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劉諶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得不承認,劉備是一個真正的梟雄,為了成就大業(yè),哪怕他屢戰(zhàn)屢敗,蹉跎半生,也沒有放棄,因此他雖然“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終其一生都沒有完成,一統(tǒng)天下的宏愿,卻也雄據(jù)巴蜀,登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但是,他的子孫后代,卻大都不爭氣——他有記載的兒子,共有三人,劉永和劉理,都沒有什么存在感,至于劉禪,更是不必多說。
當初,劉禪不納忠言,反而因為寵信宦官黃皓,拒絕了各地守軍回援成都的請求,導致了鄧艾兵臨城下時,出現(xiàn)了無兵可用,無將可遣的窘境。之后,他又聽從了譙周的建議,前線姜維還在與魏軍殊死搏斗的時候,遞交了請降書。亡國后,重臣姜維依舊不放棄,于是策反鐘會,打算趁機復國??墒莿⒍U卻沒什么作為,后來被遷至洛陽,更是為了留下了樂不思蜀的笑談。隨他遷至洛陽的幾個兒子,要么因鐘會謀反之事被殺,要么死在了之后的永嘉之亂中,都沒有什么作為。
不過,他的七個兒子中,有一個人比較例外,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也就是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劉諶。如果要說,曹魏的第四任皇帝曹髦,是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那么劉諶,就是當時最有骨氣的皇子。為什么要這么說呢?《三國志》注引《漢晉春秋》記載:“后主將從譙周之策,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zhàn),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笾鞑患{,遂送璽綬。是日,諶哭于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后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p>
意思是說,劉禪將要投降的時候,劉諶建議背城一戰(zhàn),劉禪卻不采納。這個時候劉諶也沒有屈服,他寧死不肯降敵,于是跑去劉備的昭烈廟大哭,然后殺盡自己的妻子兒女,并自盡身亡,令人唏噓不已。
如果當時,劉諶取代劉禪,成為一國之君,大概蜀漢不會滅吧?畢竟成都城本就易守難攻,鄧艾當初偷渡陰平的時候,僅率領了一小部分精銳,經(jīng)過連番作戰(zhàn),以及翻山越嶺之后,早已精疲力竭。與此同時,姜維已在前線,擊敗了鐘會,并率軍回援;原本駐扎在巴東的將軍閻宇,也早就趕往了成都;其盟友東吳,也在派軍援軍的同時,對曹魏進行了干擾,只要他們堅守一段時日,蜀漢的危機便可以輕松解除了。
只可惜,當時的蜀漢國君,依舊是怯懦的劉禪,而就算劉禪退位,龍椅也輪不到劉諶來坐,畢竟當時的蜀漢,還有太子劉璿(xuán),以及其他三個比劉諶年長的皇子。所以,如今,我們只能一邊感慨劉諶的骨氣,一邊為他和蜀漢惋惜。更可悲的是,這個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子,差點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直到近代推出的游戲《三國殺》中,他一句“此刻,唯有死戰(zhàn),安能言降!”才重新喚起了人們的記憶。
而他在游戲中,除了這句充滿霸氣的臺詞之后,陣亡時的“遺言”,卻充滿了無奈——“無言對百姓,有愧見先祖”,不過小編認為,他這句無奈又悲憤的遺言,反而更適合他的父親劉禪,甚至像是專門為劉禪量身定做的嘲諷。
劉諶
籍貫 [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涿州]
爵位 北地王
身份 三國時蜀漢后主劉禪的第五子,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孫,皇太子劉璿之弟。
家族資料 祖父 劉備
父親 劉禪
母親 未知
配偶 崔夫人
兄弟 劉璿 劉瑤 劉琮 劉瓚 劉恂 劉璩
子女 三子
相關(guān)人物 鄧艾
國籍 蜀漢
簡明歷史傳記
