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生未生育為什么還被封皇貴妃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guān)系,小編告訴你。
乾隆一生風流成性,后妃無數(shù),他的情史與他治理下的“乾隆盛世”同樣精彩!在眾多的嬪妃中,能稱得上摯愛的,有兩位,一位是他的原配發(fā)妻孝賢純皇后,第二位就是嘉慶帝的生母,大家耳熟能詳?shù)哪俏涣铄?。然而有一個女人卻仿佛被遺忘了,仔細想想,或許她才是乾隆心中最愛。
都知道乾隆登基前是寶親王,在王府的時候,有一位婢女高氏曾長期服侍他,兩人彼此生情,后來,雍正做主,將這位高姓婢女指給乾隆做了側(cè)福晉,以時間來推測,這名婢女,很有可能是乾隆的初戀。
其實有關(guān)高氏此人,在電視劇《甄嬛傳》中亦有提及:皇后宜修將三阿哥弘時不要的女人青櫻(宜修的侄女)指婚給弘歷,甄嬛勸弘歷娶她,同時表示要把弘歷喜愛的婢女高氏指給他當側(cè)福晉,由此可見,高氏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屬于乾隆皇子時期自由戀愛的對象。
然而論出身,高氏卻實在不值得一提,首先,她是親王府的一名婢女,如果將登基前的弘歷比作賈寶玉的話,高氏無疑就是襲人之類的一名通房丫鬟,并且是漢人,這個身份,跟乾隆身邊其他出身名門的滿清貴族女子肯定比不了!其次,高氏在子嗣方面并不是個有福氣的女人,從早期承寵到去世,多年來從未給皇帝生下一男半女,眾所周知,在深宮之中,后妃沒有個孩子,是非常要命的!
可高氏卻偏偏是個例外,她雖然一生未育,卻始終被乾隆捧在手掌心上,先是給她抬旗,冊封她為貴妃,后來又破例晉她為皇貴妃,這個位置,在后宮乃是僅次于皇后的第二人,須知當時為乾隆生育了六個兒子的令妃,也不過是普通的妃子而已,足見乾隆對高氏的一往情深!
雖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可紅顏薄命的高氏終究在36歲那年病逝了,乾隆為此傷心欲絕,遂親自下詔追封她為慧賢皇貴妃,以皇后的儀制風光大葬。
01、 拼爹的重要性。
如懿、高晞月和富察·瑯?gòu)靡煌恢富橛诤霘v,但是如懿家道中落,若不是弘歷伸出援手,如懿也就是青櫻可能已經(jīng)被驅(qū)逐了,雖身份高貴,但是無爹可拼。
但是高晞月的爹是高斌,原是內(nèi)務府包衣,抬入旗后,賜高桂氏滿姓,在雍正朝高斌就做過內(nèi)務府主事,蘇州織造,四省布政使,做過江寧織造(就是曹雪芹曾祖父祖父父輩做過的位置),直到做到南河總督即江南河道總督。
聽上去好像一點也不厲害,不就是個修河治水的么
然而并非如此,南河總督從一品,下轄4道、24廳、24營,在中國古代治水幾乎是拿人力堆出來的,所以像河道總督這種手里預算大把,清朝初中期,像南河總督一年的治水預算動輒都是幾百萬兩之巨,萬一雨下的些微大點,還要另撥款。
一個有錢有人的還得有統(tǒng)籌管理能力和懂一點技術(shù)的河道總督還是很難的,高晞月的爹地成為了高晞月作來作去還能封為貴妃的原因。
02、須知后宮前朝那是俱為一體。
當然光有爹也不行,她還必須不擁有高威脅性,最好再長的漂亮點兒,顯然高晞月還是滿足這些要求的的。
首先是有顏值的,試想要是長的跟鳳姐(我就是打一比方,鳳姐也不丑,不丑,真的,鳳姐的粉別生氣)一樣,讓皇上閉眼寵,對于顏狗弘歷來說,怕是很難,真的難。
其次,她不具有高威脅性,高晞月蠢蠢的,都蠢到深處自然萌了,皇帝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她翻不出什么大浪來,又稀罕皇帝稀罕的不行不行的,稍微哄兩句就笑滋滋的,這樣的女人放到貴妃的位置上,她能咋咋滴?
