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吳起被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吳起,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人。他一生曾在魯、魏、楚三國做官,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的思想,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吳起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有故事”的人??偟膩碚f,吳起有才,但也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那么,他都有哪些故事呢?
為了學業(yè),母死而不守孝;為了功名,不惜手刃嬌妻。
吳起年少時,勤奮刻苦,從小立下“為卿相”的遠大理想。于是他開始游歷各諸侯國,向其“投簡歷”。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吳起不僅求職不順,還蕩盡家產。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其間,他娶了一個齊國的女子為妻。初次出道受挫,并沒有使吳起意志消沉,通過這次游歷,他增長了見識,磨礪了心智,更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求職經驗,并且清醒地認識了自身的不足。于是,他投入了曾子的門下,繼續(xù)修煉。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母親去世了。吳起本該回家奔喪,葬母、守孝,然而吳起卻不為所動,始終保持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淡定狀態(tài)。為的是早日學成,實現自己的偉大理想。
在以“禮”治國的楚國,崇尚“孝道”的曾圣人認為吳起“德育”成績不合格,于是開除了他的“學籍”。機會總會光顧那些有準備的頭腦。當齊國大軍兵臨城下時,魯國人站在城上擺事實,講道理,舉出N個齊國不應該攻打魯國的理由。但是齊國軍隊卻不買賬。眼看就要成為俘虜的魯國國君,有病亂投醫(yī),想到了在某個小縣城為自己打工的吳起,于是趕緊600里加急召回他。當吳起來到前線時,吳起娶了個齊國妻子的事實又擺在人們面前。人們害怕吳起外通齊國,把魯國一鍋端了。魯國人也是有點不厚道,眼看著剛剛抓住吳起這根救命稻草,卻還在左顧右盼,疑神疑鬼。
吳起眼看著自己施展抱負的機會要失去,十分不甘心。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他手起刀落,斬下妻子的頭顱。這個在歷史上連名字也沒留下的可憐女子,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了丈夫的刀下鬼,也成了他前進道路上第一塊墊腳石。魯國國君看到吳起的忠心,于是就拜他為將。吳起帶領軍隊,大破齊軍??墒囚攪€是很介懷吳起之前的所做作為:不孝,為功名不惜弒妻。魯國人在暫時脫離戰(zhàn)爭危機后,讓吳起卷鋪蓋走人。
為了建功立業(yè),吳起打情感牌:為士兵吮吸膿血。
吳起只能灰溜溜從魯國逃到了魏國。魏國國君魏文侯看中了吳起的才華,決定錄用他。當時秦國還不是很強大,而魏國國力強盛,正雄心勃勃地想開疆擴土。吳起得到來,無異于及時雨。于是魏文侯拜吳起為將軍,讓他帶領軍隊去攻打秦國。吳起帶兵可是下了血本。他跟最底層的士兵同吃同住。行軍時,不騎馬不乘車,親自帶干糧。甚至有士兵生瘡時,他親自為士兵吮吸膿血(其實當時完全有其它的方式為戰(zhàn)士療傷,而沒必要讓三軍統率做這種事)。他這張情感牌打得恰到好處,士兵們感動得稀里嘩啦,魏國的軍隊全部成了驍勇善戰(zhàn)的敢死隊。也是活該吳起露臉,他帶領軍隊所向披靡,打得秦軍丟盔棄甲,連失五座城池。魏文侯下令犒賞三軍,并給吳起加官進爵。
吳起雖然離著“為卿相”的理想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前途畢竟是光明的??上Ш镁安婚L,魏文侯死了,武侯繼位。吳起一直也沒有當上宰相。后來魏國的駙馬公叔痤做了宰相。他設圈套讓武侯開始忌憚吳起,把吳起逼走。吳起投奔楚國。吳起終于實現“為卿相”的終極人生目標,但因變法觸犯貴族利益,被亂箭射死。吳起跳槽到了楚國,可把楚悼王樂壞了。他直接任命吳起為相國。吳起終于實現了人生終極目標。