劉諶,劉禪之子,被封為北地王。劉禪向魏將鄧艾投降時,劉諶堅決反對,請求守城決以死戰(zhàn),不被聽從。劉禪送出玉璽投降的當天,劉諶來到昭烈廟,先殺死妻子和兒女,而后自殺。
簡明演義傳記
劉諶,劉禪第五子,被封為北地王,《三國演義》第118回登場。蜀亡時,劉諶與妻子崔夫人訣別,崔夫人自殺,劉諶親手殺死三個兒子,來到成都昭烈廟,哭拜后自刎而死。
扶不起的劉阿斗,一直是后人們?nèi)枇R的對象,可到了現(xiàn)代,反倒是有了一個明君的稱呼。好似他是為了能夠讓黎民百姓不再受到戰(zhàn)火的襲擾一樣,才出城面對鄧艾投降,才在司馬昭面前說上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也。”劉禪不顧父親所建家業(yè)之艱辛,只顧及自己的享樂,從什么時候都不應該成為諸位稱贊的榜樣。而他的兒子之中,才有一個稱得上是英雄的人了。
他就是,北地王劉諶。劉諶是正統(tǒng)的蜀中人士,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的孫子,后主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劉禪封其為北地王。出生于第五個順位,劉諶其實沒什么希望指著這個皇位能夠到自己面前了,大多數(shù)皇子,這個時候都會選擇及時行樂,畢竟,國家大事輪不到你來操心,你能夠享受好就不錯了,而且,貴為王爵,又是不受寵的那一個,那不是挺好的嘛。享樂又不會受到臣子的管束,父皇的責罵;國家大事又找不到自己,當真逍遙自在。
可是,北地王劉諶并沒有選擇從此頹廢自己。昔日,姜維領兵在劍閣與鐘會對峙,成都空虛的時候,鄧艾繞陰平小道,奇襲蜀國腹地,導致劉禪接受譙周的建議,出城投降。北地王劉諶聽了譙周的建議是氣不打一處來啊,大罵道:“你這膽小怕死的書生,哪里有兵臨城下,還沒有開戰(zhàn)便讓皇帝投降的道理!”可是,如此肺腑的忠心之言,并沒有把嚇破了膽,擔心性命丟失的劉禪回心轉(zhuǎn)意。劉禪只是冷冷地劉諶閉嘴:“你小子還年輕,血氣方剛,別說這么多。”北地王劉諶絲毫不退讓,說道:“爺爺昭烈皇帝。武鄉(xiāng)侯丞相諸葛亮還在的時候,這譙周是何人?能到這殿前說話嗎?如今,我成都還有數(shù)萬兵馬不算,劍閣那的姜維也有蜀軍主力,鄧艾不過一萬余人,攻城尚顯不足,只要我們堅壁清野,絕對不出戰(zhàn),等待姜維回師,鄧艾就如同甕中之鱉了,如何能夠贏得了我們?父皇你怎么能夠如此輕易地把這辛苦打下來的江山白白送掉呢?”
劉禪這會是真的生氣了,如此準確的判斷,在他的耳朵里,是兒子犯上的證據(jù),你個小子懂些什么,這么多大臣都說守不住了,難不成真的要等到鄧艾打進城來,讓我死于亂軍之中嗎?劉禪看著劉諶那都是頭疼的,立刻讓人把他給趕出去,堅定自己的投降決策。
劉諶回到自己的家中,義憤填膺,坐不住了,祖宗江山就要這樣丟了,劉諶便來到了昭烈廟中祭祀劉備。劉諶的妻子,聽聞劉禪如此行為,也是伏劍殉國,先劉諶一步自刎。劉諶見妻子都如此剛烈,干脆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給殺了,獨自在先帝廟前哭訴一番,最后自刎以謝天下。
害死妻子,殺死兒子,這樣的人本不應該成為稱贊的對象,可是,這是北地王劉諶?。∷男袨?,擔得上羅貫中那句稱贊:“君臣甘屈膝,一子獨悲傷。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蒼。凜凜人如在,誰云漢已亡?!?/p>
蜀漢北地王·劉諶(?-263)劉諶(?-263),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宗室,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孫,后主劉禪第五子,封北地王。鄧艾大軍兵臨成都城下時,劉諶固請出戰(zhàn),但被劉禪拒絕。當聽聞劉禪舉國投降鄧艾之時,劉諶盡殺家人,后赴昭烈廟自殺。 歷史傳記 劉諶,劉禪之子,被封為北地王。劉禪向魏將鄧艾投降時,劉諶堅決反對,請求守城決以死戰(zhàn),不被聽從。劉禪送出玉璽投降的當天,劉諶來到昭烈廟,先殺死妻子和兒女,而后自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0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國最牛的女子,惹了她的人都沒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