所以,在皇帝需要高晞月的爸爸好好干活的時候,除了對高晞月父親的提撥和贊賞,對他女兒的寵幸,也是對他及其家族的恩寵,也表達了皇帝對他家族的信任,能讓高斌更加死心踏地的為乾隆賣命。
皇帝從來都不是自由自在的,連睡誰不睡誰大部分皇帝都是做不了主的,何況封號呢。
03、未必不是保護。
除了昏群,一個腦子正常的皇帝,就算愛一種花愛一出戲愛一個人,都得藏起來,因為表示出強烈的個人喜好通常沒有什么好結(jié)果。
他喜歡如懿,但是如懿沒有強勢的母族,如果在她沒有成熟強大的時候給她太多的恩寵,很可能就會成為眾人的仇恨的目標,對于她來說未必是好事,在后宮母憑子貴,無子的如懿得了貴妃之位,未必能把這個位置做起來。
這樣一個受人嫉恨的位置卻正合適高晞月,爹也有本事哥有本事,輕易沒人敢惹她,她自己又蠢蠢的,好一堵?lián)躏L的墻。
只要是關(guān)于乾隆朝的反瓊瑤后宮小說,必然會提到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并且把她塑造成乾隆的最愛和真愛,而歷史上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看史書里是怎么描寫的吧。
最權(quán)威的官方史書記載
《清史稿?后妃傳》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
事高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
乾隆初,封貴妃。
薨,謚曰慧賢皇貴妃。
葬勝水峪。
正史上關(guān)于她的記載很簡略,無非是寫了她是高斌的女兒,乾隆的嬪妃,死于乾隆十年,而對于小說里各種鋪天蓋地的的越制寵愛一筆不提,可見小說里的內(nèi)容不過是小說粉的夸張描寫。
現(xiàn)在我們可以來梳理一下她的其它資料,高氏何時給乾隆做侍妾不得而知,推測約是雍正五年之前,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諭曰:“寶親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為王側(cè)福金”。
高斌謝恩折奏:“伏念奴才女兒至微至賤,蒙皇上天恩,令侍候?qū)氂H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為側(cè)福金”。
也就是說,高氏給乾隆做了接近十年的使女(婢女)!而看看高斌當時的官職吧,。
清史稿高斌傳寫到:“雍正元年,授內(nèi)務府主事。
再遷郎中,管蘇州織造。
六年,授廣東布政使,調(diào)浙江、江蘇、河南諸省。
九年,遷河東副總河。
十年,調(diào)兩淮鹽政,兼署江寧織造。”,高斌在雍正六年是從二品的布政使,十一年是正二品總督,對比下同時期的哲妃富察氏父親是四品佐領(lǐng),純妃蘇氏是籍籍無名的江南女子,高氏一個高官女子居然給皇子做婢女做了接近十年,這可不是抬舉。
并且,網(wǎng)文流傳的高氏是由乾隆請封側(cè)福晉無史料佐證。
一言以蔽之,慧賢皇貴妃的側(cè)福晉由雍正所封。
嫻妃那拉氏冊封時間并不清楚,所以也不存在那拉氏被高氏超越的想象了。
乾隆二年,冊高氏為貴妃。
這里經(jīng)常流傳著一個神奇言論,乾隆冊封高氏早于冊封皇后,甚至早于追尊雍正。
但清史稿清實錄里明明寫著確認太后皇后身份是雍正死的當天,但是不知道詔封高氏是神馬時候,至于正式冊封后妃,都是在乾隆二年十二月。
《清史稿》
雍正十三年八月丁亥,以遺命尊奉妃母為皇太后,【復奉懿旨以上元妃為皇后】。
