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范從文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朱元璋他是乞丐出身,即便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后也是眼里不容沙,對官員貪贓枉法一概不忍。而且朱元璋也不搞特殊待遇,有一次他的女婿歐陽倫因為指使手下走私茶葉導(dǎo)致朱元璋大義滅親,將他賜死。要知道歐陽倫的妻子是安慶公主,安慶公主又是馬皇后的女兒。
當時安慶公主還特意找馬皇后說清,但是朱元璋為了整肅吏治還是將其女婿賜死了。朱元璋一生從不搞特權(quán),但是有一次朱元璋卻為一個死囚犯開了特權(quán),并且還賜給他五次免死的機會。為什么事情會這樣,我們來看看此事。
在明朝洪武年間的時候,當時朱元璋的刑罰特別重,對那些稍微犯點錯的人都使用極為嚴重的刑罰。當時的御史大夫范從文在執(zhí)行圣旨監(jiān)察官吏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罪不至死,不應(yīng)該使用這么嚴重的刑罰。但是范從文也因此被彈劾抗旨不尊之罪,按照當時的刑罰范從文被判處死刑。
在范從文臨近行刑的時候,當時朱元璋看到他姓范而且還是蘇州人,其做事風范和北宋名臣范仲淹有所相似,于是便問范從文和范仲淹有什么關(guān)系。當時范從文回答自己就是范仲淹的十三世孫,并且還當場對朱元璋陳述了一系列建議。
此時的朱元璋聽后深受感動,于是當場免除了他的死罪,當場寫了五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彼徒o他。并且對他說:“你的先祖是北宋名臣,朕送你五幅文正(范仲淹)警言可以免除你五次死罪?!?/p>
范仲淹可是北宋名臣,因為自己忠言不諱遭到了多次貶斥,無淪是在朝主政、出帥戍邊,均系國之安危、時之重望于一身。朱元璋是一個乞丐出身,特別崇拜范仲淹。為了不傷害偉人的后代,自己還賜給范從文五次免死機會。
免死金牌 民間所稱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規(guī)名稱叫“金書鐵券”或稱“丹書鐵券又名“金書鐵券”、“金券”、“銀券”、“世券”等,省稱“鐵券”。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將鐵卷從中剖開,朝廷和諸侯各存一半。 唐以后鐵卷不是丹書而是嵌金,《輟耕錄》記載唐賜吳越王錢镠的鐵卷,形狀宛如瓦,高尺余,闊三尺許,卷詞黃金鑲嵌。誓詞有所封的爵銜,官職及受封的功績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明代鐵卷依照唐制,不過“所謂免死,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許仍故封,但貸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編》) 由來典故 丹書鐵契,是封建帝王頒發(fā)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獎賞和盟約性質(zhì)的憑證,類似于現(xiàn)代普遍流行的勛章(或獎?wù)?,只不過其形制稍有不同內(nèi)涵較為寬泛。但從其源流、功能、性質(zhì)等進行考查,鐵券是勛章的雛形。 追溯鐵券制度的形式,最早濫觴于戰(zhàn)國時的銅節(jié)。“鐵券”一詞始于見于史籍《漢書·高帝紀》和《祭遵傳》,其曰“丹書鐵契”、 “丹書鐵券”。程大昌《演繁露 》中云,鐵券壯如圓筒瓦形,鐵質(zhì)金字,兩券合而為一整體,左券頒發(fā)給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內(nèi)府或宗廟內(nèi),遇到特殊情況,將兩券合在一起,以檢驗真假,防止偽造。不過從現(xiàn)存最早的鐵券來看,至唐代后期,鐵券的分藏制度已有所改變,圓筒瓦形已為覆瓦狀,不再對分收藏。 據(jù)史料載,早在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quán)后,為鞏固其統(tǒng)治,籠絡(luò)功臣,頒給功臣丹書鐵券,作為褒獎。當時的鐵券還無免罪和免死等許諾,僅作為一種封侯的憑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北魏孝文帝頒發(fā)給宗室、親近大臣的鐵券是作為護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齊梁陳四代,頒發(fā)鐵券已較為普遍。隋唐以后,頒發(fā)鐵券已成常制,凡開國元勛、中興功臣以及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皆賜給鐵券,也給寵宦、宦官頒發(fā)鐵券。到宋元明清時期,鐵券的頒賜逐漸趨于完備。明代起就規(guī)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據(jù)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為七個等次,各依品級頒發(fā)給鐵券,不得逾越。 鐵券鐫刻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一、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勛業(yè)績;三、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quán),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關(guān)法律,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種種特權(quán)。 鐵券上的文字在漢時用丹砂填字,即“丹書鐵契”;梁時用銀字填字,即“銀券”;隋時用金填字,亦稱“金券”,所以后世稱鐵券為“金書鐵券”,又因鐵券可以世代相傳,又稱鐵券為“世券”。 現(xiàn)存最早的鐵券,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五代吳越國王錢繆鐵券,已千余年歷史,據(jù)報道,這道鐵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為嘉獎吳越王錢繆討伐董昌有功,特頒賜于錢繆的。