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砣愋胀?,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康熙年間,以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為首的三位異姓王率眾反叛,占據(jù)半壁江山,差點(diǎn)兒讓滿清覆滅,但可惜的是,在吳三桂死后,聯(lián)盟分崩離析,最終一敗涂地。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能被滿清封王,都算的上是人中龍鳳,那么他們究竟對滿清做了哪些貢獻(xiàn),才被滿清封為異姓王的呢?
NO.1靖南王耿精忠
在三藩之中,耿精忠是唯一一個(gè)繼承祖上遺澤的人。
耿精忠的爺爺名叫耿仲明,是毛文龍舊部,1629年6月,毛文龍因傲慢無禮,被袁崇煥擒獲,歷數(shù)毛文龍十二大罪狀,取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首。
毛文龍死后,耿仲明調(diào)到山東巡撫孫元化麾下,公元1632年,耿仲明給孔有德做內(nèi)應(yīng),攻陷登州,第二年,與孔有德一起投降滿清。
1636年,耿仲明與孔有德和尚可喜三人被封王,這三人,被滿人稱為“三順王”。
此后,耿仲明隨多爾袞入關(guān),征伐永歷政權(quán),連攻克衡州、祁陽、武岡等郡縣,征戰(zhàn)湖南廣西,后來又跟著皇太極去討伐李氏朝鮮,最終,在公元1649年,因軍功耿仲明被封為靖南王,但在耿仲明封王的那年,便因私藏逃犯畏罪自縊。
公元1651年,耿仲明長子耿繼茂繼承靖南王爵位,與尚可喜一同進(jìn)攻南明桂王朱由榔,攻占梧州、南寧、平樂、潯州、橫州等地,1653年,又攻占潮州及饒平、揭陽、澄海、普寧等地。
1660年,耿繼茂鎮(zhèn)守福建,并在鄭成功死后,攻打臺灣。
1671年,耿繼茂病死,耿精忠繼承靖南王爵位,兩年之后,跟著吳三桂造反,三藩之亂平定后,被凌遲處死。
NO.2 平南王尚可喜
尚可喜,山西洪洞人,也是毛文龍舊部,被毛文龍收為養(yǎng)孫,在三藩之中,尚可喜,可以說是最讓人痛恨的一個(gè)。
尚可喜的父親,被滿清官兵給打死,滿清在攻占旅順時(shí),尚可喜的兩位妻子,及家眷數(shù)百口被迫赴海而死。
雖然與滿清有著如此血海深仇,但在1634年,尚可喜還是投降了滿清,皇太極聽到尚可喜歸降的消息,大呼天助我也,尚可喜到上京之時(shí),皇太極親自出城30里迎接。
歸降滿清后,尚可喜隨皇太極一起攻打朝鮮,1642年,尚可喜在松錦之戰(zhàn)中,攻下松山、杏山等地,立下赫赫戰(zhàn)功,隨即被編入鑲藍(lán)旗。
1644年,入關(guān)后,尚可喜又帶人追殺李自成至九宮山,直至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這才班師回朝。
1650年,靖南王耿精忠又兵臨廣州城下,攻破廣州后,盡殲廣州少壯男子,并將其余人逐到海邊,溺死很多人,廣州之戰(zhàn),死者70余萬人,比南京大屠殺的兩倍還要多。
也是在這一年,尚可喜鎮(zhèn)守廣東,不久之后,尚可喜又滅掉南明將領(lǐng)李定國,在尚可喜鎮(zhèn)守廣東的26年間 ,尚可喜在廣東私市私稅,“每歲所獲銀兩不下數(shù)百萬”,幾乎壟斷廣東一切貿(mào)易,尚可喜在三藩之中,是最富裕的一個(gè)。
然而,到了尚可喜晚年,卻悲催至極,被兒子脅迫,參加了三藩之亂,最終被兒子軟禁至死,享年73歲。
NO.3平西王吳三桂
吳三桂是三藩之亂中,最后一個(gè)投降的,他本是錦州總兵吳襄之子。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以其父吳襄為要挾,逼迫吳三桂歸降,吳三桂本已投降,回軍京師,結(jié)果走到半道,聽說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擄走,一怒之下,返回山海關(guān),投靠多爾袞,放清軍入關(guān)。
山海關(guān)大戰(zhàn)中,吳三桂大敗李自成,被封為平西王,1659年,吳三桂出兵緬甸,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永歷帝,并將永歷帝殺死。
這吳三桂,投降滿清,本就是無奈之舉,后來,康熙削藩,吳三桂自覺地位不保,起兵造反,但可惜,還沒推翻滿清,便病死衡州,享年66歲。
無論是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尚可喜、還是吳三桂,都為滿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但最終,這三人都沒能善終,家族也分崩離析,可能這也算是背叛種族的一種報(bào)應(yīng)吧?
當(dāng)初韓信要?jiǎng)罘馑麨榧冽R王的時(shí)候,劉邦氣的罵娘,但還是不得不封他,就是因?yàn)樗枰n信幫他打仗,取得最后的勝利。清朝入關(guān),也封賞了一批異姓王,比如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們對于清朝都是打下江山的有功之臣,吳三桂更是打開了山海關(guān)的大門,引清軍入主中原,之后一路南征,殺死了明朝最后一個(gè)皇帝。明朝朱元璋,開國封了六個(gè)王都是像徐達(dá)、常遇春、湯和、李文忠、鄧愈、沐英,這樣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將元?jiǎng)住?/p>
但是這些人結(jié)局普
遍都不好,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韓信后來被廢為淮陰侯,帶到長安看管起來,最終被呂雉所殺。吳三桂等人形成的三藩?jiǎng)萘?,后來?gòu)成了對清王朝的威脅,康熙試圖削藩,逼反了他們,三藩被滅。朱元璋有名的殺功臣,但其實(shí)殺的都是侯爵,所封六王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要么就是構(gòu)不成威脅。很難說,如果他們活到后期會是怎樣的命運(yùn)。
皇權(quán)是講究家天下的,異姓王的壯大,就是對自身的威脅。劉邦開國所封的八個(gè)王都被他一一剪除,改封自己的親族。還殺白馬立誓稱, 非劉姓不得封王。就是怕自己江山不穩(wěn)。漢朝與明朝同姓尚且要削藩,何況是異姓。
從被封王者的角度來說,王與皇帝有時(shí)也只是一步之遙。當(dāng)了王,就會有想當(dāng)皇帝的沖動,因?yàn)閷?shí)在沒有升職空間了,誰不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魏王曹丕廢了漢獻(xiàn)帝,晉王司馬炎廢了曹奐,這些人做皇帝前都是王。
到封建王朝后期,皇帝一般不輕易封王,而功勛卓著者也避免封王,封侯已經(jīng)是極限了。像晚清曾國藩平定了太平天國這樣的大功也只是被封為一等毅勇侯,就有明哲保身的意思。
位極人臣,稱王地位已極,賞無可賞,功高蓋主,臥榻之旁有人酣睡,皇帝會有何感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4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