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砉x趙匡胤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趙匡胤被父親趕出家門謀生時,不過是個剛滿21歲的毛頭小伙,既沒經(jīng)驗也沒人脈,想要在亂世之中尋找一處安身立命之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在隨州謀求的第一份差事,也只是維系了半年左右,就因為小衙內(nèi)的嫉妒宣告結(jié)束。在此之后,他再也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差事。
后來,他在四處求職的過程中,無意間救下了少女趙氏,在送其回家時,也順便回了一趟家。
趙弘殷看到落魄的兒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父愛油然而生,便想讓他留在自己的身邊找個小差事,除了謀生之外,父子間還能相互照顧。
然而,心中充滿志向的趙匡胤,卻早已打定了注意,堅決不再接受父親的救濟,一定要憑著自己的實力,在外面闖出一番天地。于是,趙匡胤僅僅在家里待了幾天,就再次重整行裝離開了家。而正是這一次出門,使趙匡胤找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公元948年,時任后漢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郭威,奉命前往河中等三鎮(zhèn)平定叛亂。在郭威行軍的途中,許多身強力壯的百姓,為生計所迫,紛紛加入了平叛大軍之中。而趙匡胤,就是在此時投到了郭威的帳下。
說來也巧,趙弘殷早年曾與郭威有過短暫的合作,雖然不是很熟,但二人之間也算是有過交集。趙匡胤就是憑著這一層關(guān)系,受到了郭威的器重和提點,成了其帳下的一名親兵。
趙匡胤的祖上本就是武將出身,受家庭基因的影響,在軍中的成長速度很快,沒多久就成了郭威的心腹。此后,趙匡胤在郭威身邊任勞任怨,為確保主帥的安全盡心盡責。
新主繼位,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是收買人心的一種必要手段。
郭威建立后周之初,大赦天下,厚賞群臣,甚至對軍營里表現(xiàn)突出的小兵都進行了賞賜。但是,卻唯獨忽略了,整日跟在身邊鞍前馬后的趙匡胤。不知道郭威這一操作,是真的忘了,還是有意為之。反正,趙匡胤對此極為不滿,整日悶悶不樂。
過了數(shù)日之后,郭威好像一下子又記起來了,單獨對趙匡胤進行了封賞,將其提拔為宮廷禁軍的頭頭。
可是,受到晉升的趙匡胤,并沒有為此感到高興,反而變得更加抑郁了。
原因也很簡單,趙匡胤雖然在職務(wù)上得到了提升,但是,始終還是一個站崗放哨的角色,每日都重復(fù)著一樣的工作,想要在這樣的崗位上做出成績,向更高的層級發(fā)展,簡直是難上加難。一心想要有所作為的趙匡胤,對此非常無奈,慢慢的竟然演變成了不服和憤懣。
于是,在經(jīng)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后,趙匡胤決定主動出擊,為改變命運尋找新主。
此時,擺在趙匡胤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郭威的養(yǎng)子柴榮,另一個是郭威的外甥李重進。
這兩個選項,究竟要選哪一個呢?
柴榮既是已故柴皇后的侄子,也是郭威的養(yǎng)子,十幾歲便跟著郭威一家生活。無論是家庭事務(wù),還是在郭威四處征戰(zhàn)的過程中,處處都有柴榮的身影。同時,自郭威一家老小被屠戮殆盡之后,柴榮也成了其唯一的寄托,和最信任的臣屬。
李重進跟郭威有著直接的親屬關(guān)系,也是最早跟隨郭威建功立業(yè)的將領(lǐng)。此人不僅閱歷豐富,更是久經(jīng)沙場、戰(zhàn)功赫赫、手握重兵,他不僅對郭威忠心耿耿,在軍中更是享有極高的地位和聲望。同時,他也是郭威最信任和依仗的臣屬。
二人相比各有所長,相對而言,似乎李重進要比柴榮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為自古以來,凡掌握兵權(quán)者,往往會有更大的勝算,也更容易掌控局勢的發(fā)展。而且,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柴榮的處境非常不好,處處都被李重進壓制著。
反過來說,在事實未明之前,趙匡胤無論選擇誰,都會承擔極大的風險。這就猶如一場賭博,郭威沒亮底牌之前,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急于想要改變命運的趙匡胤,他必須在二人之間進行一個選擇。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郭威給他出了一道生死攸關(guān)的選擇題。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趙匡胤竟然選擇了處處受制的柴榮。他當時出于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知曉了。不過,他最終還是賭贏了這場危局。
參考書籍:《五代史》、《宋史》、《資治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1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費祎之死背后元兇是姜維為什么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