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國開國大臣謝晦是個眉清目秀的美男子。但他并非繡花枕頭,而是“涉獵文義,博贍多通”,堪稱才貌雙全。他原本擔任建威將軍的參謀,太尉劉裕愛惜他人才難得,將其歸攏,任命為主簿。
東晉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跟荊州刺史死磕,久攻不下。劉裕炸毛了,抄起刀子就要跟敵人玩命。謝晦一著急,死死抱住劉裕的大腿。劉裕咬牙怒斥道:“你撒手!”謝晦堅定地說:“就不放!”劉裕揚了揚手中的刀,威脅道:“再不撒手,砍了你的!”謝晦伸著脖子吼道:“有種你就砍!天下可以沒有我謝晦,但不能沒有你劉裕!”這話挺耳熟,但是頗有效。劉裕一掂量,還真是那么回事,當即收刀入鞘,抖落掉抱著大腿的謝晦,轉(zhuǎn)身歸帳。
不久,劉裕在老家彭城舉辦宴會。衣錦還鄉(xiāng)的劉裕想自我表現(xiàn)一番,要求大家賦詩助興,并提筆要親自帶頭。賣草鞋出身的劉裕沒什么文化,固然勇氣可嘉,貼心的謝晦擔心他作的詩上不了臺面,為免他丟人現(xiàn)眼,就自告奮勇當“槍手”替他寫了一首,果然大獲好評。
劉裕非常信任謀士劉穆之,但謝晦跟劉穆之互相看不順眼。劉裕準備提拔謝晦,征求劉穆之的意見,遭到堅決反對,謝晦就一直沒能升官。劉穆之死后,謝晦高興得直蹦跶,親自去劉家落實了劉穆之的死訊。當天,劉裕就急不可待地簽署命令,升了謝晦的職務,此后對他恩寵有加,幾乎言聽計從。
這樣看來,劉裕跟謝晦很有種君臣相得的曖昧。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必!盡管劉裕格外倚重謝晦,很有好基友的嫌疑,但他骨子里卻不信任謝晦,從未讓他執(zhí)掌過兵權(quán)或是出外歷練,而是將其“圈養(yǎng)”在身邊,這直接導致謝晦欠缺領(lǐng)兵打仗、獨當一面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三十六計”的南朝名將檀道濟就評價說:“出謀劃策,謝晦很棒;帶兵打仗,謝晦不行?!边@也為謝晦的死埋下了伏筆。
劉裕駕崩前,雖任命謝晦為顧命大臣,卻囑咐太子:“謝晦有反骨,屬于不安定分子,你要提防?!笨梢?,謝晦是劉裕的心頭肉,也是眼中刺,“基情”再好,終有保留。
太子即位后,謝晦與另外兩人組成輔政三人團。兩年后,三人認為皇帝做得不合格,將其廢掉并殺之,隨后又殺了劉裕的二兒子,迎立老三劉義隆繼位。元嘉三年(426年),劉義隆追究兩位哥哥的死因,展開清算行動,一舉干掉另外兩位輔政大臣,接著派檀道濟征討謝晦。謝晦心有不甘,起兵造反,大敗。引頸受戮時,謝晦年僅36歲。
其實,謝晦的死早有端倪。當年,他二哥看到他位高權(quán)重、家中賓客如云時,就提醒他:“咱們老謝家一向低調(diào),你現(xiàn)在樹大招風,是禍不是福啊!”二哥臨終前,又留遺書給謝晦,讓他要多檢點,為國,也為家??上еx晦將二哥的良言當成耳邊風,并未引以為鑒,最終成了皇權(quán)斗爭的犧牲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6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