網(wǎng)絡上有這么一種說法,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在《心寫治平》中衣服和皇后一模一樣,證明她享受了皇后待遇。
那么僅憑一幅畫就能斷定她享受皇后待遇嗎?恐怕不能。
首先這不是任何史書承認過的“越制待遇”,清史稿關(guān)于慧賢皇貴妃只是簡略地記錄了一句:“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
事高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
乾隆初,為貴妃,晉皇貴妃。
薨,謚曰慧賢皇貴妃。
葬勝水峪。”其余任何私家史料也沒承認過這一點。
我們查閱一下清朝人物的畫像,會發(fā)現(xiàn)畫像衣服顏色撞色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哨鹿圖》里乾隆和傅恒衣服一模一樣,道光后宮吉服像《雍宮式范》中所有后妃的衣服無論樣式還是顏色都是一模一樣,乾隆朝《塞宴四事》中所有嬪妃的衣服一模一樣。
乾隆朝《親蠶圖》里慧賢皇貴妃衣服和嫻妃一個顏色。
所以,畫像里的服裝顏色相同在清朝是很常見的事情,并不能嗲表她們實際的穿著。
要確定慧賢皇貴妃衣服和孝賢皇后一模一樣,還需要更多的證據(jù),比如史書記載和衣服實物來分析。
網(wǎng)文經(jīng)常用高氏有命婦行禮來證明她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大略如下
冊封貴妃時,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到她的寢宮向她跪拜叩頭朝賀的禮儀,而冊封嫻貴妃,純貴妃,嘉貴妃這些由妃嬪逐步晉升上來的貴妃時。
乾隆以“初封即系貴妃,與由妃嬪晉封貴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貴,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晉大臣命婦的叩頭。
由妃嬪逐級晉升貴妃的則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貴妃的典禮”為由取消了貴妃的所享公主福晉命婦齊集叩頭的大典。
?
可惜在打折前別忘了提升價位,史書記載了慧賢皇貴妃去世后不久,乾隆就為后宮新人們提高了儀仗規(guī)格,這可是高氏沒享受過的儀仗待遇。
《清高宗實錄》:?乾隆十年二月?○甲寅。
.......?
○諭、嗣后皇貴妃貴妃儀仗內(nèi)。
紅緞曲柄傘。
著改用金黃色。
妃嬪儀仗內(nèi)。
著添用紅緞曲柄傘一柄。
也就是把原規(guī)定貴妃儀仗的紅緞曲柄傘改用為更高級的金黃色,而地位更低一些的嬪妃,儀仗內(nèi)用高氏生前的紅緞曲柄傘。
再開看檔案里慧賢皇貴妃的用度更是不忍直視,乾隆朝史書明確記載了乾隆年間妃、貴妃的瓷器用度檔次一樣都是黃地綠龍,貴妃和妃用的瓷器一個檔次,真是宮廷史中的異數(shù)。
《國朝宮史》
盤
妃; 黃地綠龍盤2件,各色瓷盤20件,漆合2件,漆茶盤2件.
貴妃:黃地綠龍盤4件,各色瓷盤30件,漆合2件,漆茶盤2件.
碗
妃; 黃地綠龍碗4件,各色瓷碗30件。
貴妃:黃地綠龍碗4件,各色瓷碗40件。
碟
妃; 黃地綠龍碟4件,各色瓷碟8件。
貴妃: 黃地綠龍碟4件,各色瓷碟10件。
盅
妃; 黃地綠龍盅2件,各色瓷盅12件。
貴妃: 黃地綠龍盅2件,各色瓷盅15件。
桌 :
妃: 鍍金鐵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張。
貴妃:鍍金鐵云包角桌椅板凳一張。
燈
妃: 羊角手把燈1個.
