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頋h朝察舉制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西漢開國時期
察舉制就是從民間選撥人才
,從而穩(wěn)定社會的政治秩序,維持整個國家機器的健康運轉(zhuǎn)。察舉制具體的實施辦法是:皇帝下詔全國各地,公開征求人才,中央和地方的各級主管官員把民間出眾人才,向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推薦,經(jīng)過一定形式考察后,擇優(yōu)錄用,授予官職,然后補充到各級政府機構(gòu)中去。察舉制是兩漢最重要的選官制度。從前196年開始
,漢高祖劉邦下詔求賢,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漢代察舉制度的先河。但是把察舉作為選官的一項制度是從漢文帝開始的。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前178年),下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十五年(前165年)
,又詔“諸侯王察舉科目較多,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特舉特科,一是歲舉特科
歲舉特科就是每年進行的推薦選舉士人的活動?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颇坑行⒘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孝廉是指能盡孝悌、正直廉潔的士人
兩漢對察舉人才的標(biāo)準有明確規(guī)定,凡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均不得舉薦
,開創(chuàng)了以儒術(shù)取士的標(biāo)準。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學(xué)問、法令、謀略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三是察舉對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曉儒家經(jīng)書的儒生察舉孝廉有一定的名額限制
無論歲舉孝廉、秀才還是詔舉賢良文學(xué)
西漢一代
兩漢主持察舉事務(wù)的官員多為高官顯宦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能獲得察舉的資格
孝廉多授予中央九卿的屬官,其秩祿最高者為一千石
當(dāng)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8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唐武宗大舉滅佛