當時楚國可以說是奄奄一息。于是吳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進行普法教育,廢除過時的律令;裁掉過多的官員及公侯,讓他們去邊遠之地負責開墾荒地,用節(jié)約下來的財富去供養(yǎng)有軍功的將士。通過吳起變法,楚國的GDP直線上升,國力增強,士兵的戰(zhàn)斗力也空前高漲。吳起的文韜武略終于派上了用場,他再一次登上權力的巔峰。從推動國家進步的角度來說,吳起的變法是有積極的社會意義的。但是變法也在某種程度上觸犯了楚國世襲貴族的利益。后來楚悼王死了,吳起失去了最大的保護傘。那些王室貴族甚至不等楚悼王下葬,就瘋狂反撲。他們一陣亂箭,又使得吳起墜入萬劫不復。
吳起眼看著小命難保,于是急中生智,也殺了個“回馬槍”。吳起跑到楚悼王的尸體旁,并伏在上面,希望以此來逃避攻擊。但是那些王室大臣好像紅了眼。他們用箭射殺吳起,也擊中了悼王的尸體。悼王被安葬后,太子被立為王,他下令全部殺掉那些射殺吳起并同時射中悼王尸體的人。于是,射殺吳起而遭連坐問罪致死的宗室有七十多家。吳起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臨死拉了仇人及其家人墊背,也算是他橫死前扳回一局。
縱觀吳起的一生,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但是,一個個的悲劇卻發(fā)生在他的身上。他從閃亮登場,到縱橫多國,再到身首異處,究其原因,品質是他的致命傷。他過于急功近利,為了功名與前途,他不盡起碼的孝道,而且不惜殺妻,也為后世留下詬病。甚至,他過于高估自己,因為急于上位而鋒芒畢露,以致一次次引起當權者的猜忌。再加上封建社會人們認知的局限性,從而導致了吳起悲劇的人生。一個人,功利心越重,就越容易失去自我。如果總是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不達目的不罷休,就會慢慢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而太過浮躁和用力的人生,往往走不遠!
戰(zhàn)國那么多人物,幾乎沒有一個像吳起一樣的全才,即是政治家(出任西河太守,治理地方),又是將軍(創(chuàng)建魏武卒),還是改革家(楚悼王十年改革)。在楚悼王時期改革十年,雖然最后自己和商鞅一樣死了,新法也被廢除了,但楚國的強盛吳起出了很大一部分力。
唯一步卒全奷騎兵的戰(zhàn)績就是吳起干的,可惜他在魏囯,而魏囯是有名的人才輸送基地,吳起也難免被逐命運。吳起是一個能力超強的人,如果不是因為改革觸動了利益階層的蛋糕,得罪了腐朽的統治階層,如果不是因為吳起心直口快的性格,他確實能夠改變歷史。
純以軍事而言,吳子的評價比孫子更高一些。孫子兵法談的更多的是戰(zhàn)略謀略,在其他的領域也有極大的實用性。吳子起教人練兵,孫子教人變著法的求勝求生存,兩書的目的不同。個人也認為,以書而言,孫子兵法的成就更大一些;但是,這并不表示孫子的用兵本事強于吳起。?提五萬之眾而天下莫敢當著者,吳子是個也,?這便是對吳起軍事才能到的最佳評價。
吳起著書的目的只在于練兵。而且,他是變法期間突然被殺的,算是壯年。事發(fā)突然,自己的思想其實并沒有被凝練提純,他的儒家法家思想可以說更是什么著作都沒有。后人都是根據他的政令事跡去思考觀察他。而孫武不一樣,一戰(zhàn)成名,也僅僅一戰(zhàn)。此后數十年,思想著作被高度凝練,作品成就高些很正常。
吳起奔楚以后,魏國貴族為了節(jié)省開支,實行了魏武卒世襲制,避免重新選拔需要重新賜予土地財富,二代三代魏武卒沒有嚴格的選拔,只有最初的訓練和紀律,雖然也是精銳,但沒有同樣的身體條件,戰(zhàn)力已經遠不如初代魏武卒。再說了,刀再利,還得看握在誰的手里,吳起奔楚之后,統帥楚軍就擊敗過魏武卒,那可還是魏武卒的巔峰時,所以說有吳起這樣的無敵統帥統領的魏武卒才是天下無敵的軍隊。
吳起身處群雄爭霸的戰(zhàn)國初期,出生于常受強鄰欺凌的弱邦衛(wèi)國,家境又由富庶走向敗落,這一存在環(huán)境造就他求強爭功卻又狹偏易狂的心理。他自幼聰穎好學,成年為出仕而送禮活動耗盡家財,結果一官未得反受同鄉(xiāng)譏笑。吳起由此狂怒,竟殺非議自己的三十鄰人后逃往魯國,臨行聲言不做卿相不還家。此后,他求學于儒家大師曾子,又因母喪不歸,被注重孝道的老師逐出。求官若渴的吳起便橫心在亂世走從軍之途,悉心攻讀兵法,并在齊軍來攻伐時謁見魯君獻策請纓。他因岳父家是齊國名門且有恩于己,不受魯國信任,便不顧親情道義斬下妻子首級,換來魯君封他為將統軍抗齊,不過由此也留下千古罵名。
