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漢武帝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古代王朝定鼎初期,為了鞏固政權,會派自己的兄弟、兒子鎮(zhèn)守邊關重鎮(zhèn),名為藩王,可傳了一兩代后,突然發(fā)現(xiàn),藩王們越來越強,再不打掉猛躥的勢頭,恐怕會造反吶!
所以,就有了削藩。
歷史上因削藩導致的兵戎相見,早已見怪不怪,比如建文帝,想削叔叔們,結(jié)果被叔叔給削了。
而在西漢,削藩之路,坎坎坷坷。
漢景帝才有這個想法,就爆發(fā)了七國之亂,費了老大勁平息,仍舊有不小的遺禍。一些大的藩國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對于中央政令,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點不給面子,影響非常不好。
到了漢武帝時期,就想著把這一批“中層”裁掉!
“裁員”是漢武帝的最終目的,因此,過程越單調(diào)越好,于是打著為藩王們好的幌子,推出了一項政令,名為推恩令。
意思很簡單,以前是嫡長子繼承制,不管喜不喜歡,封地都只能傳給嫡子,其余的兒子就別想了。
現(xiàn)在老板法外開恩,改革繼承制,只要是你的兒子,都能分你的“股份”。
跟現(xiàn)在的遺囑差不多!
這也是為你家庭幸??紤]啊。
原來,正室生個兒子就牛逼哄哄,現(xiàn)在不一樣了,誰會吹耳旁風,誰的兒子就有可能得到多一點的封地。
老公的地位,蹭蹭蹭往上漲!
正室不傲嬌了,小妾更溫柔了,美好的生活,越來越滋潤了。
漢武帝的這一招釜底抽薪,真是厲害。原先,是中央和藩國之間的矛盾,中央要削藩,藩國不同意?,F(xiàn)下中央不削藩了,矛盾變成了藩國自家的明爭暗斗。
國家政令下達,你還能充耳不聞嗎?
如果遵從,可以預見,藩國的封地會越來越小,最終不成氣候。
如果不干,保證你的兒子們更加不干,那你就別干了!
果然,最快的毀滅,永遠從內(nèi)部開始瓦解。
俗話說得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但真到了“萬世”,你還是個錘子嗎?
這個時候,漢武帝大手一揮,開始“裁員”了。
公司裁員要有理由,例如左腳先踏入公司大門,不合規(guī)矩。
在漢武帝那兒,借口層出不窮,其中最陰險的一個叫做酎金奪爵!
怎么奪呢?
早在漢文帝時期,就以祭祀漢高祖劉邦的名義,召集藩王們來長安獻酎(一種優(yōu)質(zhì)酒)。
你說來都來了,不帶一點禮物,好意思嗎?大家都在享受劉邦的紅利,劉邦他老人家,在你的藩國內(nèi),也占據(jù)著一定的原始股,折算成金子,封地內(nèi)每千人四兩黃金。
那會兒的藩王們財大氣粗,這點黃金根本不是事兒。
等推恩令一出,麻煩事大了。好多劉家子孫窮的叮當響,只好在金子里面摻點其他金屬。
漢武帝上前查驗,發(fā)現(xiàn)成色不足,按酎金律,削他!
僅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削了106人,占當時列侯的半數(shù)。
我們所熟悉的劉備,他自稱中山靖王之后,就是因酎金事件被削了,才導致家道中落,到他這里,只好以編草鞋為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