍奉婆婆劉氏。講到這里大家想一個問題,從199年開始,袁熙到幽州當官,甄氏留在鄴城,一直到204年8月鄴城被攻破,一共5年多。那么在這5年多的時間里,袁熙會不會回鄴城和家人團聚呢?答案是當然會的。這就和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在外地當官,每年總是回家?guī)状魏图胰藞F聚,起碼逢年過節(jié)總是要回家的。根據(jù)這一點推測,在204年8月之前的某一段時間袁熙有可能留在鄴城和甄宓在一起,在這段時間甄宓已經(jīng)有了袁熙的孩子。
這時讀者肯定會有疑問,甄宓這種情況曹丕為什么還要娶她為妻?那么我們來了解一下曹丕當時的情況。曹丕從十多歲開始就跟著曹操行軍打仗,戰(zhàn)場上的殘酷無情、血雨腥風,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讓曹丕從小就明白了只有讓自己不斷的強大才能在這個世道中生存下來。再加上曹操的行事風格多疑成性,讓曹丕沒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曹丕會尋找一切機會增強自己的實力。那么這一次攻破鄴城,甄氏就成了他的一個目標。有的讀者可能會認為曹丕是因為甄宓的美貌才會娶她,大家可以想想,第一,曹丕不是好色之徒,以他的地位什么樣的美女得不到,要不然曹操不會把他帶在身邊這么多年;第二,如果甄宓沒有強大的家勢做后盾,就算再有才再有美貌,對于曹丕而言并不會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曹丕娶甄宓并且能夠得到曹操的同意必然是看上了甄家的背景。為了能夠得到甄家的支持,在娶了甄宓之后沒過多久曹丕就把原配任夫人給休了。要知道當年能夠明媒正娶嫁給曹丕說明任夫人的家勢也不差的,起碼是門當戶對,但曹丕卻為了甄宓把她休了,說明甄宓的利用價值是相當大的。隨著曹叡的出生也為這種政治聯(lián)姻加上了一層保障。曹叡小時候的十分的聰明,曹操對這個孩子更是百般寵愛,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曹丕的一個棋子。
講到這里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在這場婚姻中甄宓為什么沒有反抗,這是一個疑問?以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來講,女性把貞潔看得比命還要重要,甄宓為什么會這么順從的嫁給曹丕,而沒有選擇去上吊自殺。我想甄宓當時考慮到兩個問題。一是肚子里的孩子,這是她和袁熙的骨肉,只要能保住這個孩子,作為母親什么樣的困難她都不怕。二是要保護自己和袁家的家人,這是她作為子女和兒媳的職責。但是隨著曹睿慢慢長大,魏國局勢的穩(wěn)定,這段婚的危機也出現(xiàn)了。
公元213年左右,一個名叫郭女王的女子被選入了曹丕的府內(nèi)。曹丕在和郭女王的相處中,那根平時繃的很緊的神經(jīng)終于有了放松的時候,無論曹丕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會和郭女王傾訴。雖然郭女王比曹丕大三歲,但兩人相處如膠似漆,如影隨形。特別是在與曹植爭儲的特殊時期,郭女王不僅給曹丕出謀劃策,而且在精神上給了他極大的支持。終于在公元217年曹丕打敗了曹植,被曹操立為世子。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承了王位,同年,受褝登基建立魏朝。在這段時間甄宓早己被曹丕忘到九宵云外了。而郭女王卻極為恩寵,從夫人到貴嬪,地位僅次于皇后,位列六宮之首。此時,曹叡己經(jīng)十六歲了,甄宓必須要為孩子的未來想辦法了。在這里要說明一下,曹操逝世,曹丕即位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在此之前曹操非常的喜歡曹叡這個孩子,在他十來歲的時候就被曹操帶在身邊歷練了。在曹操心里已經(jīng)認定曹叡將來就是要繼承他們曹家大統(tǒng)的人,所以曹丕能夠即位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得益于曹叡。但隨著曹操的去逝這一切出現(xiàn)了重大的變數(shù)。第一,郭女王的出現(xiàn)以及得寵讓本來就沒有利用價值的甄宓處境更加邊緣化。第二,如果以后郭女王生出兒子來,那么曹叡就沒有繼承大統(tǒng)的希望了。怎么辦?首先不能讓郭女王生孩子,當然我們這里只是推測甄宓使用了某種手段讓郭女王生不了孩子。其次要把曹叡再往前推一步,讓他成為大統(tǒng)的不二人選。于是就有了后來發(fā)生的事情。由于郭女王以及其他貴人受寵,甄宓心生不滿放出了很多流言蜚語,傳到了曹丕那里,曹丕大怒,將其賜死。接著司馬懿又把曹叡推到了郭女王身邊,認郭女王為嫡母。從史書記載,曹叡對郭女王非常孝順,言聽計從,這讓郭女王非常滿意。而且一直到曹丕去世郭女王也沒有給他生下一兒半女,也沒有出現(xiàn)一個對曹叡有威脅的對手。公元226年,曹丕病重,立曹叡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溢甄氏為文昭皇后,并改葬于朝陽陵?;蛟S是天意如此,甄宓的使命終于完成了。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以甄宓的家世、美貌、才學必然會渡過無比美好的一生,可偏偏生在亂世很多事情是她無法選擇的。但是甄宓的內(nèi)心卻是無比強大,無比堅定的。無論面對戰(zhàn)亂,屈辱,還是之后的各種決擇。都表現(xiàn)出了常人沒有的魄力。
下面我們簡單講一下甄宓與曹植之間的關(guān)系。大家從各種電視劇以及各種小說中可能都認為他們兩個互相愛慕,但是作者認為這些都是后世的好事之人杜撰出來的,他們兩個之間不存在任何不正當?shù)年P(guān)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年齡差距,甄宓嫁給曹丕時,曹植還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還不懂男女之事,更不會看上比自己大九歲的甄宓。等到曹植懂事的時候甄宓都己經(jīng)到了當奶奶的年齡,更沒有可能。第二,如果大家去了解一下古代傳統(tǒng)婚姻制度,就會知道女人結(jié)婚以后是極少拋頭露面的,更不用說和別人說話了。更不會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曹植當著甄宓的面吟詩作賦,不被打死才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曹植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絕對不會干這樣有悖倫常的事情。
好了,甄宓的故事就講到這里,最后我們共同欣賞一下她的這首《塘上行》。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
念君去我時,獨愁??啾?。
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
念君??啾?,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復(fù)何苦,入亦復(fù)何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0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為什么那么多的復(fù)辟口號,僅僅是懷···
下一篇: 三國最牛的女子,惹了她的人都沒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