貴妃:羊角手把燈1個
高氏嫁乾隆二十余年,無子女,乾隆沒有任何體恤行動真是令人汗顏。
漢朝明德皇后無子,漢明帝為她過繼兒子,清朝董鄂妃喪子后,順治為她找養(yǎng)女以釋她的喪子之痛,嘉靖的沈皇貴妃無子,嘉靖讓她撫養(yǎng)曹端妃之女,而乾隆絲毫不為無子女的高氏考慮,并且還讓她憂慮皇后無子該如何(注:皇后嫡子永璉乾隆三年去世)
高氏在乾隆登基后的位份也不算頂級,《清史稿后妃傳》載,“康熙以后,典制大備。
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shù),分居東、西十二宮?!?高氏在乾隆2年被封為貴妃,貴妃上尚有皇貴妃位號。
皇貴妃是明朝中期產(chǎn)生的,唐代宗為他的寵妃唐氏所特別設立。
歷史上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皇后之下不設皇貴妃,可惜乾隆并沒有將皇貴妃這一桂冠賞給高氏,歷史上寵極一時的妃子如萬貴妃、鄭貴妃、田貴妃、董鄂妃都在風華正茂的年華被封為皇貴妃,而且和皇后長期并存,而乾隆在乾隆十年,高氏快要咽氣的時候才冊封她為皇貴妃,等于是臨終前的安慰。
并且在高氏被冊封為皇貴妃的時候,乾隆順帶冊立了一批后宮。
見于《清實錄》:貴妃誕生望族。
佐治后宮。
孝敬性成。
溫恭素著。
著晉封皇貴妃。
以彰淑德。
嫻妃、純妃、愉嬪、魏貴人。
奉侍宮闈。
慎勤婉順。
嫻妃、純妃、俱著晉封貴妃。
愉嬪、著晉封為妃。
魏貴人、著晉封為嬪。
以昭恩眷。
欽此。
特行傳諭。
該部將應行典禮。
察例具奏。
在高氏病的快死的時候,被遷移至吉安所咽氣,據(jù)清會典記載:凡皇貴妃喪禮,疾革自大內(nèi)移至吉安所。
疾革者,病重也,也就是嬪妃在自己快死的時候遷移出內(nèi)廷。
慧賢皇貴妃正獨自一人在咽氣的時候,乾隆居然有心情為別的女人晉封位份,有為她的死悲傷嗎?其實這樣做挺無情的,且不說董鄂妃死后,順治追冊為皇后,全身心投入哀思,就連康熙的孝懿皇后佟佳氏、雍正的敦肅皇貴妃年氏死的時候,她們的丈夫也是僅僅提升她們的位份,并沒有急著為其他人冊封,而乾隆卻有那個心情為其他后妃提升位份。
哪怕不比較其他皇帝,只看乾隆這一朝,淑嘉皇貴妃、純惠皇貴妃去世的時候,乾隆也并沒有為其他女人晉封位份,
《清高宗實錄》載:“諭、奉皇太后懿旨。
純貴妃、久膺冊禮。
克勷內(nèi)治。
敬恭淑慎。
毓瑞椒涂。
今皇子、及公主、俱已吉禮慶成。
應晉冊為皇貴妃。
以昭令范。
欽此所有應行典禮。
各該衙門照例舉行?!?
“嘉貴妃薨。
諭曰、欽奉皇太后懿旨。
嘉貴妃患病薨逝。
著追封皇貴妃。
欽此。
一切喪儀。
該衙門察例敬謹舉行。”
并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純惠皇貴妃是乾隆帝的皇貴妃中(慧賢、哲憫、淑嘉、慶恭、純惠)唯一在生前舉行過皇貴妃冊封禮的,而乾隆對慧賢皇貴妃那么特殊,為什么不能為她舉辦一個冊封禮儀呢。
至于乾隆待遇高氏娘家的記載更是讓人齒寒。
父親高斌:乾隆十三年,孝賢皇后剃頭案里的周學健有貪污嫌疑,高斌瞻顧了他,可悲可嘆高斌才當了一年的大學士就這么莫名其妙沒了。
而且因為這件小事被乾隆罵無襄贊之益,哪怕是累出殘疾,也只換來乾隆一副鄙夷嫌棄的口吻,“身成廢疾。
久缺進退之儀”,仿佛他那殘疾之身給自己丟了臉面。
乾隆十四年,年僅26歲的傅恒卻被封為首席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公爵,在這一國家權(quán)力機關(guān)里的身份竟然超過了年齡比他長40歲立下無數(shù)功勛的高斌,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可憐高斌年事已高,一直奔波到71歲的殘疾之身也沒回到久別的家,乾隆十八年( 1753),這年,黃河在銅山張家馬路決口,令河督高斌與張師載堵塞,屬員李燉、張賓侵帑誤工、河工未成。
