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后,成都宮廷發(fā)生了一件殺人事件—有人拍馬屁拍出了殺身之禍!
受到排擠打壓的益州籍官員李邈,對為諸葛亮舉行隆重的哀禮十分不滿,就找機會對劉禪說:“西漢時候的呂祿、霍禹未必有謀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殺大臣的君主,但呂、霍二人皆被殺,原因就是大臣畏懼皇帝的威逼,而皇帝畏懼大臣的脅迫。諸葛亮仗著手中兵權(quán),狼顧虎視,把您孤立軟禁,我常擔心您的安危。今天諸葛亮已死,劉姓宗廟社稷才得以保全,那場名為‘北伐’實際把國家拖進災難的戰(zhàn)事也終于結(jié)束。無論是對內(nèi)還是對外,這大小都是件值得慶祝的喜事?!?/p>
李邈所言代表了相當一批西蜀官員的認識,也點到了劉禪的心痛之處,從側(cè)面驗證了諸葛亮取代劉禪的意圖。李邈的意圖十分清楚,就是要劉禪乘機發(fā)動宮廷政變,將荊州籍官員一網(wǎng)打盡,奪回權(quán)力。孰料劉禪聽后竟勃然大怒,并將李邈處以死刑。
后世將此看成劉禪對諸葛亮“深厚的感激之情”和對其身后名譽的維護,這是大錯特錯的。春江水暖鴨先知,長期處在西蜀政權(quán)派系傾軋旋渦之中的李邈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認識,當然有長期觀察積累所得的依據(jù),他沒有膽量顛倒黑白,也不敢胡亂猜測,此其一;李邈為劉禪出謀劃策,是維護劉禪的切身利益,此其二;這個建議是在背地里說的,荊州籍蔣琬等不可能聽到,此其三。
劉禪不采納也就罷了,至少也應該心懷感激,然而李邈竟因此身首異處,理由何在?無他,李邈太沒有眼色,看不清形勢,不懂謀略!
諸葛亮雖死,但羽翼豐滿的荊州籍幫派體系依然完整地存在,其頭面人物蔣琬、楊儀、費祎、姜維等還牢固地把持著蜀國的軍政大權(quán),劉禪被架空的處境并沒有多少變化。在處理喪事期間,蔣琬等人必定會更加多疑更加警惕,當此十分敏感的非常時期,劉禪豈可輕舉妄動,徒然刺激荊州籍幫派?
另一方面,諸葛亮執(zhí)政九年,權(quán)傾朝野,三個籍別的官員莫不臣服,在他們眼中,只知有丞相,哪里還有劉禪這個掛名皇帝!李邈雖是益州籍,可誰能保證他不是蔣琬派來的密探?與其被李邈出賣,莫如先將他殺掉,即便真的殺錯了,也不過是“寧教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的蜀國版。如果李邈真是蔣琬派來的密探,那么殺了他不僅解恨,還能夠借此迷惑蔣琬。這正是劉禪的聰明之處,更可以見到劉禪的工于心計。
試想一下,假如劉禪采納了李邈的意見,將興高采烈掛在臉上,不舉行祭奠諸葛亮的儀式行不?不行。
不祭奠只能引起荊州籍核心人物的警惕,會促使身處軟禁之中的劉禪加速自己的滅亡。甚或是聽從李邈的暗示,像漢文帝鏟除呂祿、漢宣帝鏟除霍禹那樣匆匆對蔣琬、費祎、楊儀、姜維等荊州籍核心人物下手,但能成功嗎?軍政大權(quán)全部在荊州籍官員手中,就連皇宮都被他們所控制,唐突貿(mào)然地下手無疑是找死!
再退一步說,既不聽從也不殺李邈又如何?劉禪擔心被出賣。一旦李邈真的投靠了荊州籍官員,是蔣琬等派來的密探,那么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條。即便殺錯了,對李邈來說,不過只有這一次,歷史上這一類事件多如牛毛,舍車保帥,該做出犧牲—好聰明的不露聲色!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劉備當年白帝城托孤的時候,將蜀漢的大小權(quán)力,基本上都交到了諸葛亮的手中,讓自己的兒子劉禪盡可能聽從諸葛亮的安排。接下這份責任后,諸葛亮嘔心瀝血,為了完成劉備統(tǒng)一天下的遺愿,進行了6次北伐,想要以此打敗曹魏政權(quán)。結(jié)果諸葛亮還沒贏得勝利,自己先病死在了半路上,反而讓曹魏占據(jù)了更大的優(yōu)勢。諸葛亮去世之后,劉禪特別的悲傷,蜀漢上下全都在為其哀悼,但是有一個人卻暗自竊喜。諸葛亮前腳剛剛?cè)ナ?,這個人就上傳奏折,罵了諸葛亮一通。劉禪看到這個奏折后,一怒之下將其抓起來,而且還進行了斬首。
這個因為罵諸葛亮倍被斬首的人,名叫李邈。曾跟隨諸葛亮南征北戰(zhàn),多次帶兵攻打曹魏,期間,他曾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是一個錯誤的行動,于是就勸告諸葛亮盡快結(jié)束戰(zhàn)爭,結(jié)果卻被諸葛亮遣返回了蜀漢。因為這個事情,李邈對諸葛亮特別怨恨,覺得諸葛亮是在故意打壓自己。諸葛亮死后,他覺得劉禪對諸葛亮并沒有什么深厚感情,于是就寫了奏折指責諸葛亮之前的北伐,認為其行為是在勞民傷財,破壞國家的穩(wěn)定。
他以為可以得到劉禪的認同,結(jié)果卻反而讓劉禪極其憤怒,將他抓起來直接處死。這件事也在蜀漢造成了一定的風波,不過大部分人都對這個李邈非常的鄙視,因為他的身份和地位,遠不如諸葛亮,根本沒有資格對別人進行指責。
客觀來說,當初諸葛亮進行北伐,確實給蜀漢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但是諸葛亮當時采取的措施,卻也給國家提供了很多幫助。因此老百姓對諸葛亮特別支持。如果當年諸葛亮真的搞得大家天怒人怨,肯定也就沒有人愿意跟他去北伐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78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孫可望為什么會跟李定國不和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