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關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提起《三國演義》,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都很生動,數(shù)百年來一直深受民間喜愛。然而客觀而言,演繹之中許多情節(jié)和人物結局并不符合歷史實際,作者羅貫中出于“尊劉抑曹”的情感傾向,對劉備及蜀漢政權眾人予以美化拔高,因此也就導致了這些人物形象與真實形象存在明顯落差。
比如被后世視為“武圣”的關羽,在演義中被尊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這樣一位以武力高強和忠義著稱的絕世武將,歷來為后世傳頌。不過有意思的是,關羽似乎經常被箭所傷,比如“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在兵敗麥城后,關羽更是被龐德一箭射中。這不由得令人心生疑惑,為何其他蜀國將領很少中箭,唯獨關羽卻多次中箭?比如在長坂坡前殺入曹軍陣中七進七出的趙云,就沒有中過箭。此外,王平、姜維,甚至是失守街亭的馬謖,也沒有被箭射傷過。
關于這個問題,后世進行過熱烈討論,一些忠實擁躉認為關羽之所以經常中箭,正是因為其“戰(zhàn)必身先士卒”,關羽雖然勇猛過人,但畢竟刀劍無眼,自然容易被暗箭射中?!度龂尽分性浻涊d,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交戰(zhàn)時,關羽在張遼軍隊的掩護下,策馬沖到顏良身邊,于萬眾之中刺死顏良,又拔出腰間佩刀斬其首級而歸。從始自終,袁軍諸將都不能擋住關羽。白馬坡前斬顏良,充分體現(xiàn)出關羽的勇猛,常年在戰(zhàn)場上廝殺,自然無法避免被箭射中。
反對者則認為,從姜維為關羽所定“壯繆”二字謚號可以看出,關羽有些名不符實?!拔涠凰煸粔?,名與實爽曰繆”,這一謚號正是姜維對關羽中箭的最佳答案。比如見證蜀漢建立與滅亡的大將廖化,曾參與過多次重大戰(zhàn)爭,卻從未因箭傷而戰(zhàn)敗。更重要的是,廖化還多次擔任先鋒,危險程度遠遠大于擔任主帥的關羽。相對來說,關羽既不如呂布勇武,又不敵諸葛亮聰明,識人用人更是遠不如劉備,以至于劉備過江東時,諸葛亮直接派遣趙云前往接應,這就是因為趙云比關羽更懂得隨機應變。因此一些人將關羽中箭的原因歸結于他不會領兵。
客觀來說,這兩種說法都有合理之處,但歷史上關羽中箭次數(shù)其實不算太多,很多有關其中箭的記載大都來自演義而非正史。關羽之所以在人們印象中多次中箭,也和演義的傳播有著莫大關系。《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其中大量情節(jié)并不符合歷史實際,很多情節(jié)乃是為推動劇情發(fā)展而故意夸大或增加細節(jié)的。為了凸顯關羽這一人物形象的勇猛,自然不能在戰(zhàn)陣上被敵將擊敗,為了引導劇情,就只能安排關羽為“暗箭所傷”。
比如關于關羽敗走麥城一事中,演義中除描寫關羽因一向倨傲而與同儕結下仇恨的過程外,就只有五十余字:“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睆倪@段記載中就可以看出,演義更加側重人物形象的刻畫,劇情發(fā)展倒是其次,甚至為了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還改變了部分歷史情節(jié)。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在人們的印象中,關羽才會經常被箭射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