鐵質(zhì)鑄成,形如覆瓦狀,縱29.8厘米,橫52厘 米,厚2.41厘 米,重約132兩,上嵌金字350個,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現(xiàn)金字多有剝落。鐵券的主要內(nèi)容是記載被賜者征討董昌的功績,因其對朝廷有如此功勞,所以“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意即皇帝可免錢九次死罪),是皇帝賜給臣下的一種獎賞和信物。 由此以來,我國古代的鐵券無論其形制如何演變,內(nèi)容如何豐富,目的始終沒有超出“表德彰義,率世歷俗”的范疇,這與現(xiàn)代 的勛章、獎?wù)碌暮x是吻合的。 歷史演變 始于漢高祖,后代沿之。原以丹書于鐵板,故名。涌進僅為頒發(fā)給臣下的一種封侯及榮譽憑證。 南北朝以后,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西魏還密賜予欲歸附者,作為歸附后享有特權(quán)的保證,并聽世相傳襲。 唐朝在制度上作了明文規(guī)定。形制歷代不一,所世基本上仿唐制。 金朝鐵券狀如卷瓦,刻字畫欄,以金填之,半予功臣,半留內(nèi)府,以御寶為合。 明洪武二年(1369)封功臣,因唐制有所損益,形亦如瓦,分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廣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廣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廣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廣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廣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廣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所賜功臣履歷、恩數(shù),中鐫免罪,減祿之數(shù)。封號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從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難推誠;余則為奉天翊運推誠和奉天翊衛(wèi)推誠。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頒給功臣,右藏內(nèi)府,有事則合之,以取信。洪武三年,賜鐵券者公六人,侯二十八人;二十五年,改制鐵券,又賜公及故公共八家。永樂初,靖難功臣亦有賜者。
其實免死金牌這個說法多半來自于我們平時看到的古裝劇,我們經(jīng)??梢钥吹交实蹖谧恐拇蟪蓟蛘咚膶櫝季蜁p賜免死金牌,這樣在這個大臣以后要是犯了什么重罪之后,就可以憑這個金牌免除一次死罪。
其實這樣的免死金牌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并不叫做免死金牌,這種叫法只在我們的民間流傳,歷史上真正的免死金牌叫做“丹書鐵券”,又或者叫“丹書鐵契”,是古時候的皇帝頒授給功臣重臣世代享受免罪特權(quán)的一種憑證。
那么既然這種免死金牌之類的物品是真實存在過的,它們真的可以免死嗎?實際上答案是依舊還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比如說朱元璋在當了皇帝之后,就給很多功臣都頒發(fā)了金書鐵券,李善長就是其中一個,然而到了他77歲高齡的時候,朱元璋卻把他一家70多口全部都殺了,面對這種血淋淋的事實,你還能說這種免死金牌有用嗎?
事實上最開始丹書鐵契還是有一些公信力的,在漢朝最初確定這種制度的時候,丹書鐵契會從中分為兩半,一半給功臣,一半留在皇宮內(nèi)部,以防假冒。
只是到了后來,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即使擁有免死金牌也還是被處死的例子,這種情況很常見,畢竟皇帝才是那個掌握生殺大權(quán)的人,并且有時候前一個皇帝頒發(fā)的免死金牌,在下一個皇帝那里并不通用。
丹書鐵契一直發(fā)展到了隋唐時期,丹砂被更換成了金子,被后世稱為金書鐵券,這也就是后世的民間傳說中都將其稱為免死金牌的原因。并且免死金牌并不是所有的罪都可以豁免,謀反罪就是不能夠免除的,所以皇帝一般想要處死哪個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的話,都會用謀反的罪名。
基本不管用。
歷史上真實出現(xiàn)過的免死金牌其實就是丹書鐵券,是皇帝賜給有功之臣的獎賞。在這些鐵券上通常寫著用此物可以減免甚至免除刑罰,其中就包括減免死罪。
最早發(fā)放鐵券的皇帝是漢高祖劉邦,不過劉邦發(fā)的鐵券上還沒有寫明可以用來抵消死罪,只是承諾持有該鐵券的人可以享受世代榮華富貴。
這種承諾看似美好,實際上卻不太靠得住,劉邦不要錢似的一口氣發(fā)了一百多個鐵券,但是拿到這些鐵券的人最終基本被劉邦殺了個干凈,只有五個人得以善終。
到了唐朝,武則天擔心自己死后家人遭到清算,于是要求李姓皇族立下誓言,以保武氏族人平安,并將誓言以鐵券的形式固定下來。結(jié)果呢,武則天剛死去不久,武氏一族就遭到屠戮。
從實際結(jié)局來看,這些人拿到丹書鐵券不僅不能免死,反而意味著離死不遠了。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丹書鐵券都這么不靠譜。拿趙匡胤來說,他建立大宋后,就曾經(jīng)發(fā)給柴氏一塊丹書鐵券,承諾可以減免柴氏子孫的一切罪行,哪怕是謀逆大罪,也只賜死謀逆者,不株連九族。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丹書鐵券的持有者雖然可以減免一定罪責,但對于謀逆這種滔天罪行來說,也僅僅只能免去家人不受牽連,至于謀逆者本人,該死的還是得死。
等到趙匡胤死了,丹書鐵券的效力更是大打折扣。我們熟知的《水滸傳》中,小旋風柴進就不止一次向人炫耀自己擁有的丹書鐵券,可結(jié)果呢?照樣被關(guān)進死牢里被折磨得半死。
所以說,丹書鐵券這種東西管不管用全看皇帝心情,皇帝說它有用它就有用,皇帝說它沒用他就是塊廢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7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