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玄武門之變秦瓊去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的天策上將、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陜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fā)動的一次流血政變。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高祖即位后,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xù)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zhàn)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lián)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xù)明爭暗斗。
這是史書中記載的玄武門兵變,但是事實究竟是怎么樣的呢?秦王府第一猛將秦瓊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在這場兵變中呢?這場兵變真的是兄弟之間的皇位之爭嗎?事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歷史上的秦瓊以勇猛彪悍著稱。最初是隋朝來護兒部將,后隨張須陀討伐李密。兵敗,張須陀戰(zhàn)死,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仁基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將軍。李密失敗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世充的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節(jié)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zhàn),每戰(zhàn)必先,常于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626年(武德九年),未參與玄武門之變,但事后被封為左武衛(wèi)大將軍。秦瓊晚年因青年時期歷次作戰(zhàn)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常對人說:“少長戎馬,所經二百余陣,屢中重創(chuàng)。計吾前后出血亦數(shù)斛矣,安得不病乎?”
這么一位猛將,為什么那么重要的戰(zhàn)斗李世民不讓他參加呢?他自己又為什么不參加呢?其實這本來是李淵忌憚李世民功大,怕會對長子李建成的即位造成阻礙,甚至威望超過長子,于是精心安排了這么一場謀殺,其實剛開始只是為了擒下李世民,給他安上一些罪狀,讓他做一個閑散王爺。
但是李世民不甘如此,遂起反叛之心,策劃了兵變,提前帶著軍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這也是為什么李建成和李元吉驚慌失措,不知所措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會發(fā)生這種事呀,如果是他們安排的兵變,他們會有那種不知所措的樣子嗎?他們純屬根本就不知情。
很多人會說,如果不是李建成安排的,那史書中又為什么會這樣寫呢?其實很簡單,李世民不愿意背上違逆君父,反叛父親,殺害兄弟的罪名,他只能說是自衛(wèi),李建成要殺他,結果被他殺了。給自己造一個情非得已的假象,爭取得到朝廷大臣和百姓的同情。這也是他為什么一殺了自己的兄長、弟弟就直接進宮逼父親立他為太子,幾月后又逼父親傳位于自己。這其實是他害怕,怕事情敗露后大臣們不再支持他,他父親重掌政權后殺他。秦瓊之所以沒有參加這場兵變,是因為他知道內情,不愿參加這樣的一場不是為了大唐,而是為了秦王帝王野心的血戰(zhàn)中。這才是玄武門兵變的實情,也是李世民一生的痛和污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6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瘋子乞丐趙吉,為何只對蘇轍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