戰(zhàn)場上的吳起確是個軍事天才,弱小的魯軍在他訓練統領下,竟一戰(zhàn)擊敗在春秋戰(zhàn)國時素稱強大的齊國,引來天下震驚。不過作為孔子故鄉(xiāng)的魯人不恥吳起之德行,擢升他的魯君也為此人心狠手辣而內存驚悸,不久便下了辭退書。功利欲極強的吳起轉投魏國,被正在開始變法求強的魏文侯起用。他在魏二十六年,“曾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其余也打成平局,同時又“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吳起任西河守將時,一再以寡兵擊敗龐大的秦軍,占據了黃河以西七百里之地,使原來強大的秦國一度岌岌可危,魏國變成戰(zhàn)國頭強。
魏武侯即位后,吳起因不受信任又投奔楚國,被楚悼王任用為相,僅一年便創(chuàng)造了“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的顯赫成就。這個外來戶一步登天和提出種種變法措施,招致楚國眾多貴族嫉恨。悼王剛死,前去致祭的吳起便被眾多手執(zhí)弓箭者追逐。盡管他臨危仍顯智謀,趴在按禮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故王遺體上,還是死于雨點般射來的亂箭之下。
縱觀吳起出仕魯、魏、楚三國的過程,每到一地便能強軍興邦,既會統兵又善治國,確有過人之才。他的著述大多散佚,卻仍留下“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謀國強軍之道,并對“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有獨創(chuàng)性見解。吳起還認為“爭名”、“爭利”、“積惡”、“內亂”、“因饑”是引發(fā)兵禍之源,雖只論及浮淺表面,仍可謂在世界軍事史上最早探索了戰(zhàn)爭發(fā)生的社會根源。不過他所到之處均引發(fā)忌憚非議并最終被謀害,固然有行變法之策得罪了既得利益豪強的因素,個人道德缺失亦難辭其咎。據載,吳起為將時曾“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不過也有人認為,從他對親人也無情無義的行徑來看,此類舉動不過是籠絡下屬的小手腕。當時被吮疽的士卒之母聞之悲泣就并非感激,而是哀嘆兒子受此拉攏定會送命
那是因為魯王剛開始沒有重用吳起是因為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所以吳起為了自己的前途,他就痛下殺手殺死了自己發(fā)妻子。在歷史上吳起變法是很有名的,因為雖然吳起的結局并不好,反而是很差的,但是吳起的變法在當時的楚國是很有效果的,對于楚國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雖然吳起變法對于楚國有著很大的好處,但是由于吳起個人的很多做法是很無恥的,所以雖然吳起為楚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吳起最后卻是一個五馬分尸的悲慘下場。
吳起是一個富家子弟,但是卻不是官宦家庭,因此雖然吳起的家族錢財很多,但是卻并沒有官職,因此也沒有什么權力,然而吳起卻不甘只做一個吃喝玩樂的少爺,他想要做官,想要權力,于是吳起就使用家中錢財想要換得官做,但是結果卻并不好,他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官職,因此有人笑話他,而吳用很生氣,于是就殺死了那些所以笑話他的人。
而正是因為吳起的這種狠辣,讓吳起得到了魯國君王的看中,然而在那個時候魯國和齊國不僅不是同盟,反而還是對手,因此雖然魯王想要對吳起委以重任,但是又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所以魯王糾結了,然而吳起卻為了能夠得到魯王的重用,就毫不猶豫的就殺掉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雖然吳起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魯王又覺得吳起的狠辣讓他擔心吳起會背叛魯國,因此吳起最終沒有得到重用,離開了魯國。
之后吳起為了仕途又來到了楚國,楚王倒是很看重吳起,不僅不在乎他之前的種種事跡,反而給了他很大的權力,之后吳起在變法中一邊增強楚國的國力,一邊削減楚國貴族的權力,因此在楚王死后,這些貴族就找了個機會把吳起給殺掉了,因此吳起最后的不得善終也可以說是吳起自作自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0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