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李善長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李善長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曾賜給李善長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能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可即使如此,李善長還是被朱元璋滿門抄斬,為何連免死金牌都不能救他一命呢?
《明史》記載,李善長“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從史實看,李善長的確博學(xué)多識,足智多謀,并且他很有手段,希望以此來得到功名利祿,蔭及子孫。
朱元璋平定滁州之時,李善長前往拜見,朱元璋見他談吐不俗,以禮相待,并將他留在帳下做一個文官。之后,李善長為朱元璋出謀劃策,逐漸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從一個小小文書升為軍中參謀。朱元璋稱吳王時,任李善長為右相國,主管軍隊后勤及物資保障,朱元璋在前攻城,李善長在后鎮(zhèn)守,他在管理方面很有一套,官吏順從,人民安居樂業(yè),還為前線將士運輸兵餉、糧餉,從不缺乏懈怠出錯。可以說朱元璋能平定天下,建立明朝,李善長功不可沒。
明朝建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李善長為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他為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并授予鐵券,免李善長二死,其子免一死。在封公者六人中居首位,朱元璋還把他比作蕭何,對他推崇備至。
然而,雖然李善長的此時身份極其尊貴但是他為人貌似寬厚溫和,實則內(nèi)心善妒,待人刻薄嚴苛,有人稍有冒犯或得罪他的,立馬就被他報復(fù),動輒參奏或罷黜,甚至因為政見不同而辱罵劉基,使得劉基不安而告辭還鄉(xiāng)。他不但心胸狹小,且慢慢變得傲慢起來,使得朱元璋也開始對他反感。
之后,朱元璋的臨安公主嫁于李善長之子,李家尊榮顯赫,而李善長更是恃寵驕縱。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上萬人因此案被牽連殺死,而李善長卻安穩(wěn)如舊,不過五年之后,李善長卻被人告發(fā)與胡惟庸有勾結(jié),朱元璋知道后免了他的死罪。
1390年,李善長已經(jīng)七十七歲了,無力約束宗族,他的一位親戚因獲罪向朱元璋告發(fā)了李善長曾與胡惟庸交往的情況以求免罪,原來當胡惟庸還在朝時,曾想拉李善長下水,先是托人說服,李善長不從;再親自嘗試說服,李善長依舊不允;胡惟庸又拉李善長的弟弟來勸說他,李善長無奈說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就是這句話終于惹怒了朱元璋,他認為李善長知道有叛逆卻不揭發(fā),實屬大逆不道,立即將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處死。
那塊御賜的免死鐵券結(jié)果還是像廢鐵一樣沒有任何用處,可見在權(quán)力面前,任何承諾,多么豐厚的功勞都無濟于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9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