乾隆命將李燉、張賓正法,責高斌、張師載“ 負恩徇縱”,令將高、張二人一同綁赴刑場陪斬,事前并不言明是陪斬,高、張二人以為自己亦判處死刑。
尤其是高斌,是皇貴妃的父親,系乾隆的岳丈、年過七旬。
行刑時,高斌、張師載嚇得魂飛天外,全身癱瘓,“ 二人昏迷在地”。
皇帝還要他們的回奏語言“,醒后奏稱:我二人悔已 無及。
此時除感恩圖報,心中并無別念”。
被乾隆綁到刑場觀刑嚇得昏倒在地后,還是繼續(xù)以殘疾之身當河工干苦力。
這把老骨頭整天在工地上風吹日曬散了架,不到兩年就死在工地上,在《清史稿》的記載中,我沒見到乾隆有任何表示。
乾隆自己年富力強,聽聞死訊,只是給了1000兩銀子治喪,不但不給謚號、不入賢良祠,不派皇子、近臣去祭酒,連祭葬如例也沒有。
一輩子為乾隆的江山鞠躬盡瘁功勛卓著拼盡最后一口氣的高斌,去世時沒有得到一生為之效命的主子的任何表示,結(jié)局未免有些諷刺。
三年后的乾隆23年,在河道總督白鐘山奏請后,乾隆這才想起給自己折磨死的高斌賜謚號。
其弟高恒:乾隆三十年回京,改任內(nèi)務府總管,查明他在鹽政任內(nèi),貪污白銀3萬2千兩,又查現(xiàn)任的鹽政普福、原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均犯有貪污罪。
乾隆帝親自處理此案,當下發(fā)下諭旨不下數(shù)十道,最后判處三人的死刑。
傅恒為之求情,乾隆頗感不快,將他處死后還拋尸荒野。
侄子高樸:乾隆四十一年往葉爾羌辦事。
高樸役 *** 三千采玉,婪索金寶,并盜鬻官玉。
烏什辦事大臣永貴告發(fā)他,乾隆對此深感厭惡,大罵高樸是孽種,并且將高樸處死后尸體喂狗。
事見《寄諭烏什參贊大臣永貴著速查辦補放伯克時高樸索取金銀案》:著寄信永貴,將高樸正法后,其尸骸即擲喂狼犬,斷不可入殮攜回內(nèi)地,倘有潛行攜回者,則必從重治罪。
在處死高樸之前,乾隆特意下圣旨:““高樸貪婪無忌,罔顧法紀,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為慧賢皇貴妃侄而稍矜宥也。””
乾隆因為處死嬪妃家屬賺足了正直美名,反觀乾隆對同時期貪污大臣的縱容偏愛,實在是莫大的諷刺,先不說和珅這樣貪墨富可敵國,就是一些乾隆偏愛的督撫貪污獲罪也屢屢得到寬宥。
清史稿對此評論:
法者所以持天下之平。
人君馭群臣,既知其不肖,乃以一日之愛憎喜怒,屈法以從之,此非細故也。
焯、阿思哈、景素坐貪皆勘實,猶尚復起;圖爾炳阿匿災至面謾,反誅告者;兆麟口給,鶚元迎上指,至不勝疆政而始去之。
高宗常謂:“朕非甚懦弱姑息之主,不能執(zhí)法?!眻?zhí)法固難,自克其愛憎喜怒,尤不易言也。
意思是說君主駕馭群臣,雖然知道他們不濟,卻因為對此人的愛憎而不按律法懲處,盧焯、阿思哈、楊景素都因為貪污,卻重新得到重用,圖爾炳阿當面蒙蔽災情,乾隆反而殺了告發(fā)他的人,兆麟善于言辭,閔鶚元迎合乾隆的旨意拯救貪污的李侍堯,到了不能勝任邊疆政務時才讓人去職。
乾隆常說,我非懦弱姑息養(yǎng)之人。
執(zhí)法雖難,克服自身對大臣的寵愛不包庇卻更不容易。
說到和珅,就不得不提到慧賢皇貴妃娘家的另一個人書麟。
書麟因為受到和珅的厭惡,乾隆為了討寵臣和珅的歡心,睜一只閉一只地默許和珅把書麟從兩江總督降成三等侍衛(wèi),知道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和珅被處死后,嘉慶皇帝才因為對和珅不滿而把書麟召回京授吏部尚書,兼正紅旗漢軍都統(tǒ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5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世民有幾個兒子揭秘這14位皇子的結(jié)···
下一篇: 容妃是誰后來改嫁乾隆皇帝成為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